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厦门市常住与流动儿童健康状况比较

施红;黄海燕

关键词:儿童保健, 常住儿童, 流动儿童, 学校卫生
摘要:[目的]了解厦门市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与本市常住儿童进行比较. [方法]对2002-2003学年厦门市小学生常规体检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厦门市常住儿童形态指标(身高、体重和胸围)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营养不良率高于常住儿童;常住儿童营养过剩率高于流动儿童.流动儿童的视力状况好于常住儿童;大部分流动儿童的贫血率高于同年龄、同性别的常住儿童. [结论]厦门市流动儿童的发育状况比常住儿童差,表现为营养不良、贫血较多,女生更明显;提示应该关注流动儿童的健康,加强营养知识宣传,以提高流动儿童健康水平.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保健食品委托加工有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福建省保健食品委托加工有关问题. [方法]分析目前保健食品委托生产所具有的多样化以及存在问题. [结果]在委托加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委托方不符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委托双方各自所负的责任难以界定及落实、异地委托加工造成卫生行政部门日常监督实施的困难等. [结论]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加强受委托加工企业保健食品GMP审查工作,卫生部应制定各类委托加工形式的管理办法,加强保健食品委托生产的监督管理,同时要求委托双方以合同的形式将各自所负的法律责任明确下来,共同把好保健食品产品质量关.

    作者:林晶;敖志雄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气象因素与伤寒发病关系的生态研究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伤寒发病的关系. [方法]将绍兴地区1991-2001年伤寒逐月发病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伤寒发病与气温、日照、降水呈正相关,与气压呈负相关.影响伤寒发病的主要因素是气温、日照和降水. [结论]气温、日照和降水影响伤寒的发病.伤寒发病随着气温升高、日照时间延长和降水量增多而增加.

    作者:谈荣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南平市20年来消灭脊髓灰质炎综合预防控制结果与效益分析

    [目的]评价南平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脊灰)工作的效果与效益. [方法]描述1955年以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状况和流行特征;分析从1983年来正式实施脊灰免疫、强化免疫、应急接种对消灭脊灰所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果]南平市脊灰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逐年下降,自1994年后已连续10年无脊灰确诊病例发生;所得总效益为3 477万元,总投入的成本费为724.64万元,效益为成本的4.8倍. [结论]使用疫苗消灭脊灰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刘振江;江秀梅;唐伟;汪迎春;胡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福州市卫生稽查工作的实践体会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卫生监督任务将更加繁重,卫生监督人员将面临着多部法律、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如何考核监督人员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保证质量,监督行为是否规范,需要一套完善的质量体系保证,即卫生监督稽查体系,为此,我站于2003年7月成立卫生稽查科,开展卫生监督执法稽查工作.通过简述稽查科成立1年来的实践工作,谈点体会并提出新思路.

    作者:邹红;魏运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福建省结核病服务可行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福建省结核病服务可行性情况,以改进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方法]采用<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阶段性评估调查表,调查省、市、县结核病政策环境、财政支持及结防机构、人员、设备、病人发现和督导管理等情况. [结果]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已列入省政府年度目标管理;3年来各级财政支持增加,结防机构、人员和设备不断充实;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从0.8‰提高到1.6‰,涂阳病人发现率达59%,初复治涂阳病人的全程督导分别从55.9%、50.1%提高到68.1%、79.3%. [结论]福建省各级结核病服务可行性在政策环境与财政支持等方面已初具保障,但仍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结防机构能力建设.

    作者:陈求扬;黄智忠;戴志松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健康传播在抗击SARS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传播在预防和控制非典型性肺炎(SARS)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发布权威信息,新闻媒体配合公布相关的健康信息,对群众的恐慌心理以及不科学的行为,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 [结果]群众对SARS有了正确的认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明显下降,预防SARS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并在行为上也发生了改变. [结论]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信息可公开的第一时间内,健康传播开展得越早、越多、越准确,就越有利于预防和控制疫情.

