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肖岩;陈小玲;王薇;胡光宏;徐从荣;林平;高尤亮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不完全性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1].本病急性加重期的频繁发作,导致病情恶化.COPD急性加重期以感染为主要原因,因此抗感染治疗至关重要.但是随着抗生素的使用,各种细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加,使得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痰热症患者10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贻照;柯俊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尺桡骨干双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创伤疾病[1],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是尺桡骨下段双骨折常用治疗方法.近年来我科采用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并超腕石膏托固定治疗尺桡骨下段双骨折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尺桡骨下段双骨折门诊患者40例,其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14~46岁,平均(29.5±14.7)岁;病程1~28 h,平均时间(15.2±12.6)h;左前臂9例,右前臂31例.所有病患均为闭合性骨折.
作者:岳瑞卿;苏寅;李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型白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60例血热内蕴型白疕患者,根据门诊就诊顺序,查找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味,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甙片,观察2组用药前后白疕的面积和严重度指数评分(PASI)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PASI评分为(3.63±0.69)分,对照组为(6.87±0.53)分,治疗组分值下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21例,总有效率70%;对照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4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清营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血热内蕴型白疕临床疗效好,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斗训;肖春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近年来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以微创、安全等优点被临床所推广[1],但术后常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DVT)[2].DVT的形成因素包括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能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3],多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但对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是否有效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其对腹腔镜宫颈癌手术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为术后DVT的预防提供依据.
作者:闫金雨;陈玲峰;安利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好发于舌、唇、软腭等部位,特点为周期性、自限性及复发性,严重时将影响患者进食、语言等功能,伤害其身心健康[1].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口腔黏膜病学》[2],结合复发性、自限性、周期性特点及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做出诊断.②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3]中辨证标准,上焦实火熏灼、下焦阴火上炎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作者:陈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补肾活血汤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成骨与破骨的影响. 方法 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2只.实验第1周,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注射20μ∥kg脂多糖2次,每次间隔24 h,24 h后注射甲强龙40 mg/kg,连续注射3次,每次间隔24 h;实验第2~6周,甲强龙用量减至20 mg/kg,每周1次;正常组注射相同剂量相同频次的生理盐水;实验第7~10周,高、中、低剂量组给予2.5 g/kg、5g/kg、10 g/kg的补肾活血汤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5g/(kg/d)的生理盐水灌胃;实验第11周处死大鼠,取血清,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含量高低,取双侧股骨头,光镜下观察股骨头形态改变. 结果 高剂量组软骨层内可见大量致密结缔组织增生,软骨层内富含充血扩张的血管或静脉窦,部分栓塞或机化,管腔内炎性细胞聚集,机化的血管周围可新生类骨质.高剂量组血清BAL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P> 0.05;中、低剂量组和模型组血清BAL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P<0.05;高剂量与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比较,P<0.05. 结论 高剂量补肾活血汤可提高大鼠体内BALP含量,有利于坏死骨组织的修复.
作者:陈汉尧;齐振熙;吴敏瑞;周李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较多,但复发率也较高[1].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60例,既清除了疣体,又降低了复发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尖锐湿疣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1.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皮肤性病科专病中医临床诊冶》[3]将尖锐湿疣分为湿毒聚结和脾虚毒蕴2型,①湿毒聚结:外阴、肛门皮肤黏膜柔软赘生物呈菜花状或鸡冠状,表面灰白湿润或粉红滑润,或伴有瘙痒不适.女性白带增多色黄,口干口苦,大便干结或稀烂不畅,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濡细.②脾虚毒蕴:外阴、肛门尖锐湿疣反复发作,屡治不愈,体弱肢倦,声低食少,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女性白带多而清稀,舌质淡胖,苔白,脉细弱.
作者:刘雅慧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 方法 收集100例重症肌无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 结果 重症肌无力临床证候可分为四类:脾肾亏虚、气阴两虚、脾胃虚损、肝肾亏虚,分析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四诊信息. 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重症肌无力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有助于重症肌无力的规范化诊断,提高辨证准确性.
