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卫生检验软件体系建设实例分析

游丁浩;林仲;陈丽萍;宋志强

关键词:卫生检验, 信息网络, 信息管理
摘要:省级卫生检验机构的工作任务,不仅要负责受理管辖范围的食品、化妆品、日用品、消杀用品和涉及饮用水健康相关产品等的安全性检验及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学检测评价,要配合卫生部、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和FDA等单位完成相应的卫生监督抽检、卫生调查和卫生应急检测工作,检验任务相当繁杂,实现信息化管理要求迫切.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江西省4个示范区中学生AIDS相关知识知晓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江西省4个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学生知识知晓和所持态度,为加强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8所中学2 0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对12个有关问题的知晓率为71.7%~97.8%,总知晓率为85.5%,男生总体知晓率高于女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南昌市2个示范区总体知晓率高于萍乡市的2个示范区(P<0.05).听过AIDS防治知识宣传者占92.3%,对AIDS持正确态度者占70.8%.[结论]示范区中学生AIDS知识知晓率达到2007年的目标,但知晓率不平衡,应加强防治知识宣传,进一步改进中学生对艾滋病的态度.

    作者:卢凌;胡强;刘晓青;周小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安县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应对策略

    阜阳奶粉、苏丹红等食品卫生安全事件的频频曝光,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管理亦越来越规范,城区食品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然而对广大农村来说,由于点多面广,食品卫生仍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根据在基层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多年的实践体会,现就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现状及其对策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张连云;阙文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的术后护理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以1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换血术后穿刺部位护理、感染防治效果及对患儿术后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和肾功能监测,探讨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转归的影响.[结果]本组18例,仅2例术后发生轻度贫血,均痊愈出院.[结论]严密的术后监测及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作者:林琴;林颖;刘翔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卫生检验软件体系建设实例分析

    省级卫生检验机构的工作任务,不仅要负责受理管辖范围的食品、化妆品、日用品、消杀用品和涉及饮用水健康相关产品等的安全性检验及学校、公共场所的卫生学检测评价,要配合卫生部、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和FDA等单位完成相应的卫生监督抽检、卫生调查和卫生应急检测工作,检验任务相当繁杂,实现信息化管理要求迫切.

    作者:游丁浩;林仲;陈丽萍;宋志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庆市2003-2007年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水平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分析重庆市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原因,找出伤害死亡的规律,评价伤害对该人群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方法]数据来源干重庆市2003-2007年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描述伤害死亡率,分析伤害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结果]5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占死亡总数的23.0%,标化死亡率为70.94/10万.死亡年龄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54.8%),死亡地点多在家中(51.7%).溺水、意外窒息和交通伤害分列死亡原因前3位.伤害死亡致儿童平均潜在寿命损失为71.86年,潜在寿命损失率为52.4‰.[结论]伤害是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政府和社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

    作者:周晓军;李雪梅;肖年;张高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派瑞松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皮损处外涂派瑞松乳膏,疗程1~3周,观察临床症状及皮损改善情况,按4级评分法评价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58例(72.5%),显效12例(15.0%),好转8例(10.0%),无效2例(2.3%),总有效率87.5%.[结论]皮炎湿疹类疾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及其分泌的超抗原对皮损的激发有密切关系,派瑞松具有抗过敏、抗细菌和抗真菌作用,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疾病能取得良效.

    作者:吴鲜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对选择性剖宫产无胎膜早破的足月妊娠孕妇158例,随机分3组,即围术期组:术前0.5 h应用单剂达力新2 g静脉滴入,术后不再应用抗生素;对照Ⅰ组:术后开始用达力新4g/d,连用3 d以上;对照Ⅱ组:术前1剂达力新,术后继续用药,连用3 d以上.观察指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发热天数及泌尿生殖道症状.[结果]围术期组用要天数缩短,抗生素消费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无感染的选择性剖宫产,术前单剂抗生素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是合理有效的.

    作者:陈丹;倪翊华;张方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乳鼠分离及鉴定登革热病毒

    [目的]协助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福州市2004年夏秋季发热、出疹暴发流行的病原.[方法]采集发热、出疹2d内的7例患者血液,接种乳鼠7窝,发病鼠进行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结果]10~11 d内有6窝乳鼠发病,经鉴定为登革Ⅰ型病毒.[结论]福州市2004年秋季流行的发热、出疹为登革Ⅰ型病毒感染所致.

    作者:陈端;谢剑锋;赵珠英;汪小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速度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探讨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血流速度,分析两组间的关系.[结果]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大干脐动脉血流速度,尤其两者之差≥2S(标准差)时,胎儿宫内缺氧率较高.[结论]超声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血流速度,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青闽;李玉琴;黄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泉州市丰泽区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泉州市丰泽区鼠形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群分布及数量.[方法]对2002-2006年丰泽区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年共捕获鼠形动物965只,平均鼠密度6.3%.鼠种构成比居前3位的是褐家鼠(51.0%)、黄胸鼠(27.6%)和臭鼩鼱(19.1%).共检出寄生蚤1 408只,印鼠客蚤占98.6%,鼠体平均染蚤率32.1%,体外蚤指数大于1.黄胸鼠染蚤率较褐家鼠高.[结论]结合自然和社会因素,丰泽区基本具备鼠疫流行的条件,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灭鼠灭蚤工作以降低鼠蚤密度.

