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小玲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对围生儿的影响. [方法] 对我院2年间羊水过少病例106例行回顾性分析,以同期羊水正常者300例为对照. [结果] 羊水过少组羊水粪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羊水过少确诊后,在排除胎儿畸形后,应严密监测,必要时以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阮梅红;陈庆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为防止麻疹传播,进行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 [方法] 采集0~40岁健康人群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 [结果] 8月龄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为26.7%,其余年龄组抗体阳性率为87.6%.[结论] 要开展强化免疫,建议在15~20岁复种,在育龄妇女中加强免疫接种,以降低初免前婴儿发病.
作者:陈久密;李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厦门市HIV/AIDS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本地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我市1990-2004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国家哨点监测及各人群行为调查进行分析. [结果] 15年共监测各类重点及高危人群266 536人,累计报告HIV感染者56例,其中AIDS病人9例;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58.9%);吸毒人群有56.1%为注射吸毒,其中共用注射器者占34.8%;工人、小业主有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17.2%和22.5%;媒体调查同性性行为发生率5.0%,多性伴的发生率为27.0%. [结论] 我市艾滋病流行已至快速增长期,扩散蔓延的因素不断增加,建议加大防控力度,遏制艾滋病疫情上升的势头.
作者:张一中;苏成豪;牛建军;陈娟娟;马桂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农村家宴食物中毒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化农村家宴食物中毒事例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多发生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报告不及时,以节假日居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人数多,无年龄性别差异,中毒原因查明比较困难.[结论] 将农村家宴的卫生管理纳入卫生监督法制轨道,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厨师的卫生管理,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应急处理能力,是防止和减少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星火;高允生;钟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妇科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 对2001-2004年在宁德市妇幼保健所进行妇科病普查普治的1 662例妇女作外、内生殖器和乳房疾病的发病情况及各种疾病发病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在1 662例中,乳腺疾病的检出率达62.6% (1 041/1 662),宫颈炎次之(42.3%),各种疾病在各个年龄段的检出率差别有显著性.[结论] 降低妇科疾病的检出率,要提高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医疗检查水平,防治HPV感染,预防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
作者:董剪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市区职业人群的血脂状况.[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1 142名人员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 本次血脂异常的总检出率32.4%,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4.7%、9.9%和7.8%;高血脂检出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多,60岁组达到高峰;高血脂检出率中离退人员为49.3%、机关干部28.1%、后勤服务人员19.2%.[结论] 离退人员和机关干部高血脂检出率较高,提示应合理饮食、加强体育锻炼以控制血脂水平.
作者:刘周;赵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我县缺碘地区人群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指导. [方法] 按<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抽样和检测. [结果] 400名8~10岁学生的甲状腺肿大率3.8%,尿碘中位数192.0 μg/L,盐碘中位数30.0 mg/kg,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0%. [结论] 我县居民碘营养处于较理想水平,各项指标均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
作者:周荣群;温兴章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2月14日,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新村村民7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村民出现的症状与焚烧过期药品时黑烟污染空气、农田水和田间蔬菜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吉;蔡金炼;柯福志;王才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评估汕头市濠江区碘缺乏病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和防治效果. [方法] 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8~10岁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尿碘、家庭食盐含碘量.[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5.8%,尿碘中位数143.2 μg/L,居民户碘盐合格率94.5%. [结论] 与2000年相比,濠江区儿童碘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已达到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防治措施仍不能放松.
