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洁;朱声华;罗仲金;雷莉
沙门氏菌病是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人畜共患病之一,其病原沙门氏菌属肠道细菌科,包括那些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胃肠炎、伤寒和副伤寒的细菌.它们除可感染人外,还可感染很多动物包括哺乳类、鸟、爬行类、鱼、两栖类及昆虫.人畜感染后可呈无症状带菌状态,也可表现为有临床症状的致死疾病,它可能加重病态或死亡率,或者降低动物的繁殖生产力.
作者:彭丽萍;陈博文;徐建超;刘中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吖啶橙(AO)染色可以作为肺炎衣原体(Cpn)包涵体的染色方法.它是一种快速检查 Cpn 感染的较好方法,有可能替代荧光单抗染色的功能,克服单抗染色时细胞结构显示不清的缺点,具有简捷、价廉和既能反映衣原体包涵体的形态和成份,又能反映包涵体不同时期 RNA 和 DNA 含量变化的独特优点.
作者:余竹元;项俊庆;王卫群;李子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7年以来我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小盾纤恙螨的媒介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RT-PCR和Nested RT-PCR从恙螨体内检测到HFRSr-RNA;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在恙螨的卵巢细胞、支肠细胞等组织中检测到HFRSU-RNA.以上结果为恙螨的媒介意义提供了具有分子水平的直接证据,对 HFRS 的流行病学和预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作者:张云;朱进;唐家琪;吴光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在 HeLa 细胞中表达恶性疟原虫红细胞结合蛋白 EBA-175 和富组氨酸蛋白 HRP-II,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学特性.方法将 EBA-175和 HRP-II 部分基因串接插入 PCDNA3 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表达质粒 PCDNA3/EBA175-HRPII.采用磷酸钙-DNA 共沉淀法将重组质粒转染 HeLa 细胞进行体外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 SDS-PAGE、Dot-ELISA 和 Western-blot 鉴定.结果表达产物占表达蛋白总量的16.4%,相对分子量与预设计的 48kDa 基本相符.表达产物与鼠抗恶性疟原虫血清及构建的重组质粒免疫鼠血清产生特异免疫反应.结论表达载体 PCDNA3 在 HeLa 细胞内可表达出具有一定免疫学活性的恶性疟原虫重组抗原蛋白.
作者:陈海峰;王又红;余新炳;吕芳丽;陈观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儿男,15月龄.因发热3d,伴左侧肢体反复抽搐2d入院.体查:体温39℃,神志清醒,精神萎靡.腹软,肝脾均在肋下2cm,无明显触痛.颈软,左上、下肢轻度瘫痪.头颅CT显示右顶部小片状低密度影.脑脊液常规生化正常,培养阴性.血培养阴性.天冬氨酸转氨酶57IU.
作者:齐静姣;张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华支睾吸虫病,是由于华支睾吸虫成虫寄生在人体肝胆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主要流行于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截至1985年,全世界估计有2800万病人,解放以来经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证明该病在我国是一种流行面积很广、感染率较高的寄生虫病,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作者:左胜利;桂爱芳;杨连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克隆并表达日本血吸虫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以制备血吸虫疫苗候选分子.方法利用 PCR 技术扩增日本血吸虫大陆株的 cDNA 基因,经 BamHI 和 EcoRI 双酶切后定向克隆于原核表达质粒 PEGX2-T,并在大肠杆菌进行表达研究.结果获得目的基因克隆,在大肠杆菌可诱导表达约 44kD 的融合蛋白,该重组抗原能被慢性血吸虫病人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地表达了一种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作者:田生和;段凯;赖建平;王大坤;郑宏;石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卡氏肺囊虫(Pneumocystis carinii,Pc)于1988年被证明是一种真菌,主要引起免疫妥协患者,特别是感染HIV的AIDS患者的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在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中,传统的表型分型方法,如用特异抗血清仅能区分来自不同宿主及不同地理区域的Pc,不能进行株鉴定,难以满足实际需要[1~3];现代的基因分型方法,因其分辨力和分型率高而倍受重视.由于感染人类的Pc尚不能人工培养,RFLP[4]、PFGE[5]等需用大量病原体的分型方法并不适合临床及环境样本中微量Pc的分析.
作者:杨湘越;王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检测恙螨幼虫体内恙虫病东方体,分析福建恙虫病可能流行的趋势.方法从福建山区及沿海地区捕鼠采集恙螨幼虫,通过分类鉴定,以每只鼠体的寄生螨作为一个被检单位,用套式 PCR 扩增恙虫病东方体Sta 58kDa基因的88bp片段,以确定恙螨幼虫是否携带本病原,继而估计该地区是否存在恙虫病疫源地.结果从105份被检单位的恙螨幼虫检出7份恙虫病东方体阳性标本,主要宿主为黄毛鼠,主要媒介为纤恙螨属的地里纤及小板纤恙螨,与有关资料比较,证实本省恙虫病的宿主和媒介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福建沿海地区恙螨的恙虫病东方体的感染率高于山区,疫源地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作者:严延生;郑健;陈亮;廖灏溶;于恩庶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用重组质粒 pcDNA3-P30 免疫 BALB/c小鼠,观察其 DNA 免疫所诱导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和保护性作用.方法大量制备质粒 DNA,肌肉注射免疫小鼠.ELISA 测定 IgG 抗体滴度;免疫鼠血液组织 P30 基因 PCR 扩增;弓形虫攻击感染.结果用ELIAS 法检测的抗体 IgG 滴度1∶2560,免疫后3周及6个月从免疫鼠血液组织中检测到 P30 基因;攻击感染实验组的存活时间较对照时间延长(P<0.05),结论重组质粒pcDNA3-P30 免 BALB/c 小鼠可诱导一定的体液免疫应答,对抗攻击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性.
