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熏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5例

杨富庭

关键词: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范畴,成人发病较多,不能自愈,需行治疗,笔者自1995~2001年,用中药熏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65例病人中,男13l例,女34例;年龄21~30岁15例,31~40岁51例,41~50岁61例,50岁以上38例;病程短3天,长20年。其中1年以下的51人;1~10年的85天;10年以上的29人;矿工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共145例,占88%。……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便秘68例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甚或数日不便而言。患者粪质干燥、坚硬,艰涩难下。甚至非用泻药或灌肠才可排出。我采用针刺配合耳穴贴压治疗便秘68例,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小29岁,大68岁,病程短40天,长8年。本组患者在针刺配合耳压治疗期间均停用通便药物。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便秘偏于实证者,取天枢、支沟、曲池、内庭、合……

    作者:周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验股白肿1例

    病例李某某,女,66岁,左侧肢体偏瘫2个月,伴左下肢肿痛3天。查体:T36.9℃,P75次/分,P20次/分,BP16/12KPa,神志清楚,左下肢肿胀、压痛,皮肤色青白,左下肢皮肤温度高于右侧左上下肢体肌力均为Ⅱ级;腿围,膝上15cm处:左57.5cm,右46.8cm;膝下15cm处:左侧37cm:右侧27.3cm,左下肢浅静脉曲张。彩超示:左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血标本提示:中度乳糜血。诊断:中风诱发股白肿。……

    作者:关百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熏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范畴,成人发病较多,不能自愈,需行治疗,笔者自1995~2001年,用中药熏蒸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5例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165例病人中,男13l例,女34例;年龄21~30岁15例,31~40岁51例,41~50岁61例,50岁以上38例;病程短3天,长20年。其中1年以下的51人;1~10年的85天;10年以上的29人;矿工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共145例,占88%。……

    作者:杨富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理气通窍汤”治疗血管性头痛33例临床观察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头部顽固性疾患。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自拟理气通窍汤”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3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男性8例,女性25例;年龄小20岁,大65岁;其中20~30岁6例,30~40岁16例,40~50岁8例,51岁以上3例。 2 诊断标准 头痛发作急剧,具有胀闷、烧灼或刀割样疼痛为特点,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面色苍白、肢冷、嗜睡、眩晕……

    作者:金丹;徐京文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治述要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尤其中老年人发病率更高。根据中医辨证,临床常可分出多种类型,本文试以中医理论对高血压病的证治作一述要。 1 中医文献对高血压病的认识 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脏论》云:“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胃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

    作者:黄爱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疑难杂症辨治举隅

    祖国医学对疑难杂症的辨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用中医理论对疑难杂症进行辨证常能发蒙启感,用中药进行治疗常能拔痼起废。笔者就昏睡、甲状腺功能低下、十二指肠瘀积症及顽固性药疹的辨治琐谈如下: 1 昏睡 曾辨治5例。5例均未做出西医确定诊断,反复发作数年或十数年。5例均连续昏睡数昼放,食饮俱废,然呼之则醒,始进食饮,食后续睡。均无偏瘫、头痛、失语、二便失禁……

    作者:刘国臣;舒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升阳益胃汤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

    余随张琪教授临证数年,观其对慢性肾病凡见脾胃虚弱,湿热留连为主要见证者,每以升阳益胃汤化裁应用而多获良效。举医案四则供同道参考。 1 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 林某,男,45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余,曾服用中西药物,未能完全缓解,两个月前因感冒而周身浮肿、乏力、腹胀、食少纳呆,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濡。尿检:蛋白(++),红细胞15~20个、颗粒管型0~1、血浆……

    作者:李莲花;于梅;刘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87例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将病毒性心肌炎87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3例,予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杨桂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脉络宁治疗突发性耳聋临床观察

    我院1992年—1996年,我们用脉络宁治疗突发性耳聋4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为6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脉络宁治疗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0~64岁。平均38岁;病程1~30天,平均12天;左耳突聋30例,右耳突聋10例;伴耳鸣者39例。星状神经节封闭对照组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6~60岁,平均36岁;病程1~28天,平均11天;左耳突聋14例,右耳突聋10例,伴耳鸣者17例。两组耳聋程度相仿,言语频率区损失平均在60—80dBHL左右。……

