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厦门市海沧区海沧街道妇女妇科病普查普治追踪观察

赖红;蔡网抱;谢显丽

关键词:妇科疾病, 患病率, 普查普治, 妇幼保健
摘要:[目的]对妇女妇科病进行动态追踪观察,探讨妇科病普查普治对降低妇科病患病率的效果.[方法]对海沧区海沧街道下辖的19个村(居)委会已婚育龄妇女在6年间进行3次妇科病查治,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已婚育龄妇女患病率由55.9%降至31.8%(P<0.01),尤其是慢性宫颈炎和阴道炎患病率明显下降.[结论]妇女妇科病的普查普治是降低妇女妇科病患病率的有效措施.对做好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提高人口素质行之有效.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宁德市蕉城区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宁德市蕉城区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2007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发病率为39.04/10万,疫情以散发为主,暴发病例占10.2%.发病高峰在5~7月;8月龄至6岁占52.1%,8月龄至14岁无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占87.0%.[结论]应加强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和流动儿童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作者:卓水生;刘和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蜂蜜中溴螨酯、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蜂蜜中溴螨酯、氟胺氰菊酯和氟氯苯氰菊酯残留量.[方法]通过对毛细管柱的类型、溶剂的种类、同相萃取小柱种类的选择实验,确定应用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DB-17(0.25 mm×0.25μm×20 m)的毛细管柱作为分离柱,以GC-ECD测定,峰面积定量.[结果]各组分离效果好,线性范围宽,方法重现性及回收率符合测定蜂蜜样品的要求,3种农药加标回收率为72.0%~108.0%,相对标准偏差4.4%~9.0%,检出下限为0.0005~0.005 m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适合蜂蜜中溴螨酯、氟胺氰菊酯、氟氯苯氰菊酯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作者:林国斌;林升清;倪蕾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福建省部分县市中小学校饮水卫生、环境卫生设施调查

    [目的]了解和掌握福建省部分县市中小学校饮水、环境卫生设施与食堂卫生现状.[方法]从连江县等6个农村水质监测县级市、县随机抽取18所县城、60所农村学校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县城学校水源类型主要为地面水(94.4%).农村为地下水(51.7%);有3.3%的农村学校学生饮水的方式采用喝生水.有25.9%农村学校厕所的粪便采用土掩盖方式、排入河塘以及其它排放方式;县城及农村学校90.0%以上有洗手设施;有垃圾收集设施的县城为100.0%,农村为96.7%;污水由排污管道处理的县城为77.8%,农村仅为43.3%.农村学校食堂持有卫生许可证仅为70.5%.[结论]农村学校生活饮用水与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农村学校的食堂还未达到卫生要求.农村与县城学校在饮水卫生、环境卫生设施与食堂卫生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作者:陈丽萍;苏玲;居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郓城县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山东郓城县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年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年共发病242例.发病率22.0/10万.其中2例死亡,死亡率0.18/10万,病死率0.8%.患者为出生30天至55岁,其中学龄前儿童208例(86.0%);男性57.4%,女性42.6%;12月发病多(25.2%).[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做好儿童麻疹疫苗常规接种和强化免疫的同时,适时对大龄组人群开展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生与流行的关键.

    作者:付红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科无菌手术220例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与合理性评价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8年5~6月出院的骨科无菌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率、联用、用药天数及成本进行调查.[结果]220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涉及8大类14种,其中单用176例(80%),二联44例(20%).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为1791.7元,其中不合理使用平均费用为673.4元(37.6%).[结论]骨科无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选择和时间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管理.

    作者:黄辉萍;连羡玉;秦维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福建省新农合住院癌症9.1万人次基本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CMS)住院癌症患者分布基本特征.[方法]收集全省近4年218万住院病例数据库,分析癌症患者9.1万人次的规律和特征,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住院频数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和肺痛;男多于女;平均年龄:肝癌53.5岁,肠癌55.0岁,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类似(约59~60岁);患者多到县级以上医院治疗(59.3%);食管癌的住院费高;女性主要癌症频数依次为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卵巢癌平均发病年龄低(38.2岁).[结论]福建省近4年9.1万人次住院癌症患者中,肝痛和卵巢癌发病年龄较早,食管癌住院费用较高,男性病例数较多,应引起注意;加强县内医院建设,力争癌症患者在县内诊疗才能控制住院费用.

    作者:潘宝骏;郑振佺;张心耕;张兵;黄李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武夷山市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调查报告

    2009年8月14日,武夷山市1名台湾游客经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到报告后,我们立即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处理.

    作者:罗金发;许晓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523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奉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①523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6.1%(189/523),单重感染率为31.4%(164/523);复合型别感染率为4.8%(25/523),包括2.9%(15/523)的双重感染及1.9%(10/523)的多重感染.②20~29岁和50~59岁组的感染率较高.③HPV阳性人群其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45.0%,85/189)显著高于HPV阴性人群(9.6%,32/334).[结论]HPV分型检测对筛选官颈高度病变有重要意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古HPV感染及基因分型.

    作者:孙蓬明;陈贤璟;林超琴;毛晓丹;蔡良知;林芬;宋一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妇科病人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妇科386例病人尿动力检查时护理的配合及护理经验,包括检查前环境、仪器物品的准备、患者的准备及病人症状的评估.[结果]患者均能积极配合检查,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尿动力检查过程中,要求护士熟知检查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配合医生,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保护患者隐私,有效减轻病人的恐惧,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护理质量.

