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婴幼儿肠道腺病毒研究进展

金玉;叶新华;方肇寅

关键词:肠道腺病毒, 病毒性腹泻
摘要:婴幼儿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性腹泻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此病也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1].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的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Adv在免疫缺陷患儿中可增加发病率和延长住院时间[2],国内外有暴发或流行的报道[3,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婴幼儿肠道腺病毒研究进展

    婴幼儿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毒性腹泻是导致全球儿童急性重症腹泻的重要原因,此病也是发展中国家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1].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一种新的导致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EAdv在免疫缺陷患儿中可增加发病率和延长住院时间[2],国内外有暴发或流行的报道[3,4].

    作者:金玉;叶新华;方肇寅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舟山渔场经济鱼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定量分析及毒力基因研究

    浙江省副溶血性弧菌(Vp)食源性疾病暴发占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60%[1,2].为此,我们连续3年(2004-2006年)采集了360份经济鱼虾类,对其Vp污染的定量分布、血清型别及毒力基因等进行分析.

    作者:石亚素;张行钦;薛超波;顾松叶;龚红霞;梅玲玲;程苏云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围产儿出生缺陷患病率预测

    目的 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在围产儿出生缺陷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沈阳市1995-200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患病率数据,利用MATLAB 6.5软件的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训练与模拟网络,预测2006-2007年沈阳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流行趋势,并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以1995-2003年资料建立模型预测2004-2005年流行水平和趋势,结果患病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NL分别为1.34%和0.9874,外推预测平均误差率为1.78%;以1995-2005年资料建立模型预测2006-2007年流行趋势,结果患病率回代平均误差率和RNL分别为0.33%和0.9954,2006-2007年出生缺陷患病率预测值分别为11.00‰和11.29‰.结论 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疾病预测,不仅能获得更好的预测效果,而且对资料的类型、分布不作任何限制,是一种很好的流行病学预测方法.

    作者:王玮;许伟;郑亚军;周宝森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辽宁省彰武县高血压高发地区人群脑卒中患病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辽宁省彰武县农村高血压高发地区脑卒中患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彰武县6个乡11个村18岁以上人群5208人进行一般情况、常见脑卒中危险因素的调查,测量血压和检测血液生化指标.资料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该地区脑卒中标化患病率为3.1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舒张压、脉压、年龄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脑卒中患病密切相关,OR值95%CI分别为:2.958(1.783~4.907)、2.803(1.934~4.062)、1.154(1.056~1.261)、1.080(1.063~1.097)、0.390(0.235~0.647)、1.422(1.008~2.006).结论 高血压尤其是高舒张压、脉压、LDL-C是彰武县农村脑卒中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HDL-C是保护因素.

    作者:滕伟禹;王海龙;时景璞;付凌雨;李辉;董卫;董亚珞;周波;赵峰;王文利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地区生态环境中非结核分枝杆菌分布状况调查

    目的 调查广东省深圳地区生态环境中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分布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对采集到的145份环境样品按《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进行NTM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145份样品中共检出NTM 53株,其中医院处理前地下污水检出6株,处理后地下污水检出4株;医院空调过滤网灰尘检出4株;居民生活污水检出34株;海水检出3株;人工喷泉水检出2株;检出的细菌有:无色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日内瓦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结论 NTM在深圳市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且对抗结核药物有较高耐药性.

    作者:林世平;杨应周;谭卫国;程锦泉;罗道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郑州市138 923例围产儿唇腭裂畸形监测

    先天性唇腭裂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口腔颌面部先天发育畸形,是各国广泛关注的重要出生缺陷之一.为了解郑州市围产儿唇腭裂患病情况,对1996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9年间郑州市138 923例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周秀萍;崔玲;崔豫琳;郭华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基因和抗原检测技术在鼠疫监测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对鼠疫特异性基因和抗原检测新技术进行鼠疫监测现场的应用及评价.方法 检测来自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各类标本中鼠疫菌DNA和F1抗原,采用多重PCR、胶体金免疫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鼠疫菌培养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进行平行对照.结果 使用5种方法平行检测鼠类、蚤类标本1798份,共判定鼠疫标本132份,总阳性率为7.34%;与单纯鼠疫菌培养阳性相比(113份,阳性率为6.28%),其中鼠疫菌培养与基因、抗原检测的总阳性率为7.34%,与单纯检菌阳性率比较检出率提高16 81%,符合率达到97.13%.结论 在鼠疫监测中增加基因与抗原联合检测,可以提高鼠疫的确诊率.

