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龙岩市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陈庆平;陈建安;陈志辉;陈惠琴;王木华;吴佳妮;阮雪玲;周志鹏

关键词:碘营养, 尿碘, 碘缺乏病, 龙岩市
摘要:目的 了解龙岩市重点人群尿碘水平和碘缺乏病病情现状,评价防控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福建省执行2011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对8~10岁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开展相关调查.结果 共检测724名8~10岁儿童尿样,尿碘中位数为244.6 μg/L,<50μg/L者占1.1%;男性尿碘中位数(268.0 μg/L)高于女性(216.3 μg/L);8、9、10岁组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23.9、250.8、236.3μg/L;各县(市、区)人群尿碘中位数216.4~292.8 μg/L;31名孕妇、30名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2.3和116.3μg/L;80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均数(3.42±1.30)mL,中位数3.13 mL,甲状腺肿大率3.75%,其家庭碘盐覆盖率为100.0%,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8%,盐碘中位数为29.8mg/kg;24户家庭日人均食盐摄入量均数为(7.5±2.5)g,中位数7.4g.结论 龙岩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达到消除标准;儿童尿碘水平大于适宜量,哺乳期妇女碘营养适宜,孕妇存在碘营养不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山市2003-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江山市血吸虫病10年监测资料,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和轮查形式在历史流行区和部分非历史流行区,以5 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钉螺,以压碎镜检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为主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当年有螺村居民、流动人口、耕牛等用血清学检查结合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监测传染源.结果 江山市钉螺面积2003年12.27 hm2,2007年增至31.62 hm2;经灭螺防治,2012年钉螺面积减至1.97 hm2.累计血清学监测61 911人(其中流动人口6 893人),阳性率0.87%;粪检查出血吸虫毛蚴4人,均属输入性急性感染;耕牛血清学监测0.98%(51/5 190),粪检均阴性.结论 血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残存钉螺的存在和外来传染源的输入不容忽视.应继续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巩固血防成果.

    作者:毛正中;郑建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晋江市2008-2011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晋江市居民食用碘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保证食用合格的碘盐.方法 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居民户层次的碘盐进行随机抽查和结果判定.结果 2008-2011年,全市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6%,碘盐覆盖率>99.2%,碘盐合格率>97.4%.结论 晋江市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但仍需加强宣传教育和食用碘盐的监督监测,使居民能正确使用碘盐.

    作者:吴彬彬;范岩钟;苏结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建省2006-2012年疟疾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福建省2006-2012年疟疾监测结果,为深入开展疟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分析2006-2012年福建省疟疾疫情报表和个案病例调查等资料.结果 福建省2006-2012年报告疟疾共417例,死亡2例,均为省外和国外输入性病例,病例多分布在福州和宁德等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无本地病例.蚊媒监测结果显示,捕获的按蚊以中华按蚊为主,未捕获主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结论 近年来福建省疟疾流行控制在较低水平,病例均为输入性,因此,要加强流动人口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疟疾暴发流行.

    作者:欧阳榕;谢汉国;杨发柱;林耀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州儿童医院3年血培养病原菌检出及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医院3年败血症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 812例患儿进行血培养检测,对检出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病原菌1 269株,革兰阳性菌598株(47.1%),前3位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菌671株(52.9%),前3位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MA)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普遍耐药,对万古霉素均敏感;革兰阴性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哌啦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均有耐药,但耐药率不同;除SMA外,其他菌对亚胺培南均敏感;SMA对头孢他啶耐药率达93.6%,对米诺环素等耐药率较低.结论 3年病原菌分离SMA排名第3(12.0%),应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防止其医源性传播;治疗时应结合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早期足量用药,迅速控制感染.

    作者:方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深圳市南山区2012年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2012年下调盐碘浓度后居民碘营养状况,评价盐碘新标准实施后的影响.方法 按《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进行碘盐和碘营养监测.结果 2011年盐碘均值32.0 mg/kg,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为264.4 μg/L;2012年盐碘浓度下调后,盐碘均值24.5mg/kg,成人和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69.5和138.0 μg/L.2011和2012年各抽检家庭食用盐300份,盐碘均值分别为30.0和24.5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3.0%和93.3%,2011年碘盐覆盖率(97.0%)与2012年(9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实行的盐碘标准适合普通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但孕妇碘营养水平偏低,可能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造成影响,建议盐业部门为孕妇生产盐碘均值为30 mg/kg的专用加碘盐.

