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安阳市殷都区2010-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侯燕

关键词:盐碘, 碘营养, 碘缺乏病, 殷都区
摘要:目的 了解殷都区食盐加碘普及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殷都区随机抽取部分行政村中的一定数量居民家的食盐,采取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3年共检测食用盐876份,碘盐合格率97.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95.1%、97.3%,其中20~50 mg/kg的有852份;不合格碘盐18份,其中<20 mg/kg的有15份,>50 mg/kg的有3份;<5 mg/kg的非碘盐有6份.结论 殷都区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非碘盐的情况,今后仍需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德市2011年食品污染物中铅、镉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宁德市各类食品中重金属铅和镉污染水平和趋势,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各类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单位等处采集10类155份样品开展重金属铅和镉的监测.结果 10类155份样品中,铅检出率87.1%,超标率12.3%,平均0.461 mg/kg(0.005~5.66mg/kg),含量高为茶叶类(5.66mg/kg),禽畜肝脏类超标100.0%;镉检出率47.7%,超标率6.5%,检出范围0.001~0.566mg/kg,平均0.055 mg/kg,高含量为紫菜(0.566mg/kg),仅粮食类镉超标12.5%.结论 宁德市售食品存在铅、镉的轻度污染.

    作者:王宇;周章轩;周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晋江市2008-2011年居民食用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晋江市居民食用碘盐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干预措施,保证食用合格的碘盐.方法 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对居民户层次的碘盐进行随机抽查和结果判定.结果 2008-2011年,全市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6%,碘盐覆盖率>99.2%,碘盐合格率>97.4%.结论 晋江市居民基本实现食用合格碘盐的目标,但仍需加强宣传教育和食用碘盐的监督监测,使居民能正确使用碘盐.

    作者:吴彬彬;范岩钟;苏结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8种花草茶中六六六、滴滴涕农药残留量测定

    目的 对金银花、洛神花、薰衣草、桃花、杭白菊、桂花、薄荷叶、柠檬片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农药残留量测量法进行研究.方法 样品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硫酸净化;用DB-1毛细管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GC-17A气相色谱仪ECD检测器测定8个样品中的六六六、滴滴涕农药残留.结果 8种花茶中六六六、滴滴涕在0.025~0.2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检出限为0.08~0.21 μg/L,添加回收率均在87.5%~99.1%.结论 该方法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标准.

    作者:张云琳;倪蕾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农村散在井水高氟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农村散在井水高氟的原因.方法 2008-2012年福清市居民自发送检的2 113份井水检测资料,按井的深浅、分布地点及氟化物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在送检的2 113份井水中,深井水296份,氟含量超标率18.9%,而其所在的村庄浅井水含氟量正常.1 817份浅井水,含氟量超标率0.9%.深井水氟含量超标率高于浅井水.结论 由于地质原因,福清市农村有些深井水存在高氟危害,建议采取改换水源等方法处置.

    作者:夏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建省部分吸毒人群高危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福建省吸毒人群高危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福州、泉州、厦门3地市,用整群抽样法,统一的国家哨点监测吸毒者监测调查表,对符合要求的吸毒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1 178人,样本来自监管场所、社区和美沙酮治疗门诊的吸毒者.56.4%的吸毒者有注射吸毒,其中18.3%有共用注射器;17.7%的吸毒者有商业性行为,其中仅41.6%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吸毒人员发生无保护性行为的影响因素是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接受干预服务;共用注射器的影响因素是样本来源、婚姻、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同伴教育.结论 应针对吸毒人员的高危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减少其高危行为的发生.

    作者:林勋;张明雅;陈亮;颜苹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漳州市芗城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项目效果评估

    目的 了解芗城区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对3个镇中心小学90名4~6年级学生和135名18~40岁家庭主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生、家庭主妇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从干预前的67.0%和74.8%上升到干预后的99.3%和99.3%.结论 实施项目干预后,目标人群对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提高.

    作者:曾俊杰;黄成茂;林艺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德化县2010-2011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德化县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为农村改水工程提供依据.方法 按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228份水样进行检测,按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28份水样合格率为49.1%,总体偏低;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偏低,其中菌落总数64.5%,总大肠菌群57.0%,耐热大肠菌群53.1%;氯化物、氟化物、砷、总硬度合格均为100.0%,其它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和毒理学指标合格率均在90.0%以上.集中武供水合格率高于分散武供水.结论 德化县农村饮用水永源水质较好,但受微生物污染严重,应加强卫生防护措施,确保农村饮水安全.