    作者:海荣;俞东征;史献明;张忠兵;唐永娇;王鹏;夏连续;魏绍振;徐兵;秦迎旭;张志凯;石国祥;徐冬蕾;蔡虹;张恩民;魏建春;耿英芝;黄德惠;赵斌;汪立茂;马凤琴;黄富;王月;张涛;张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国大林姬鼠携带Amur类汉坦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目的 确定中国大林姬鼠是否存在Amur类汉坦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 应用RT-PCR法扩增大林姬鼠肺组织中汉坦病毒M基因片段和S基因全长,目的 片段经测定其核苷酸序列后,用DNASTAR软件进行同源性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从东北大林姬鼠肺标本JilinAP06中分别扩增出长度383 bp(M基因)和1696 bp(S基因)大小的目的cDNA片段,其S基因全长由1696个核苷酸组成,完整的开放阅读框从37位核苷酸至1323位核苷酸,共1287个核苷酸,编码429个氨基酸的蛋白.JilinAP06 S基因与B78、Liu株同源性高,与H5株同源性次之,与AP63、AP61和AP1371同源性为91.0%~91.7%,与76-118同源性为81.0%.S全序列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汉坦病毒已知序列比较显示:JilinAP06与AP1371同源性高(98.4%),与AP61同源性为98.1%,与AP63和Liu、B78和H5株同源性为97.2%~97.9%,与76-118同源性为95.1%.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JilinAP06与Amur类汉坦病毒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M基因片段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与基于S基因全长得到的结果一致.结论 中国大林姬鼠存在Amur类病毒,大林姬鼠很可能为Amur类病毒的自然宿主和人群Amur类病毒感染的重要来源.

    作者:张文义;江佳富;姚昆;吴晓明;左曙青;詹琳;褚宸一;赵秋敏;张泮河;杨红;曹务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血清学检测证实天津市首例猫抓病一例报告

    患儿女性,9岁,因发热、左颈部肿块,于2006年10月28日到天津市儿童医院就诊.6 d前患儿左颈部出现肿块,逐渐增大并伴疼痛,3 d后出现发热,体温38℃,持续24 h后自行降至正常,之后再次发热1 d,高达40℃,伴寒战,故到医院就诊.入院查体:体温38℃,左颈部可触及3 cm×4 cm大小淋巴结,质韧、触痛,表皮不红,无破溃和流脓,无波动感,颈部活动受限.

    作者:单爱兰;阴杰莹;吕杰;张丽娟;李崇巍;张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607例网络成瘾住院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住院患者的一般特征、IAD情况及其不良影响,对北京军区总医院IAD治疗中心2005年5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607例IAD患者进行调查.

    作者:陶然;黄秀琴;姚淑敏;李邦合;张慧敏;张英;李梦晨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省2002-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近10年来,湖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年发病率波动在0.8385/10万至6.48/10万之间,属于重点监测的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湖南省HFRS流行规律,掌握汉坦病毒(HV)抗原性变异,2002-2005年开展全省HFRS流行病学监测.

    作者:刘富强;高立冬;戴德芳;张红;胡世雄;刘运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现状及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整群抽样获取样本,采用成熟量表和自行编制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检出率为5.52%(95%CI:4.84~6 20);在不同性别、年级和是否班干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不同地区、学校类别、是否独生子女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厌学、焦虑、人际交往敏感、同伴常进网吧、父亲受教育程度、社区歌舞厅/录像厅数量、社区锻炼场所数量是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相关因素(P<0.10),其OR值分别为0.281、3.469、2.318、1.710、1.877、1.456、1.273、0.726.结论 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检出率在全国居于中等水平;中学生网络成瘾症的发生受性别、同伴常进网吧等8个因素的影响.

    作者:邓艳霞;胡明;胡国清;王乐三;孙振球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深圳市1993-2002年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目的 分析深圳市1993-2002年霍乱弧菌菌株的相关性.方法 60株霍乱弧菌基因组DNA经Not Ⅰ酶切,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60株霍乱弧菌被分为39种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聚类分析将大部分菌株分为A、B两群.结论 深圳地区霍乱弧菌存在紧密相关的流行克隆群.霍乱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有助于霍乱的主动监测和传染来源追踪.

    作者:兰全学;扈庆华;石晓路;王冰;林一曼;张顺祥;程锦泉;阚飙;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中国八省市食品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目的 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进行基因分型,初步建立中国Lm的基因分型数据库.方法 按照标准化的Lm-PFGE方法对来自国内8个省市、多种食品来源的118株Lm进行了PFGE分型.结果 118株Lm分成了39种带型,其中GX6A160004型有37株菌,占分析菌株的31.36%,是主要型别.结论 初步建立了中国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用于网络监测分析(PulseNet China)的基础数据库,发现同型菌株在全国多个地区广泛存在.

