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张文昌

关键词:疾病预防, 预防医学, 公共卫生
摘要: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SARS事件以来,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在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理性地反思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找准工作定位,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无疑对推进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具有现实意义.现仅就我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初步的看法和思考,供参考.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奉化市百日咳、白喉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监测报告

    [目的]了解奉化市儿童常规免疫中百日咳、白喉免疫成功率和人群免疫水平.[方法]采用试管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抗体和间接血凝试验法测定白喉抗毒素.对52名儿童进行两种疾病免疫成功率检测及对207名健康者进行两种疾病免疫水平检测.[结果]52名儿童接种后百日咳抗体保护率为86.5%,白喉抗体阳性率为100%,免疫后百日咳抗体保护率、白喉抗体阳性率较免疫前上升.[结论]百白破疫苗的使用,百日咳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白喉免疫达到较高水平.

    作者:汪妙素;王勇强;冯秋雅;洪飞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西尼罗病毒输血传播和献血者筛检

    2002年,西尼罗病毒(WNV)可以通过输血途径传播(TAT)已得到证实.虽然蚊虫叮咬仍然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也说明了西尼罗病毒在输血方面的筛检工作还做得不够.本文主要阐述2003年美国血液采集机构(BCAs)运用核酸扩增技术(NATs)对西尼罗病毒血样筛检的结果及发现6例输血感染者,结果表明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样进行西尼罗病毒的筛检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但同时还要看到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危险性,筛检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少健;欧剑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控制尖锐湿疣治疗后的高复发性.[方法]比较单纯采用局部激光碳化治疗、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α-2b+激光碳化及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α-2b+激光碳化及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a-2b干扰素凝胶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局部激光碳化治疗法.[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应采用疗效好、费用少、痛苦小的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的方法.

    作者:罗晓英;石仁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光照制对大鼠脂质3指标昼夜节律的影响

    [目的]观察光照制对SD大鼠甘油三脂(TRIG)、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生物学方法,按4个时相标记(00:00,06:00,12:00,18:00),观察4组大鼠在正常光照、日夜颠倒、全昼和全夜条件下的3项指标.[结果]在正常光照(LD)和日夜颠倒(DL)条件下,大鼠血清中TRIG、CHOL和HDL含量呈现昼夜节律,峰值时点分别为9:29、0:32,4:58、20:21,21:19、20:54.在全昼(LL)和全夜(DD)条件下,各指标的昼夜节律均消失.[结论]光照制对大鼠脂质3项指标的昼夜节律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华;连祥霖;徐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宝鸡卫校大中专学生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分析

    [目的]了解宝鸡卫校大中专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该校2 34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测试中至少有一个SCL-90因子的得分大干或等于3分的学生占14.31%.男女学生类似;但3年级学生比例高于1、2年级;乡村学生高于城镇;中专生高于大专生;总体上,该校学生心理卫生水平比全国中学生常模差;乡村及中专学生的心理问题相对较为突出.[结论]该校学生心理卫生问题不容忽视,应针对不同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景兴科;曾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南平市延平区2002-2003年城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目的]掌握延平区城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情况,查找消毒薄弱环节,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监测.[结果]医疗机构消毒总合格率88.4%,其中医院95.5%、社区86.5%和诊所74.7%.[结论]延平区城区3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明显差别,应加强消毒质量管理和监督.

    作者:卞永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西藏米林县一起甲型肝炎流行情况分析

    米林县地处西藏林芝地区,与印度接壤,有9个乡镇,18200多人.2003年5~6月发生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现将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萧剑雄;胡永红;嘎玛次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宁德市2000-2003年麻疹监测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掌握宁德市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03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年共报告疑似麻疹378例,确诊340例,其中实验室确诊135例.城区发病82例,农村258例.麻疹分布呈高度散发与局部暴发并存的流行病学模式,暴发8起,151例(44.4%);发病年龄2个月至34岁,以7~14岁儿童为主(55.3%).确诊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占45.6%,无免疫史25.0%,免疫史不详29.4%.7~14岁麻疹病例中,有1次免疫史者占64.9%.麻疹发病及时报告率87.7%,暴发及时报告率75%.[结论]预防和控制麻疹暴发是我市目前控制麻疹的基本策略.今后应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减少易感人群,同时要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及时性,及时采取有力措施,预防控制麻疹暴发.