    作者:黄民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一起甲3型流感的流行特征及其病原学分析

    [目的]对2003年8月福建省某县司前乡的一起暴发流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分析. [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MDCK细胞和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用血凝抑制试验对分离到病毒的标本进行分型鉴定. [结果]司前乡暴发疫情波及4个行政村,发生疑似流感326例,罹患率7.7%;流感病毒分离阳性率75%(7/9). [结论]是一起由甲3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流行.

    作者:杨式芹;洪荣涛;沈晓娜;谢剑锋;曾林桦;修文琼;何家鑫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福建省不同地区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目的]了解福建省不同地区蝇类种群密度及其季节消长现状. [方法]在沿海宁德市和山区周宁县、武夷山市城区调查不同环境蝇种组成和种群密度、重要蝇种季节消长.以笼诱法计算密度指数 (只/笼·日). [结果]在3县市共查获各种蝇类6科34属55种,山区种类较沿海丰富,武夷山查获48种,周宁38种,宁德23种.家蝇 (34.4%) 和大头金蝇 (34.9%)为优势蝇种.密度高的环境分别是周宁县农贸市场 (密度指数382.8)、宁德市垃圾场 (361.3)和屠宰场 (331.9);小饮食店和农贸市场以家蝇为优势种;垃圾场、屠宰场以大头金蝇和家蝇为优势种.沿海地区种群密度明显较山区高,活动季节较长;山区密度高峰期迟于沿海约1个月. [结论]沿海地区蝇类种群密度较高,活动季节较长;山区种类较丰富.环境整治是控制重要蝇类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作者:徐保海;袁高林;王公东;汤宝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时动态原始记录模板在地方病监测中的应用

    [目的]应用计算机处理地方病监测检测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计算与结果的可靠性,降低人为出错率. [方法]利用Excel界面上的工具栏直接设置. [结果]可动态直观地显示工作曲线图,可即时快速自动完成回归分析、数据结果的计算与汇总、自动打印原始记录. [结论]本模板制作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非电脑专业的卫生检测技术人员亦易于掌握,易于普及,有较强的实用性.

    作者:郭萍;陈惠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温州鹿城区冷饮食品卫生细菌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鹿城区冷饮食品的卫生状况,探讨冷饮食品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 [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对鹿城区2001-2003年采集的187份冷饮食品进行卫生细菌学检测. [结果]在不同品种冷饮食品中,含豆类的冷冻饮品合格率高90.9%,散装兑制(果味或果汁类)饮料合格率低仅46.7%.冷冻饮品合格率为80.0%,散装冷饮合格率为50.0%,3年间样品合格率相近. [结论]冷饮食品的合格率不尽人意,必须要从各方面加强监督力度,提高其卫生质量.

    作者:应郁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结核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结核化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23例初治老年肺结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组同时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 [结果]治疗组3个月时的病灶明显吸收率及痰菌转阴率分别为64.1%和91.3%,高于对照组42.4%、66.7%(P<0.05). [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老年肺结核抗结核治疗联合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能提高痰菌转阴率,促进病灶的吸收和愈合,提高疗效,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作者:林宪和;林隆花;黄志余;李国俊;张子胜;刘坦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63例麻疹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莆田市麻疹流行规律,为控制麻疹流行提供依据. [方法]63份疑似麻疹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麻疹IgM、IgG抗体. [结果]麻疹IgM、IgG抗体阳性23例,阳性率为36.5%. [结论]对疑似麻疹病例进行血清学鉴别诊断,可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作者:曾淑霞;戴淑丹;林淑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003年延平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分析

    [目的]了解延平区中小学生现时营养状况. [方法]用身高标准体重法对27 965名7~20岁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 [结果]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33.4%,超重率5.5%,肥胖率3.7%.营养不良率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女生高于男生,农村学生高于城区学生;肥胖率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男生高于女生,城区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延平区营养不良率高于全省水平. [结论]延平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较为严重,与肥胖同时存在,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卞永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成人颈淋巴结结核25例临床观察

    颈部淋巴结结核占其他淋巴系统结核80%以上.近年来,原发性结核病的发病年龄后移,并有逐年增加趋势,本文对1999-2002年治疗的25例成人颈淋巴结结核分析如下.

