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双媛;徐姣;谷建梅;吴苏礼;祁永华;刘国良;姜玲;陈丽娟
目的:采用代谢轮廓及代谢径路分析方法揭示十精丸对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经典的SD大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即紫外线照射大鼠皮肤诱导大鼠产生皮肤光老化,对血清中抗氧化酶系活力、羟脯氨酸含量及病理学观察方面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评价,同时给予十精丸进行干预,采集实验过程中大鼠夜尿供代谢组学分析,通过对模型复制及十精丸给药过程中的大鼠尿液的轨迹变化及差异代谢物标记物的代谢径路及关键靶点分析,阐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及十精丸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已发掘的关键代谢物及代谢酶用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及治疗研究.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SOD、HPY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予十精丸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呈回调趋势,向空白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在紫外光照过程中,体内代谢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对海量代谢物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及差异代谢的深入挖掘发现,与大鼠皮肤光老化过程密切相关6个代谢物,即花生四烯酸、L-半胱氨酸、牛磺酸、L-精氨酸、肌酐、L-鸟氨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十精丸可能通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关键代谢酶及代谢物发挥干预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双媛;徐姣;谷建梅;吴苏礼;祁永华;刘国良;姜玲;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复发性流产(RSA)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和妇科疑难病症.育龄期妇女的发病率大概1% ~3%,约10%~20%的妊娠孕妇会发生复发性流产[1],且有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复发性流产病因复杂,临床上排除了明确因素,仍约30%~40%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现对近年来URSA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叶文娇;冯晓玲;商冬雪;孙可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贝丹益肺胶囊对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CatKmRNA的影响,探讨其防治IPF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肺纤维化、对照组、贝丹益肺胶囊组和强的松组,各组10只.模型组、贝丹益肺胶囊组和强的松组将博莱霉素(5 mg/kg)滴入大鼠气管内建立肺纤维化的模型.免疫组化检测模型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肺组织中CatK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检测CatKmRNA在IPF大鼠肺组织匀浆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肺内CatK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贝丹益肺胶囊治疗组(P<0.05).大鼠肺内CatKmRNA表达在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贝丹益肺胶囊治疗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贝丹益肺胶囊可减轻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的纤维化程度,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减少CatKmRNA在肺组织中的含量,使胶原的降解和沉积维持在一相对衡定的正常代谢状态,使肺纤维化的进展减慢或逆转.
作者:孙丽;张碧海;江柏华;王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不同波形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aspase-12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Caspase-12在脊髓损伤大鼠细胞凋亡中的机制.方法:将1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每组各33只);每组再分成8h、3d、7d3个亚组(每亚组各11只).用改良Allen's法进行脊髓损伤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甲强龙组分别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及甲强龙,疏波组、疏密波组分别给予频率为2 Hz、2 Hz~100 Hz的脉冲重复电流.以图像分析、Western Blot和RT-PCR等方法观察脊髓损伤大鼠的脊神经细胞内Caspase-12蛋白和mRNA的表达规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SPSS 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的图像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aspase-12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疏波组及疏密波组;疏密波组数值高于疏波组.各时相点均出现:正常组脊髓神经Caspase-12mRNA表达水平较低,而模型组、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均出现明显上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组与甲强龙组、疏波组及疏密波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甲强龙组明显高于疏波组及疏密波组;疏密波组数值高于疏波组.结论:电针和甲基强的松龙均能降低脊髓损伤大鼠Cadpase-12的表达水平,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起拮抗作用;电针效果由于甲基强的松龙,且疏波效果优于疏密波.
作者:尹洪娜;孙忠人;李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挖掘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的用药规律.方法:选取中国古代40部医案古籍,搜集整理这些医案中与治疗抑郁症相关的中药记载,将其纳入数据库,利用统计学聚类分析和关联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研究整理的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中使用方剂150条,中药200种,用药总频数为2 370次.结果:核心单味药依次为香附、甘草、茯苓、半夏、生姜、白芍、栀子、苍术、陈皮、当归、白术、柴胡、川芎等;治疗抑郁症医案中以理气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为主要功效的药物为主;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辛、苦、甘为主;归经以脾、肺、胃、肝、心、肾为主.关联分析结果显示了中药间的关联情况,得出药对的频繁项集.结论:从中国古代抑郁症医案得出的数据挖掘信息,丰富了抑郁症的历史文献研究,也对治疗抑郁症新药的研发和临床治疗提供目标和思路.
作者:陈婷婷;刘雅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王行宽教授是第二、三、四、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临证5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为擅长,对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研验尤精,精研阴阳五行学说,深谙其相互消长、生化、制约之规律,尤洞晓脏腑相关学说,治疗疑难杂症每多采取多脏调燮、综合治疗的方案,习用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十分注重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倡导“杂病治肝”的学术观点.