    作者:张丽玲;王晓森;彭安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重庆市永川区2004-2007年从业人员体检乙肝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重庆市永川区2004-2007从业人员体检HBsAg与HBeAg携带情况,为控制乙肝传播提供依据.[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肝相关指标.[结果]共检测41 522人,HBsAg阳性率8.1%,HBeAg阳性率1.4%;男性HBsAg阳性率(8.8%)高于女性(7.6%),男性HBeAg阳性率(1.6%)也高于女性(1.2%).不同年龄组HBsAg、HBeA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结论]人群中HBsAg、HBeAg检出率男性均高于女性,青少年和青壮年检出率较高,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从业人员的预防接种.

    作者:谢南容;欧阳以恒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初孕无痛人流术15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初孕无痛人工流产150例进行分析,了解无痛人流产综合征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分析妇产科门诊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150例早期初孕妇行人工流产术中采用镇痛法施术,并选择同期同等条件采用传统扩宫法,不用任何药物辅助进行人流术的150例为对照,比较两组的宫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反应综合征发生率、阴道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用药3 min宫口全部松弛(100.0%),对照组无一例宫口完全松弛.对照组发生人流反应综合征(30.0%)高于观察组;阴道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两组类似.[结论]在人流术中,采用镇痛法施术,避免牵拉和扩张宫颈的机械刺激及对子宫可能造成的损伤,降低人流综合征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特别适用于初孕人流妇女.

    作者:郑丽娥;陈秀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福建水华微囊藻毒素对小鼠免疫细胞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福建省水华微囊藻毒素对机体免疫细胞的损害.[方法]无菌取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C-LR染毒剂量均为0、1、5、10 μg/ml,观察MC-L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MC-LR染毒24、48和72 h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5、10 μg/ml剂量组T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下降;5、10 μg/ml剂量组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下降.染毒48 h,各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5、10 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染毒72 h,1、5、10 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福建省水华微囊藻毒素可以明显抑制小鼠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损伤特异性免疫功能;还可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增殖,损伤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作者:陈铁晖;谢建忠;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龙岩市吸毒人群感染性疾病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龙岩市吸毒人群HIV、HCV、HBV和梅毒等疾病的感染情况和危险行为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7年度龙岩市吸毒人群进行HIV、HCV、HBV和梅毒等传染性疾病血清学检测和有关知识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吸毒人群共用针具20.2%,HIV阳性率1.2%,HCV阳性率69.2%,HBV阳性率28.5%,梅毒TPPA阳性率14.1%.HCV阳性率高于其它地区同类人群和普通人群,共用针具现象严重,梅毒TPPA阳性率与其它地区同类人群相近,HBV感染率高于普通人群.[结论]应加强对吸毒人群有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切断传播途径,控制HIV、HCV、HBV和梅毒在吸毒人群中蔓延和流行.

    作者:李新文;陈前进;郭贞钻;陈炳材;阙金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福州市1999-2007年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福州市抗疟后期的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流行病学方法对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调查.[结果]输入性疟疾病例有上升趋势,均由出国劳务或在国内疟区经商、务工时感染;恶性疟主要在非洲高疟区感染.[结论]今后疟防措施应加强从疟区经商、务工人员的调查.

    作者:陈敏红;叶道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法评价居民户碘盐质量的报告

    [目的]运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查(抽检)法进行县级辖区居民户碘盐质量监测评价.[方法]用GB/T14162-1993监督抽样方案对漳平市2006年居民户碘盐质量进行监测评价,并用百分位数和Weibull分布法作食盐碘含量统计处理.[结果]居民户食盐非碘盐率高于2.5%,碘盐覆盖率低于97.5%,合格碘盐食用率高于93.5%(P<0.05),碘盐合格率99.9%以上(P<0.05);盐碘含量95%可信区间CJ为28.0~30.4 mg/kg.抽检结果与PPS法的监测结果相近.[结论]漳平市2006年居民食用碘盐质量不客乐观.可用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法开展辖区居民户碘盐质量监测.

    作者:陈文金;陈菁巧;林小英;潘宝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一起细菌性痢疾家庭局部暴发流行调查

    [目的]了解华石镇旱塘村细菌性痢疾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采样检测和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发病15例,3户农家发病13例;病家饮用水源检出与病例同型的志贺菌.[结论]疫情是由水源污染引起的家庭局部暴发,个体医生缺报传染病导致疫情拖延扩大,应加强水源管理和传染病报告管理.

    作者:黄定芳;凌钦伟;禤达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父婴垂直传播研究进展

    我国是乙肝高发地区且感染途径多样,近年来随着献血管理的加强和乙肝疫苗的逐步推广,HBV感染的水平传播已经逐步得到控制,但仍有10%~20%的婴儿经主、被动联合免疫后阻断失败,研究者指出垂直传播是导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垂直传播指患者的生殖细胞受病毒感染,在受精时由精子或卵细胞作为载体,将病毒基因带到胚胎进而使子代患病的一种传播方式,可分为母婴传播(M-FT)和父婴传播(P-FT).本文就P-FT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展望其前景.

    作者:谢婧娴;张荣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网络环境下提高预防医学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益的思考

    随着网络化、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的日趋完善,医学信息的获得、交流方式与传统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比较,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知识化的特点.这就要求医学信息服务人员及时掌握用户需求,随时调整服务方向,加强资源开发利用,借助网络化的传输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作者:陈松英;田红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从业人员体检中的应用

    [目的]将健康教育应用于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方法]采取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实践活动、心理疏导和咨询电话等多种途径和形式的健康教育.[结论]健康教育应用在体检中,是预防疾病、普及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结论]从业人员提高了健康意识,改变了各种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作者:徐红麟;徐红卫;郑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