    作者:刘惠英;颜丽玉;李宝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建省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麻疹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为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福建省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全省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以省为单位监测系统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要求.全年共报告病例88例,发病率2.4/100万.沿海与山区均有发病,以人员流动性大的地区为主.发病高峰3~8月,年龄以1岁以下和15岁以上为主(85.2%).本县户籍人口有免疫史的比例高于外县户籍.确诊病例中发病前7~21 d去过医院的比例高于排除病例.结论 在做好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与单例麻疹病例的应急处置.

    作者:蔡志坤;陈俊磊;周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产后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产后出血发生率2.4%(112/4 763),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75.0%,胎盘因素占16.1%、软产道损伤占8.0%,凝血功能障碍占0.9%.有既往流产史、二产以上、胎儿体重≥4 000 g、双胎者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分娩方式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为前置胎盘25.0%、巨大儿14.3%、子痫前期10.7%、双胎8.0%和疤痕子宫7.1%等.结论 应针对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苏佩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厦门市思明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思明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现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08年抽取4所学校的学生795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运动损伤调查.干预组实施干预措施.2009年两组均重复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组运动损伤的知晓率由79.2%升高到96.0%,行为态度的正确持有率均有提高,重点干预的项目(篮球和跑步)所致的运动损伤发生率有所降低,损伤救护率由68.4%上升至81.2%.结论 以健康促进、运动损伤安全教育为主的干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小学生对运动损伤的认知和正确行为.

    作者:施红;李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龙岩市基本消灭麻风病后发病概况与防治对策

    目的 探讨龙岩市1998-2012年基本消灭麻风病达标后近15年来麻风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对策,为低流行状态下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龙岩市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98-2012年新发现麻风病人25例,年均发现率0.062/10万,疫情较稳定;发现方式以皮肤科门诊为主(56.0%),主动发现占32.0%;多菌型与少菌型比为1.8∶1;2年以内早期病例占71.4%,Ⅱ级畸残率16.0%,男女比为4∶1,35~45岁中青年病例占53.6%,农民占80.0%,病例主要集中在长汀县(52.0%).结论 龙岩市麻风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状态下,但疫情下降不明显,局部地区流行较重,主动发现和早期病例诊断有待提高.

    作者:林仲法;兰倩华;熊家兴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晋江市2012年监管场所羁押人员HIV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晋江市监管场所羁押人员中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版)要求,定期收集监管场所被羁押人员的信息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初筛结果阳性血清送泉州市CDC HIV抗体确认实验室确认.结果 检测3 659名羁押人员,HIV抗体阳性5例(1.4‰),感染者25~39岁,有性乱史1例,有吸毒史3例.结论 目前在晋江监管场所的被羁押人员中,HW感染尚处低流行阶段,被调查者中有性乱和吸毒史者占有一定比例,应在监管场所内开展HIV相关健康教育.

    作者:陈森;蔡燕瑜;邱世惠;詹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小球藻亚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 了解小球藻的安全性.方法 以2.0、4.0、8.0g/kg· BW 3个剂量给予大鼠经口摄入30 d,观察体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以及外观及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 试验结束时,个别剂量组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白蛋白、总蛋白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在本实验室的正常值范围内.其它剂量组大鼠每周体重、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总蛋白、白蛋白、脏/体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仅个别动物出现了肝小叶空泡变、汇管区炎症细胞浸润、胃萎缩、肠炎症、肾小管管型,两组病变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其他器官均未出现特异性病变.结论 小球藻大鼠30 d毒性研究,大鼠未见异常.

    作者:张荣标;林蔚;陈铁晖;林健;丘程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江山市2003-2012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江山市血吸虫病10年监测资料,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普查和轮查形式在历史流行区和部分非历史流行区,以5 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监测钉螺,以压碎镜检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为主结合药物方法灭螺;对当年有螺村居民、流动人口、耕牛等用血清学检查结合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监测传染源.结果 江山市钉螺面积2003年12.27 hm2,2007年增至31.62 hm2;经灭螺防治,2012年钉螺面积减至1.97 hm2.累计血清学监测61 911人(其中流动人口6 893人),阳性率0.87%;粪检查出血吸虫毛蚴4人,均属输入性急性感染;耕牛血清学监测0.98%(51/5 190),粪检均阴性.结论 血防工作卓有成效,但是残存钉螺的存在和外来传染源的输入不容忽视.应继续落实综合性防治措施,巩固血防成果.

