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流行性出血热疫点灭鼠效果报告

陈学榕;林俊钦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 鼠类, 疫点灭鼠, 荔城区
摘要:目的 采用科学有效的疫点灭鼠,尽快控制鼠传疾病.方法 对流行性出血热疫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并使用高效灭鼠剂(溴敌隆)疫点灭鼠.结果 通过15d的治理和灭鼠,共拣获54只死鼠.主要家栖鼠类密度由灭鼠前的5%下降至0.7%.结论 采用科学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使用高效灭鼠剂(澳敌隆)在疫点灭鼠,能有效控制鼠类密度.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形势下基层疾控机构办公室档案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通过疾控机构办公室档案归档前收集的实践,探讨兼职档案管理员提高工作效率的办法.方法 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按发文、内部文件、收文、传真件及其它文件分类录入,电子文档同步收入,接内容标注主题词,并将软件自动生成的流水号记录在相应的文件上,分年度管理.结果 与传统手工方法比较,数据库管理缩短了收集时间,避免文件交叉存档和丢失,方便查阅利用,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按文件类别用数据库管理办公室档案简便适用,适合基层使用.

    作者:黄珠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荆门市2004-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荆门市2004-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及规律,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12年共报告梅毒1 660例,年均发病率6.40/10万,发病率高为2012年(11.91/10万),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传染病发病顺位由2004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3位,占乙类传染病比例由0.5%上升至4.9%;以隐性梅毒增幅大.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男705例,女955例,性别比0.74∶1,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病例分型:Ⅰ期435例(26.2%)、Ⅱ期343例(20.7%)、Ⅲ期11例(0.7%)、胎传57例(3.4%)、隐性814例(49.0%).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69.8%);职业以农民、不详及家务待业者为主.结论 荆门市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将对社会、家庭及下一代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刘凌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福建省疾控系统控烟能力建设及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福建省疾控部门控烟能力现状及工作开展情况,为政府控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疾控人员接受控烟专题培训及烟草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省94个疾控中心中,有10家相关人员接受过烟草控制专题培训;平均36.7%的地市级和9.3%的县区级疾控开展过烟草监测工作,平均66.7%的地市级和46.8%的县区级疾控开展过烟草控制干预工作,平均77.8%的地市级和36.9%的县区级疾控和医院、学校、媒体或其他部门开展过烟草控制合作.结论 我省疾控部门在开展烟草监测、干预工作以及与其他部门合作较少,应加强地市级和基层疾控部门的培训和技术支持.

    作者:胡祥炬;林曙光;钟文玲;陈铁晖;方红;陈子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与发展内涵的思考

    本文就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建设与发展的内涵展开较系统的理论思考,研究并讨论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属性、目标和特征等主要理论问题.认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核心内容是公共卫生服务,根本属性是保障“底线均等”的公平性,主要目标是逐步实现“均等化”,基本特征是均等化过程的长期性、渐进性和发展性.应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概念和内涵,完善理论认识,以适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作者:张晨韵;汤优佳;张雪晖;张文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寿宁县1993-2012年肺结核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肺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寿宁县CDC结防门诊1993-2012年结核病病人登记资料和人口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结果 1993-2012年累计发病2 615例,年均发病率54.84/10万;死亡98例,年均死亡率2.06/10万.痰涂阳、涂阴比例为1∶1.01.男性发病率较女性高,性别比2.03∶1;报告病例年龄组前3位为25~34岁(21.8%),35~44岁(17.0%)和55~64岁(16.6%);职业前3位为农民(43.4%)、在外务工人员(20.4%)和学生(13.1%);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第1、4季度稍高.结论 寿宁县年均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防治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作者:缪仕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破裂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子宫破裂发生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福建省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孕产妇发生子宫破裂的21例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的首要原因(76.2%),其次是药物引产不当(9.5%)、多产次生产(9.5%)及残角子宫妊娠(9.5%).21例子宫破裂者均行剖腹探查术,其中18例(85.7%)行子宫修补术,2例(9.5%)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4.8%)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患者经积极抢救,未发生死亡,围产儿死亡5例,术后常规抗炎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子宫破裂是产科严重并发症,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及宫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术和宫角切除术手术指征,规范药物引产,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作者:林晓玲;林金孝;戴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HPLC-PDA法检测蜂蜜中2-乙酰呋喃-3-葡萄糖苷

    目的 建立蜂蜜中2-乙酰呋喃-3-葡萄糖苷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PDA)法检测,以Ultimate XB-C18柱(4.6 mm×150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水=10∶9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待测组分在所考察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1.5%~102.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为评价蜂蜜中掺入大米糖浆提供了可靠检测方法.

