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朱迎君;周莉;樊永平;王蕾

关键词:胶质瘤,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组方用药规律
摘要: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和SPSS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4年1月-2015年10月以来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分析药物的频次和关联规则,对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方剂88首,涉及不同的中药共232种.确定了12个核心药物配伍,六首新方剂和八个高频药群.结论:治疗胶质瘤方剂以平肝熄风、破瘀散结,补气养血和健脾化湿为主,并以辛、苦、甘味,归肝、肾、脾和肺经的中药居多,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依据.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学与现代医学对衰老认识的相关性举隅

    衰老是机体不可避免的生命过程,深入研究衰老机制可能有助于延长人类寿限.本文通过对衰老相关文献整理,对两种医学体系于衰老过程的认识及干预手段的相似点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从中医学角度研究衰老的重要性,以期为衰老研究提供更广的思路.

    作者:梁华;兰辛键;李奇玮;朱明雪;尚雨嫣;刘璐;隋雨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宣肺固金汤治疗脑卒中后肺感染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宣肺固金汤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指南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西医指南方案治疗和宣肺固金汤口服或鼻饲,疗程2周,比较临床疗效及超敏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HS-CRP)含量均有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PI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CPIS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痊愈为20例,占66.67%,显效为7例,占23.33%,有效3例,占10.00%,无效0例,占0.00%;对照组痊愈为10例,占33.33%,显效为6例,占20%,有效9例,占30%,而无效为5例,占16.67%.结论:宣肺固金汤治疗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疗效确切,能够抑制HS-CRP释放,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凯;尚莉莉;蔡国锋;孙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淫羊藿对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的影响

    目的:通过成年雌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OVX)探讨淫羊藿对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水平、血清中血脂成分及胸腺、子宫、肾上腺、脾脏器比重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在220~240 g大鼠60只,按体质量随机选取50只,进行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剩余10只大鼠进行假手术.双侧卵巢摘除手术的5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淫羊藿高、中、低剂量组;假手术组作为空白对照组.给药治疗90天后,测定各组血清中雌二醇(E2),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CHO)的水平;测定各组肾上腺、脾、子宫、胸腺脏器比重系数.结果:淫羊藿高剂量组、淫羊藿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血清中E2含量明显升高(P<0.05),淫羊藿低剂量组也有升高OVX大鼠血清中E2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HDL-C、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LDL-C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OVX大鼠血清中LDL、TG、CHO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DL水平有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血清中HDL、LDL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G、CHO水平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淫羊藿高、中剂量组均可显著性提高OVX大鼠的肾上腺、脾、子宫的脏器系数(P<0.05).结论:淫羊藿能明显升高卵巢摘除大鼠血清中雌二醇水平,改善血脂,增加肾上腺、脾、子宫脏器比重系数.

    作者:张玉昆;牛雯颖;姜广坤;李凤金;肖洪彬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益心血脂康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的作用

    目的:观察益心血脂康(YXK)对AS模型大鼠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YXK低、高剂量组和阿乐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动物摄食正常颗粒饲料,模型对照组及YXK各组在摄食高脂饲料的基础上采用ipVD3加激发免疫反应的方法复制AS模型.各组动物连续灌胃90 d,检测血清TC、TG、LDL-C、HDL-C、Ca、SOD、MDA、NO、NOS、ET、IL-6、IL-18、CPR、TNF-α、sCD40L及APN并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和脏器指数;取胸主动脉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Ca、MDA、ET、IL-18、CPR、TNF-α和sCD40L显著升高(P<0.05),而SOD、NO、NOS和APN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YXK组可降低AS大鼠肝脏指数、AI、血清TC、LDL-c、MDA、TNF-α、IL-6、IL-18和sCD40L水平(P<0.05),并显著提高血清NO、NOS和APN水平(P<0.05).HE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主动脉可见内皮损伤,有粥样斑块形成,给药各组均可减少其主动脉损伤.结论:YXK通过改善AS模型大鼠脂质代谢、减少氧自由基损伤以及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或释放等功效,干预或减缓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霞;王守富;刘惠霞;孙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自制养心汤预防急性心肌梗死亚急性期心肌重构60例

    2012年6月-2014年6月,笔者应用养心汤治疗急性心梗亚急性期患者6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1.1 随机化分组收集年龄40~ 80岁,符合西医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1](动态STT改变、心肌酶升高有诊断意义)的且无明显心功不全的,原发病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部分病因不明的住院患者.排除合并乳头肌断裂,心脏破裂,心源性休克,单纯右心室梗死者等不符合入选标准者.随机选取我科住院120例,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因构成、原发病等方面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组间均衡性较好,均有可比性.