作者:赵文光;赵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丹参地上部分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丹参地上部分样品粉粹后,经8倍量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提取3次,回收乙醇,浓缩液溶解在水中,先后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水浴蒸干,得乙酸乙酯提取物,即丹参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同时采用UPLC-MS法对其进行检测,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100 mm,1.7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87:13,v/v),等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25℃.检测方式:负离子检测模式;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反应检测(SIR)模式. 结果 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0.0 019~0.0 95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 913),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2.9%;熊果酸在0.0 021~0.1 05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 93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5%. 结论 该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丹参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彧;曾荣洁;欧惠根;陈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胃动力治疗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扣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胃动力治疗仪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口服治疗,疗程均为14d,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胃动力治疗仪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效相当,但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张芸;郑琳;高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血栓通胶囊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影响. 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接受西医规范性治疗,治疗组加服复方血栓通胶囊,1次3粒,1d3次,总疗程12周.测定2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24 h尿蛋白总量(24 h-UPro).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IL-6、TNF-α、Hs-CRP及24 h-UPro水平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5). 结论 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降低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炎性标志物的作用并能降低尿蛋白总量.
作者:曾湘杰;颜日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非感染性疾病,多局限于肛门局部,临床以瘙痒、局部分泌物增多及皮损多形性为主要特点,是肛肠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急性期肛门湿疹在中医辨证中多属湿热下注型.对肛门湿疹的治疗,西医虽然方法多样,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医重视辨证论治,讲究个体化和具体化,在治疗上更具优越性.我院在肛门湿疹的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对湿热下注型肛门湿疹,采用我科经验方硝矾洗剂坐浴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菁;石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降糖、降脂、降压等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芪二仙汤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更明显(P<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结论 应用加味参芪二仙汤加常规西药治疗能降低脾肾气虚夹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河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伊春锦为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近40 a,在中医消化病方面造诣尤深.笔者有幸能跟师学习,收获颇丰.现将伊师临床上应用解毒法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如下.1 解“毒”伊师认为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毒”大致有以下含义:①脾胃升降紊乱,清浊失位,肝失疏泄,肾失收藏,气化失常,水湿痰饮内生,久郁化毒,为内生之毒,如湿毒、热毒、痰毒、瘀毒等,致使胃络瘀滞,气机阻滞,气不布津,血不养经,胃失荣养,腺体萎缩,久久不愈,终则发生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
作者:马坤;邱志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加味会厌逐瘀汤对气虚血瘀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疗效. 方法 将6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OSAH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步行运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低血氧饱和度(LSPO2)的变化. 结果 观察组证候积分、AHI、LSPO2均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打鼾、嗜睡、倦怠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 结论 加味会厌逐瘀汤配合步行运动能够有效改善OSAHS临床症状及AHI、LSPO2,尤其能显著改善OSAHS主要症状打鼾、嗜睡、倦怠.
作者:吴雁;黄河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量研究证明: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等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颈动脉硬化与冠状动脉、脑动脉等重要血管的粥样硬化有着相似的病理生理基础,它可反映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本研究运用丹田降脂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颈动脉硬化35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天敏;陈金水;范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韧带骨化、颈椎管狭窄、严重脊髓型颈椎病等疾病.
作者:陈永全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陈美华教授是福建省老中医药专家,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载.陈师精究临证,博采众长,并能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圆机活法,应用自如.笔者有幸侍诊于前,聆听教诲,受益匪浅.兹选医案4则,以飨同道.
作者:谢胜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由于胫骨内侧软组织覆盖较少,进入胫骨下段滋养血管少,手术治疗易发生内固定失败,保守治疗易引起骨折畸形愈合、延期愈合、不愈合、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笔者自2007年2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应用胫骨远端外侧L形解剖钢板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胫骨下段骨折55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成然;许祥明;何定锋;姚恩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周围性面瘫是康复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无明显季节性,通常急性起病,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发瘫痪多见,治疗不及时,极易留下后遗症.对于本病治疗,中西医药物、针灸、物理治疗等疗法众多,各有所长.但许多研究表明:综合治疗比单一治疗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针刺配合物理疗法综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彬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