    作者:周芬霞;黄宏南;刘怀永;刘荣丽;钟碧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佛山市出租车司机450名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探究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基本健康情况.方法 抽取佛山市35~55岁人群900人,分为出租车司机组及普通人群组各450人,检查血压、BMI、血糖、血脂和腰椎间盘突出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5~45岁和46~55岁组,出租车司机超重/肥胖检出率比普通人群组高13.4和22.0个百分点;椎间盘突出症高10.1和29.2个百分点;出租车司机组高血压、高血糖、空腹血糖受损、高TC血症、高TG血症检出率,较普通人群组分别高31.1、20.0、5.5、8.7和8.2个百分点.结论 应强化对出租车司机群体的健康关注,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与保健能力,摒弃不良生活习惯,减少亚健康状态,以保证乘客及路人安全.

    作者:邓惠玲;杜爱凤;徐少连;李雪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泸县2010-201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解泸县食物中毒的发生情况,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2012年食物中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2起,中毒417人,2012年中毒起数、人数少;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6~10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发生19起(59.4%),中毒289人(69.3%);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是农村家宴,中毒人数215人(92.1%).结论 应深入开展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家宴5桌以上申报、公共卫生人员(乡村医生)上门卫生指导制度,是预防控制农村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作者:秦志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应用ICD-10编码和Excel高级筛选功能进行传染病筛查

    目的 寻找从海量门诊日志和住院病历中快速筛选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便捷方法.方法 先在Excel中列出需要筛选的法定报告传染病ICD-10编码,将需要筛选的病历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和疾病的ICD-10编码等)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导出到Excel数据库,用高级筛选功能进行快速筛选.结果 用ICD-10编码和Excel软件高级筛选功能,可将海量病历中的传染病病历快速筛选出.结论 疾控中心疫报管理人员和医院传染病疫报人员应掌握Excel高级筛选功能,提高统计工作效率,避免传染病漏报的发生.

    作者:梁春虹;颜玉炳;俞新莲;张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负二项分布在SPSS中的实现

    目的 利用SPSS程序实现对负二项分布的编制.方法 通过录入样本阳性数(x)、所对应的频数(f),运行SPSS程序.结果 可估计矩法的u、k值、大似然法的k值、理论概率、理论值及拟合优度检验.结论 程序运行结果与参考文献一致,其优点是录入数据量小,结果可靠、稳定.

    作者:詹小海;林在生;王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某流行性出血热疫点灭鼠效果报告

    目的 采用科学有效的疫点灭鼠,尽快控制鼠传疾病.方法 对流行性出血热疫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并使用高效灭鼠剂(溴敌隆)疫点灭鼠.结果 通过15d的治理和灭鼠,共拣获54只死鼠.主要家栖鼠类密度由灭鼠前的5%下降至0.7%.结论 采用科学有效的环境综合整治,使用高效灭鼠剂(澳敌隆)在疫点灭鼠,能有效控制鼠类密度.

    作者:陈学榕;林俊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供应室对重复使用医疗器械的处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 规范消毒供应室对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流程,保证医疗器械重复使用的安全性.方法 先进行超声震荡清洗机+多酶洗液+手工刷洗的处理流程后,再结合消毒、灭菌处理.结果 超声震荡清洗后物品消毒质量一次合格率由90%提高到98.5%,灭菌后物品抽检合格率由95%提高到100%.结论 通过实施超声震荡清洗机+多酶洗液+手工刷洗的处理流程,提高了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提高了临床满意度,降低了医疗风险.

