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春松;曾建伟;朱晓勤;谢勇;李西海;叶蕻芝;刘献祥
我们自2007年以来,采用中药温中健脾治疗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虚火上浮型36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自2007年10月-2011年2月在门诊就诊的小儿复发性口腔溃疡虚火上浮型患者76例,均曾多次接受抗生素、维生索B族及补锌治疗或口服清热解毒类中药治疗,病情反复.依据就诊病历末位号奇偶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2~10岁,平均(4.72±1.76)岁;病程1~7 a,平均(3.16±1.40)a.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2.5~9岁,平均(4.39±1.73)岁;病程1.5~6.5 a,平均(3.25±1.27)a.2组病情、病程、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在可比性(P>0.05).
作者:严玉莲;冯建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是上海市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孟仲法主任在1982年首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病名[1],其特征是指小儿在1次或多次急性或亚急性感染后不久产生的一组与中医“脾虚证”相似或以“脾虚证”表现为主的综合证候群,临床上以消化不良、厌食、乏力、消瘦、多汗、大便溏薄或秘结、脘腹胀痛等为主症.本人采用推拿手法治疗48例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孙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黄帝内经》作为目前现存早的中医学理论著作,为中医多学科分科奠定了基础,被公认为是中医学理论的“始祖”、“医学之宗”.《黄帝内经》[1]对中医耳科知识体系形成奠定了坚实有力的基础[2],其论述与耳的解剖部位、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等等相关内容有60多篇,条文达几百处,分别散见于《素问》、《灵枢》之中.关于耳科病证名称的提出,《黄帝内经》条文中有所体现,但较为笼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素问·脏气法时论》:“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这里的“耳目不聪明”、“耳无所闻”是症状的体现,而非病名的定义.故将条文中文字较多的、且字义与文字简便的耳病名称相同的耳病症状,进行了一定的归类,均以简单病名予以统一称谓,便于文中的分类阐述,如将“耳无所闻”、“龋聋”、“耳聋无闻”等,统一归入“耳聋”的名称下.纵观全书,归纳起来,记载耳科病证名称主要有耳聋(暴聋)、耳鸣、耳痛、耳闭等.下文将对这些耳病病因病机作一简略论述.
作者:杨鸿;杨蕻;周志彬;向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结肠息肉是指大肠黏膜表面突向肠腔内的隆起物,是根据结肠镜观察或X线钡灌肠检查而作出的临床诊断.该病为消化系统常见多发病之一,因其有癌变的可能,故逐渐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近年来,针对阻断、逆转结肠息肉的病变发展及术后复发的研究,已受到中医临床工作者的关注,并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拟就近10a来中医药对结肠息肉的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林寿宁;陈洋;李延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联合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的疗效. 方法 选择108例痰瘀互结型眩晕患者,采用教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对照组51例.2组患者均服用敏使朗治疗,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74.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敏使朗合用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王紫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陈美华老师是我省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病的临床实践中有独到的造诣.陈老师从医数十年,潜心研究各种疑难杂症,除对心系病症有较深的研究外,她发现心病常易发生和伴随脑病,心脑经常同病.陈老师认为:心、脑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把人的精神活动都归于“心神”所主,《素问》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古人把“知五味”、“记忆”等神经功能及“喜笑不休”等精神症状,均归为“心”所主.而在现代医学看来,这些都是脑功能损害导致的症状.因此,陈老师在研究心系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到脑病,临床常心脑同治.中医四大难证之一的“中风病”就是脑病中的代表.
作者:林菊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创伤造成的指伸肌腱Ⅰ区损伤并不少见,其治疗方法各种各样,可保守或手术治疗,效果也各有参差.近年来各医院多应用微型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技术进行指伸肌键Ⅰ区损伤的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自2005年7月-2011年5月,笔者采用祛风通络汤配合锚钉重建指伸肌腱止点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16~62岁;其中食指15例,中指3例,环指2例,小指12例;病史短1小时,长3个月;开放8例,闭合24例.入院时患指指伸肌健Ⅰ区非骨性损伤,肌腱止点撕脱性损伤或距止点1cm以内的肌键断裂.
作者:王珍萍;黄振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张景岳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撰有《类经》、《景岳全书》等著作,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是一位十分重视七情致病的医学理论家,其对情志致病的病因、病机、影响因素及治疗都作了详细论述[1].《景岳全书·妇人规》是他的妇产科专著,共分九类论述,即经脉类、胎孕类、产育类、产后类、带浊类、乳病类、子嗣类、癥瘕类、前阴类.本文通过对《妇人规》的研究,就张景岳在妇产科方面的七情致病理论及其应用做一浅述.