作者:周永安;陈观今;郭虹;郑焕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用套式 PCR 快速检测水沟和丛林等地的钩端螺旋体.方法选 Leptospira borgpetersenii 中的一段保守序列 IS1533,设计两对引物,用套式 PCR 检测六种不同血清型的钩体.结果 6株致病株均出现单一246bp 的特异性扩增产物,而腐生株、空白对照无任何 DNA 扩增条带.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能检测500fg 模板的扩增产物.结论套式 PCR 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快速检测自然疫源中钩体的有效方法.
作者:万成松;张文炳;曹虹;赵卫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比较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和排泄分泌抗原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收集人工感染大鼠小肠内的成虫,经研磨和冻融制备成虫可溶性抗原.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从培养液中提取旋毛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分别用两种抗原免疫小鼠,间隔1周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周,每只小鼠攻击感染100条旋毛虫感染性肌肉幼虫.感染后1周检查小鼠小肠内成虫数量和雌虫生殖力,感染后5周检查肌肉幼虫负荷.结果成虫可溶性抗原诱导的成虫减虫率、新生幼虫减虫率和肌肉幼虫减虫率分别为79.55%、62.25%和65.0%.成虫排泄分泌抗原诱导的成虫减虫率、新生幼虫减虫率和肌肉幼虫减虫率分别是97.27%、86.60%和90.0%.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旋毛虫成虫可溶性抗原和成虫排泄分泌抗原均能够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抗攻击感染的免疫力,但后者的免疫原性更强.
作者:申丽洁;朱声华;罗仲金;雷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为探讨恙虫病与肝损害的临床关系,作者从1984年6月以来,对本院所收治的恙虫病病例中有肝损害的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现将有肝损害的37例回顾性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曾传生;向吉夫;黄爱群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患者女性,农民,37岁,以寒战高热伴剧烈前额头痛15d,于1996年8月12日入院.体温39.5℃,烦躁,醉汉外观,全身皮肤潮红,左前臂及腋窝皮肤处有3个焦痂,左腋窝可触及4个肿大淋巴结,有触痛,眼结膜充血,双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颈软,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15mm,质软、触痛,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克氏征阴性,布氏征阴性,巴氏征阴性.
作者:胡宝生;肖朝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对74例钩体脑动脉炎患者血液及脑脊液进行钩端螺旋体普通培养、L 型培养,患者血清做显微镜凝集试验,用免疫荧光染色确定钩体 L 型及其原菌型.结果钩体脑动脉炎患者钩体L型培养、普通培养、钩体 MAT的阳性率分别为:47.3%、18.9%、70.3%.分离出的钩体 L 型呈多形性.结论钩端螺旋体 L 型感染与钩体脑动脉炎的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江振友;林晨;蒋惠荷;罗伟中;李英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把辐照技术应用于食品的无害化处理和延长保藏时间,是我国政府和平利用原子能的一项重要决策.60年代以来,国内多部门、多学科密切合作,在食品辐照工艺、卫生安全性、卫生标准等方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作者:王培仁;王中州;张丁;张建功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沙眼衣原体可以引起多个部位的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间接血凝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沙眼衣原体抗体能否反应孕妇泌尿生殖道的感染情况,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问题.孕妇沙眼衣原体感染对孕妇和新生儿健康的危害都比较严重,了解孕妇沙眼衣原体的感染情况可为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全意;张桂宁;郝风荣;潘玉珍;刘海英;戴旻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恙虫病东方体 CMY 株与其它株的关系.方法测定 CMY 株 sta56 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并与其它株相应序列进行比较.结果在测定的 324bp序列中,GC 含量为43.5%;与Karp、Gilliam、Kato、kuroki、Kawasaki 及Shimokoshi 株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1.0%、87.3%、87.0%、87.3%、86.1% 及 73.8%.结论 CMY 株与已报道的恙虫病东方体菌株不同,与 Karp 株有很高的同源性.
作者:陈添胜;谭丽霞;罗会明;许曼波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前对鼠体内恙虫立克次体(Rt)的分离,一般采用取鼠肝、脾、肾混合匀浆后接种小白鼠腹腔传代[1,2],但一些学者单独采用脾匀浆[3,4],或脾与肾混合匀浆[5,6]接种小白鼠亦能成功地分离出Rt,于恩庶等报告从鼠(沟鼠、屋顶鼠、田鼠)脑、脾和肾脏内分离Rt结果并不一致,以肾为分离材料为阳性率为高,脑、脾次之[7].作者采用Rt分离及脏器组织印片检查等方法分别从黑线姬鼠、大仓鼠的脾、肝或肾中分离到Rt,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运喜;杨占清;吴钦永;苏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我国北方尤以畜牧业发达地区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而肺包虫的发病率反次于肝包虫病居.第二位.我院自1982~1998年共救治肺包虫病46例,本文就其单发、多发性肺虫病合并其它部位包虫及并发症的诊断处理、手术体会分析如下:
作者:国斌;郝永存;余生林;王永成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