    作者:李克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周宁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周宁县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效果.方法 按《2012年福建省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要求,抽取3个项目乡(镇),各乡(镇)抽取5年级学生30名及家庭主妇15名进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基线调查.协调乡村干部、医生和教师等,参与健康教育项目活动之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健康教育,学生及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46.3%和41.8%,提高到干预后的94.4%和91.1%.学生防治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健康教育课;家庭主妇主要来源于孩子和宣传单.结论 实施碘缺乏病健康教育效果显著,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作者:张昌浩;徐庆文;孙晖海;刘景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高温作业人员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高温作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对高温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分析其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 1 703名高温作业人员中,心电图异常率为21.8%,其中以窦性心律不齐多见(26.8%),其次为左心室高电压(12.6%)、部分ST段改变(11.0%),其余依次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部分T波改变、窦性心动过缓、短P-R间期、室上性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高温作业工龄在5年以上人员(5~、10~、15~年组)各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温作业工龄5年以上者的异常率(32.8%)高于工龄5年以下者(10.6%).结论 高温对作业人员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应对长期从事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健康体检,普查心电图.

    作者:兰烽;任永华;兰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防城港市2012年艾滋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防城港市艾滋病报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防控对策.方法 对2012年报告的艾滋病死亡病例94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当年死亡并报告94例,其中死于艾滋病45例(47.9%),病例分布在边境地区和农村分别为74.6%和70.1%,以男性和初中文化为主,分别为87.2%和为83.3%;异性传播为89.4%.死亡病人94例中,只有62.8%死亡前后一次接受CD4+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未能动态监测到其免疫状况而给予早期治疗;只有31.9%死亡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结论 早期筛查和发现病人,加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转介和管理,提高救治能力,减轻感染者和病人医疗负担,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降低艾滋病病死率.

    作者:韦龙;黄永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4-2012年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全省梅毒报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3.7/10万上升至67.2/10万,其中2004-2008年梅毒发病率增幅较大,年均增幅为18.9%;2009-2012年梅毒发病率年均增幅放缓(9.1%),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为主.梅毒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39岁.结论 福建省2004-2012年梅毒发病率增长迅速,应加强宣传教育,扩大筛查,规范诊治,以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作者:王惠榕;颜苹苹;林勋;严延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泉州市2008-2012年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通过对5年间新发尘肺病例分析,了解其发病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2008-2012年泉州市新诊断尘肺病病例资料.结果 泉州市5年间新发尘肺病例252例,以矽肺(81.3%)和煤工尘肺(17.5%)为主,主要是煤矿工人,年龄≥40岁占89.7%,平均54.2岁,平均接尘工龄15.11年.病例分期:Ⅰ期112例(44.4)、Ⅱ期63例(25.0%)、Ⅲ期77例(30.6%),约有1/3的在退休后被诊断.结论 尘肺是泉州市常见的职业病,每年均有新病例,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尘肺病例的发生.

    作者:唐学平;潘宝忠;刘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厦门市2010-2012年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厦门市近3年各类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保障居民饮水卫生安全.方法 据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2010-2012年厦门市各类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2年出厂水合格率分别为100.0%、85.3%和83.3%,2011和2012年合格率较低,不合格指标主要为pH值、浑浊度、铁和微生物,2012年市政水厂出厂水合格率(94.4%)高于乡镇水厂(66.7%);3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83.3%、86.3%和88.6%,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游离余氯、浑浊度、铁和微生物,其中2010和2011年游离余氯不合格率为20.0%和19.3%;3年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71.9%、70.2%和81.3%,主要不合格指标是游离余氯、浑浊度、铁和微生物,主要是游离余氯不合格率较高;3年农村井水合格率分别为0、25.9%和31.3%,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率较高.结论 厦门市生活饮用水尚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安全隐患,今后要加强卫生督导,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作者:王宝珍;黄小金;王娟;黄培枝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体会

    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并认真执行相关国家标准与法律法规,才能做好评价工作.本文结合基层放射诊疗单位实际情况,对放射防护管理组织机构、直接荧光屏透视、警示标志、三废处理、个人防护用具配备和接受放射诊断检查注意事项告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探讨,为基层开展项目评价前的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心韬;王志勇;张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