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CR-RFLP鉴定儿童唾液中幽门螺杆菌的意义

姜海行;梁淡湄;王琳琳;陈振侬;单庆文;龙桂芳

关键词:鉴定, 儿童, 唾液,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 幽门螺杆菌, 基因型分析, 流行病学, 胃黏膜, 价值, 技术
摘要: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对儿童唾液与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进行基因型分析,以探讨其在Hp流行病学中的价值.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南省近年来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分析及疫苗选择

    湖南省是狂犬病的高发区,自1980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近几年来又有回升势头,特别是2001年,狂犬病发病率大幅上升,居全国首位.我们对近几年来全省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及疫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万军;郭绶衡;李俊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三种补碘方式对缺碘地区儿童甲状腺肿消长速度的影响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补碘方式对甲状腺肿消长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5名8~10岁学生随机分成三组:每2个月由研究人员将加碘量为25 mg/kg的碘盐送到A组学生家庭;B组学生及其家庭食用市场供应的加碘盐,该次研究与市场碘盐供应同时启动;C组学生及其家庭也食用市场供应的碘盐,同时在研究开始时服用400 mg碘油丸.每2个月检测学生家中正在食用碘盐的碘含量;研究开始前及开始后6、9、12和18个月时对甲状腺大小、尿碘水平、身高、体重进行测量.结果实验前三组学生B超法甲状腺肿大率均为18%,12个月后A组和C组学生降至5%以下,18个月时C组学生降至9%.触诊法甲状腺肿大率与B超法相近.实验前三组学生尿碘中位数为94 μg/L,6个月时尿碘中位数均保持在200 μg/L以上.结论在一个实验前为轻度至中度缺碘的人群中,稳定供应碘含量为25 mg/kg的碘盐,18个月后所有指标均表明碘营养状况为正常,如果盐碘含量波动较大,如B组学生,肿大的甲状腺至18个月时仍未恢复正常.

    作者:赵金扣;张庆兰;尚莉;陈智高;胡晓抒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起结核菌医源性感染的报告

    2001年2月14日至28日甘肃某乡村发生一起结核菌医源性感染爆发,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晓明;宋家俊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尿石症危险因素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索尿石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人群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深圳市尿石症现况调查发现的334例患者为病例组,721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进行尿石症危险因素人群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34个变量进行分析, 采用Falconer回归法估算遗传度. 结果尿石症病例组和对照组配比条件均衡可比,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有17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但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10个,其中4个变量为尿石症发病危险因素,OR值大小依次为既往泌尿系慢性炎症史(OR=4.09,95%CI:1.38~12.14)、一级亲属尿石症史(OR=2.61,95%CI:1.70~4.01)和多食动物蛋白质(OR=2.14,95%CI:1.71~2.69)、暴露日照时间长(OR=1.39, 95%CI:1.16~1.66);而较高文化程度(OR=0.46, 95%CI:0.29~0.73)、日引水量多(OR=0.59, 95%CI:0.48~0.72)、饮果汁(OR=0.41,95%CI:0.18~0.94)、多食奶及奶制品(OR=0.82, 95%CI:0.68~0.99)、多食蔬菜(OR=0.70, 95%CI:0.55~0.91)和多食水果(OR=0.78, 95%CI:0.64~0.94)6个变量为尿石症发病的保护因素.一级亲属尿石症患病率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尿石症分离比为0.010 9,95%CI:0.005 0~0.016 8,一级亲属尿石症的遗传度为28.48%, 男、女分别为32.06%和24.60%. 结论尿石症主要受饮食习惯影响,尿石症家族史和社会经济状况也与发病有关.

    作者:张顺祥;李良成;江英;施侣元;项普生;黄向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医院门诊就诊人群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其对高血压防治的影响

    目的了解门诊人群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状况及其对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影响.方法横断面性质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现场测量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标准方法,分别在中国北方、南方和中部8个城市,选择18家医院(其中三级医院10家,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2家),对来自这些医院内科、妇科和其他科门诊就诊的35岁及以上患者进行专项调查.结果共调查9 703人,一级、二级及三级医院分别入选1 216例(12.5%)、2 324例(24.0%)及6 163例(63.5%), 性别、年龄比例基本平衡.调查人群中掌握高血压相关知识0级6.4%,1级12.1%,2级25.5%,3级41.1%,4级14.6%.有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患者高血压的知晓率、规律服药率、药物治疗率及控制率均显著高于无高血压相关知识的患者,并且掌握的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正相关.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系患者对高血压缺乏正确理解,不重视治疗.结论门诊调查人群高血压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充分, 对高血压防治有重要影响, 应加强这一人群的高血压健康教育.

