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朝阳;刘卫华;魏鼎泰
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是发现传染源、选择化疗方案和考核疗效的重要手段.应用痰厚涂片镜检抗酸杆菌,操作方便,试剂、设备简单,并可直接快速检出病原体.在检测过程中,痰标本的质量是影响检出率的重要环节.为提高痰检阳性率,本文对痰标本质量与检测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汤恩婉;池天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自杀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现象.本文综述国内外研究对自杀态度的理论纷争、目前对自杀的研究手段与工具,以及不同人群(青少年、医务人员、律师等人群)对自杀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自杀与自杀态度密切相关,不同人群对自杀的态度有差异.对自杀问题不应回避,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正确认识,积极预防.
作者:夏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福建省大学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福建省4城市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25个问题.[结果]共调查4 709名大学生,对AIDS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完全回答正确的分别为42.8%和9.1%,有32.5%的人还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行为调查中,有6.4%的人曾经发生过性行为,近1次性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仅为56.0%;有2.0%的人曾尝试吸毒.[结论]目前大学生对AIDS知识认识不足,性观念和性行为开放,应在大学生中加强系统性的、有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
作者:陈舸;林勋;杨莹;颜苹苹;郑健;严延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2004年6月3日永安市上坪乡荆坪村发生22人食物中毒事故的原因.[方法]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卫生学调查,临床表现观察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所购的熟肉制品受奇异变形杆菌污染,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时间过长,食用前未回锅加热引起.[结论]应加强农村自办家宴的食品卫生监管.
作者:张素月;罗有祥;管太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掌握延平区城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情况,查找消毒薄弱环节,为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监测.[结果]医疗机构消毒总合格率88.4%,其中医院95.5%、社区86.5%和诊所74.7%.[结论]延平区城区3级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明显差别,应加强消毒质量管理和监督.
作者:卞永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3年5月26日至6月12日,古田县凤埔乡旧镇小学暴发一起发热出疹性疾病,共发病15例,经流行病学调查排除2例(系水痘);临床特征分析和血清学检测排除1例;确诊12例.检测6名患者血清,5名麻疹IgM抗体阳性,证实是一起校内麻疹局部暴发.
作者:陈太书;朱祥斌;张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混苯引起中毒的发病情况,为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开展卫生学调查,对患者所从事的工种、接触时间和作业环境有毒因素浓度、监测资料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收集和调查的有关资料,对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68-2002,诊断该患者为职业性慢性重度苯(甲苯、二甲苯)中毒(白血病).[结论]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混苯作业环境,严重威胁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作者:潘金部;程俊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控制尖锐湿疣治疗后的高复发性.[方法]比较单纯采用局部激光碳化治疗、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α-2b+激光碳化及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3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肌肉注射重组干扰素α-2b+激光碳化及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a-2b干扰素凝胶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采用局部激光碳化治疗法.[结论]尖锐湿疣患者应采用疗效好、费用少、痛苦小的激光治疗后,局部应用重组人α-2b干扰素凝胶的方法.
作者:罗晓英;石仁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建立不用苯萃取,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工作场所锑的新方法.[方法]锑在碘化钾和5-Br-PADAP存在时与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形成化合物,在620 nm波长测其吸光度.[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4μg/10 ml,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7%~102%,检出限为0.327μg/10 ml.[结论]该法能满足工作场所空气中锑的测定.
