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德贵;黄国芳
透骨消痛胶囊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闽制字Z20100006),由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1].近年来,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不同的样品因组成分子的基团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具有整体特征性强的特点,而且配合OMNI采样器,也具有取样量小、检测方便等特点[2],因此,红外光谱法常被用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为了更好地稳定透骨消痛胶囊的生产工艺,本文以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4味中药水提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技术,从整体上控制其质量.
作者:郑春松;曾建伟;朱晓勤;谢勇;李西海;叶蕻芝;刘献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创伤造成的指伸肌腱Ⅰ区损伤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可保守或手术治疗,效果也各有参差.近年来各医院多应用微型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技术进行指伸肌键Ⅰ区损伤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自2005年7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祛风通络汤配合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其中食指15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2例;病史短1小时,长3个月;开放8例,闭合24例.入院时患指指伸肌健Ⅰ区非骨性损伤,肌腱止点撕脱性损伤或距止点1cm以内的肌键断裂.
作者:王珍萍;黄振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黄帝内经》作为目前现存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为中医多学科分科奠定了基础,被公认为是中医学理论的“始祖”、“医学之宗”.《黄帝内经》[1]对中医耳科知识体系形成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2],其论述与耳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等相关内容有60多篇,条文达几百处,分别散见于《素问》、《灵枢》之中.关于耳科病证名称的提出,《黄帝内经》条文中有所体现,但较为笼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这里的“耳目不聪明”、“耳无所闻”是症状的体现,而非病名的定义.故将条文中文字较多的、且字义与文字简便的耳病名称相同的耳病症状,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均以简单病名予以统一称谓,便于文中的分类阐述,如将“耳无所闻”、“龋聋”、“耳聋无闻”等,统一归入“耳聋”的名称下.纵观全书,归纳起来,记载耳科病证名称主要有耳聋(暴聋)、耳鸣、耳痛、耳闭等.下文将对这些耳病病因病机作一简略论述.
作者:杨鸿;杨蕻;周志彬;向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毛冬青甲素( Ilexonin A,I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给予腹腔注射IA 40 mg/kg,每天1次,分别注射1d、3d、7d、14d.以Longa法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缺血周边区bFGF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IA干预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模型组(3d、7d、14d)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1 d bFGF已开始表达增加,3d达到高峰,7d表达略有下降,14 d仍持续表达,IA干预后bFGF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1d、3d、7d)明显增多. 结论 IA对脑缺血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缺血周边区bFGF的表达有关.
作者:许爱玲;郑关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硬孔灵芝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硬孔灵芝粗多糖,并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通过DPPH、NBT、ABTS、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5个抗氧化模型研究硬孔灵芝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 硬孔灵芝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0.58%,总糖平均含量为45.45%.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NBT)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IC50分别为95.39、1.23、0.11和1.14 mg/mL. 结论 硬孔灵芝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吴建国;王敏慧;吴岩斌;陈体强;吴锦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取温针灸“温肾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30例,并与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2011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温针灸组(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26±13.18)岁,平均病程(2.63±0.80)a,平均疼痛积分(7.15±1.48)分.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20±12.06)岁,平均病程(2.85±0.72)a,平均疼痛积分(7.26±1.32)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积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方云添;李兆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其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疗效卓著,被尊为“方书之祖、医方之圣”.其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成书一千多年来一直对临床各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黑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其特征为颜面部有对称性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局部多无自觉症状,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顽固.现代医学认为,日晒、口服避孕药、化妆品使用不当、妊娠、内分泌紊乱、种族、遗传等均可引起本病[1].
作者:张玉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寒战大多发生在急性发热性疾病之前,病人表现为全身发冷,起鸡皮疙瘩和颤抖.寒战是高热的先声,如不积极有效地控制,易引发患儿惊厥.寒战时应进行保温,通常多采用加盖棉被、喝热饮料等方法,但由于小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所以效果不是很明显.笔者于2010年3月-2011年8月对入住我院儿科的上呼吸道感染伴寒战的患儿予艾灸大椎穴、涌泉穴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简惠华;陈淑芬;洪炳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分型和肾小管间质损伤之间的关系,探讨不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患者的中医辨证可能存在的规律. 方法 将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为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5型,观察证型与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的关系. 结果 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肾小管损伤积分0~4分组比例显著高于气阴两虚、脾肾阳虚,肾小管损伤积分>9分组显著低于气阴两虚、脾肾阳虚(P<0.01).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平均积分明显低于气阴两虚组(P<0.01),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平均积分明显低于脾肾阳虚组(P<0.01). 结论 气阴两虚组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明显高于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组.脾肾阳虚组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积分明显高于脾肾气虚、肺肾气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组.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程度与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随着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加重,中医分型有从气阴两虚向脾肾阳虚转化的趋势.