    作者:蒋雄京;李卫;马林茂;孔灵芝;金水高;刘力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柳州市城镇人群α和β地中海贫血的发生率调查和基因型鉴定

    目的调查广西柳州市城镇人口中α和β地中海贫血(地贫)的发生率和基因突变类型及其构成比.方法以整群抽样收集1 028份其父母双方或一方为柳州市户口的新生儿脐带血及1 312份柳州市户口的婚检育龄成人的外周静脉血,分别进行α地贫和β地贫调查;所有样品均进行红细胞(RBC)参数和血红蛋白(Hb)电泳分析,以巴特血红蛋白(Hb Bart's)阳性者为α地贫,平均红细胞体积(MCV)<85 fl和Hb A2≥4.0%为β地贫阳性表型指标.采用基于PCR的基因分析方法进行α和β地贫及β地贫复合α地贫样品的确诊,对α或β地贫表型阳性而未查出基因者,以家系成员的表型分析诊断.结果 1 028份脐带血样品中检出α基因携带者112例(包括3例双重杂合子),α地贫基因携带率11.19%,共检出含5种α地贫的等位基因,其构成比依次为37.4%(--SEA)、31.3%(-α3.7)、17.4%(-α4.2)、12.1%(αCSα)和0.9%(αQSα).1 312份成人外周静脉血样品中共发现β地贫携带者89例,基因携带率为6.78%.其中有14例伴有胎儿血红蛋白(HbF)增高,检出率1.07%.在89例β地贫阳性样品中,有16例(占18%)为β地贫复合α地贫双重杂合子,共发现9种不同的基因型,检出率为1.22%.该地区3种常见的基因--β CD41-42(-CTTT)移码突变、β CD17(T-A)无义突变和β-28 (A-G)转录突变占突变基因的90%.结论α和β地中海贫血在柳州地区的发生率很高.

    作者:蔡稔;李莉艳;梁昕;刘忠英;苏柳;李文军;朱潜贵;莫秋华;潘莉珍;欧阳鸿;黄丽华;徐湘民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我国碘盐普及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及其应用的探讨

    目的调查中国碘盐普及地区新生儿脐带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提出新生儿脐带血TSH的正常值范围,并探讨该指标的应用.方法选取普及碘盐且孕妇碘营养情况良好的7省市,采集孕妇尿样及其新生儿脐带血血样,测定孕妇尿碘和新生儿脐带血TSH值.结果共测定1 524名孕妇的尿碘及其新生儿脐带血TSH值,结果显示孕妇尿碘中位数为246.0 μg/L,新生儿脐带血TSH中位数为3.58 mU/L;不同地区、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脐带血TSH水平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新生儿脐带血TSH受应激反应和分娩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且不具规律性,尚难以确定其正常值范围,因此不宜作为碘缺乏病监测指标,但可继续用于新生儿甲状腺机能减低的筛查.

    作者:董惠洁;郑庆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感染与免疫策略

    自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于2000年实现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目标后,世界各国大力开展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的计划免疫工作,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明显下降.1994年美洲地区正式宣布该地区已消灭本土脊髓灰质炎.2000年10月29日西太平洋地区宣布该地区无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传播.至今欧洲已有2年无脊髓灰质炎病例,预计于2002年该地区将宣布无本土脊髓灰质炎.但目前世界上仍有3个地区20个国家有脊髓灰质炎流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在全球范围内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目标推迟至2005年.

    作者:李杰;庄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石家庄市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分布调查

    为了解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掌握其对食品、水体及环境污染的途径,于1999年1月至2000年7月对石家庄市13种不同样本进行了致泻性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分布调查.

    作者:韩秀兰;柳连顺;杜敏;李波;陈杏琴;董永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石油工人甲、乙型肝炎病毒和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为了解胜利油田采油工人甲、乙型肝炎病毒(HAV、HBV)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的感染状况,对917名职工进行了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方岱山;王仁修;付春祥;徐晓丽;曹官时;刘燕;孙宝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宁波市大肠埃希菌O157∶H7的发现与监测

    为了解和掌握宁波市腹泻病人、动物携带大肠埃希菌O157∶H7状况,于1998~2001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监测工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许国章;徐景野;王仁元;何国华;王建辉;徐奋奋;周爱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1年10月9日,在黄溪区中学食堂一次699人进餐,餐后发病192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中24例住院治疗.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查,证实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我国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两组不同类型的人群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POAG的危险因素.第一组资料由1995~2000年的107例POAG住院患者组成病例组,由同期住院的149例非POAG患者组成对照组.第二组资料由2000年3~12月就诊的40例POAG患者作为病例组,由同期就诊的120例非POAG患者组成对照组.前者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后者采用1∶3匹配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对年龄、性别、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眼压、心血管病、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等因素与POAG发病危险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眼压、心血管病、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T353I)等因素与POAG发病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眼压、家族史、高血压、吸烟、饮酒和TIGR基因突变(T353I)与POAG 关系密切.结论国人POAG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眼压,其次是家族史、高血压、吸烟和TIGR基因突变(T353I),而饮酒则是POAG的保护因素.