    作者:王晓丽;孙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朱世楷教授治疗消化病常用药对举隅

    目的:总结朱世楷教授运用药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举例论述朱世楷教授诊疗消化系统疾病遣方用药的特色.结果:石榴皮、煨诃子、辣蓼草寒温并用,胃肠得和治疗腹泻;泽兰、黑大豆、路路通、褚实子养阴活血利水治疗肝性腹水;预知子、菝葜预防消化道癌病;猫爪草、金樱子、菟丝子抑菌治疗慢性肾病;生山楂、荷叶消浊降脂.结论:朱世楷教授运用常用药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经验临床上行之有效,深得患者信任和好评,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诸凡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王行宽教授基于“风咳”理论治疗乳腺癌放疗后放射性肺炎经验

    王行宽教授是第二、三、四、五批国家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临证50余载,对内科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症为擅长,对心脑血管疾病、胃肠疾病及内分泌疾病研验尤精,精研阴阳五行学说,深谙其相互消长、生化、制约之规律,尤洞晓脏腑相关学说,治疗疑难杂症每多采取多脏调燮、综合治疗的方案,习用隔一脏、隔二脏乃至隔三脏的治疗策略,非常重视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十分注重肝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对其他脏腑的影响,倡导“杂病治肝”的学术观点.

    作者:范洪桥;刘丽芳;王行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20例的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运动及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再静脉滴注尼莫地平8 mg/次,1天1次,连续给药1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芪明颗粒4.5g每天3次口服,连服3个月,治疗前后于餐后2h采用肌电图仪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胫神经的MCV、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67%,明显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可靠的方法,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宏颖;苏海玉;王永锟;张蓓蓓;李会敏;郭莹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绝经相关症状“潮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潮热是围绝经期妇女常见、典型的症状,其频繁发作和严重程度影响着女性的工作、生活和睡眠,给广大女性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诸多痛苦,成为其就医的主要原因.传统医学认为潮热的病机主要是肾阴亏虚,同时涉及心、肝、脾多脏腑,但心在其发病中越来越占据核心位置;治疗上主要予滋肾、疏肝、调理情志,重视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各具特色.现代医学认为体温调节中枢失衡是其主要因素,新研究确认KNDy神经元参与潮热的源头机制;治疗上仍以激素替代为首选,给药途径多样化,减少副作用,增强疗效.绝经相关症状潮热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近5年来中西医关于本病的研究予以回顾.

    作者:张珊珊;陈赟;卢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3).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升阳活血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下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并以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更优;另外,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38%(62/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 (51/63),两组间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活血汤联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应用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证候积分,其效果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治疗.

    作者:申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十精丸对大鼠皮肤光老化干预作用的代谢组学研究

    目的:采用代谢轮廓及代谢径路分析方法揭示十精丸对大鼠皮肤光老化模型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经典的SD大鼠皮肤光老化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即紫外线照射大鼠皮肤诱导大鼠产生皮肤光老化,对血清中抗氧化酶系活力、羟脯氨酸含量及病理学观察方面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评价,同时给予十精丸进行干预,采集实验过程中大鼠夜尿供代谢组学分析,通过对模型复制及十精丸给药过程中的大鼠尿液的轨迹变化及差异代谢物标记物的代谢径路及关键靶点分析,阐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及十精丸对其干预作用的作用机制,并利用已发掘的关键代谢物及代谢酶用于皮肤光老化的预防及治疗研究.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SOD、HPY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给予十精丸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及组织病理学呈回调趋势,向空白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尿液代谢组学分析发现,模型组大鼠在紫外光照过程中,体内代谢发生巨大变化,通过对海量代谢物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及差异代谢的深入挖掘发现,与大鼠皮肤光老化过程密切相关6个代谢物,即花生四烯酸、L-半胱氨酸、牛磺酸、L-精氨酸、肌酐、L-鸟氨酸.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可用于大鼠皮肤光老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十精丸可能通过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关键代谢酶及代谢物发挥干预皮肤光老化的治疗作用.

    作者:雷双媛;徐姣;谷建梅;吴苏礼;祁永华;刘国良;姜玲;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用化学治疗,化疗方案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3周为1个周期,化疗进行2个周期.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瘀中药煎剂,150 mL/次,2次/d.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为53.84%、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为46.15%、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56.41%,两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4.87,P <0.05),两组实体瘤客观疗效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治疗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EA、CA19-9均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恶心呕吐、腹泻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瘀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能降低单纯化疗的不良反应,适用于晚期胃癌患者.

