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晋江市2012-2013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

陈英毅;陈文扬;蔡燕瑜

关键词:消毒, 医疗机构, 卫生监测, 晋江市
摘要:目的 了解晋江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方法 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对晋江市下辖的40家医疗机构开展消毒效果监测与分析.结果 2012-2013年共检测样品1 872份,合格率98.2%.其中公立医疗机构合格率98.1%(420/428),民营医疗机构合格率98.2%(1 418/1 444);监测项目中,空气合格率低(87.8%),其次为医护人员手97.0%、医疗用品98.3%、物体表面99.3%、使用中消毒剂和保存液合格率99.7%、高压灭菌器和紫外线灯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在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空气消毒和手卫生的消毒.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龙岩市2013年市属商场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龙岩市属商场卫生状况,为行政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17220-1998《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GB/T 18204-2000《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龙岩22家市属商场进行卫生监测.结果 监测的22家商场,合格率40.9%;10个项目共监测1 640项次,总项次合格率95.9%;监测项目合格率由低到高依次为甲醛75.6%、噪声90.2%、温度96.5%、一氧化碳98.8%、湿度98.8%、空气细菌总数98.8%,风速、照度、二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的合格率均为100.0%.结论 须加强龙岩市商场的环境卫生监督和改进,提高商场的卫生质量.

    作者:刘素意;张志超;卢彩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食用爆米花引起轻度铅中毒个案调查

    目的 调查某11岁患儿铅中毒的原因.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儿生活周围的环境、相关人群状况及饮食情况.采集手摇爆米花机的机罐浸泡液和患儿常食用的爆米花,分析铅含量.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排除环境污染因素.实验室检测结果,机罐浸泡液铅含量平均80.0 mg/L,爆米花铅含量平均14.3 mg/kg,判定患儿轻度铅中毒是由于长期食用含铅量高的爆米花引起.结论 患儿长期食用含铅量高的爆米花,铅经消化道吸收致轻度中毒.生长发育阶段儿童对铅的吸收是成人的5倍,但对铅排泄功能较弱,导致轻度铅中毒.

    作者:张泽泉;罗翠婷;吴雯婧;陈之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福建省生物医药领域标准化实验动物工作思路

    文章从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角度出发,分析福建省生物医药领域实验动物工作的开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宏观层面提出发展思路,阐述实验动物工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以期全面提高实验动物工作的标准化水平,增强福建省生物医药产业药物研发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良性发展.

    作者:翁顺太;郑立锋;郑忠东;郑和平;林菁;郑景峰;史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不同治疗方案儿童驱铅效果与血微量元素变化分析

    目的 通过驱铅治疗前后儿童血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对2008-2013年59例诊断为中度以上铅中毒的患儿随机分成3组,采用3种不同疗法,并于驱铅前后检测铁、锌、钙、铜、镁、铅6种元素,进行纵横向比较.结果 单纯二巯基丁二酸(DMSA)组服药19 d驱铅63%,但造成血铁、镁、钙、锌下降8.2%~14.8%,经1个月自然饮食后微量元素损失可恢复;DMSA+碳酸钙、多维元素片组驱铅效果与DMSA组相同,但微量元素流失减少;单纯祀枣口服液组效果不如DMSA组,其安全性类似.结论 DMSA快速安全有效,驱铅有高度选择性,对血中微量元素铁、锌、钙、镁的驱出量在可接受范围,总体效果优于祀枣口服液,结合补充微量元素,能减少相关微量元素驱出,适用于中度以上儿童铅中毒的治疗.

    作者:陈林;林洁;任秀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可视性直观胎儿宫内状况教具的研发与应用

    目的 研制可视性直观胎儿宫内状况教具,探讨在妇产科护理教学和临床宣教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构造图,研制一款模拟胎儿宫内生长,分别由透明PVC膜、搪胶、硅胶及橡胶制成的简易模型,并推广应用.结果 该模型可通过变换位置、展现出不同时期胎儿在宫内的不同情况,以及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常见并发症,其设计合理、简单,便于课堂、临床教学及健康教育应用.结论 该教具实用性较强,可很好地弥补课堂讲授法的缺陷,便于掌握理论知识,优化教学效果.