    作者:杜开洪;林芬;宋一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艾滋病母乳传播的影响因素及阻断措施

    艾滋病病毒(HIV)母晏传播是儿童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其传播率为13%~42%,母乳喂养的传播率约占母婴传播率的40%.影响HIV母乳传播的因素主要包括母亲、婴儿和母乳持续时间3方面因素,预防HIV母乳传播的主要措施包括:预防育龄妇女HIV感染、给HIV感染的母亲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给婴儿服用预防性药物、选择合适的婴儿喂养方式、加热母乳或巴氏消毒.

    作者:武慧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查明一起食用油炸食品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方法]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样品的检验,结合中毒者的临床表现和特征进行诊断.[结果]该食物中毒事件由亚硝酸盐含量超标引起.[结论]应从源头遏制亚硝酸盐的传出途径.

    作者:王厚红;阮华;王厚满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进口硼肥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及机理初探

    [目的]利用霍恩氏法对某进口硼肥进行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实验将小鼠随机分为10.00、4.64、2.15、1.00 g/kg·Bw 4个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隔夜禁食不禁水,各组均按25 ml/kg·Bw量24 h内经口2次灌胃给予受试物,观察并记录小鼠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实验后处死存活动物,解剖检查.[结果]灌胃后当日陆续出现小鼠死亡,解剖可见全胃肠胀气、胃部充血,部分单侧或双侧肾脏淤血;存活动物精神状况差,全身肌肉抽搐;眼结膜充血,面部、尾部及四肢可见皮肤呈鲜红色,疑为充血.[结论]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表明该样品属低毒.

    作者:赵康涛;吴心勤;陈明中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微囊藻毒素肝毒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淡水富营养化水体常见的一类藻类毒素.它具有嗜肝性,主要在肝脏被转运、吸收和积累.MC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已有大量研究,尤其是对肝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本文就MC所引起的急慢性肝毒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赖招霞;胡志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南宁市2007-2008年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性病血清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为防控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滚雪球方法招募调查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07和2008年共采集的400份血样做HIV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2年静脉吸毒人群HIV检出率分别为20.5%和28.5%,男、女检出率类似;2008年女性梅毒检出率(12.0%)高于男性(2.7%).[结论]静脉吸毒者HIV感染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应继续加大干预力度,扩大覆盖面,减缓HIV传播速度,同时关注女性静脉吸毒者高危性行为特征.

    作者:覃巍巍;周芳华;刘海燕;栾苑;李斯斯;李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龙岩市2008年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调查

    [目的]了解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感染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龙岩市CDC2008年食品及公共场所健康体检的资料进行分析.HBsAg和HBeAg检测采用ELISA法.[结果]健康体检者共8828例,HBsAg阳性率2.3%,HBeAg阳性率1.4%,男性HBsAg阳性率(2.9%)明显高于女性(1.8%);16~19岁阳性率高.不同年龄、职业阳性率差异显著.[结论]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阳性率水平较低.应进一步加强乙肝防治知识的培训,及时调整HBsAg阳性者工作岗位.

    作者:黄晓琴;陈金珠;游田珍;林小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长春市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长春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菌痢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菌痢年均发病率为29.72/10万;发病高峰期6~10月;发病以儿童为主,其次是学生、工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长春市1999-2008年菌痢发病率先升后降,以2004年为高点,儿童、学生和工人为高危人群.应加强学校和工地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作者:梅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泉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泉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事件主要为传染病类疫情,高峰出现在1、3月,主要集中在乡村小学,前3位分别为水痘、流感和流性性腮腺炎;其次为食物中毒类,高峰出现在9月,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技校.[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应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福建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铁路辖区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卫生与安全.[方法]整理2004午1月至2008年6月铁路辖区12户给水所、铁路生活区、列车上水站和旅客列车等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水源水和列车上水站水质检测合格率达100.0%,旅客列车用水、给水所出厂水和生活区用水水质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8.1%、95.2%和89.4%,列车上水站、旅客列车和生活区水质检测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给水所出厂水及其供应末梢水水质检测合格率从66.7%到100.0%不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4-2007年各给水所水质检测合格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检测项目中以细菌总数和游离性余氯合格率低,其次为浑浊度.[结论]铁路辖区点多线长,辖区内饮用水卫生复杂多样,只有加强饮用水卫生的监督和检测,加强与地方环保等部门联系,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治理,才能确保辖区内饮水卫生与安全.

    作者:陈国龙;林英;林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分析

    [目的]确定一起食物中毒事件的中毒原因.[方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果]进食可疑食物者211人,发病率28.0%(59/211),均治愈.[结论]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验,结合临床表现、发病潜伏期,确定为一起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林华;余杭民;郭大为;王玲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泉州市2007-2009年桶装水卫生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泉州市捅装水卫生状况及其主要的污染因素,为企业改善卫生质量和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督抽检2007-2009年泉州市本地企业生产的桶装水,并分类比较.[结果]2007 2009年桶装水抽检结果合格率分别是66.7%、68.0%、70.8%;3年总计纯净水、饮用水、矿泉水合格率分别为63.5%、68.4%、79.2%;抽检项目显示不合格的主要是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毒菌和酵母、电导率、耗氧量和亚硝酸盐等.[结论]桶装水菌落总数、霉菌及酵母等微生物指标和理化指标中电导率出现超标的现象较为常见.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引导规范生产,提高桶装水的卫生质量.

    作者:周禄斌;黄唐嘉;胡秀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