    作者:陈昌福;陈和深;陈凡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宁波市镇海区2003年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分析

    [目的]掌握宁波市镇海区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的规律和重点.[方法]对2003年立案查处的233起食品卫生行政处罚案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违法主体以个体企业占的比例大(86.7%),违法行业以饮食服务业居多(48.9%).其次是生产加工业(30.0%);违反条款以<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七条多占29.0%.其次是第八条28.4%和第二十六条26.1%;行政处罚均以罚款加其他罚种形式,相同案例的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别.[结论]加强对食品企业尤其是个体饮食服务业及生产加工业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加大<食品卫生法>宣传力度,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执法质量.

    作者:张珊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计算机在卫生监督管理中的应用

    介绍基层卫生监督所采用计算机管理卫生监督业务的经验与体会,探讨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所实现的功能,提高卫生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

    作者:竭锦光;陈荣添;邓忠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糖尿病人营养保健知识及认知态度调查

    [目的]了解糖尿病人营养保健知识的状况和认知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人营养状况与健康调查表,对180例糖尿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知识普遍缺乏;营养保健知识的认知水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各文化层次的糖尿病人对营养保健知识的需求均比较强烈.[结论]应重视和加强对糖尿病人的营养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促进康复.

    作者:李锋平;王文祥;廖惠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福建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实践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SARS事件以来,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在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理性地反思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找准工作定位,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无疑对推进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具有现实意义.现仅就我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初步的看法和思考,供参考.

    作者:张文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在鼠伤寒沙门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选择Xba Ⅰ酶对鼠伤寒沙门菌全基因组DNA进行酶切、脉冲场凝胶电泳,电泳带用Freeview软件进行相似性比较.[结果]13株鼠伤寒沙门菌经PFGE,根据其条带的差异可分为10个PFGE型别.[结论]PFGE法重复实验结果稳定,分型力较强,适合鼠伤寒沙门菌分型应用.

    作者:纪惠玲;陈艳;刘秀锋;李伟;阚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混苯引起白血病的调查报告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混苯引起中毒的发病情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卫生学调查,对患者所从事的工种、接触时间和作业环境有毒因素浓度、监测资料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和调查的有关资料,对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68-2002,诊断该患者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甲苯、二甲苯)中毒(白血病).[结论]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混苯作业环境,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潘金部;程俊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奇异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调查2004年6月3日永安市上坪乡荆坪村发生22人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观察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所购的熟肉制品受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时间过长,食用前未回锅加热引起.[结论]应加强农村自办家宴的食品卫生监管.

    作者:张素月;罗有祥;管太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癌患者营养素摄入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术后1~2年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摄入的营养素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影响营养素摄入的因素.方法对长乐市2002-2003年手术后存活1年以上的287例胃癌患者用自编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用多元线性回旭分析和方差分析法研究患者营养素摄入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以及影响营养素摄入的因素.结果影响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辅助免疫治、治康复锻炬和营养素(包括蛋白质、铁、锌、硒、核黄素及烟酸);每日用餐数、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摄入的营养素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的营养善对生活质量有影响;增加每日餐次,增加营养素摄入,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建顺;田俊;陈礼慈;陈增春;陈心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吸虫病防治的回顾与现状

    本文描述血吸虫病防治的国内外动态,重点介绍我国、我省的血吸虫病防治情况,尤其是目前面临的问题(钉螺面积回升、保虫宿主多且再感染严重、生态环境改变至疫情扩散、防治经费不足、部门协调松散等),指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长期、艰巨又复杂,卫生、农业、林业、水利、公安等部门应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作者:林金祥;李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生化冲剂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探讨新生化冲剂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8例自愿药物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新生化冲剂;对照组肌肉注射催产素针20 IU.[结果]胚囊排出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阴道流血量、流血持续时间减少,恢复正常月经时间加快,两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新生化冲剂在防治药物流产后出血量、出血持续时间和月经恢复有明显效果.

    作者:王淑芳;吴火妫;李芦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不同人群自杀态度研究进展

    自杀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对自杀态度的理论纷争、目前对自杀的研究手段与工具,以及不同人群(青少年、医务人员、律师等人群)对自杀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自杀的态度有差异.对自杀问题不应回避,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积极预防.

    作者:夏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2003年漳州市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死因分析,找出问题,制定对策,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WHO制定的评审标准,分析我市3年34例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孕产妇死亡率由2001年的17.53/10万上升到2003年的36.67/10万.3年平均死亡率25.62/10万.前4位死亡原因:产科出血、妊高症、羊水栓塞和妊娠期肝病.可避免和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73.5%.影响死亡的主要因素是各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问题.[结论]应加强培训,提高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素质,狠抓高危妊娠管理,落实各级职责,加大宣教力度,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

    作者:张月仙;胡榕玲;林国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