李国凯;刘光华;葛品
目的 分析南平市县级结核病实验室资源状况,为提高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10个县级实验室进行现场评价,收集2014年实验室调查表,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定点医院的2个结核病实验室达到BSL-2标准,疾控中心的8个实验室仅达到BSL-1标准;实验室痰检人员初级职称占75.0%,非检验专业人员占66.7%,专职人员仅占8.3%;2014年盲法复检发现低假阴性片、低假阳性片各2片.结论 疾控中心结核病实验室配置不足,痰检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待提高.应加大实验室投入,加强人员的专业培训.
作者:黄火寿;饶晓虹;黄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清流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及变化,为防治措施制定与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3周岁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对3~12周岁儿童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蛲虫卵.结果 全县共调查949人,土源线虫感染率7.1%,平均感染度(EPG) 29.58,其中重度6.0%,轻度94.0%;钩虫感染占98.5%、肠螨占1.5%,蛔虫、鞭虫未检出;儿童蛲虫感染率1.0%.感染率高为里田乡14.1%.男性感染率6.9%,女性感染率7.2%;感染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60~69岁组18.5%高);随文化程度增高而下降,小学及文盲11.2%,初中4.8%,高中以上1.1%;农民检出率高9.8%.结论 清流县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局部地区仍处于较高水平.
作者:上官正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实验室工作的质量保证问题.方法 从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方面探讨实验室工作的质量保证.结果 管理要求从合同评审、服务和供应品采购、记录、内审和管理评审5方面把关;技术要求包括选用专业检验人员、选择正确的检测方法并及时更新、确保实验室设施和环境条件满足规定要求、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处于受控状态、测量溯源性、抽样的代表性和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等.结论 质量保证应贯穿于实验室工作的全过程,涉及人员、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设施与环境、检测方法或标准、抽样检测分析过程等多方面,应严格把关,保证质量.
作者:郭传琼;郭文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从健康促进学校6大范畴介入,了解教学融入视力保健策略的成效及其与学童视力改善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以竹湖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及视力检查纪录,进行前测;介入期间进行爱眼操和户外望远活动,上课环境由室内转往户外,“用眼3010”(用眼30 min望远10 min)、“户外望远120”及饮食营养教育等融人各科领域教学;倡导家长督促学生用眼的时间.结果 学生经行动研究活动后,在视力保健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皆有所提升;学生裸视视力不良率由65%下降至32%,视力保健行动平均达标率由50%上升为81%,皆呈明显进步.结论 行动研究策略的介入可有效减缓学生视力恶化.
作者:陈昱安;郑惠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南平市疟疾防治过程采取的防制措施,研究此项工作措施的科学意义.方法 收集南平市1950年至2014年各阶段采取的防治措施及历年发病率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经过1950-1966年抗疟技术探索、1966-1979年控制疟疾流行、1980-1987年区域联防和1988-1995年基本消除疟疾实践,从1996年开始,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2000-2009年巩固监测和2010-2014年消除疟疾,2014年通过了省卫生厅的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6个阶段的实践证明,在不同时期分别采取的以传染源治疗为主、消灭按蚊媒介为主以及后期以流动性人口输人性病例管理为主等综合性防治措施科学有效,成绩显著.
作者:蔡长煌;张芝平;张辉;朱红梅;卓鸣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藉由“跳绳运动加核心肌群训练模式”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童体适能,培养亲师生规律运动的习惯,以达到健康体重的目标.方法 以台东小学1~6年级学生64人为对象,以“跳绳运动及核心训练实验课程”为主轴,藉由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与模式,规划8周包括健康促进6大层面的体育课程、体育活动、家长参与、小区介入等实施面向,以体适能前后检测作量性分析依据,自制回馈问卷作为质性分析的依据.结果 经过8周的跳绳运动及核心肌群训练后,学生在BMI指数、坐姿体前弯、1 min屈膝仰卧起坐、折返跑测验、立定羽球掷远、30 m冲刺及垂直跳测验等项前后检测,表名训练模式能增进学生的体适能;问卷回馈分析显示,学校在健康促进6大层面所实施的策略,有助于提升亲师生的运动意愿.结论 在学校实施“跳绳运动及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增进学童的体适能的增进,是具体可行之策略.
