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济南某部队人群甲型肝炎前瞻性调查

杨占清;刘运喜;王宏伟;孙海龙;邢瑞云;郭进清;王明连;于晓敏

关键词:济南, 部队人群, 甲型肝炎, 甲肝, 前瞻性调查, 病毒性肝炎, 严重危害, 指战员, 发病率, 健康, 疾病
摘要:甲型肝炎(甲肝)是严重危害部队指战员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查明部队病毒性肝炎尤其甲肝实际发病率及其特点,于1993年1月开始在某部进行甲肝前瞻性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筛检试验评价

    目的评价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指标及佳截断点. 方法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东北等地区35岁及以上的人群2 0 33 3例,在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时全部接受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并对诸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积分.检测随访目标人群卒中发病,随访4年共发生确诊卒中患者168例,以随访中临床卒中发生为金标准,用筛检试验方法评价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检测积分的预警效能及佳截断点.结果经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血液动力学检测预警卒中的佳积分值截断点应为75分以下.以75分为截断点,脑血液动力学检测后4年内预警卒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告值、阴性预告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Youd en指数分别为87.50%、67.70%、67.86%、2.21%、99.85%、2.71 、0.18和0.55,其中预警脑血栓的敏感度和阳性预告值高于预警脑出血,在具有危险因素暴露的卒中高危人群中,阳性预告值是普通人群的2~3倍.脑血管血液动力学临床检测积分值的变异系数为4.03%,两名医师临床检测积分值判定的符合率为97.62%,K appa值为0.94.结论血液动力学检测对卒中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其中脑血栓的预警效果优于脑出血.佳分值截断点为75分.

    作者:黄久仪;郭佐;沈凤英;杨永举;王艳;樊舜英;杨渤生;林建民;曹奕丰;徐晓斌;冯春红;田文生;王桂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2例以口腔表征为主要特征的艾滋病病例报告

    本文报道2例口腔表征的艾滋病病例.病例1,男,30岁,因口舌灼痛,吞咽困难10 d,于2000年5月8日入院.既往有4年静脉吸毒史, 近2年肺结核病史.体格检查:左、右腋下各有一约1.5 cm大小淋巴结,质韧,无压痛,移动性好.口唇灰白,舌背及颊粘膜上散在点片状乳胶样白斑,有触痛,不易拭去.双肺呼吸音粗糙,心、腹正常.胸片:双肺结核.痰涂片见抗酸杆菌.

    作者:曹纯章;邵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流行病研究的新领域

    医学模式的转变促使流行病学家对社会和心理因素与人群健康或疾病的关系发生浓厚兴趣.一门新兴的流行病学分支--社会心理流行病学(psychosocial epidemiology)逐渐形成.

    作者:曲成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变化趋势分析

    目的评估北京市城区人群1984~1999年16年间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率和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方法在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病趋势及其决定因素监测方案(WHO MONICA)的北京市城区心血管病人群监测及后续研究中,用统一标准化的方法登记年龄在25~74岁人群中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发病事件,逐年计算发病率,用世界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发病率,并分析各年龄组发病专率的变化. 结果 (1)北京市1984~1999年急性脑出血事件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急性脑血栓事件的发病率却明显上升;(2)按照MONICA的诊断标准,发生急性脑出血占脑卒中的比例由42.0%降至16.0%,而发生急性脑血栓的比例由55.8%上升至81.6%;(3)监测末期和监测初期相比,发生急性脑出血和脑血栓事件的年龄发病专率的变化表现不一. 结论脑血栓的发病率和构成比均增加,是脑卒中主要的问题,应加强其一级和二级预防.

    作者:王文化;赵冬;吴桂贤;刘军;刘飒;秦兰萍;吴兆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基因芯片在传染病分子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基因芯片是指固定有许多有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的载体,通过杂交检测,对各种基因进行分析[1].由于它所具有的高通量性、快捷、便宜等优点,在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分子流行病学领域.基因芯片主要用于菌株的地理流行病学分析、菌株的重要分子特征相关的流行病学分析--分子流行病学的病因学研究及传染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主要从芯片的原理、应用及所存在问题等几方面,初步探讨基因芯片在传染病流行病学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作者:曾浔;张建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暨流行性感冒监测与预防策略研讨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一、创伤性事件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威胁到个体的生命、身体或是精神世界的完整,带来异乎寻常痛苦的人生遭遇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并非罕见,我国仅各类自然灾害平均每年就使2亿人受到程度不等的影响,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的受害者,构成不容忽视的一个巨大群体.

    作者:汪向东;姜经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隆林县2000年鼠疫血清学检测情况分析

    2000年夏季,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首次发生建国以来的鼠疫爆发性流行.疫情波及2个乡9个村13个自然屯.共发生腺鼠疫病人42例,分离出鼠疫菌15株.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秦石英;林新勤;周树武;黄建财;罗寿军;林蓉;黄凤晓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 第三讲 如何获得网上医学信息

    提出好的问题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获得好的证据.掌握高效获取高质量信息和证据的查询和评价是生物医学工作者自我学习和实践能力提高的必需途径.目前,网络医学信息检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与以往的检索方式相比,网络检索具有速度快、效率高,检索途径多,灵活方便,更新、更快和输出结果方便等特点.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网上免费医学信息的检索、评价和应用.