作者:金一顺;严晓华;蓝健姿;张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2)和核转录因子E2F1 mRNA的表达. 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空白组比较,给药组G0/G1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P<0.05),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减少(P<0.01),PI指教明显减少(P<005),Cdk2和E2F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 结论 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下调Cdk2和E2F1的mRNA表达,将HepG2细胞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旭征;曹治云;陈团生;章尤权;苏银桃;刘志臻;胡海霞;杜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老年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型骨折是临床中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具有治疗难度大、功能要求高、恢复周期长特点,在临床中推荐以手术治疗为主.笔者于2007年7月-2010年10月,采取内外侧联合人路治疗方法对30例中老年胫骨平台SchatzkerV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住院患者共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45 ~80岁,平均(58±2.0)岁;损伤原因:车祸18例,高处坠落伤3例,砸伤5例,跌伤4例;其中合并半月板损伤1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6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对于部分存在韧带损伤病人在术中也采取了处置.
作者:刘铮;胡文跃;黄忠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6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疗程2周.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2组治疗前血浆hs-CRP、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hs-CRP、IL-8和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过程,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疗效肯定,可能与改善血管内斑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娄万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1].我科按Schatzker分型,进行微创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入选标准:均为单纯膝部骨折,未合并其损伤及基础病严重的患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大68岁,小15岁,平均(41.57±1.83)岁;其中车祸伤42例,行走摔伤9例,运动扭伤5例;新鲜骨折52例,陈旧骨折4例;骨折按Schatzker等[2]分类:Ⅰ型(单纯劈裂型)5例,Ⅱ型(劈裂塌陷型)22例,Ⅲ型(单纯中央塌陷型)3例,Ⅳ型(内髁骨折)9例,V型(不合并骨干及干骺端分离的平台骨折)9例,Ⅵ型(合并骨干及干骺端分离的平台骨折)8例.
作者:彭利平;辜志昌;何庆建;王敬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对含顺铂(DDP)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疗效. 方法 将80例采用含DDP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数学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在化疗期间予5-HT3受体拮抗剂,治疗组加用半夏泻心汤口服,观察2组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情况. 结果 治疗组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发生级别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半夏泻心汤能有效地治疗DDP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阎丽珠;周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三苷注射用粉针剂药液中热原去除的佳方法. 方法 考察活性炭以及不同孔径超滤膜去除三苷药液中细菌内毒素的效果,以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超滤前后的三苷药液中内毒素的含量,筛选出佳去除三苷粉针中热原的工艺. 结果100KDa孔径的超滤膜可以很好的去除三苷粉针药液中的热原,且时三苷药液中有效成分的影响较小. 结论 三苷粉针中热原去除工艺的筛选的研究结果可以指导中药粉针剂生产工艺中热原去除应用的实践,从而提高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
作者:陈伟;李贺敏;李存玉;彭国平;郑云枫;李红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不良反应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癌患者56例,在服用三苯氧胺片同时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2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5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显效17例(30.36%),有效30例(53.57%),无效9例(16.07%),总有效率83.93%. 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腰治疗不良反应,能够明显减轻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
作者:吴益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陈美华老师是我省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有独到的造诣.陈老师从医数十年,潜心研究各种疑难杂症,除对心系病症有较深的研究外,她发现心病常易发生和伴随脑病,心脑经常同病.陈老师认为:心、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把人的精神活动都归于“心神”所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古人把“知五味”、“记忆”等神经功能及“喜笑不休”等精神症状,均归为“心”所主.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都是脑功能损害导致的症状.因此,陈老师在研究心系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到脑病,临床常心脑同治.中医四大难证之一的“中风病”就是脑病中的代表.
作者:林菊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联合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的疗效. 方法 选择108例痰瘀互结型眩晕患者,采用教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均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合用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紫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灸法是应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烧灼、温熨的疗法,具有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目的.灸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代兴盛之后,延续至今,不断发展.早在《灵枢·官能》篇指出:“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医学入门》中提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古代对灸法的地位给予了高度的认可.近几年由于灸法的临床广泛运用以及疗效显著,学者们也从实验的角度大量研究了灸法对人体各大系统的作用,为灸法的发展提供实验依据.现将近5a国内有关灸法相关实验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谢中练;陈友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葡萄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由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所产生的疾病,在我国是一种严重威胁青壮年视力的眼病[1],属中医“瞳神紧小症”、“视瞻昏渺”范畴.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陆绵绵教授从医50 a,学验俱丰,不但应用中医中药辨证分型,还采用辨病分期分型方法,治疗本病具有其独到之处.我有幸跟随陆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本病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葡萄膜炎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但概括为虚实两个方面.实者乃因外感热邪或肝郁化火,致肝胆蕴热,火邪攻目,或湿热蕴蒸,黄仁受灼;虚者为劳伤肝肾或病久伤阴,肝肾阴亏,黄仁失养,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陆师认为实证中以湿热熏蒸尤为重要.
作者:杨兴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