    作者:栗珂;李秀敏;黄铁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慢性肠炎的辨证施治

    慢性肠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多由急性肠道疾患转化而来。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腹胀、腹痛、肠鸣、粘液性大便及含有未消化食物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以致身体虚弱。中医认为本病属于泄泻、飧泄、休息痢、虚寒痢的范畴。本文所谈到的慢性肠炎,实际上是一组慢性肠道炎症症候群,多指肠道的吸收功能紊乱。下面就慢性肠炎的辨证施治略述己见,不妥之处,请斧正。……

    作者:周焕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脉炎消注射液中金银花的定性鉴别

    本文采用TLC法在同一硅胶G板上脉炎消注射液中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为控制此药品质量,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检测方法。

    作者:荣卓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调神补血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20例

    采用调神补心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20例。结果:1个疗程治愈12例,2个疗程治愈6例,总有效率为90%。提示:西药多种治之无效,以养阴益气,补神、安神,佐以活血化瘀,而收满意效果。

    作者:刘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尿潴留是手术后病人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外科、妇科及骨科下半身手术。往往因麻醉,切口疼痛及绝对卧床,病人不习惯在床上卧位解小便所致,我院自1997年以来,对86例手术所造成的尿潴留采用针灸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其中妇、外科手术52例,骨科占34例,年龄小17岁,大82岁,表现为小腹胀满隐痛,小便闭塞不通,有的伴有大便不解。肛门无排气。……

    作者:柳玉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增液汤治验二则

    增液汤出自《温病条辨》,药由玄参、麦冬、生地三药组成,具有滋阴清热、润燥通便之功。笔者于临床辨证用治它病,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舌干 柳某某,女,50岁,退休工人,住庆安县一街,初诊日期:2000—10—5日。 自诉2年来,夜间舌干且硬,卷曲不灵,扪之如锉,常因舌干而醒,需饮水以缓解症状,白天一如常人,既使炎热夏天也仅鼻头……

    作者:刘子云;张春玲;潘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桂枝芍药知母汤应用一得

    “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治》篇,用于治疗历节病,余用于治疗痛风1例颇效,今浅叙如下: 患者李××,近因家庭琐事烦闷异常,与友痛饮达旦,晨起脚部红肿,疼痛异常,胃部不适,时时欲呕,遂来就诊,余诊之为痛风之证。投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三剂,痛减肿消。 盖痛风一症,中医称之为白虎历节,盖言之疼痛异常,如虎咬之状。其无不由风湿而致于此。仲景云……

    作者:武宇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乳腺癌化疗期间中药治疗的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化疗所引起的毒副作用也是很严重的,临床常见的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心脏毒性、脱发、肝肾功能损害等等。中药治疗可以缓解这些症状,保证化疗如期进行。笔者根据多年治疗本症的经验,采用益气养阴、活血解毒、健脾开胃法,治疗本症46例,效果尚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乳腺癌患者均系女性,均进行了乳……

    作者:汤鲁霞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药的有效成份与临床用量

    有句话为“传方不传量”,意为即使是神效的祖传秘方,留下了药方的组成,而没有留下用药的剂量也是没有用的。可见中药组方中用量的重要性。 作为医生在组方确定用药剂量时,通常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是从病者的情况出发,根据其年龄、体质强弱、病程长短、病势轻重来确定;另一方面则是从药物本身的性质、作用强度等全面考虑。……

    作者:吴光华;王宪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益气敛肝法治疗久泻临床体会

    久泻是临床上较难治的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中医认为其常见病机为脾气虚、脾阳虚、脾肾阳虚、或肝脾不和,我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有部分长期腹泻病人用传统的健脾益气,或温补脾肾,疏肝健脾等方法而疗效不佳,经用益气敛肝而见卓效。 1 临床资料 主要症状为泄泻反复难愈,下腹轻微隐痛或不痛,时有坠胀,大便稀溏,次数不等,……

    作者:权信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岳沛芬老中医治疗中老年女性泌感经验——附90例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中医科岳沛芬副主任医师是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之女,她继承父业,潜心钻研中医学术,精研《内经》、《难经》、《伤寒论》、《温病条辨》,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善治内科杂病和老年病。笔者有幸从师随诊,获益匪浅。兹将岳沛芬老中医治疗中老年女性频发性泌尿系感染经验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顾建明;岳沛芬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葛荣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7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因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所致脑功能短暂丧失的发作性疾病,临床上以突起眩晕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本病发生主要是痰浊、瘀血相互为患。近2年,作者使用葛荣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其中男52例,女35例;年龄小30岁,大79岁,平均56岁;病程短1天,……

    作者:任彬;杨敏 刊期: 2002年第03期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