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啮齿类动物携带冠状病毒的调查分析

刘忠华;黄韧;林海珠;张谱华;刘香梅

关键词:啮齿类动物, 冠状病毒, 感染情况, 血清学调查, 病毒性肝炎, 自然宿主, 携带情况, 大小鼠, 生物种类, 动物种类, 动物生产, 大鼠, 病毒变异, 类实验, 泪腺炎, 广东省, 感染率, 病毒病, 专家, 疫苗
摘要: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专家认为SARS冠状病毒可能来源于动物.动物冠状病毒普遍存在,其疫苗使用广泛,有可能导致动物冠状病毒变异,甚至越过生物种类屏障,感染人类并导致发病.啮齿类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并长期和人类接触.而啮齿类动物又是冠状病毒的重要自然宿主,具有较高的感染率.它可以引起小鼠的病毒性肝炎(MHV)、大鼠冠状病毒病(RCV)、大鼠涎泪腺炎.因此,调查目前啮齿类动物的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对探究SARS的起源和开展SARS的防治以及模型研究十分必要,为此,我们对广东省一些主要啮齿类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单位的大小鼠冠状病毒携带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价

    SARS以后,湖北省卫生厅提出为解决突出公共卫生事件而建立应急系统.

    作者:段琼红;张金荣;聂绍发;吕美霞;邬堂春;熊光练;陆云霞;施侣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本刊对统计学符号及统计学方法的要求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北京市SARS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分析北京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SARS疫情数据库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SARS流行过程分五个阶段,各阶段发病构成如下:输入扩散期(3月1~31日)为2.7%;上升期(4月1~15日)为13.6%;高峰期(4月16日至5月4日)为71.0%;下降期(5月5~18日)为11.6%;终止期(5月19~28日)为1.1%.北京市SARS临床诊断病例2 521例,发病率为18.57/10万,死亡192例,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41/10万和7.6%.男女发病比例为1:0.97,20~29岁组发病率高(30.85/10万),0~14岁组低(2.54/10万),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占72.3%.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发病率分别为32.25/10万、20.57/10万和8.90/10万,呈现随人口密度下降发病逐渐下降的趋势.不同职业中,医务人员(17.3%)、干部职员(12.9%)、离退休人员(11.4%)、工人(9.796)和家务待业人员(8.8%)居发病构成前五位.病死率随年龄显著升高.结论北京市是全球SARS流行强度高的地区,但是病死率低.

    作者:北京市防治非典联合领导小组、信息组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成都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轻微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调查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55岁及以上人群轻微认知功能损害(MCI)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成都市所辖19个区、县(市)抽取样本,调查分为筛查、复查诊断两个阶段.筛查用一般情况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CMMSE)、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格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表,复查诊断用老年期痴呆诊断问卷、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MCI诊断标准参照Petersen等诊断标准:①主诉记忆损害;②日常生活能力正常;③一般认知功能正常;④与年龄不符的记忆损害,认知检查有记忆损害;⑤达不到痴呆标准;⑥CDR评分0.5;⑦排除抑郁等原因引起的可逆性认知损害.结果实查3 910人,MCI的患病率为2.4%.城镇MCI的患病率为1.5%,农村为2.5%,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男性MCI患病率为1.8%,女性为2.9%,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X2=5.634,P=0.018).文盲MCI患病率4.0%,明显高于非文盲者.随年龄增长MCI累积患病率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结论MCI患病率(2.4%)较成都同一地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2.05%)略高.MCI患者是AD高危群体,需进一步随访及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作者:邱昌建;唐牟尼;张伟;韩海英;戴静;卢江;吴赛;王双红;陈建民;郭林晋;丁玉琼;李胜先;刘协和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北京友谊医院1998~2001年轮状病毒哨点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中以医院为基础的轮状病毒流行情况.方法按WHO轮状病毒监测的通用方法(CID-98)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毒株分型用ELIS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从1998年4月至2001年3月收集的484份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检出阳性标本123份,总的轮状病毒感染检出率为25.4%,住院和门诊患儿检出率分别是31.6%和27.3%,而在轮状病毒流行季节,则可以引起高达46.2%急性腹泻住院率.腹泻患儿发病呈现两个明显的季节高峰:一个由细菌性痢疾引起的夏季(6~9月)发病高峰,另一个是轮状病毒感染腹泻造成的秋冬季(10~12月)发病高峰.轮状病毒感染96.896发生于3岁以下幼儿,主要在6~11月龄(38.2%)和1~2岁(28.5%)年龄组,轮状病毒感染率在6~35月龄年龄段高.流行的轮状病毒G血清型依次为G1(55.3%)、G2(26.8%)、G3(9.8%)和G4(0.8%),没有发现G9型,10份(8.1%)标本未能分型,混合感染(0.8%)罕见.结论轮状病毒腹泻是北京市儿童的重要传染病,开发应用安全有效的轮状病毒疫苗将对减轻轮状病毒疾病负担有重要作用.