    作者:饶佩琳;陈云;章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方式. [方法]依据JJF 1059-1999建立数学模型,合成不确定度. [结果]通过对实验过程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确定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 [结论]本评定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

    作者:魏丹琦;华永有;黄宏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山区工业企业设计及若干卫生问题的探讨

    [目的]对山区工业企业设计及若干特殊问题开展探讨,为今后职业病防治提供指导. [方法]分析历年各厂矿企业监督监测资料及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的监测数据与调查报告. [结果]逆温、选址不当、平面布置不合理、工作场所与辅助用室设置不符合卫生要求而产生或加剧职业危害,对生活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山区工业企业设计应全面考虑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和建筑用地等情况,选址与总体布局应合理,工作场所与辅助用室设置应符合卫生要求.同时,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危害,以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作者:王心韬;王志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食管癌主要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综合评价我国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 Meta 分析原理对国内 22篇有关食管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用随机效应模型 D-L法计算 OR 值及其 95% CI. [结果]吸烟、饮酒、饮茶、热烫饮食、进食快、饮食不规律、食用腌菜、新鲜蔬菜、水果、喜吃咸食、食管癌家族史和精神刺激因素的 OR 值分别为 1.58(1.28, 1.95)、1.75 (1.28, 2.38)、0.54 (0.32, 0.90)、2.31 (1.89, 2.82)、2.28 (1.69, 3.07)、2.79 (1.81, 4.31)、2.20 (1.79, 2.70)、0.52 (0.35, 0.77)、0.77 (0.72, 0.83)、1.61 (1.24, 2.09)、3.06 (2.26, 4.14)和2.26 (1.89, 2.70). [结论]吸烟、饮酒、热烫饮食、进食快、饮食不规律、食用腌菜、喜吃咸食、食管癌家族史和精神刺激因素为食管癌的危险因素;饮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为食管癌的保护因素.

    作者:周艳丽;史习舜;田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丽水市滩坑水电站建设对周围人群健康影响的预测

    [目的]探讨滩坑水电站建设中及建成后对库区移民及库区周边安置区居民健康的影响.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移民安置区、水库库区的10个乡镇进行水质和居民健康调查,并设对照区;同时分析传染病报告及疫情监测指标,预测环境给健康带来的影响. [结果]电站建设中及水库建成后将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应重点监测介水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饮用水受细菌污染较严重,应改分散式取水为集中供水,并定期水质监测;建设人员及移民的大量积聚将产生的施工及生活垃圾必须无害化处理. [结论]监测到位,措施得当,水电站建设将不会对周围人群健康带来影响.

    作者:陈伟建;陈荣富;胡思丁;项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福州市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定量评估

    [目的]对福州市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 (TSP)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出定量评价. [方法]以国际上通用的危险度评价方法为基础,结合TSP每升高1单位对健康造成的损失(死亡率与可避免的死亡人数)来评价. [结果]随着TSP浓度从1993年222 μg/m3到1999年129 μg/m3,总死亡数、COPD、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超死亡数中位数也分别随之下降了93.1%、93.3%、90.7%、93.8%、94.6%. [结论]福州市大气中TSP污染,对市区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福州市加强对尘类污染的治理,TSP污染逐年呈下降趋势,对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也将随之减小.

    作者:陈远铭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现阶段我县免疫接种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目的]探讨免疫接种深入发展的对策. [方法]对多年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 [结果]免疫接种工作日渐深入发展,但相关问题也日显突出. [结论]政府重视,多部门配合,免疫接种才能够健康地可持续发展.

    作者:管玉成;姜景军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