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和主要应对策略

张经坤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 流行形势, 卫生问题, 社会问题, 病人, 感染者, 公共, 报告
摘要: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为瞩目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我国也正面临着艾滋病的严重挑战.1985年我国发现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人,截止199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2 639例,其中包括艾滋病病人417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免疫效果

    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有效措施,为了解HBV感染标志阳性者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1997年10月至1998年12月对133名20~30岁HBV感染者接种乙肝疫苗.

    作者:管荣斌;韩光红;张习坦;杨红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深圳市宝安区1998年医疗单位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

    1998年6月2~10日和11月2~11日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单位展开传染病漏报调查.根据<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及<广东省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法>,对1998年1~10月全区13家医疗单位(其中区级4家,镇级1家,职工医院1家)的传染病报告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门诊就诊情况、门诊日志、入院登记及检验室检验结果.

    作者:马智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肺结核列入乙类传染病后报告与管理情况的分析

    自1997年1月1日将肺结核列入乙类传染病管理后,锡山市在1997~1998年两年中共报告活动性肺结核病例842例,其中菌阳病例217例,占25.8%.所有报告病例中男性616例,女性226例,性别比例为2.73∶1;病例年龄小14岁,大84岁,其中以25~35岁年龄组病例多,为210例,占24.9%,35~45岁年龄组129例,占15.3%;病例以农民为主,占53.6%,教师、学生、商业服务、医务人员43例,占5.1%.

    作者:何晓清;钱洁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不同基因型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者体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和序列的分布

    应用套式PCR从一例维吾尔族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职业献血员,有多次献血史,无自觉肝炎症状,抗-HCV(+),PCR基因分型为Ⅰ/Ⅱ/Ⅲ混合型]中,扩增出C区部分基因片段(357bp),将其克隆于T载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并对不同基因型的C区片段进行序列测定.

    作者:宋宏彬;王海涛;唐时幸;吉保新;王天祥;张习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江苏省甲型肝炎防制对策制定及其效益评估

    80年代后期江苏省病毒性肝炎发病强度急剧上升.调查表明,高强度的肝炎发病是由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所造成.其特征是,每年3~5月份出现甲肝发病高峰(春峰),其发病数可占全年发病数的31.34%~44.94%.其主要原因是,人群甲肝抗体水平低下,大量易感人群持续存在.

    作者:朱荣;刘光中;曹文英;叶蓉春;羊海涛;贾成梅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江都市1987~1997年32起甲型肝炎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江都市1987~1997年共发生32起甲型肝炎爆发,发病387例,罹患率在6.25‰~213.59‰之间,无死亡病例.

    作者:吴志明;陈华珠;赵万怀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快速检测大肠杆菌O157菌株在流行病学上的应用

    O157大肠杆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的一种主要血清型,能引起人类出血性腹泻,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可能并发溶血性尿毒症和紫癜而受到重视.自从1982年首次从食用牛肉汉堡包而导致出血性腹泻患者粪便和汉堡包中分离到此菌后,相继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和日本发生多次由O157菌株引起腹泻的爆发和流行.

    作者:俞顺章;卢林耿;张幼辰;卫国荣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湖北省宜昌市38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周期性的论证

    目的 了解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发病周期性规律.方法 采用周期图法分析了宜昌市1960~1997年钩体病疫情资料.结果 宜昌市38年来钩体病年发病率为15.43/10万,流行周期为10年,周期振动有统计学上显著性意义(J=4.179,P<0.05).结论 这为掌握钩体病流行规律,有效控制疫情提供依据.

    作者:程德明;潘会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当前麻疹消除工作的难点及对策

    麻疹消除已成为全球有关专家关注的难题,从全球麻疹发病情况和结合横县近10年来麻疹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苏长金;苏海萍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农村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探讨农村成年居民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水平的关系.方法 以ELISA方法对赞皇县1 504名30岁以上居民血清Hp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以放射免疫学方法对该组调查对象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和GAS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 赞皇县农村成年居民血清Hp抗体阳性率为66.4%,在性别之间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在不同年龄组的居民中,30~50岁和70岁以上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有增高趋势,但统计学意义不明显.胃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居民血清Hp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明显.血清Hp IgG抗体阳性居民血清PGⅠ、PGⅡ和GAS水平(62.3μg/L,15.45μg/L,74.00pg/ml)均明显高于Hp IgG抗体阴性者(42.1μg/L,6.40μg/L,66.00pg/ml),P<0.005,而血清PGⅠ/PGⅡ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4.0∶6.6,P<0.005).结论 赞皇县大部分农村成年居民有Hp感染;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和GAS水平.

    作者:张祥宏;孙旭明;赵文元;严霞;王俊灵;张振国;米建民;谢同欣;王会艳;三角顺一;青木一雄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在院内感染性肺炎逆行感染途径研究中的应用

    关于院内感染性肺炎(NP)是否存在胃→咽→下呼吸道的逆行感染途径尚缺乏基因组DNA水平上的确凿证据.1998年6月至1999年3月选择三所教学医院脑外科、神经内科行气管切开或插管的患者,按全国医院感染监控中心制订的诊断标准确诊NP,年龄≤15岁,确诊为肺部感染时间≤48小时者除外.发生NP的归为病例组,未发生NP的归为对照组.