    作者:汪宁;彭智培;范宝剑;刘瑶;董晓梅;梁旭辉;栾洁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748名蒙古族人群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为了摸清包虫病在边远牧区的流行状况,于1997年10月对河南县赛尔龙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夏吾才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现况与对策

    碘缺乏危害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致使机体碘摄入不足而产生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两种明显表现外,还能引发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及影响发育等问题,其中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脑发育,造成婴幼儿不可逆的智力损伤,并影响儿童的成长发育.因此碘缺乏危害已不单纯是一种疾病的问题,而是世界普遍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郑庆斯;戴政;马烨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林州市食管癌病因及其变化的一次病例对照研究

    河南省林州市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国内外研究者就其病因进行了很多研究,发现的暴露因素主要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烫食、快食、粗食、硬性食物,食酸菜,少食新鲜蔬菜、水果或动物性食品,吸烟,食管癌家族史等.为了解目前的病因因素和变化趋势及其与宿主生物学标志(biomarkers)之间的关系,我们自1995年开始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本文仅报告一次病例对照研究(1995年10月至1996年1月)中危险因素宏观研究的结果.

    作者:徐德忠;李良寿;张秀玲;王波;孙长生;闫明晓;王嫣;杨文献;常贵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吸烟量与冠心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确定吸烟量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35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A组,无冠心病患者142例;B组,冠心病患者213例),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吸烟量等级、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等多重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严重程度评分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冠心病的OR值95%可信区间(CI):吸烟与不吸烟比较为1.629~2.598,P<0.05; 吸烟3级时与不吸烟比较为1.260~3.907,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等级、性别、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相关,年龄与冠心病基本相关.各吸烟级别分别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1级时与冠心病无关(OR=0.948,P=0.959),吸烟3级的冠心病风险OR为3.519(P=0.003,95%CI:1.538~8.053);吸烟2级以上(2+3级)与2级以下(0+1)比较,OR为2.094(P=0.027),3级与3级以下(0+1+2)比较OR为3.463(P=0.002).以上病例分为3组: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用多维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比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吸烟对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风险OR为0.803(P=0.112).结论吸烟与冠心病独立相关,吸烟量越大,年限越长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越高.吸烟级别与不稳定型心绞痛无独立相关,此外,年龄、性别、纤维蛋白原、空腹血糖与冠心病独立相关.

    作者:陆丕能;孙宁玲;陆鋆;卢明喻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一起婴幼儿麻疹流行的调查分析

    2001年3月28日至5月28日,河南油田发生一起婴幼儿麻疹的爆发性流行.河南油田总人口约8万余人,其中1岁内婴儿为620人.此次麻疹发病7例,1岁以上2例,1岁以下的5例,其中3例是4~8月龄的婴儿,占总发病率的42.86%,8~12月龄发病的有2例,占总发病率的28.57%.1岁内麻疹患儿中男性4例,发病率为1.33%(4/300),占总发病率的57.14%;女性1例,发病率为0.31%(1/320),占总发病率的14.29%.首发病例于3月28日发病,随后又于4月15~26日及5月20~28日相继发生了6例麻疹患儿.

    作者:赵新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我国1990~2000年传染病流行态势

    传染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因此,一个国家对传染病的防治能力和防治效果,则被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卫生保健事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利用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资料,分析我国传染病发病、死亡的变化趋势,找出传染病流行现状及特点,为传染病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王子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碘缺乏、补碘、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量化分析碘缺乏、补碘、高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eta分析,利用检索工具收集尽可能多的文献.纳入研究的标准是:研究来自碘缺乏病区或高碘地区、文献采取对照实验设计、提及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近.纳入研究归入碘缺乏、补碘和高碘三个组.结果纳入碘缺乏、补碘和高碘三组的研究分别为62、36、30项,三组内各单项研究的Hunter齐性检验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计算的平均效应值依次是0.69(10.4个智商分,95%CI=9.9~10.9)、0.81(12.2个智商分,95%CI=11.5~12.9)和0.21(3.2个智商分,95%CI=2.5~4.0).结论碘缺乏和补碘对病区儿童智力干预作用明显或极为明显;碘缺乏造成儿童智商损失约10分,在脑发育关键期补碘出生的儿童智商比未补碘儿童高约12分;目前尚不能肯定高碘对儿童智力有影响.

    作者:钱明;阎玉芹;陈祖培;王栋 刊期: 2002年第04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