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水
[目的]摸清福建省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1997-2001年报告的尘肺病新病例和晋期病例为对象,分析尘肺病的发病种类,行业及工种分布,以及发病工龄、年龄和各期年龄分布.[结果]矽肺病是我省主要尘肺病,占总数3 450的61.6%,其次是煤工尘肺占36.6%;尘肺病绝大多数来自我省西北部煤炭行业;平均发病工龄(18.45±7.30)年,凿岩工的发病工龄(9.39±9.73)年与其他工种比较短(P<0.001);Ⅰ期年龄平均(46.63±7.32)岁、Ⅱ期(49.59±8.34)岁、Ⅲ期(55.53±8.66)岁;主掘进工发病人数多,其次为纯掘进工和主采煤工.[结论] 煤炭行业是我省尘肺病例的主要发源地.
作者:陈新俤;罗颖;魏木水;王文勇;龚斌;陈元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后非碘盐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方法] 随机抽检试点地区南安市、同安区和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居民户食用盐的含碘量,入户问卷调查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结果] 居民户食用盐非碘盐率,综合干预试点南安市、同安区分别为14.6%和11.1%,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分别为25.2%和40.3%;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试点区为71.8% ,对照区为57.1%(P<0.01).[结论]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作者:林曙光;陈志辉;黄文金;林兆和;王木华;夏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黄疸可见于多种疾病,为探讨其致病因素,对87例黄疸病人应用X射线造影等技术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分析资料来自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诊治的经内镜与X射线造影术常规检查的87例梗阻性黄疸病人.患者中男37例,女50例;年龄24~79岁.导致黄疸的原因有:毛细胆管毒性炎性病肝炎(胆汁淤积型病毒性肝炎)6例(6.9%),药物性黄疸21例(24.1%),总胆管结石39例(44.8%),肝内外蛔虫21例(24.1%).
作者:杜瑞宾;王少凡;吴建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福建省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方法] 根据项目报表分析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及治疗效果.[结果] 福建省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2年来,发现涂阳肺结核898例,其中新发涂阳病例696例,项目实施后传染源发现率较项目前的1998年提高3.9倍,新发涂阳肺结核新登记率为21.66/10万;初治涂阳病例平均治愈率达96.5%,复治治愈率平均达88.1%.[结论] 福建省实施WHO西太区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显著,达到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的目标.
作者:徐有铭;陈求扬;曹光农;林淑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7类材料的容器与5种水质对白纹伊蚊孳生状况的影响. [方法] 采用人工布容法与放回取样法,将7类材料容器与5种水质两两组合,各组合作5个平行样.全年观察幼虫的生长密度指数,定期作水质的理化和细菌检测. [结果] 幼虫生长密度高的为橡胶类 (废轮胎),依次是水泥、木质、金属、塑料和陶瓷类,玻璃类少.降雨水、自来水、地下水、闽江水及池塘水5种水质以降雨水幼虫生长密度高,池塘水低.调查自然界与人工布容的各类容器幼虫的孳生密度,发现两种方法均以橡胶类高,阳性率分别为57.4% 和33.0%. [结论] 白纹伊蚊在不同材料的容器和水质中均可滋生,但以橡胶类容器与降雨水适合幼虫的生长繁殖.
作者:郑能雄;罗斌;林云钦;张晓阳;黄敏如;陈红光;陈明贵;陈庆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STD/HIV)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影响,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和干预打基础.[方法] 应用专题小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 FGD)的方法.[结果]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中的女性较男性缺乏STD/HIV相关知识,但男性流动人口对待性的态度较为开放,且明显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倾向.[结论] 在女性流动人口中应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在男性流动人口中则应对其开放的性态度和不安全性行为倾向进行有效干预.为今后开展的定量研究和教育干预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承希;董青;赵根明;丁爱民;邱卫华;谈卫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惠安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8年的效果.[方法] 根据月报表、年报表和结核病人登记本,分析新登记涂阳病人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涂阳肺结核新登记率从1994年的8.03/10万提高到2001年的36.85/10万,治疗满1年治愈率达91.1%,其中初治涂阳治愈率93.3%,复治78.6%.[结论] 项目实施8年成效显著,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目标.