    作者:魏慧娟;钱小芳;刘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医学实验室是开展医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通过分析医学实验室存在的安全问题,详细提出了重视安全教育、健全管理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制定应急预案、规范实验物品与废弃物管理等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以消除安全隐患,保证科研任务顺利进行.

    作者:汪晓军;王晓欢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研究涉铅工人食物摄入水平

    目的 了解铅接触作业工人膳食结构及营养状况,评价个体膳食模式,为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涉铅工人进行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用中国膳食平衡指数(DBI)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评价.结果 427名涉铅工人膳食结构中,果蔬、鱼虾和乳蛋类摄入不足,酒类、油脂和盐类摄入过量;用DBI模式评价,总人群膳食平均摄入量趋向不足.个体评价发现食物摄入量较理想,模式A和模式B占60.9%.结论 营养摄入不足是涉铅作业工人膳食主要问题,应针对涉铅作业特点和不同性别,开展有针对性的平衡膳食指导.

    作者:谢克锦;陈榕芳;任南;林征;王睿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波消解-铬天青S分光法测定油条中的铝

    目的 探讨测定油条中铝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在乙二胺-盐酸缓冲介质下,铝与铬天青S和聚乙二辛基苯醚及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形成稳定蓝色四元体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其吸光度与铝含量成正比.结果 铝含量在0~0.16 mg/L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600x -0.0635,相关系数r>0.9991,回收率在90.7%~9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2.9%.结论 该方法显色灵敏准确,稳定性好,干扰少,适用于测定油条中的铝.

    作者:蔡聪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

    目的 对厦门市2013年一次重大活动期间发生的2例登革热病例调查处置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方法,调查患者发病过程、临床体征及外出史等,同时采集血液标本检测血常规及登革病毒IgM和IgG抗体.采取隔离、密切接触者医学管理、媒介调查及消毒等综合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结果 综合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判定该疫情为输入性登革热.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未出现续发病例,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系统的综合防控措施,是有效控制输入性登革热疫情扩散的关键.

    作者:詹钦勇;柯雪梅;荣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莱州市2010-2012年腹泻病原菌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莱州市腹泻病原菌谱构成情况,为感染性腹泻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腹泻患者粪便标本,按GB/T 4789微生物学标准检验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共检测腹泻患者粪便标本231份,分离病原菌63株.其中副溶血弧菌13株(20.6%)、志贺菌12株(19.0%)、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1株(17.5%)、气单胞菌10株(15.9%)、沙门菌6株(9.5%)、类志贺邻单胞菌3株(4.8%)、河弧菌、拟态弧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和非脱羧莱克勒菌各2株(各3.2%).结论 莱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菌种类较多,除检测到常见腹泻病原菌外,还检测到2株罕见的腹泻病原菌非脱羧莱克勒菌.

    作者:刘德鹏;姜玉芳;刘宗东;胡彬;寇增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建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建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探讨病因,为开展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在自然光线下用视诊法对健康体检的3~7岁儿童乳牙龋齿进行检查.结果 检查的2 452名3~7岁儿童中,龋患率63.0%;龋齿总数7 965颗,龋均3.35;男童龋患率58.3%(769/1 320)低于女童63.0%(713/1 132),龋患率随着年龄增长呈升高趋势.结论 儿童患龋率与年龄有关,应提高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

    作者:郑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泉州市2008-2012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

    目的 分析泉州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2年的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和暴发资料.结果 泉州市2008-2012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5 659例,年均发病率14.09/10万;发病季节呈春夏季和冬季双峰特点,以4~7月高峰为主(47.6%);患者分布以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为主,男女发病之比2.34∶1,主要集中在<15岁的学生、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5岁组发病率明显低于5~14岁组;暴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结论 泉州市腮腺炎发病水平较高,应提高含腮腺炎疫苗免疫覆盖率,加强疫情监测,落实学校和幼托机构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

    作者:陈雅红;詹惠春;洪思让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泉州市直中学生2012年HBsAb和ALT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直中学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情况,为乙肝防控制定措施.方法 对2012年泉州市直中学生20 637人进行血清HBsAb(ELISA法)及ALT(速率法)检测,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测20 637人中,检测HBsAb总阳性率72.8%,ALT异常2.6%.HBsAb水平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性别HBsAb阳性率及ALT异常率类似.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HBsAb水平会逐步下降,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并加强乙肝免疫,以保证免疫效果,ALT异常时应及时诊治,减少乙肝的发生.