作者:杨维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牛蒡子苷元对结直肠癌细胞系SW480转移能力的抑制作用. 方法 ①以结直肠癌癌细胞系SW480为研究对象,通过划痕试验观察牛蒡子苷元时SW480细胞伤口愈合的影响.②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牛蒡子苷元对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③通过细胞黏附实验观察牛蒡子苷元对SW480细胞黏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①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SW480亲本细胞相比,10 mg/L、20 mg/L、40mg/L牛蒡子苷元组伤口愈合速度均显著减慢,且牛蒡子苷元浓度越高,伤口愈合速度越慢.②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3种浓度牛蒡子苷元处理的SW480细胞穿过小室底膜的细胞数与SW480亲本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3种浓度牛蒡子苷元处理的SW480细胞侵袭并穿过小室底膜的细胞数与SW480亲本细胞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黏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牛蒡子苷元处理的SW480细胞在FN上黏附细胞OD595均值均低于SW480亲本细胞,且随着牛蒡子苷元浓度的增加,OD595均值呈明显下降趋势(P<0.05或<0.01). 结论 牛蒡子苷元对高转移SW480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张和平;王敬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硬孔灵芝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硬孔灵芝粗多糖,并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其总糖含量.通过DPPH、NBT、ABTS、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5个抗氧化模型研究硬孔灵芝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结果 硬孔灵芝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0.58%,总糖平均含量为45.45%.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NBT)清除率、金属离子螯合IC50分别为95.39、1.23、0.11和1.14 mg/mL. 结论 硬孔灵芝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吴建国;王敏慧;吴岩斌;陈体强;吴锦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我院协定方“降压2号”加“施慧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药业集团(吉林)有限公司]联合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28例,获得较为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9月-2011年3月在福州市二医院住院及门诊的病人,其中符合诊断标准的55例肝阳上亢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60~75岁,平均(63.0±6.5)岁;病程5~20 a,平均(10.0±5.5)a.并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4例,女13例.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张统文;辛福顺;郑伯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1].我科按Schatzker分型,进行微创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2008年8月-2010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入选标准:均为单纯膝部骨折,未合并其损伤及基础病严重的患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56例.其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大68岁,小15岁,平均(41.57±1.83)岁;其中车祸伤42例,行走摔伤9例,运动扭伤5例;新鲜骨折52例,陈旧骨折4例;骨折按Schatzker等[2]分类:Ⅰ型(单纯劈裂型)5例,Ⅱ型(劈裂塌陷型)22例,Ⅲ型(单纯中央塌陷型)3例,Ⅳ型(内髁骨折)9例,V型(不合并骨干及干骺端分离的平台骨折)9例,Ⅵ型(合并骨干及干骺端分离的平台骨折)8例.
作者:彭利平;辜志昌;何庆建;王敬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胺治疗不良反应的疗效. 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乳腺癌患者56例,在服用三苯氧胺片同时予中药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2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5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显效17例(30.36%),有效30例(53.57%),无效9例(16.07%),总有效率83.93%. 结论 丹栀逍遥散加减可以明显改善乳腺癌三苯氧腰治疗不良反应,能够明显减轻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
作者:吴益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张敏建教授、主任医师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近30 a来张老师对男科疾患的诊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多项科研成果.笔者有幸从师侍诊,获知良丰.今将张师对阳痿的诊疗特色简介如下:1 辨病特色张师对本病之名有独到见解:阳痿一词,已习用千年,其含蓄之意,世人亦甚明了.然西学东渐之初,译者之误,误为性无能(impotence).西人以其过于明了、直接,有歧视之嫌,后更名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中国西医学者,欲接轨于世界,直接译用,反论阳痿之不当,恰若中医之五脏六腑译为西文之后,再以西医之脏器反质中医之伪,实为不当.而impotence和ED的汉译之阳痿和勃起功能障碍,无论直译还是意译无太大差异,且阳痿之名富含东方文化古韵,更为隐私而易被病家所接纳.
作者:李振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透骨消痛胶囊是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内制剂(批准文号:闽制字Z20100006),由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1].近年来,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不同的样品因组成分子的基团不同,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具有整体特征性强的特点,而且配合OMNI采样器,也具有取样量小、检测方便等特点[2],因此,红外光谱法常被用于中药材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为了更好地稳定透骨消痛胶囊的生产工艺,本文以巴戟天、白芍、川芎和肿节风4味中药水提物为研究对象,通过红外光谱技术,从整体上控制其质量.
作者:郑春松;曾建伟;朱晓勤;谢勇;李西海;叶蕻芝;刘献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年来,笔者采取温针灸“温肾通督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30例,并与普通针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2011年在我院门诊和病房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温针灸组(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26±13.18)岁,平均病程(2.63±0.80)a,平均疼痛积分(7.15±1.48)分.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1.20±12.06)岁,平均病程(2.85±0.72)a,平均疼痛积分(7.26±1.32)分.2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积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方云添;李兆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抗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epG2细胞周期,相对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2 (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2)和核转录因子E2F1 mRNA的表达. 结果 HepG2细胞的存活率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和空白组比较,给药组G0/G1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升高(P<0.05),S期细胞百分含量明显减少(P<0.01),PI指教明显减少(P<005),Cdk2和E2F1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1或P<0.05). 结论 白花蛇舌草可能通过下调Cdk2和E2F1的mRNA表达,将HepG2细胞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
作者:陈旭征;曹治云;陈团生;章尤权;苏银桃;刘志臻;胡海霞;杜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经典著作,其所载之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妙,疗效卓著,被尊为“方书之祖、医方之圣”.其理法方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成书一千多年来一直对临床各科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黑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女性.其特征为颜面部有对称性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局部多无自觉症状,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顽固.现代医学认为,日晒、口服避孕药、化妆品使用不当、妊娠、内分泌紊乱、种族、遗传等均可引起本病[1].
作者:张玉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68例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均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口服,疗程2周.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结果 2组治疗前血浆hs-CRP、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血浆hs-CRP、IL-8和TNF-α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炎症因子参与急性脑梗死炎症反应过程,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疗效肯定,可能与改善血管内斑块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娄万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法整复方法. 方法 采用反向牵引夹挤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67倒. 结果 随访时间0.5~3 a,平均(17±3.24)月,67倒患者全部治愈,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X片检查骨折对位对线好,其中49例解剖对位. 结论 反向牵引夹挤法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本法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费用低廉、痛苦少、病人易接受等优点.
作者:陈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