    作者:胡永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阳市殷都区2010-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殷都区食盐加碘普及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殷都区随机抽取部分行政村中的一定数量居民家的食盐,采取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3年共检测食用盐876份,碘盐合格率97.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95.1%、97.3%,其中20~50 mg/kg的有852份;不合格碘盐18份,其中<20 mg/kg的有15份,>50 mg/kg的有3份;<5 mg/kg的非碘盐有6份.结论 殷都区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非碘盐的情况,今后仍需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作者: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改进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泉州市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探讨更为快速、敏感和特异的食源性致病菌检测方法,为食品污染物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按福建省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实施方案要求,采集泉州市7类食品共212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对常规致病菌分离培养法和Real-time PCR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市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检测市售食品样品212份,7类食品中共致病菌检出率为8.0%,以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高,尤其在熟制米面制品中.结论 我市食品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可将常规致病菌分离法与Real-time PCR法进行结合,既可提高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又可缩短时间,提高食品污染物监测敏感性,值得基层实验室推广使用.

    作者:陈培蓉;林碧莲;杨育红;郑丹凤;陈志扬;陈明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晋江市2012年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晋江市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要求,定期收集监管场所被羁押人员的信息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结果阳性血清送泉州市CDC HIV抗体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 检测3 659名羁押人员,HIV抗体阳性5例(1.4‰),感染者25~39岁,有性乱史1例,有吸毒史3例.结论 目前在晋江监管场所的被羁押人员中,HW感染尚处低流行阶段,被调查者中有性乱和吸毒史者占有一定比例,应在监管场所内开展HIV相关健康教育.

    作者:陈森;蔡燕瑜;邱世惠;詹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建省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福建省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以省为单位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全年共报告病例88例,发病率2.4/100万.沿海与山区均有发病,以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为主.发病高峰3~8月,年龄以1岁以下和15岁以上为主(85.2%).本县户籍人口有免疫史的比例高于外县户籍.确诊病例中发病前7~21 d去过医院的比例高于排除病例.结论 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单例麻疹病例的应急处置.

    作者:蔡志坤;陈俊磊;周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赣榆县2011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赣榆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 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共检测水样530份,合格率为68.5%,其中枯水期67.8%,丰水期62.9%,出厂水69.4%,末梢水67.6%;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合格率(72.4%)高于地面水(29.2%);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硝酸盐氮.结论 赣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李大罕;周振涛;高晓;李家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职业幸福感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疾病预防控制(疾控)工作者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用疾控工作者幸福感量表(总分160分),对厦门市疾控工作者11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疾控工作者职业幸福感总分为(106.8±15.4)分,属于中等水平;男女类似;不同年龄组的总分以及身心健康、工作环境和工作量等维度,都呈现20~29岁高,45~60岁组其次,30~44岁组低的“U”型评分结果;在工作喜欢程度上,中级职称人员的评分低;对职业幸福感影响因素前3位依次为身心健康、价值体现和工作喜欢程度.结论 应在现有体制下提高疾控系统工作者职业幸福感,进而提升疾病控制服务质量.

    作者:刘晓婷;刘兴华;耿丽杰;林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球藻亚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了解小球藻的安全性.方法 以2.0、4.0、8.0g/kg· BW 3个剂量给予大鼠经口摄入30 d,观察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以及外观及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试验结束时,个别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白蛋白、总蛋白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本实验室的正常值范围内.其它剂量组大鼠每周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脏/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仅个别动物出现了肝小叶空泡变、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胃萎缩、肠炎症、肾小管管型,两组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器官均未出现特异性病变.结论 小球藻大鼠30 d毒性研究,大鼠未见异常.

    作者:张荣标;林蔚;陈铁晖;林健;丘程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州市2006-2010年肺结核患者菌株耐药情况

    目的 分析福州市住院肺结核中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6-2010年住院肺结核患者资料,对患者耐药、耐多药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5年间耐药率从33.9%降为24.8%,耐多药率从17.4%降为12.5%.7 062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对1种药物耐药率为8.4%,对4种药物耐药率为6.9%,耐多药(MDR-TB)率为15.0%.结论 门诊及住院肺结核患者中耐药率、耐多药率均占比较高,应及时发现并监控管理.