作者:黄建云;王普生;周琛;李盛鹏;吴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温州市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患病率及与吸烟的关系. [方法] 抽样调查温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群,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结果] 老年COPD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老年男性吸烟组患COPD(15.6%)高于非吸烟组(P<0.01);吸烟指数>300的老年男性COPD高于吸烟指数≤300组(P<0.05). [结论] 温州市老年人COPD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吸烟者COPD患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吸烟量增多而增加,老年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作者:翁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模式下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的选择. [方法] 比较福州市13 248名无偿献血者梅毒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TRUST法的检测结果,并与TPPA结果对照. [结果] 梅毒抗体阳性97例,其中TRUST法检出率0.23%(31例),ELISA法0.68%(90例). [结论] TRUST法检出率低于ELISA法,无法满足安全血液的要求,不宜作为无偿献血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陈颖;林洪铿;林海娟;林豪;郑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港尾新开发区口岸的蜚蠊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我们于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在口岸区域内进行蜚蠊种类、季节消长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德生;郭元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铁路客运人员戊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制定预防措施,防止籍铁路传播. [方法] 福建铁路客运人员为调查对象,采取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手段用ELISA法检测抗-HEV. [结果] 福建铁路客运人员戊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为19.2%.不同性别、年龄和工种之间的阳性率相近.餐车服务人员的感染率明显高于车站工作人员,家庭聚集比例为27.1%.[结论] 戊型病毒性肝炎可能籍餐车感染者提供的食物造成传播,具有家庭聚集趋势.
作者:侯梦芹;陈锦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90年代儿童工作发展纲要>和<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为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我们的做法介绍给同仁参考.
作者:韩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阴道冲洗不当导致急性盆腔炎的相关因素,提出预防措施. [方法] 对阴道冲洗不当导致急性盆腔炎12例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探讨冲洗不当与急性盆腔炎相关因素. [结果] 12例均为自行冲洗不当导致急性盆腔炎,患者均存在不宜冲洗的因素或不宜使用阴道冲洗器冲洗的宫颈因素. [结论] 阴道冲洗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冲洗前应常规行妇科及其他必要的检查,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预防与冲洗有关的生殖道感染发生.
作者:叶凤妹;王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是一种新型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出血性结肠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该菌致病性强,病死率高,通过食物和水传播.本文介绍该病原菌实验室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细菌的培养分离、胶体金免疫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法(IMS)、免疫荧光酶标法(VIDAS和mini VIDAS)、直接PCR、多重PCR和荧光定量PCR等.
作者:张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县(区)疾控中心肩负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控制重任.但就目前的装备与能力而言,已严重滞后;表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报网络不健全,疫报效率低下;技术力量较薄弱;检测仪器设备落后,缺乏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缺乏有效指挥和协调力等.为尽快提高基层疾控中心的应对能力,对策是:①建立统一指挥系统,依法防治突发事件;②在<条例>实施办法中要有法律条文赋予疾控中心更大的权力;③健全基层3级疾病防治网络,提高预警能力;④省市疾控中心应加强对基层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技术力量;⑤政府增加投入配备较先进检测设备;⑥保证人员编制、增加经费投入.
作者:纪汉良;康天尝;叶永同;陈重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水泥厂矽尘的危害,为尘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水泥厂生产环境中粉尘浓度进行采样测定,以矽尘为分析对象.[结果] 水泥厂矽尘工作岗位粉尘浓度合格率为45.5%.正常使用防护设施岗位的粉尘浓度合格率,高于未正常使用及无防护设施者(P<0.01).[结论] 要加强水泥厂矽尘危害的治理,并保证相关防护设施能正常运转与正确使用.
作者:李东红;商群;傅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未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其血糖变化及病情转归. [方法] 患儿血糖以11.1~40 mmol/L为观察对象,共32例,未用胰岛素治疗,采用综合治疗措施,以病因治疗为主,控制葡萄糖输入量<4 mg/(kg.min),治疗期间监测16例血糖. [结果] 血糖被监测的16例患儿均在2 d内血糖值降至正常.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痊愈或好转31例,自动出院1例.远期电话随防18例,除自动出院1例死亡外,余均生长发育良好. [结论] 危重病儿应激性高血糖≤40 mmol/L可不用胰岛素治疗,而以病因治疗为主,严格控制葡萄糖输入量.
作者:郑启安;黄文红;卓碧敏;葛品;王子敬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