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彩婷
目的 掌握2012年福建省居民的死因构成和主要疾病地区与人群分布特征.方法 用ICD-10进行根本死因编码和分类,用SPSS 18.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福建省居民死亡率566.90/10万(城市526.48/10万,农村581.02/10万).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81.9%.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等前10位死因占91.9%.城乡居民前10位死因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当前福建省的疾病控制重点,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作者:黄少芬;林修全;林曙光;李晓庆;叶莺;钟文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巢蜜中嗜渗酵母的污染状况.方法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的DG18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福州市某蜂场的巢蜜进行检验.结果春季采集的30份巢蜜样品中嗜渗酵母检出率达100.0%,而夏季采集的20份样品检出率为55.0%.嗜渗酵母与水分含量有关.结论 应制定相应检测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从源头控制微生物进入蜂蜜,提高蜂蜜品质.
作者:李闽真;叶玲清;马群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漳州市芗城区2007-2012年乡镇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结果,为安全饮水提供依据.方法 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芗城区乡镇生活饮用水进行检测,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07-2012年共检测水样379份,合格率33.5%;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58.2%)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23.4%);6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21.4%)、细菌总数(58.3%)和总大肠菌群(63.6%);乡镇集中式供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游离性余氯(73.6%)、细菌总数(86.4%)和总大肠菌群(87.3%);农村自备水源水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细菌总数(46.8%)、总大肠菌群(53.9%)、锰(84.4%)和硝酸盐(85.5%).结论 芗城区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高于农村自备水源水;农村自备水源水质除地质本底锰含量较高直接污染地表水外,污染的来源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应加强农村自备水源水卫生监管和政策扶持,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作者:陈玉姗;王志婷;陈泓文;杜静;黄美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研制可视性直观胎儿宫内状况教具,探讨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和临床宣教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构造图,研制一款模拟胎儿宫内生长,分别由透明PVC膜、搪胶、硅胶及橡胶制成的简易模型,并推广应用.结果 该模型可通过变换位置、展现出不同时期胎儿在宫内的不同情况,以及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其设计合理、简单,便于课堂、临床教学及健康教育应用.结论 该教具实用性较强,可很好地弥补课堂讲授法的缺陷,便于掌握理论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魏慧娟;钱小芳;刘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近年来福建省因海洋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时有发生,引起中毒的海产品有河豚鱼、织纹螺、贻贝和热带深海鱼类等,导致中毒的毒素为河豚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和西加毒素等.各种毒素导致食物中毒的海产品品种、发病季节和发病症状都有鲜明特征,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预防海洋生物毒素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林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厦门海沧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综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18岁居民3 240人为调查对象(男1 583人,女1 657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血压、腰围、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 海沧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21.7%、5.3%和4.5%,3种慢性病均随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男性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调查的超重率31.2%,肥胖率10.2%;吸烟率24.8%,男性吸烟率18~24岁明显升高;酗酒率为7.3%;男性酗酒率和超重率较高;男女肥胖率类似;调查对象缺乏运动者占53.7%,以女性较高.结论 海沧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高危人群数量较大,应加强综合防控策略.
作者:陈月珍;张文平;卢超淼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新会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慢性病规范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新会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0-2012年新会区居民粗死亡率725.41/10万,标化死亡率397.6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疾病主要有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的73.5%;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9.0岁;寿命损失居前5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 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防治.
作者:梁健华;李来德;曾庆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厦门市2013年一次重大活动期间发生的2例登革热病例调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发病过程、临床体征及外出史等,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常规及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采取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管理、媒介调查及消毒等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结果 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判定该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未出现续发病例,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扩散的关键.
作者:詹钦勇;柯雪梅;荣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职业健康体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对策,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对福建省74家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福建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存在质量控制措施不健全,质量体系建设滞后;组织实施过程不到位;体检医生技术水平不够全面,体检结果处理不规范;仪器设备参差不齐等问题.结论 要提高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工作质量,必须加强质量体系建设,加大质量控制检查力度,落实人员培训和硬件投入,实施信息化建设.
作者:李津;林青;万燕飞;陈建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五华县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五华县2010-2013年哨点医院手足口病病例粪便标本,用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共检测214份标本,肠道病毒总检出率67.3%,其中EV71检出率17.8%、CoxA16型检出率14.5%、其他肠道病毒检出率35.0%;男女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检出率类似;手足口病主要病原2010年是EV71型,2011年至现在为其他肠道病毒;患儿检出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5岁以下病例占98.6%(142/144).结论 五华县手足口病感染率较高,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有助于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作者:张少忠;沈超华;温小苑;孔祥钦;钟君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某11岁患儿铅中毒的原因.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儿生活周围的环境、相关人群状况及饮食情况.采集手摇爆米花机的机罐浸泡液和患儿常食用的爆米花,分析铅含量.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排除环境污染因素.实验室检测结果,机罐浸泡液铅含量平均80.0 mg/L,爆米花铅含量平均14.3 mg/kg,判定患儿轻度铅中毒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铅量高的爆米花引起.结论 患儿长期食用含铅量高的爆米花,铅经消化道吸收致轻度中毒.生长发育阶段儿童对铅的吸收是成人的5倍,但对铅排泄功能较弱,导致轻度铅中毒.