    作者:祝仁发;宫照龙;叶长芸;崔志刚;金东;冉陆;许珂;王连秀;陈伟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应用液相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山东地区高危人群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

    目的 评价Luminex XMAP系统的液相芯片技术在女性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价值,调查山东地区女性生殖道HPV感染情况及常见的基因型.方法 取妇科门诊就诊者宫颈脱落细胞2925例,采用液相芯片技术进行HPV基因型检测,96孔板操作,26种亚型1次呈现.639例患者同时做病理诊断,按组织病理学分为细胞学正常组、炎症组、官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CIN Ⅰ-Ⅱ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通过HPV DNA亚型分布结合病理诊断,分析山东地区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HPV总感染率36.0%(1054/2925),26种基因型检出23种,按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26.75%),HPV-52(25.75%),HPV-58(10.47%),HPV-18(8.87%)和HPV-11(6.94%).其中高危型感染占87.32%,低危型13.68%;单一型感染698例(66.22%),多重感染356例(33.78%),低危亚型11、6多与高危型多重感染.1054例HPV阳性患者中,261例(24.8%)为21~25岁女性,随年龄增大阳性例数减少,52例(4.9%)为51~67岁女性.各病理组HPV阳性率及多重感染率依次为正常组23.37%、4.89%,炎症组33.08%、7.14%,CIN Ⅰ组54.54%、18.18%,CIN Ⅰ-Ⅱ组57.14%、28.57%,CINⅡ组82.61%、41.30%,CIN Ⅲ组91.30%、43.37%,宫颈癌组100%、38.46%.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标准,液相芯片HPV DNA检测CINⅡ、Ⅲ和官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88.57%、76.63%、68.89%和92.16%.结论 所选山东地区高危人群HPV感染的常见基因型是16、52、58、18、11、6、56、31.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感染率及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阳性以年轻女性多见.液相芯片HPV DNA检测在宫颈病变临床诊断及大规模筛查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敏;王传新;邓小梅;王立水;张建;李伟;郑桂喜;王金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北地区623例体外受精助孕患者原发病因分析

    不孕症是指婚后同居,有正常性生活,未避孕达1年以上而未怀孕者.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8年曾对全国2‰已婚妇女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西部地区不孕率为24.22%,远远高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14.4%),但目前我国对于不孕症的病因学尚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刘琨;张学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西藏阿里地区2006年大骨节病调查

    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总面积占西藏全境四分之一,终年寒冷,日均温差很大,不宜农作物生长,大部分群众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为了解该地区人群大骨节病的发病情况,2006年进行了此项调查.

    作者:白玛次旺;扎西桑珠;赵生成;龚弘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多位点可变串联重复序列技术用于西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的初步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MLVA)技术在西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分型中的应用和初步了解西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基因型种类及其分布.方法 在拉萨、山南、林芝、日喀则、那曲、昌都6个地区结核病防治中心收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设计引物,采用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结核分枝杆菌20个VNTR位点进行检测,并通过BioNumerics 4.5软件进行DNA指纹图谱多态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217株结核分枝杆菌,分为19个不同的VNTR基因型,其中以Ⅺ型为主要基因型占87.6%(属于北京家族),其次Ⅵ型、Ⅹ V型、ⅩⅥ型各占1.38%,Ⅰ型、Ⅶ型、ⅩⅢ型各占0.92%,12株结核分枝杆菌为单一的基因型.不同地区之间,以Ⅺ型为主要基因型,分别占各地区的86.8%、91.3%、78.95%、88.2%、95.0%、89.3%.结论 西藏地区的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主要流行型为VNTRⅪ型(即北京家族基因型),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家族基因型与卡介苗接种和耐药性无相关性.MLVA分型方法简单、快速,可以有效地用于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分型和病原监测.

    作者:石荔;范昕建;万康林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苏州市平江区2005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随着苏州市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观念的更新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富裕也促成了疾病谱的逐渐转变.为此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按国家法定传染病归类并统计分析2005年平江区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

    作者:顾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安全性评估

    目的 评估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安全性.方法 以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为观察组,伤寒Vi多糖疫苗为对照组,按整群随机分层配对的原则,将研究现场分为108个组群,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分配54个组.对两组同时建立接种反应监测系统,按统一表格和方法对两组的接种反应进行监测、记录,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两组共接种34 543人,其中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接种18 167人,伤寒Vi疫苗接种16 376人.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44‰,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38‰;伤寒Vi疫苗速发接种反应率为0.79‰,一般接种反应率为0.73‰;跟踪随访接种反应对象共1239人,其中接种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771人,接种伤寒Vi疫苗的468人.接种后第1天,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组的局部反应发生率要明显高于伤寒Vi疫苗(χ2=13.98,P=0.0002);接种后第2-3天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各自接种人群和未接种人群发热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已接种人群的发热发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现严重反应.结论 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与伤寒Vi疫苗均可在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大规模接种,局部及全身接种反应轻微,接种反应率低,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董柏青;叶强;崔萱林;杨进;龚健;杨明;廖和壮;韦士良;张杰;吴兴华;司国爱;杨宏徽;Ataru Tsuzuki;JinKyung Park;Mohammad Ali;R. Leon Ochiai;John D. Clemens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