作者:翁志宏;松淑惠;郑惠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茂南示范区艾滋病防控成效,为制定符合实际的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示范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依据示范区考核指标前后对比分析评价.结果 2009-2013年示范区共投人中央转移支付和省级经费200万元,落实了防艾人员编制,建立健全了艾滋病检测实验室、VCT门诊、美沙酮门诊和针具交换点,开展抗病毒治疗;组织开展了大众媒体宣传和针对性培训.至2013年,15~49岁女性“面对面”宣教覆盖比例>90%,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年治疗保持率98.9%,暗娼干预覆盖率88.8%,娱乐场所安全套发售设施覆盖率74.5%,筛查孕产妇68942人,补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致孤儿童及孤老112人,致孤儿童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100%.示范区2013年综合排名居全国103名,各项考核指标逐年提高.结论 茂南区示范区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林坤立;谢东生;吴柏峰;倪玉飘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估室内泳池加氯消毒副产物的暴露与健康风险.方法 对台湾某大学游泳池进行20次池水与室内空气采样,记录水温、气温、pH值、余氯浓度和游泳人数,分析总三卤甲烷、卤乙酸、总有机碳及浊度,用美国环保署开发的游泳者暴露模式,评估总三卤甲烷与卤乙酸各暴露途径的终身每日暴露量,结合致癌斜率系数,计算游泳暴露总三卤甲烷的终身致癌总风险.结果 发现池水总三卤甲烷浓度31.75~182.33 μg/L,气相总三卤甲烷浓度13.70~63.86 μg/m3,池水卤乙酸浓度48.09~126.47 μg/L.算出游泳暴露总三卤甲烷的终身致癌总风险为1.85×10-6~1.05×10-5,暴露卤乙酸的终身致癌总风险为4.21×10-7~1.18×10-6.结论 游泳暴露加氯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主要源自呼吸吸入总三卤甲烷,建议室内泳池提高换气率,降低气相总三卤甲烷浓度,以减少来自消毒副产物的致癌风险.
作者:曾治乾;林哲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p53途径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食品中的致癌物.方法 双荧光素酶试验中,采用萤火虫荧光素酶检测食品中常见的致突变性/致癌性物质的p53基因表达水平,同时以海肾荧光素酶作为内对照.结果 文献报道有致突变性/致癌性的8个样品中有7个双荧光素酶试验结果为阳性,而且阳性剂量低于大多数传统毒理试验,阳性样品的荧光素酶活性有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缺乏致突变性/致癌性文献的隐色结晶紫的荧光素酶活性仅略有增加.结论 p53途径的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通量食品致癌物筛选系统.
作者:林春芳;李艳;郑奎城;谢剑锋;傅武胜;赵康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艾滋病人死亡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广西田东县1997-2014年263例艾滋病人死亡资料,按年龄、性别、民族、婚姻、文化、职业、感染途径、CD4计数、不同死因、抗病毒治疗与否等,进行单因素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抗病毒治疗与否、CD4计数、不同感染途径、不同年龄与性别组间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没有进行抗病毒治疗者的病死危险性高(OR=6.40);其次为注射毒品者(OR=3.39);CD4计数高者病死的危险性较低(OR=0.99).结论 抗病毒治疗是艾滋病及其他有关疾病病死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注射毒品者、CD4计数低者病死率较高.应重视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减少并控制注射毒品、密切观察患者的CD4计数,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作者:黄永红;潘祥奋;农启振;岑笃策;欧阳兆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女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情特点.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9月间福建省肿瘤医院诊治的女性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共111例,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病理结果、淋巴结转移、亚型、分期等情况.结果 111例浸润性乳腺小叶癌患者发病年龄40~59岁(平均49.7岁),发病至初诊在1个月内占38.7%(43/111),1年内占88.3%(98/111).病理分型:单纯性小叶癌73.0%(81/111),混合性小叶癌占27.0%(30/111).与就诊前时间间隔越长,病灶有越大的趋势;患者发现症状1~2年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高于<1年者.结论 二级预防有助于改善疾病的分期.早期就诊可减少浸润性小叶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提早治疗时的分期,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庆中;吴秀凤;黄秋艳;陈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漳州市耐多药肺结核(MDR-TB)可疑者耐药状况,分析产生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2-2014年MDR-TB可疑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市2012-2014年共筛查MDR-TB可疑者286例,痰标本阳性率71.3%,其中结核分枝杆菌为91.7%;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对6种抗结核药均敏感的占56.1%,总耐药率43.9%,其中单耐药率9.6%,多耐药率9.1%,耐多药率25.1%.复治患者总耐药率、耐多药率较高;复治失败患者耐多药检出率高于其它类型患者.耐多药结核病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患者登记分类.结论 漳州市耐多药结核病疫情严峻,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疫情.
作者:汤锦文;郑智清;林泽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泉州市耐多药肺结核(MDR-TB)可疑患者筛查情况,探讨发现策略.方法 对2012-2014年所有涂片阳性的慢性排菌、初治和复治失败、复发、返回、初治2或3月末阳性者、部分病灶广泛的新患者的痰标本结核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筛查各类MDR-TB可疑者1314例,痰菌培养阳性971例(73.9%),阴性336例(25.6%),污染7例(0.5%);抗结核药敏试验949例中,有12.8%(121/949)确诊MDR-TB和广泛耐多药肺结核(XDR-TB),其中复治(61.9%)和初治(43.3%)失败患者确诊率较高,新患者确诊率较低(1.8%).结论 在资源和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是适合泉州市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筛查策略.
