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火;高允生;钟建平
[目的] 了解儿童的食物偏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对福州市区5所幼儿园的778名儿童家长进行儿童食物偏好及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 在24种食物中,牛奶、零食 (冰淇淋、果冻、可乐、炸鸡等) 等儿童均很喜欢,而鱼、鸡鸭、青菜、豆腐、胡萝卜、蘑菇和馒头,不喜欢者占25%.男女儿童的食物偏好存在差异.儿童的食物偏好与摄入情况呈正相关 (P<0.01);儿童偏好与其母亲食物偏好正相关 (P<0.01). [结论] 为保证儿童健康成长,母亲应有合理膳食的知识和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也应开展合理膳食和良好饮食行为的健康教育.
作者:范新宇;胡志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回顾分析一起流感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方法] 收集整理调查资料,根据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本次突发事件为一起H3N2型流感暴发,共发病326例,罹患率76.7‰,无死亡病例. [结论] 本次流感暴发后调查及时、控制措施得力,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建议今后加强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网络建设,提高专业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作者:黄家梅;谢克锦;刘振江;沈江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对157份果蔬样品进行亚硫酸盐检测,以了解果蔬制品中二氧化硫含量,并提出整改意见. [方法] 选择干果、水果罐头、速冻蔬菜和腌制蔬菜等4大类果蔬制品,用GB/T 5009.34-2003盐酸副玫瑰苯胺法检测. [结果] 157份果蔬制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127份,超标30份. [结论] 受食品添加剂的影响,市区果蔬制品中亚硫酸盐的含量超标严重,干果类的黄花菜样品均不合格.
作者:林龙午;许财钦;方跃珍;杨元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4年12月14日,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新村村民70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胸闷、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村民出现的症状与焚烧过期药品时黑烟污染空气、农田水和田间蔬菜有关,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世吉;蔡金炼;柯福志;王才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县(区)疾控中心肩负区域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与控制重任.但就目前的装备与能力而言,已严重滞后;表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报网络不健全,疫报效率低下;技术力量较薄弱;检测仪器设备落后,缺乏现场快速检测能力;缺乏有效指挥和协调力等.为尽快提高基层疾控中心的应对能力,对策是:①建立统一指挥系统,依法防治突发事件;②在<条例>实施办法中要有法律条文赋予疾控中心更大的权力;③健全基层3级疾病防治网络,提高预警能力;④省市疾控中心应加强对基层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整体技术力量;⑤政府增加投入配备较先进检测设备;⑥保证人员编制、增加经费投入.
作者:纪汉良;康天尝;叶永同;陈重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模式下梅毒抗体筛查方法的选择. [方法] 比较福州市13 248名无偿献血者梅毒ELISA(双抗原夹心)法与TRUST法的检测结果,并与TPPA结果对照. [结果] 梅毒抗体阳性97例,其中TRUST法检出率0.23%(31例),ELISA法0.68%(90例). [结论] TRUST法检出率低于ELISA法,无法满足安全血液的要求,不宜作为无偿献血常规筛查方法.
作者:陈颖;林洪铿;林海娟;林豪;郑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超声图像特点与病理基础. [方法] 分析57例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探查的特点.[结果] 乳腺肿物中边界的回声特点是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恶性肿块多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并可见到点状强回声,彩色血流较丰富.良性肿块多表现为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回声均匀,可见侧边效应.[结论] 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准确率较高,在临床诊治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林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漳州市家畜家禽携带O157大肠杆菌的情况,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家畜家禽的新鲜粪便或肛拭标本,EC肉汤增菌,O157大肠杆菌病原体快检金卡筛选,SMAC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培养,对可疑菌落进行血清学、生化试验鉴定,及PCR检测rfbO157、fliCH7基因. [结果] 从1 122份猪、鸭、鹅、鸡粪便或肛拭标本中检出19株O157大肠杆菌,其中猪源17株、鸭1株、鹅1株.根据血清学及动力试验,11株O157:H7;3株O157:H?;5株O157:NM. [结论] 漳州市部分家畜家禽中存在3种类型的O157大肠杆菌,在防制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林淑银;陈俊惠;郭宝羡;徐海滨;吴建耀;谢阳;林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惠州市企业女工缺铁性贫血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型三资企业的育龄女工1 239人检测血红蛋白,用问卷法调查个人信息并进行贫血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惠州市大型三资企业女工贫血患病率12.4%,轻度占84.2%;贫血的影响因素与年龄、生育状况、家庭经济收入及人口数、家庭消费结构、是否有体育锻炼以及对贫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膳食质量密切相关.[结论] 三资企业女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仍较高,要加强对这类人群的贫血防治工作.