    作者:朱玉芳;张丽水;陈力舟;黄明翔;叶哲香;刘坦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株EV71-B5亚型病毒的分离鉴定

    目的 对首次在中国大陆地区发现的EV7-B5亚型分离株XMCDC-5535进行全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方法 通过对5'UTR区及VP1区部分序列的鉴定,发现XMCDC-5535为EV71-B5亚型感染的手足口病病原.经病毒分离培养后获得全基因序列,并分析与EV71其他亚型的同源性,以及与EV71-B5亚型毒株VP1段的进化关系.结果 经过病毒培养,XMCDC-5535的全长序列可成功扩增获得(7325 bp,GenBank号JN964686),它与B5亚型毒株同源性为96.3%~97.3%,高于其他亚型(A亚型76%;B1~B4亚型84.1%~91.8%;C1~C5亚型75.1%~78.5%).结论 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分离出EV71-B5亚型毒株,应密切关注其流行情况.

    作者:何水珍;闫强;徐雪荣;葛胜祥;夏宁邵;牛建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原子荧光法研究水中汞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汞在水中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GB/T 5750.6-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原子荧光法探讨汞在水中的稳定性及Cl-介质对汞的稳定作用.结果 汞标样(1.0μtg/L,25 mL比色管中,去离子水介质,室温放24 h)夏季回收率低为11.4%,冬季回收率低为33.0%,盐酸、氯化钠在0.10%~3.0%时,汞(4.0μg/L,冬季25 mL比色管,室温放7 d)回收率80.5%~93.4%,5.0%盐酸能有效稳定汞(0.5~100 μg/L)1年以上,与5.0%硝酸-0.01%重铬酸钾保存剂的保存效果类似.结论 汞在水中稳定性很差,光还原可能是导致其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一定浓度的Cl-能提高汞在水中的稳定性,5.0%盐酸可作为汞标样及生活饮用水水样的保存剂.

    作者:陈汉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南安市艾滋病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做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提高艾滋病防控水平.方法 对2012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314人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咨询检测的主要原因为婚外异性性接触,有68.5%的咨询者存在恐惧艾滋病心理,大部分有婚外性接触和嫖娼史,并存在高危性行为.检出HIV抗体阳性3例,其中1例为阳性者配偶,2例为婚外异性性接触.结论 在干预中,应加强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防病意识和知识水平,有效控制艾滋病的蔓延.

    作者:黄金钟;陈俊义;黄静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思明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现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8年抽取4所学校的学生795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2009年两组均重复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运动损伤的知晓率由79.2%升高到96.0%,行为态度的正确持有率均有提高,重点干预的项目(篮球和跑步)所致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有所降低,损伤救护率由68.4%上升至81.2%.结论 以健康促进、运动损伤安全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和正确行为.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灵山县2004-2012年甲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分析灵山县2004-2012年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卡信息,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灵山县9年共报告甲肝327例,年均发病率2.62/10万,除2007年8.79/10万外,发病率趋势稳定;无明显的季节性;发病数男女性别比2.9∶ 1;5~19岁组占41.0%;农民占48.0%,学生35.2%,儿童10.7%.结论 灵山县甲肝进入低流行状态,男性、农民和学生儿童是甲肝防治重点人群.应推进农村饮水和厕改工程,加强疫苗接种,以控制甲肝的发病和流行.

    作者:邓肖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一起蜡样芽胞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测分析

    目的 了解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可疑食物、呕吐物及肛拭子标本共11份,按《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相关项目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标本均未检出沙门菌、大肠埃希菌O157∶H7/NM、致泻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8份样品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其中2份拌面标本蜡样芽胞杆菌量均为1.2×108/g.结论 该起事件是由蜡样芽胞杆菌污染面食后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夏季气温较高,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熟食应在低温下短时间保存,食前应充分加热,防止发生食物中毒.

    作者:张秋月;蔡燕瑜;吴来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南平市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评估南平市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方法 收集整理病人治疗前的基线资料和治疗后的随访资料,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用药方案和生存情况,对不同水平病人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增加的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同时比较治疗满1年的病人治疗前、治疗满3、6、9和1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均值.结果 治疗对各组CD4+T淋巴细胞升高均有效,治疗前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后第1年CD4+T淋巴细胞平均增长176/mm3,治疗3个月CD4+T淋巴细胞上升显著,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CD4+T淋巴细胞维持稳定上升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南平市HAART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AIDS病死率.

    作者:江秀梅;游诗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