作者:廖宝兰;成玉妹;曾晓蓉;阮祥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一起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偶合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为开展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个案调查诊断资料.结果 一出生20d的男要在同时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后13d,出现右颈面部红肿包块伴血小板减少,经2次转院治愈.诊断:新生儿巨型血管瘤并血小板减少.接种门诊报告AEFI.崇阳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根据患儿发病经过、病情进展及临床诊治综合分析,判定可能是新生儿血管瘤导致血小板减少,与预防接种无因果关系,属于预防接种偶合症.结论 实施疫苗接种工作中,应加强对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培训,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AEFI的监测处置能力.
作者:庞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优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举措和成效.方法 分析福建省老年医院的主要做法和典型案例.结果 成立健教小组、组织学习培训、制定教育计划、办好科室讲座、强化基础护理的健康指导、注重心理护理、制作健康教育温馨提示卡,在优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在优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加强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能实现名副其实的“优质”.
作者:祝晓珍;张松龄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南安市居民户碘盐普及情况与存在问题,为制定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细则》要求,按东、西、南、北、中5个抽样片区,每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乡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居委会),每村抽检15户居民食用盐进行检测.按GB/T 13025.7-2012直接滴定法测定盐中碘含量.结果 共抽检300份居民食用盐(包装精制盐293份,散装粗粒盐5份,散装细盐2份),合格碘盐250份,不合格碘盐43份,非碘盐7份;非碘盐率2.3%,碘盐覆盖率97.7%,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3.3%.结论 南安市碘缺乏病防控形势尚不能太乐观,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面临一定挑战,应继续加强防治.
作者:李文良;杨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近年乐陵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防控策略.方法 对2008-2014年报告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病原学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 592例,死亡1例;年均发病率75.23/10万,死亡率0.27/10万.患者性别比1.9∶1,1~3岁散居儿童占83.4%;5~7月为发病高峰期;城区及城乡结合部发病率较高,偏远乡镇发病率相对较低.全市共发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55起,其中36.4%涉及托幼机构.对323份阳性标本分析,EV71型占43.0%、其他肠道病毒占32.5%,CoxA16型占24.5%,不同年份主要由EV71型和CoxA16型交替为流行优势株,呈3年1个流行周期.结论 夏季是乐陵市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季节,3岁以下儿童是防控重点,病原学检测能及时预警,控制疫情扩散流行.
作者:靳爱华;宋红娥;赵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肺高血压包括肺动脉高压、肺静脉高压和混合性肺高血压,其特征是肺动脉压力增高,伴或不伴有小肺动脉病变的恶性肺血管疾病.近年来肺高血压以其越来越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本病的基础治疗(吸氧、强心、利尿、抗凝)常被忽视,尤其是抗凝治疗.文章对肺高血压抗凝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对华法林、阿斯匹林和低分子量肝素等抗凝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分析,为肺高血压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作者:李凌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癌症患者的费用与补偿特征,为患“大病”者进一步改进补偿提供参考.方法 用SPSS v21软件分析福建省2005-2014年新农合癌症住院患者数据库信息(15654497人次).结果 福建省10年间癌症患者“次均住院费”呈增长趋势,年增长率为7.1%(由7974元增至14736元);“次均补偿额”年增长率12.2%(由2107元增至5958元);男女“次均住院费”高的前3种癌症均为鼻咽/喉癌(男19220元、女19022元)、肾/输尿管癌(男17316元、女17215元)和胰腺癌(男15583元、女14995元);肝/胆癌的“自付住院费用”高(9245元),“实际补偿比”低(33.0%);30~64岁患者的“次均住院费”1.3~1.4万元;“次均住院费”福州市高;10年平均“实际补偿比”为37.0%,以漳州市高;10年平均“范围外费用占比”达26.8%.结论 福建省2005-2014年癌症住院患者的平均“实际补偿比”仅37.0%,其经济负担依然沉重,需进一步开展“大病”补偿.
作者:郑振佺;吴燕玲;潘宝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远洋船员健康素养现状,为提高其健康素养、保障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在某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体检的远洋船员,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远洋船员具备总体健康素养为5.7%(47/820).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基本技能分别为20.1%、5.9%和44.9%;5类素养:①科学健康观43.2%、②传染病预防6.1%、③慢性病预防4.2%、④安全与急救24.8%、⑤基本医疗16.2%.已婚者有更高的健康素养.年龄与文化程度是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远洋船员的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及5类健康问题中的安全急救及基本医疗水平较低,主要受文化、年龄及婚姻等影响.健康教育工作策略应因群体而异,以提高远洋船员的健康素养.
作者:吴荣泉;欧阳钦芬;王世诸;陈永义;柯永忠;余云森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