作者:范洪桥;刘丽芳;王行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孙氏腹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CD62p表达及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腹针组,疗程均为2周.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静脉血中CD62p含量的变化,并选择健康志愿者30名测定参考值.选用简化的下肢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评估孙氏腹针治疗下肢功能障碍的效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CD62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1);两组治疗后CD62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腹针组CD62p水平降低更为显著;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针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腹针组临床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孙氏腹针结合体针对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有更好的改善,降低CD62p表达水平,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王一茗;孙贵才;徐轶尔;郑春雨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杜仲有效成分β-萘黄酮对中波紫外线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中的保护作用.方法:β-萘黄酮预处理正常和UVB辐射人类皮肤成纤维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MMP-1、Ⅰ型前胶原蛋白含量.结果:我们发现在正常和UVB照射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β-萘黄酮呈浓度依赖性的诱导Ⅰ型前胶原蛋白表达、抑制金属蛋白酶-1蛋白表达.结论:中波紫外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β-萘黄酮促进前胶原产生、抑制金属蛋白酶-1表达.这些结果表明天然植物成分β-萘黄酮有望成为一种新型抗皮肤衰老药物.
作者:刘大旭;高晓波;祁永华;李孟;王瑶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0例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运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次,1天1次,连续给药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芪明颗粒4.5g每天3次口服,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于餐后2h采用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可靠的方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升阳益胃汤出自《内外伤辨惑论》.李冀教授临证时对辨证为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湿郁生热证者多以升阳益胃汤加减之,疗效颇佳,故本文举病案三则,以资参考.
作者:吴全娥;李在斯;运峰;郑剑;石鑫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性激素六项的测定,观察栀早颗粒治疗肝郁痰结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60例ICPP女童口服栀早颗粒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三个时间点性激素六项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治疗前后ICPP女童的性激素六项水平均表现出下降趋势.治疗3个月后的性激素六项水平除孕酮外,余5项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个月后,性激素六项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复方栀早颗粒可降低ICPP女童性激素水平,是治疗ICPP的的有效方法.
作者:车艳玲;李晶;马艳春;孙玉华;杨丽珍;张雪松;马宝柱;石光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51/6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
作者:申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应用养心汤治疗急性心梗亚急性期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随机化分组收集年龄40~ 80岁,符合西医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动态STT改变、心肌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的且无明显心功不全的,原发病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部分病因不明的住院患者.排除合并乳头肌断裂,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单纯右心室梗死者等不符合入选标准者.随机选取我科住院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构成、原发病等方面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组间均衡性较好,均有可比性.
作者:王晓丽;孙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和SPSS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4年1月-2015年10月以来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分析药物的频次和关联规则,对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方剂88首,涉及不同的中药共232种.确定了12个核心药物配伍,六首新方剂和八个高频药群.结论:治疗胶质瘤方剂以平肝熄风、破瘀散结,补气养血和健脾化湿为主,并以辛、苦、甘味,归肝、肾、脾和肺经的中药居多,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依据.
作者:朱迎君;周莉;樊永平;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深入研究衰老机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限.本文通过对衰老相关文献整理,对两种医学体系于衰老过程的认识及干预手段的相似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从中医学角度研究衰老的重要性,以期为衰老研究提供更广的思路.
作者:梁华;兰辛键;李奇玮;朱明雪;尚雨嫣;刘璐;隋雨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颅脑损伤后精神异常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5年间收治的60例颅脑损伤后(额叶损伤为主,病情稳定后出现精神异常)的患者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联合神经营养药物对于颅脑损伤后精神异常的治疗有显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士涛;杨宝义;魏静;潘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宾彬教授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男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0余载,尤其对男性不育症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经验,临床上“以通为用”治疗不育症,每获奇效,学生侍诊导师左右,收获颇丰,现选病案2则,以飨同道.
作者:王从俭;陆海旺;林思伟;谭育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本文综述了针灸治疗压疮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进展.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艾灸、电针、火针、针刺或相互配合共同治疗.实验研究目的以探究电针、火针、艾灸治疗压疮的作用机制和疗效为主.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实针灸治疗压疮疗效确切,并以围刺和傍刺的针刺手法为主,以悬起灸的艾灸方式常用.
作者:曾祥新;孙忠人;李佳诺;张秦宏;岳金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超声评价复发性流产患者服用温肾暖宫方后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复发性流产患者30例为治疗组,其中中药治疗组16例,西药治疗组14例,正常15例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及与正常组之间子宫内膜下螺旋动脉及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患者子宫内膜明显增厚;子宫螺旋动脉、卵巢动脉阻力指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中药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②停药后6个月内,中药治疗组成功妊娠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温肾暖宫方增强子宫内膜及卵巢血供,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妊娠成功率.
作者:谢知慧;裴冬雪;尹璐;赵粉琴;武权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予痹宁汤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血尿酸、白细胞、关节肿胀程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均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尿酸,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佟颖;陈德欣;李延;王丽芹;于雪峰;刘亚芮;程思佳;李一平;文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