作者:曹光农;谢振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294位吸毒者的性行为特征.[方法] 问卷调查和RPR、TPPA法、ELISA法、蛋白印迹法和5%醋酸白试验进行性病检验.[结果] 首次吸毒年龄男性(22.4±5.1)岁,女性(22.8±3.7)岁;95.2%为首次进戒毒所;68.0%首次吸毒出于好奇;46.3%静脉吸毒,9.6%共用注射器;男女初次性行为分别为(17.3±2.7)岁和(18.5±1.6)岁;23.3%患过性病,5.4%梅毒抗体阳性,1.6%患有淋病和尖锐湿疣,0.34% HIV抗体阳性.[结论] 吸毒人群的吸毒行为和性行为呈年轻化,其性生活行为较混乱,普遍存在多个性伴,是艾滋病、性病的传染源和快速传播的温床.
作者:何志胜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林碧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1年4月,泗水县某狗肉馆连续发生两起食物中毒事故,波及6人.我们接到举报后,迅速对该事故进行了调查,认定为亚硝酸盐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宏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患者逐渐增多.三明市皮肤病医院对三明劳教所各类男性劳教人员240例进行性病检查,检查按照 <性病防治手册> 规程采取尿道分泌物和血样,分泌物用涂片法,梅毒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初筛,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HIV初筛试剂用明胶颗粒凝聚试验,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试验确认.结果在确诊的19例隐性梅毒患者中,发现1例HIV初筛试验阳性,经福建省卫生妨疫站HIV检测室确认,后确诊为隐性梅毒与HIV合并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显明;罗秀招;黄良铜;郑行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终止12~16周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妊娠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652例,口服米非司酮25 mg,2次/d,连服3 d,第4 d晨口服米索前列醇0.2 mg,1次/h,多8次.[结果] 药物流产成功596例(91.4 %),其中完全流产526例(80.7 %),不完全流产70例(10.7 %);失败56例(8.6 %);胎儿、胎盘平均排出时间(5.42±3.33) h,平均阴道出血量(87.84±59.10) ml.胃肠道反应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2~16周妊娠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方法.
作者:谢熙;刘逸萍;陈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烟台市病毒性肝炎感染状况,2000年3~12月对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张明文;董志荣;左常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效果.[方法] 对宁德市强化免疫前后(1994-1997、1998-2001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强化免疫后的麻疹发病率较强化免疫前下降了76.4%,发病高峰推迟1个月,发病年龄从小年龄组向混合型模式转化.[结论] 加强监测,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水平,并辅以强化免疫是防止局部暴发,控制和消除麻疹发病的关键.
作者:林芳;陈陆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阻断乙肝病毒(HBV)的母婴传播,涵江区妇幼保健院自1997年开始,对婚检中发现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建议其配偶婚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婚检发现女方HBsAg阳性者,建议在其妊娠晚期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分娩的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采用产前产后全程干预,主动、被动联合免疫方法,阻断HBV的母婴传播,取得了较好效果.我们对100例HBsAg阳性的孕妇注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商品名:上生甘迪)后的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曾元廉;曾丽金;姚春莺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鄞县位于浙东沿海,有24个乡镇,人口73.3万,总面积1 543 km2.于1972年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报告,以后逐年均有发病.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调整防治措施,现将1992-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树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意外伤害知晓情况,为开展预防伤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了11所中小学702名教师和10 452名家长.[结果] 初中教师对意外伤害知晓率相对较低(89.2%);有12.7%的家长未曾听说过;4.5%的教师和8.0%的家长认为意外伤害对孩子影响不大或很小;48.1%教师和58.2%的家长认为不会致残或不清楚.[结论] 在学校开展预防意外伤害教育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来荣;俞敏;韩晓军;任春娣;周承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江门市区冷饮食品卫生质量情况.[方法] 对历年来冷饮卫生的本站监测资料和专项工作总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57-2000年监测样品总合格率81.5%(9 772/11 996).4个不同时期的合格率呈逐步升高,其中1957-1970年62%,1971-1980年69.6%,1981-1990年84.1%,1991-2000年94.9%.汽水、矿泉水、饮料类合格率高96.2%,含豆、乳10%以上冷冻品类合格率85%,含乳10%以下冷冻类合格率71.2% .[结论] 41年来冷饮卫生总体水平良好.
作者:杨祥璧;宗雪萍;杨家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