    作者:童志礼;马莉;章菁;侯安存;郑丽舒;金宗平;谢华萍;马兰;张丽杰;Ivanoff B;Glass RI;Bresee JS;JIANG Xi;Kilgore PE;方肇寅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国西北四省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中国西北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社区为基础的抽样调查研究,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面访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资料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西北四省原发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8.6%、59.7%和5.9%;既往诊断高血压并开始药物治疗的患者中约半数未规律服药.结论有必要在西北四省进一步增强高血压知识宣教,普及高血压预防知识,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作者:孙宁玲;王鸿懿;荆珊;胡全忠;吕卓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安全性观察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引起5岁以下婴幼儿肺炎、脑膜炎、会厌炎和蜂窝组织炎等侵入性感染发病和致死的重要病原菌[1],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将Hib疫苗列入扩大免疫规划(EPI)中.中国从1996年开始引进Hb疫苗(安尔宝),并在部分城市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为进一步了解Hib结合疫苗的安全性,为婴幼儿大规模接种提供科学依据,选择北京市朝阳、东城和丰台3个区,对944名不同月龄的婴幼儿进行了观察.

    作者:张云;范钦颖;陈小梅;马玲;李红利;陆华;黄晨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上海市关节炎患病率抽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上海市关节炎及其主要类型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6个街道18个里委≥15岁的居民7 575人.首先采用调查问卷登记已确诊的患者,并筛选可疑患者,然后对可疑患者作诊断性检查.结果关节炎患病率为6.11%.其中骨关节炎患病率为4.18%;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52%;痛风患病率为0.28%;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28%;反应性关节炎患病率为0.49%;其他类型关节炎患病率为0.82%.结论关节炎与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和慢性胃肠道疾病显著相关.年龄、女性、肥胖是关节炎可能的危险因素.体力劳动、居住在农村是关节炎可能的保护因素.老年人和女性是关节炎的高危人群,通过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来降低关节炎患病的危险性.对关节炎患者不能忽视伴随慢性病的治疗.

    作者:史方;顾凯;卢伟;翁伟芳;朱美英;彭艳英;傅东波;傅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河北省卢龙县1999~2001年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研究河北省卢龙县5岁以下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特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人类杯状病毒(HuCVs).部分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克隆测序,结合参考毒株相应的核苷酸序列进行进化分析.利用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中HuCVs的检出率,估计HuCVs腹泻住院率.结果HuCVs检出率为31.6%,住院患者HuCVs阳性率为17.5%,主要分布在3~17月龄婴幼儿,发病主要集中在冬季.11株测序病毒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55.1%~100%,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卢龙县2000年HuCVs流行株为NLV GⅡ-4和GⅡ-7,2001年为NLV GⅡ-3和GⅡ-7.初步估计HuCVs腹泻患者住院率为3.6‰.结论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以NLV GⅡ组毒株为主,其疾病负担仅次于轮状病毒.

    作者:吕红霞;方肇寅;谢华萍;唐景裕;胡海宽;郑丽舒;叶青;章青;ZHONG Wei-min;JIANG Xi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胃棘颚口线虫病一例

    患者男性,56岁,淮南市凤台县农民.2001年9月开始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同年10月4日至淮南市某医院就诊.查体:皮肤黄染,上腹部压痛明显.

    作者:李朝品;崔玉宝;杨庆贵;蔡茹;朱玉霞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病与脉压关系的调查

    冠心病(CHD)常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高血压引起的临床征候群.近来的前瞻性研究表明,收缩压(SBP)升高比舒张压(DBP)的改变更能显示CHD发病的危险性;也提出脉压(PP)是CHD的独立危险因子.本文对一组中老年人群进行了调查,以探讨PP作为危险因素在CHD的患病危险.

    作者:石湘芸;吴旭辉;张昭馥;王淑淑;马晓兵;张宁坤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从一例腹泻患者中检出山夫登堡沙门菌

    2002年8月北京市西城区一餐馆内3名民工食炒饼6 h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采取3人未用药前粪便标本,经常规方法检测,结果从1例患者中检出一株山夫登堡沙门菌.将该患者粪便在亚硒酸氢盐培养基增菌18~24 h,转SS平板培养18~24 h,从SS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接种三糖铁培养基,37℃培养18~24 h,反应为斜面产碱,高层产酸产气.H2S阳性,动力阳性.经生化鉴定邻硝基苯一半乳糖甙、脲素、色氨酸、肌醇、蔗糖、明胶、苦杏仁甙、氧化酶均阴性;精氨酸、赖氨酸、鸟氨酸、柠檬酸钠、硫化氢、丙酮酸盐、葡萄糖、甘露醇、山梨醇、鼠李糖、阿拉伯糖均阳性.

    作者:郭勇峰;李惠芬;王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贵州省莱姆病螺旋体的核糖体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对从贵州省农耕区的鼠类动物分离到的2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进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2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的全基因组DNA扩出5S~23S rRNA基因间隔区,扩增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和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贵州省21株莱姆病螺旋体菌株可分为两个基因型:Borrelia valaisiana(B.valaisiana)20株,Borrelia sp1株.结论贵州省农耕区以B.valaisiana基因型为主,目前B.valaisiana对人的致病性已经得到证实.