    作者:毛正中;郑建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平凉市崆峒区2006-2011年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崆峒区不同生境蚊类种群密度及季节消长情况,为掌握灭蚊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按《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用诱蚊灯法进行蚊密度监测.结果 2006-2011年累计捕获蚊虫4属10种39 609只,总密度2.0只/h·灯.淡色库蚊为优势蚊种,占88.18%;其次为三带喙库蚊8.12%,帕氏按蚊3.18%,其它蚊种数量甚少.每年3月蚊虫开始活动,密度逐渐升高,7~8月达到峰值,9月密度开始下降.不同环境类型蚊密度以牲畜棚和农户高,分别为3.8和2.4只/h·灯,其次为居民区、医院和公园.结论 崆峒区蚊类密度高峰为7~8月,应在密度高峰到来前1个月,采取综合性灭蚊措施.

    作者:蔡金有;阎峻;李国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生长激素在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GH)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基础身高较低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1例就诊时身高位于同年龄、性别身高的第50百分位点及以下(排除矮小症)确诊为ICPP女童,予GH+GnRHa联合治疗1年,对治疗前后的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生长速度(GV)及预测成年身高(PAH),按骨龄的身高标准差分值(HtSDSBA)和骨龄(BA)进行比较.结果 联合治疗后IGF1、GV、PAH及HtSDSBA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结论 GH+GnRHa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基础身高较低的ICPP女童的PAH.

    作者:刘晖;王子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福建省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试点探讨

    目的 探讨福州和厦门市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三位一体”防治模式)试点工作成效.方法 分析2009-2010年10个县区肺结核患者报告登记情况,患者转诊、追踪、到位情况以及治疗队列,评价工作成效及薄弱环节.结果 福州和厦门市试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年均登记率61.62/10万和94.02/10万,其中涂阳和新涂阳登记率分别为30.81/10万、27.88/10万和37.68/10万、30.79/10万,3者均达到或超过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个市本区域内患者转诊率97.8%、97.6%,转诊到位率15.2%、41.2%,总体到位率91.8%、96.4%(同期全省平均分别为96.7%、42.5%、92.7%);2个市试点医院新涂阳和涂阳患者治愈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 政策支持与经济补偿是顺利实施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

    作者:陈求扬;戴志松;杜永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 分析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及变化,为制定寄生虫病防治策略与评价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粪检肠道蠕虫卵,对3~12周岁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 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 (52/1 023),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7.65%(24/136).查出钩虫、鞭虫、蛲虫与长膜壳绦虫等4种重要寄生虫.感染者主要为农民、学生和儿童,感染者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文化程度和人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龙海市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与1989-1990年及2001-2003年的2次调查结果相比,有所下降,但儿童蛲虫感染仍维持较高水平.

    作者:林国华;颜翠兰;黄明松;李莉莎;张榕燕;陈宝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安阳市殷都区2010-2012年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殷都区食盐加碘普及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要求,在殷都区随机抽取部分行政村中的一定数量居民家的食盐,采取直接滴定法定量测定.结果 3年共检测食用盐876份,碘盐合格率97.3%,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99.3%、95.1%、97.3%,其中20~50 mg/kg的有852份;不合格碘盐18份,其中<20 mg/kg的有15份,>50 mg/kg的有3份;<5 mg/kg的非碘盐有6份.结论 殷都区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取得较大成绩,但仍存在非碘盐的情况,今后仍需加强居民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家庭主妇对碘缺乏病的认识.

    作者:侯燕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赣榆县2011年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赣榆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方法 分别对枯水期和丰水期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 共检测水样530份,合格率为68.5%,其中枯水期67.8%,丰水期62.9%,出厂水69.4%,末梢水67.6%;以地下水为水源的合格率(72.4%)高于地面水(29.2%);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浑浊度、锰、硝酸盐氮.结论 赣榆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农村集中式供水的建设与管理.

    作者:李大罕;周振涛;高晓;李家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