    作者:龚彩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巢蜜中嗜渗酵母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巢蜜中嗜渗酵母的污染状况.方法 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的DG18平板菌落计数法对福州市某蜂场的巢蜜进行检验.结果春季采集的30份巢蜜样品中嗜渗酵母检出率达100.0%,而夏季采集的20份样品检出率为55.0%.嗜渗酵母与水分含量有关.结论 应制定相应检测标准,利用先进的检测手段,从源头控制微生物进入蜂蜜,提高蜂蜜品质.

    作者:李闽真;叶玲清;马群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蕉城区2006-2012年损伤和中毒死亡分析

    目的 分析蕉城区居民损伤和中毒死亡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订防控措施、降低死亡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12年损伤和中毒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2年蕉城区损伤和中毒年均粗死亡率44.3/10万(39.6/10万~48.2/10万),标化死亡率39.9/10万.前3位外部原因依次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淹死,占64.2%,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淹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意外跌落死亡率未见明显趋势;0~14岁组淹死占39.3%,15~64岁组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占37.7%,≥65岁组意外跌落占47.9%;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区,男性高于女性,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YLL为31 475.5人年,占全死因的26.0%,PYLL及减寿率男性高于女性;死因顺位从1973-1975年第7位升至第4位,减寿顺位从第4位升至第2位,死亡率上升30.3%.结论 损伤和中毒严重危害蕉城区居民健康,应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卓水生;郭捷;张伦泉;刘和华;詹坤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都匀市2007-2012年艾滋病分析

    目的 分析艾滋病感染者(HIV)及病人(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12年艾滋病信息专报网中都匀市HIV/AIDS个案调查分析.结果 都匀市2007-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共543例,死亡158例,HIV转向AIDS逐年增多,死亡病例逐年增加.报告病例性别比1.9∶1;20~39岁占67.8%,50岁以上9.0%;家政、家务及待业占49.0%,农民11.7%;已婚49.2%;初中文化48.1%.全市23个办事处/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农村病例逐年上升;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57.3%),其中异性占51.6%,同性5.7%;报告来自咨询检测占27.1%,各类就诊和体检占39.4%,各类羁押/劳动收教人员占22.8%.结论 都匀市艾滋病病例报告数维持在较高水平,应针对流行病学特点采取综合性措施.

    作者:张琪;刘帮燕;赵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探讨

    接踵而来的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露出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应急准备不足.该文从泉州市卫生应急物资的特点和储备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外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建立卫生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的基本思路.

    作者:吕孙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光泽县城餐饮单位2010-2012年餐具卫生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光泽县城区餐饮业餐具卫生状况,为餐具卫生监督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0-2012年按GB 14934-1994《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抽样监测城区不同性质、规模餐饮店中洗净待用的餐具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10-2012年餐具消毒合格率分别为76.4%、79.3%和80.8%,呈上升趋势;各年均以学校食堂合格率高,其次为大酒店和酒楼、菜馆和小酒店,小吃和快餐店合格率低;各年度筷子和汤匙、碗盘和饮具(酒杯、茶杯)合格率差异不大.结论 各餐饮业应提高卫生意识,健全消毒保洁柜等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相关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管.

    作者:欧阳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永安市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永安市居民死亡率和死因分布特点,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永安市2012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和户籍人口资料,分析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 2012年永安市居民死亡率为5.52‰(男6.55‰,女4.42‰);死因前5位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损伤与中毒;前5位减寿损失疾病分别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和围生期缺陷;减寿率42.11‰,男性比女性高.结论 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永安市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挑战,中老年人群是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重点人群,政府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范光;李杭生;潘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调查分析

    目的 为了解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高其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和维护促进健康能力.方法 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南平市10个县市抽取年龄15~69岁的农村居民810人,用《2008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农村居民具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者为7.8%;30项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调查题的回答正确率为55.1%;文化程度越高者素养越高,识字少者素养具备率甚至为零.文化程度是影响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的主要因素.结论 闽北农村居民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与促进策略.

    作者:季震南;罗琼妹;张永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