    作者:王定明;郝琴;蔡星和;万康林;王昭孝;陈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97~1999年恶性肿瘤死亡分布特征及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1.材料与方法:①调查对象为1997~199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兵团)全部十四个师直属单位和所属工农业团场的城市和农场居民.死因回顾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兵团十四个师的团场分为十四层,每个师为一层,将生活在城市的所有师机关及师直属单位作为一层,按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各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抽取的单位内全部常住人口均为观察对象,由于调查难度或其他原因可在同层内适当调整,一般要求调整幅度不超过10%.本次抽样调查的人口(以1998年计)为750 198人(其中城市为215 450,农村为534 748),抽样比为32.38%,男女性别比为1.07:1.

    作者:张宇峰;郝建萍;李凡卡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结核分支杆菌株水平鉴定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结核分支杆菌菌株分型对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传染源的发现、传播途径的阻断以及发病机制的研究都极为重要.结核分支杆菌的分型方法,主要分为非核酸法和核酸法.非核酸分型方法即传统分型方法,多是在细菌表型特征的基础上认识细菌的,包括生化分型法、血清分型法和噬菌体分型法.但由于结核分支杆菌分离株具有高度同源性,通过常规的生化试验和血清学方法是无法鉴别的,所以,对于结核分支杆菌,唯一可用的传统的菌株鉴定方法只有噬菌体分型法.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1980年以后,逐步建立了一些根据核酸序列进行菌株鉴定的高度特异的基因分型方法,即核酸法.主要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DNA指纹图谱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合酶链反应(PCR)酶切分型、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DNA、DNA序列分析以及基因芯片技术等等.随着上述方法的应用,使结核分支杆菌的菌株分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进而使结核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将对上述各分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刘敬华;万康林;成诗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电梯工在一次SARS疫情爆发中的传播作用

    2003年4月5~20日,北京市某大学的家属楼出现了16例诊断为SARS的患者,其中首例患者A发病与到某医院就诊有关,其余15例与SARS患者有明确接触史而被感染的有8例(简称Y类病例),其他7例SARS患者(简称W类病例),自诉未接触过SARS病例,发病前14天也未到医院就诊.我们对W类病例的发病原因进行了专题调查.

    作者:李勤;欧剑鸣;宋铁;雷杰;曾光;郭桂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一起由波茨坦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

    1.流行特征调查:2003年5月30日晚,广州市海珠区某幼儿园教师11人在某饭店聚餐,次日11时起陆续出现发热(38~39.5℃)、腹泻(2~6次/天)、腹痛、头晕等症状,均无呕吐.潜伏期15~34 h,平均20.25 h.至6月2日17时止,出现相似症状8例,其中4例重症患者入院治疗,另4例仅出现轻度腹痛、腹泻,自服抗生素(采样前);至6月3日全部痊愈,无死亡病例.调查表明患者72 h前有共同进餐史,进餐地点为患者所在的幼儿园食堂及某饭店;只在该幼儿园共餐的一名教师及幼儿(99人)均无发病.

    作者:李秀兰;孙凤琪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四川省城市居民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定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目的制定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定量评价标准.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和队列研究资料,收集四川省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资料,运用系统评价数据库软件(Review Manager 4.1.1)进行Meta分析,将各研究的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的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进行合并,以合并的OR(RR)值为基础,运用统计模型将不同暴露水平的危险因素转换为危险分数.结果以5岁为一个年龄组,建立了35~69岁分性别的脑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被动吸烟、高血压、高血脂、体重指数、体育锻炼、饮酒、高脂饮食、喝奶、口服避孕药、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和脑卒中家族史的定量评价标准(危险分数转换表).无这些危险因素(体育锻炼、喝奶除外)者其危险分数均≤1.00,而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其危险分数均>1.00,且危险分数随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脑血管病危险分数转换表是计算脑血管病存在死亡危险的基础,后者可预测个体在未来10年发生脑血管病死亡的概率.

    作者:应桂英;李宁秀;任晓晖;刘丹萍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吉林省羊间与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关系及预测

    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来自于畜间.历史上,无论何时何地人间出现布病病例,一定在畜间有活动性疫源.但羊间布病疫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间布病疫情,如何通过羊间疫情预测人间布病疫情未见报道.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李仲来;吕景生;赵永利;冮森林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深圳特区肾结石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深圳特区肾结石流行现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模型拟合与评估.结果男、女性患病率分别为8.00%和5.12%.线性结构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和性别对肾结石患病的总效应为0.461 4,直接效应为0.360 0,间接效应为0.101 4.血尿酸、血钙和体重指数、血胆固醇、血糖对患病的直接效应分别为0.340 0和0.320 0.文化水平、运动强度和饮食习惯对患病无直接影响,但通过一些生化指标和肥胖对患病有间接作用,影响效应分别为-0.041 6和0.188 2.结论性别、年龄、肥胖和高胆固醇、高血糖、高血尿酸、高血钙是肾结石的直接影响因素,文化水平、运动和不良饮食习惯与肾结石发病有关.

    作者:彭绩;周海滨;程锦泉;董时富;施侣元;张丹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