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朝阳;林拥华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钩椎关节后方增生或椎间盘突出,使椎间孔变小,可出现颈项背疼痛并向上肢放射,伴有颈部活动受限.近5a来.我们采用傍针刺治疗此型颈椎病,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俐;吴明霞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症候群,以腹痛(或不适)、排便频率改变(腹泻与便秘)、粪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稀水便或硬便)为主要症状.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使用痛泻要方合培菲康治疗以腹泻为主症的IBS,并和单纯使用培菲康和痛泻要方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发现具有更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春明;欧志穗;姬爱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压疮是指长期卧床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局部软组织持续缺血,营养不良,发生坏死及溃烂,中医又称席疮.中医认为其内因是由于久卧伤气耗血,气血两虚.外因乃是由于局部受压,气血运行不畅,造成局部肌肤失养而坏死肉腐,形成疮疡[1].
作者:苏亮珍;池煜霞;陈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杜建教授为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笔者有幸拜师为徒,侍诊于前,目睹老师辨证中肯,用药独特,既遵古法而不泥于古,颇多创新,机法圆融,获效桴鼓,兹选医案4则,以飨读者.
作者:陈立典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临床报道及药理研究表明,雷公藤能造成育龄期女性生殖功能低下[1,2],我们拟用其这一特性建立一新的生殖功能低下动物模型.通过前期药物量效关系研究,我们已初步探索出了雷公藤多甙有效的造模用药剂量及造模时间.
作者:张黎鹏;吴克明;童妍;王家葵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于2004年~2005年采用自拟玉竹紫菀冬花汤治疗燥咳7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730例患者中,男性351例,女性379例;其中10岁以下215例,11~20岁62例,21~60岁386例,61岁以上67例;年龄小7个月,大94岁;就诊时发病时间短1 d,长3个月.
作者:林惠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髌骨骨折为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方法颇多.但对于粉碎性髌骨骨折传统的张力带钢丝固定难以施行,丝线环扎、钢丝环扎固定需辅以外固定,常常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一部分粉碎性髌骨骨折被迫施行部分或全部髌骨切除术,这必然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改变及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
作者:陈金辉;李荣议;占鲤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即消渴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创新和总结提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体系.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创制了许多有效的方剂.
作者:周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临床治疗方法很多.我们自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以来,采用椎旁封闭结合手法推拿治疗该病12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朝阳;林拥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采用细胞培养的实验方法,探讨健脾补肾活血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抑制造血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临床实验研究中选择慢性再障15例,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加入高、低剂量的健脾补肾活血方药后,检测细胞凋亡率及Fas及FasL.结果.再障患者骨髓造血细胞经健脾补肾活血方干预作用,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说明健脾补肾活血方可明显降低骨髓细胞凋亡率,进而促进恢复造血.
作者:胡明辉;周永明;朱文伟;薛志忠;陆嘉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围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血雌二醇处于低水平)所引起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本人自2001年9月至2005年3月,应用自拟的合欢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5例,获得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秀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医疗信息已成为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的核心,从2006年开始我院在计算机专业人员的配合下,结合医院的特点,进行了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电子病历的研制,并在医院内推行,取得了预期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关风光;陈玉萍;王芳;杨晓凌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为了研究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抗炎镇痛的作用,采用数字随机将各实验雄鼠30只分为空白组、时照组、治疗组3组,比较对照观察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对二甲苯诱发大鼠耳肿胀、蛋清诱发大鼠足肿胀、醋酸诱发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探讨该贴膜的抗炎镇痛作用.结果,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对耳肿胀,降低醋酸诱发的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蛋清诱发的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发的大鼠肉芽肿模型有显著影响;对醋酸诱发大鼠疼痛的影响,具有显著延长扭体潜伏期和扭体次数.说明中药高分子控释贴膜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余宗阳;刘建华;欧阳学农;林木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肝癌在临床上一经诊断,有80%左右已属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根治机会,其自然病程平均4~6个月.目前对肝癌的综合治疗方法较多.如何把手术、中药有机地结合,达到延长中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提高其生存质量的目的,是目前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作者:陈武进;方公贤;廖斌;陈禹略;齐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福建中医学院刘德荣教授从事中医教学、医疗30余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于胃脘痛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刘老师治疗胃脘痛五法整理介绍如下.
作者:吴方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简称CAG)发病率高,疗效欠佳.部分严重肠上皮化生及异形增生者可以转化为胃癌,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危害.成为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疑难病之一.利用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为CAG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作者:谢永丹;吴启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已引起广泛重视,治疗DN以控制饮食、血糖、血压和调脂等为基础,但疗效不尽如人意.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取得一定进展[1,2].本文采用在基础治疗后联用培哚普利和黄芪注射液,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安;卢建敏;林晋浩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为运动创伤中的常见病,它严重影响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我们于2000年7月~2003年5月采用玻璃酸钠联合曲安奈得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创伤性滑膜炎2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涛;李楠;王和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舟骨骨折是腕部常见的骨折,仅次于桡骨远端,发生于腰部的占65%t[1].而骨折端错位>1 mm的移位骨折,合并血管损伤的可能性极大,不愈合率达92%,仅次于股骨颈骨折[2].早期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预防骨不愈合与缺血性坏死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吴成专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通过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均有明显的疗效,但不易在短期内治愈.如病人不能坚持随诊,易造成病情反复发作,甚至癌变,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作者:刘芳玉;魏清凤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