作者:何慧芬;刘素芬;管辉岳;游东华;廖文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我县医疗单位空气消毒质量,我站于2004年6~8月,对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单位的室内空气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刘源彬;张爱文;张日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测定食品中黄曲霉毒素(AFT)B1、B2、G1和G2的方法. [方法] 样品经提取、净化、衍生后直接进入具有荧光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 [结果] 15 min内可完成AFT 4种组分的分离.检测大米和花生的方法检测限分别为 B1(7.52×10-3、7.48×10-3 ng/g)、 B2(3.96×10-3、0.013 ng/g)、 G1(0.032、0.046 ng/g)、G2(0.024、7.36×10-3 ng/g);标准曲线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94;大米和花生的回收率分别为85.3%~96.0%和85.3%~97.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2.2%和4.8%. [结论] HPLC法测定AFT,快速、简便和灵敏度高.
作者:贾玉珠;骆和东;林健;李晓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衢州市18年以来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18年来共报告各类传染病156 351例,平均发病率368.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肠道传染病和虫媒、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结论] 应加强对呼吸道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制力度,降低发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作者:龚晓英;聂臻;徐翔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高校食堂卫生管理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卫生问题,探讨如何加强高校食堂卫生管理的方法及手段. [方法] 对我市仅有的2所高校所有食堂进行卫生管理情况调查,重点针对一所高校食堂卫生现状与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分析. [结果]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存在不容忽视的卫生安全隐患. [结论] 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高校要提高认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对食堂承包者加强监管,增加投入.
作者:程秀;刘武;解明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农村家宴食物中毒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方法] 以流行病学方法对宁化农村家宴食物中毒事例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多发生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山村,报告不及时,以节假日居多,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中毒人数多,无年龄性别差异,中毒原因查明比较困难.[结论] 将农村家宴的卫生管理纳入卫生监督法制轨道,加大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加强厨师的卫生管理,提高农村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应急处理能力,是防止和减少农村家宴食物中毒发生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星火;高允生;钟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2003年6月29日至7月11日,滕州市姜屯镇后李店村发生一起细菌性痢疾暴发,该村有260户,1 050人,发病546例(52.0%),其中男298例,女248例;年龄2~78岁.发病251户(96.5%),其中每户发病1例的 7户,2例的132户,3例的72户,4例的35户,5 例的7户.
作者:李文;张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为了解港尾新开发区口岸的蜚蠊种类及季节消长情况,我们于2000年5月至2001年4月,在口岸区域内进行蜚蠊种类、季节消长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德生;郭元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县各级卫生部门认真贯彻实施<福建省90年代儿童工作发展纲要>和<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为努力提高医疗保健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较好成绩,我们的做法介绍给同仁参考.
作者:韩小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实验观察鳖卵携带或感染O139霍乱弧菌的情况. [方法] 用O139霍乱弧菌菌悬液浸泡或经染有该菌的湿沙污染鳖种卵. [结果] 2种污染方法都能在全部或大多数实验卵的外壳和约1/4(10/40)卵内容物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 [结论] 鳖种卵外壳不仅能机械携带O139霍乱弧菌,该菌还能穿过卵壳进入卵内,形成卵内带菌或使卵受感染.
作者:陈亮;陈拱立;陈润生;林心星;陈亢川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福建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现状.[方法] 根据卫生部<食品卫生专项整治方案>要求,采用现场监督和产品抽检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结果] 检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各类食品生产企业705户,合格企业数618户,查出不合格食品1.28万公斤,不合格食品添加剂208公斤,责令改进85户,停止生产经营13户,处罚金1.35万元;非食品原料专项检查活动中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 749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企业2 129户,查出违法企业39户,查获违法食品1.08万公斤,案值1.8万多元,罚款9 100元.[结论] 加强各项管理措施,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作者:吴晶文;林昇清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