    作者:赵晓宁;薛文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148例慢性心衰中医主要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的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心衰(CHF)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调查方法,收集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统计CHF各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相互关系.结果:(1)有统计学差异的阳性理化指标:CHF组有WBC、LYM#、MONO#、NEUT#、RBC、HGB、MCH、MCHC、MPV、TG、AST、GGT、BUN、UA、Nt-proBNP及cTnI等16项指标;CHF阳虚证组有HGB、MCH、MCHC、HBDH、TC、TG、TBIL、DBIL、IBIL、BUN、Cr、UA等12项指标;CHF血瘀证组有TG、BUN等2项指标;CHF阴虚证组仅Cr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寻找到一些CHF主要证候要素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差异,将为CHF中医临床辨证客观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韩额尔德木图;孟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三痹汤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血清IL-6、IL-10及MCP-1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三痹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足跖肿胀度及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确切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制备大鼠AA模型,容积法测量关节肿胀程度,X线观察各组大鼠足部骨侵蚀情况,酶联免疫法观察细胞生长因子IL-6、IL-10及MCP-1含量.结果:三痹汤中、高剂量组和雷公藤组大鼠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无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和新骨形成,均优于模型组大鼠的X线表现;三痹汤中、高剂量及雷公藤组均能明显抑制AA大鼠炎症性足肿胀;三痹汤通过抑制AA大鼠IL-6及MCP-1异常分泌和促进IL-10合成,延缓AA大鼠炎症进展.结论:三痹汤可能通过抑制IL-6、MCP-1的致炎效应和提高IL-10抑制炎症反应,改善骨质破坏.可能是三痹汤治疗AA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祁永校;张春芳;纪德凤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痹宁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痛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予痹宁汤治疗,对照组予秋水仙碱治疗,连续治疗1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酯、血尿酸、白细胞、关节肿胀程度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甘油三酯、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试验组治疗后血尿酸、甘油三酯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均改善,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宁汤治疗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尿酸,改善关节功能.

    作者:佟颖;陈德欣;李延;王丽芹;于雪峰;刘亚芮;程思佳;李一平;文慧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升麻止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探索升麻治疗胃肠动力疾病的机制.方法:采用小鼠在体实验,测量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正常小鼠胃排空、肠推进的影响,并采用腹泻指数作为指标观察升麻及其萃取物对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的改善情况.结果:升麻水提物及其氯仿萃取部分可抑制腹泻小鼠模型的总排便数、稀便数、稀便率和腹泻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麻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成分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和小肠推进率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升麻水提物能够减轻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程度,其主要有效成分存在于其氯仿萃取物中.

    作者:张建英;梁玲;聂坚;韦德勇;左爱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初探中医防治芳香化酶抑制剂引起骨相关症状的思路及方法

    芳香化酶抑制剂(AI)是目前治疗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由于用药后患者经常出现骨关节症状(如关节痛、骨痛、晨僵、脉管综合征等),病人难以忍受,导致放弃治疗.笔者采取中医药方法,以内服中药补肾调肝为本,通络化瘀止痛为标,同时配合外治疗法,改善病人骨相关症状,使其能坚持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完成整个疗程.

    作者:徐涛;高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曾庆琪教授经验方前列腺炎Ⅲ号

    目的:分析探讨前列腺炎Ⅲ号方,以总结曾庆琪教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特点,供临床同道参考.方法:通过对前列腺炎Ⅲ号进行辨析,并介绍典型病案,以总结曾庆琪教授运用Ⅲ号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及对本病本质的认识.结果:前列腺炎Ⅲ号方的配伍严谨、临床效果显著,与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因病机相符合,可通过辨证论治将其广泛应用于男科疾病属脾虚肝郁、湿浊内蕴者.结论:前列腺炎Ⅲ号方在慢性前列腺炎等男科疾病的治疗上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焦刚亮;牛培宁;曾明月;刘云波;郭宏志;朱勇;曾庆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逍遥散治疗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逍遥散组)及对照组(利培酮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量表)评定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PRS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逍遥散可以显著改善肝气郁结型产后神志异常患者的精神状态.

    作者:李明;高潇;柴剑波;褚丽丽;苏晶;王志婕;赵永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和SPSS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4年1月-2015年10月以来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文献,建立方剂数据库,分析药物的频次和关联规则,对方剂中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分析;并对药物的性味、归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中医药治疗胶质瘤的方剂88首,涉及不同的中药共232种.确定了12个核心药物配伍,六首新方剂和八个高频药群.结论:治疗胶质瘤方剂以平肝熄风、破瘀散结,补气养血和健脾化湿为主,并以辛、苦、甘味,归肝、肾、脾和肺经的中药居多,为中医药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依据.

    作者:朱迎君;周莉;樊永平;王蕾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