作者:张泽泉;罗翠婷;吴雯婧;陈之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建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探讨病因,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自然光线下用视诊法对健康体检的3~7岁儿童乳牙龋齿进行检查.结果 检查的2 452名3~7岁儿童中,龋患率63.0%;龋齿总数7 965颗,龋均3.35;男童龋患率58.3%(769/1 320)低于女童63.0%(713/1 132),龋患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结论 儿童患龋率与年龄有关,应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三明市1990-2011年乙肝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疫情资料.结果 1990-2011年三明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32 390例,年均发病率56.51/10万;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特征;15~44岁青壮年占报告病例数的76.9%,发病年龄逐年后移;发病率以20~24岁高,达102.82/10万;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2.87∶1;发病以农民、工人和干部职员居前3位,共占61.6%.结论 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普及乙肝预防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等综合措施,是防控的关键.
作者:林丽英;蔡和宋;张春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供水卫生状况,为制定改水政策和选择水源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福建省40个监测县和1 654个饮水安全工程作为监测点,设计统一的调查表收集资料并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福建省农村大部分人口以集中式供水为主(71.2%),水源类型主要为地面水库水(32.3%)和溪水(29.7%),水质处理方式主要是沉淀过滤(67.6%),水厂水质消毒方式主要是漂白粉消毒(61.9%);分散式供水水源类型以地下浅井水为主(41.7%),取水方式主要为机器取水(52.7%).结论 福建省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加强水源保护,农村水厂应该完善水质处理流程,改进净水工艺,提高消毒水平.
作者:卢翠英;林在生;王恺;詹小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结核菌(TB)/艾滋病病毒(HIV)双重感染筛查工作开展情况,为改进防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对福建省2012年TB/HIV双重感染年报表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12年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接受结核病症状筛查率85.3%,其中胸片或痰检的检查率为78.3%,结核病检出率为1.3%.新检出HIV阳性者接受结核病症状筛查率和接受胸片(痰检)检查率均高于随访的既往HIV阳性者,但两者结核病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核病患者接受HIV检测率10.2%,HIV检出率为0.2%.结论 在新检和随访的既往HIV阳性者中发现结核病同样重要,尤其应重视既往HIV阳性者的随访质量,提高对该人群的动员技巧,提高检查依从性.在不同地区开展TB/HIV双重感染防治,应将当地工作特点与TB疫情和HIV流行强度相结合,动态监测掌握双重感染流行状况,使防治资源达到大效益.
作者:戴志松;杜永成;林淑芳;陈求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福州市性传播疾病(STD)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1-2012年的淋病、梅毒、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福州共报告5种性病8 090例,较2011年增加1.8%,病例数呈上升趋势;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性活跃期的青壮年(42.9%).报告的5种监测性病以梅毒为主(76.6%),其中隐性梅毒占65.8%, 与2011年报告的数据基本一致,其次为尖锐湿疣(10.0%)、淋病(7.8%)、生殖嚣疱疹(3.9%)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1.5%).梅毒比例进一步增加,由2011年的73.7%增加到2012年的76.7%,5种性病的男女性别构成相同.结论 为提高STD疫情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各级卫生机构应加强相培训,建立完善性传播疾病的诊断、监测及规范管理制度.
作者:郑礼宝;邓劲松;王雪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厦门市一次性卫生用品生产车间的环境消毒质量.方法 按《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规定》要求的项目进行监测,按GB 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和GB 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共采样1 775份,总合格率94.3%,2007-2012年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紫外线灯合格率低为84.2%(294/349),其次为工人手91.0%(332/365)和空气97.4%(186/191),工作台面合格率高为99.0%(861/870).结论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的颁发给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生产企业的规范生产提供了依据,对保障产品的卫生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黄健康;张建兰;陈华芳;柯雪梅;林敏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调查分析,为类似疫情调查处理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例发病情况及感染来源,采集患者、密切接触者咽拭子、血清标本检测.结果 患者2013年4月18出现咳嗽症状,19至23日分别就诊4家诊所、医院,23日进行网络直报,26日确诊.患者双份咽拭子标本检测结果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37名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核酸均为阴性.患者急性期H7N9抗体滴度为1∶20,恢复期升至1∶320,25份密切接触者均阴性.结论 该病例确诊为福建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感染来源可能是禽流感病毒从活禽直接传给人,未发生人传人的现象.
作者:罗招福;陈前进;闫建平;曹春远;吴水新;何春荣;张彦锋;陈杰雄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测定油条中铝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在乙二胺-盐酸缓冲介质下,铝与铬天青S和聚乙二辛基苯醚及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形成稳定蓝色四元体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铝含量成正比.结果 铝含量在0~0.16 m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600x -0.0635,相关系数r>0.9991,回收率在90.7%~9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2.9%.结论 该方法显色灵敏准确,稳定性好,干扰少,适用于测定油条中的铝.
作者:蔡聪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103例CIN患者在阴道镜辅助下行LEEP治疗并做病理检查,术后随访.结果 10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发生意外;89例(86.4%)与术前阴道镜病理结果一致,诊断降级5例(5.0%),升级9例(8.0%),经随访,仅1例复发,再次行LEEP治疗后无复发.结论 LEEP用于治疗CIN,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目前治疗CIN较理想的方法,但需注意术后随访复查.
作者:范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