作者:林兴;徐为民;王世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光照制对SD大鼠甘油三脂(TRIG)、胆固醇(CHO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生物学方法,按4个时相标记(00:00,06:00,12:00,18:00),观察4组大鼠在正常光照、日夜颠倒、全昼和全夜条件下的3项指标.[结果]在正常光照(LD)和日夜颠倒(DL)条件下,大鼠血清中TRIG、CHOL和HDL含量呈现昼夜节律,峰值时点分别为9:29、0:32,4:58、20:21,21:19、20:54.在全昼(LL)和全夜(DD)条件下,各指标的昼夜节律均消失.[结论]光照制对大鼠脂质3项指标的昼夜节律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杨华;连祥霖;徐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本文描述血吸虫病防治的国内外动态,重点介绍我国、我省的血吸虫病防治情况,尤其是目前面临的问题(钉螺面积回升、保虫宿主多且再感染严重、生态环境改变至疫情扩散、防治经费不足、部门协调松散等),指出血吸虫病防治工作长期、艰巨又复杂,卫生、农业、林业、水利、公安等部门应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才能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
作者:林金祥;李莉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用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溴氰菊酯农药中毒的方法,诊断是否该农药中毒.[方法]取患者呕吐物及可疑食物,用石油醚为溶剂超声提取试样,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然后以具ECD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测定.[结果]本文方法溴氰菊酯农药的保留时间为15.94 min,出峰快且与其他各组份分离良好,易于分辨定性.[结论]该法能快速、灵敏、准确、可靠地检测出澳氰菊酯,为该农药中毒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赵道辉;金玉铃;陈松青;倪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丽水市莲都区位浙南山区,总人口为36万余人.1988年开始报告、登记性传播疾病(以下称性病),1991年报告发现首例梅毒,之后梅毒病例数和发病数逐年增加.为了解梅毒在莲都区的流行动态,现将1991-2000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叶根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至2004年3月我院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菌的检出情况及其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ICU患者中分离出338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73株(51.2%),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79株(23.4)%,主要为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86株(25.4%),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在检出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分别占32.4%和54.6%,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70.0%.[结论]加强ICU中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潘玉红;李松森;黄心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南平市计免工作的历程,分析、总结经验,指导今后工作,巩固计免成果.[方法]将有关资料整理归类、总结、分析.[结果]南平市计划免疫工作在政府支持、卫生防疫人员努力下,经历4个阶段,采取7项措施,取得了7大变化.[结论]南平市计划免疫工作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轨道.计划免疫是一项投入少,成效快、效益高的办法和科学预防、控制、仍至消灭传染病的好措施.但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免问题,乡防疫组生存问题务必关注.
作者:谢克锦;林光宇;刘振江;丁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SARS事件以来,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在我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理性地反思我们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找准工作定位,把握工作的发展方向,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无疑对推进和发展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具有现实意义.现仅就我省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实践中的若干问题,提出几点初步的看法和思考,供参考.
作者:张文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台州市食品卫生监测的工作状况.[方法]对2000-2003年台州市卫生行政部门的统计报表进行分析.[结果]各种食品合格率是呈增长的趋势,但豆制品,冷食等合格率较低.[结论]应加强监督监测.
作者:陈红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2002年,西尼罗病毒(WNV)可以通过输血途径传播(TAT)已得到证实.虽然蚊虫叮咬仍然是西尼罗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也说明了西尼罗病毒在输血方面的筛检工作还做得不够.本文主要阐述2003年美国血液采集机构(BCAs)运用核酸扩增技术(NATs)对西尼罗病毒血样筛检的结果及发现6例输血感染者,结果表明通过对献血者的血样进行西尼罗病毒的筛检可以大大提高输血的安全性,但同时还要看到它仍然存在着一些危险性,筛检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蔡少健;欧剑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降低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成立全市性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开展医院感染管理本底调查,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宣传教育,狠抓重点工作.[结果]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Ⅰ级手术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环境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开展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育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加强AFP病例监测,维持我省的无脊灰状态.[方法]分析1997-2003年我省检出的脊灰疫苗相关株或重组株病毒的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43例脊灰病毒(PV)阳性的AFP病例,散在分布29个县市,无季节聚集性;病例中≤2岁者占66.7%,男女之比为2.07:1;零剂次免疫和未全程免疫儿童占48.8%;43株阳性株均为疫苗相关株,Ⅱ型和Ⅰ型占55.8%;43例中诊断为VAPP有13例.[结论]我省疫苗相关麻痹脊灰(VAPP)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报告服苗率及服苗次数偏低有关.应加强AFP病例监测,重视VAPP病例调研,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病例发生.
作者:郭齐华;周天喜;潘伟毅;杨莹;张冬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