    作者:吴涛;詹思延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北京儿童医院1995~2000年川崎病住院患儿发病调查

    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我国川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现将我院1995~2000年川崎病住院患儿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棠;王利平;张永兰;柴晓敏;张拓红;柳川洋;川崎富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社区健康儿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的检测与分析

    多年来一直把青霉素作为治疗肺炎链球菌的首选药物,1965年在美国波士顿首先报道了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enicillin resistant pneumococci, PRP)的出现,为此我们对4个不同社区幼儿园健康儿童呼吸道肺炎链球菌进行了分离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李颢;程金玲;王志东;王三群;刘小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的肥胖与子宫内膜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确诊的上海市区497例30~69岁子宫内膜癌病例和497名对照的发育史,并进行身体测量.结果青少年时期的身高和体重与子宫内膜癌未见显著性关联;除20岁左右外,成年各阶段的体重指数(BMI)均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体重增加>7.5 kg显著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危险,但体重增加比例为15%以上只在40~50岁年龄段有显著意义.20~30岁的体重减轻对子宫内膜癌有保护作用.体重、BMI、腰围臀围比(WHR)的测量值大均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身高、坐高身高比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关.结论青少年时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无显著联系,而成年时期的肥胖程度和体脂的分布均是独立危险因素.30岁前后体重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不同的影响.

    作者:徐望红;戴奇;阮志贤;程家蓉;金凡;舒晓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罗城县8例输入性恶性疟疾调查

    罗城县曾是疟疾高发区之一,发病以间日疟和三日疟为主,经过多年的灭疟工作,已11年无内源性病例.2000年5~12月份,全县共发生8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蒙增慧;孔庚祥;吴新凤;黄安静;吴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柱层析方法比较

    我们用几种不同柱层析系统对出血热原代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进行纯化,建立适合出血热病毒抗原的纯化方法.

    作者:王棋;韩亮;冉姝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失眠现患率及催眠类药物应用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老年人中的失眠现患率、催眠类药物的滥用甚至成瘾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经济负担, 已引起发达国家的广泛关注,国内目前尚缺乏有关资料.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山东省城市老年人中失眠现患率和催眠类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刘连启;刘贤臣;刘兆玺;杨晓东;李传琦;矫正谊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网络在预测糖尿病发病中的应用研究

    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活动是人类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理想,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简称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 NN)正是这样一种模型:它巧妙地将生物神经网络(biological neural network, BNN)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用数学形式模拟出来 ,使其具有人脑的某些功能.该方法自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兴起以来,已在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1].在流行病学中也逐渐受到重视,关于疾病预测方面的研究虽有一些, 但多是以临床资料为基础[2-4],基于流行病学资料的疾病预测到目前为止还未见报道,我们将以某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基础对这一方法在流行病学个体疾病发病预测中的应用潜力及特点做一简要介绍.

    作者:高蔚;施侣元;董福霞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宜春地区精神发育迟滞流行病学调查

    我们以1999年7月1日零时作为调查时点,在宜春地区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熊生才;万纯;兰胜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104株幽门螺杆菌插入序列IS605、IS606的分布

    目的筛查中国5地区幽门螺杆菌(Hp)插入序列IS605、IS606的分布.方法选取来自北京、福建、云南、沈阳、香港等地共104株Hp,用PCR及染色体打点杂交的方法筛查IS605、IS606的分布,并对其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中国5地区Hp菌株IS605的阳性率为40%,IS606的阳性率为18%.云南菌株IS605的阳性率有高于其他地区的趋势,不同地区IS606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不同临床诊断结果分离的菌株IS605、IS606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IS605的两个开码读框ORFA、ORFB共存.结论中国5地区Hp菌株广泛存在IS605、IS606,且IS605的分布可能与菌株分离个体的地理位置有关.

    作者:张茂俊;张建中;何利华;郭浩岩;尹焱;周增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济南某部队人群甲型肝炎前瞻性调查

    甲型肝炎(甲肝)是严重危害部队指战员健康的疾病之一,为了查明部队病毒性肝炎尤其甲肝实际发病率及其特点,于1993年1月开始在某部进行甲肝前瞻性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杨占清;刘运喜;王宏伟;孙海龙;邢瑞云;郭进清;王明连;于晓敏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抑郁症状对社区亚老龄及老龄人群心身健康结局影响的随访研究

    目的探索抑郁症状对社区老年人群健康结局的影响.方法对上海市静安区同一批非痴呆55岁以上人群应用中文版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等调查工具,进行5年随访.按当年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对5年后多项心理和躯体健康结局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2次面访者2 927名.按照首次CES-D得分将有无抑郁症状分为4个等级,基线分布除年龄外,性别、教育程度、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差异均存在显著性.(2)以首次CES-D分数、年龄、性别、教育程度、MMSE、AD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CES-D得分与5年后MMSE、ADL、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得分无显著性相关.(3)在控制基线变量后,首次CES-D得分与5年后自我健康评价、记忆力自我评价呈显著性正相关.(4)分别以5年后躯体疾病指数、是否死亡为因变量,以首次CES-D得分等级、年龄、性别、教育程度、MMSE、ADL为自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在躯体疾病影响指数和死亡的风险预测中,5年前抑郁症状影响大,其OR值分别为1.52(95%CI:1.19~1.95)和2.68(95%CI:1.41~5.06).结论抑郁症状是影响社区老人心身健康结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春波;何燕玲;张明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