    作者:代芊;邓宏;黄汉朝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甲型肝炎疫苗免疫的成本效益分析

    目的 为提高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的经济效益和为制订甲肝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平衡点分析和抗体水平平衡点分析等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结果 发现调查地嘉兴市在甲型肝炎发病率为41.15/10万的情况下,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比为2.53,成本效益平衡点甲型肝炎的发病率应为16.26/10万,对甲型肝炎抗体阳性率50%以上的人群接种时,抗体筛选后再接种能节省费用.结论 开展甲型肝炎疫苗的大规模人群接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15~29岁的人群为接种的首选对象,对25岁以上人群接种前先进行抗体筛选能节省成本.

    作者:陈恩富;姚军;杨介者;王振海;朱顺元;吴祖云;孟庆跃;袁长海;刘兴柱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庚型肝炎感染者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状况调查

    1997年采用酶联免疫试验方法和PCR技术,对杭州市的一些人群作了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并对感染者的血清,进一步作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情况的检测.

    作者:黄志成;蔡一华;王一泓;许珂;余文炳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从酒泉地区麻疹发病趋势探讨控制策略

    建国前后麻疹在酒泉地区流行甚广,3~4年发生一次爆发性流行,发病率高达1%~2%,并发肺炎是儿童的主要死因.1953~1980年共发病55 254例.1978年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加强计划免疫工作的通知>,使麻疹等计划免疫针对传染病初步得到控制,明显地降低了发病率.

    作者:何鹏图;席建国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垂直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S区变异株检出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目的 研究垂直传播中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变异的流行病学意义.方法 以配偶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的4名女性携带者与6名男性携带者及其子宫内感染HBV的胎儿为对象,以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检测母子、父子所携HBV S区451~660位核苷酸序列.结果 母子、父子间同源性98%~100%,检出491、494、530、546、581位点变异致使113、114、126、131、143位氨基酸替代,其中2对父母与胎儿检出126位变异.4例胎儿检出131位变异,其中2例胎儿合并检出143位变异.结论 HBV垂直传播中存在S基因变异株,可能以126、131、143位氨基酸变异株为主,这些变异株可能使HB疫苗免疫失败.

    作者:王珊珊;姜普林;彭桂福;曾年华;王志斌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建立引物双标记的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军团菌mip基因

    建立一种新的检测嗜肺军团菌mip基因的引物双标记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PCR-ELISA)法,应用于豚鼠军团菌感染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其方法是将一对嗜肺军团菌引物分别标记有生物素和异硫氰酸荧光素,经PCR扩增后,将标记有生物素的PCR扩增产物加入链酶亲和素包被的微孔板中,洗去未结合物后直接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荧光素抗体,待与荧光素结合后,再加入底物产生显色反应,ELISA仪测得A值.

    作者:朱利平;石尧忠;陈一平;李忠明;钟平;邬祥惠;翁心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造就一支跨世纪的现代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者队伍

    可以预言,未来10年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将十分严峻.其一,我国将面临新生传染病的挑战,其中以HIV/AIDS的威胁大.大的危险在于,很多人至今只知道中国是世界上HIV/AIDS发生率低的国家之一,而不晓得中国该率的增长率也是世界上高的国家之一,更未意识到我国传染病流行病学工作者所熟悉的生物医学防治模式恰恰穷于应付当前HIV/AIDS的流行.

    作者:曾光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一起脊髓灰质炎爆发的回顾与反思

    1993年8月上旬福建省某村发生6例疑似脊髓灰质炎(脊灰)病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肌痛、腹泻、呕吐和肢端麻痹.患者年龄4个月至11岁,其中4岁以下5例.首发病例以发热、肌痛为主诉,1993年4月25日出现肢体麻痹,先后到各家医院就诊.

    作者:郭齐华;陈陆明;周勇;杨秀惠;蔡志坤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428例淋病患者淋球菌多部位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1994~1997年对确诊的428例淋病患者多部位(尿道、宫颈、直肠、咽部及眼结膜)进行采样,经实验室检查确定淋球菌感染部位,把≥2个部位感染者视为多部位感染.

    作者:孙冰;刘向阳;杜欣;胡静华 刊期: 1999年第04期

  • 军队传染病防制及其流行病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

    军队作为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疾病状况与国家和社会人群疾病状况密切相关.但由于军队的特殊性,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也有特点.尤其是传染病,在生活高度集中、流动性大、任务特殊(如守土戎边、抢险救灾、作战等)的军队人群中更易发生和传播,甚至发生规模不等的爆发和流行,其危害和对军队战斗力的影响往往较其它疾病更为严重.

    作者:张习坦 刊期: 1999年第04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