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丽;迟晓玲;周志伟
目的:观察健延龄胶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肾阴虚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分为试验组( FAS集269例;PPS集266例)和对照组( FAS集89例;PPS集87例),试验组口服健延龄胶囊,对照组口服乌灵胶囊,连续治疗28天,观察治疗前后PSQI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进行疗效评定;并且通过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安全性评定。结果:FAS集试验组PSQI愈显率为44.98%(121/269),对照组42.70%(38/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积分愈显率为18.22%(49/269),对照组的17.98%(16/89),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FAS集结果与PPS集一致;两组间生命体征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室检查疗后均未见有意义的异常结果。结论:健延龄胶囊治疗原发性失眠症(肾阴虚证)疗效确定,并且其疗效及安全性与乌灵胶囊相当。
作者:邹伟;于学平;滕伟;戴晓红;孙晓伟;于薇薇;马慧慧;王恒斌;李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湿疹是一种以表皮肥厚、苔藓样变和丘疱疹为特点,并伴有瘙痒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西医治疗顽固湿疹虽起效快,但易反复发作继而加重。本文通过临床所见顽固手湿疹及头皮湿疹做为典型病例,深入分析湿疹的中医病因病机,采用内服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疗湿疹的优势,并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庞雪莹;王德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功能真菌固体发酵的方法,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将菌种M1与湿热灭菌后的人参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药材发酵前后的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结果:M1真菌能够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人参总皂苷的水平,总皂苷含量在第12天达到高,增长率为103.82%;六种单体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含量之和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真菌M1的生物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
作者:张瑜;陈照宇;都晓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并比较研究不同品种、产地瓜蒌皮氨基酸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瓜蒌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 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4∶1),流动相B:醋酸钠-乙腈溶液(93∶7),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瓜蒌皮中19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和聚类分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来源的瓜蒌皮药材,为全面控制瓜蒌皮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郝变;潘丽丽;袁少雄;杨颂;李亭亭;徐何方;李向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当今价值和作用的评价,是文化讨论中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全球化视野,从中医药文化传承遇到的中医药文化内核界定不清,临床诊治与文化的割裂,中西医文化形态的差异三大困境出发,构建出中医药文化传承所需三大路径,即: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互补,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主体的优势,利用中医药国际化实现文化突破。意在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分析,阐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紧迫性。
作者:周苏娅;袁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关于动物药蝉蜕的相关报道,对其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药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表明蝉蜕具有较突出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今后在各医药学领域的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高长久;张梦琪;曹静;旺建伟;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测定连翘不同部位中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表松脂醇β-D葡萄糖苷、连翘苷、连翘脂素和连翘酯苷5种成分的高效液相荧光定量方法( HPLC -FLD )。方法:采用色谱柱 Dima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A)-水(B)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0mL/min。木脂素类成分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270nm,发射波长为340nm;咖啡酸苯乙醇苷类成分激发波长为320nm,发射波长为460 nm。结果:5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8);回收率在95.68%~102.59%。结论:连翘不同部位中5种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方法准确、灵敏、实用,为连翘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梁军;张宇;夏永刚;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笔者做为卢芳老师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通过病例资料的收集、分析、总结,结合学术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归纳整理卢老师治疗疑难杂症用药特点:辨病与辨证,中西要合璧;药味少而精,药量大而惊;继承不守旧,思维多创新;理论有创新,疗效有突破。
作者:李倜;卢天蛟;郎宜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足一号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足一号中药汤剂熏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下肢血管内径狭窄程度、频谱宽度、收缩期峰速比、频谱波形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洪宇;赵娜;张其超;王冰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基于Hertz弹性接触模型,基于原子力显微镜( AFM)研究姜黄素对肺癌细胞的机械特性尤其是弹性模量的影响。方法:利用核小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姜黄素作用后的细胞凋亡,利用AFM检测癌细胞的表面形貌和机械特性。结果:姜黄素明显诱导癌细胞产生凋亡,凋亡细胞的弹性模量和硬度明显增加。结论: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提示细胞骨架的参与,癌细胞的硬度增加可能进一步抑制细胞的远处迁移和运动。
作者:王晓慧;栗亚;蔡文辉;刘宏;孙力;姜颖;史海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筋活血方,采用舒筋活血方治疗1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总优良率为91.07%,对照组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05, P<0.05)。观察组JOA腰痛优良率为98.21%,对照组JOA腰痛优良率为85.72%,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张大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对照组用加味温胆汤,4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3.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2.6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温胆汤配合火针治疗结节性痒疹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俊志;孙冷冰;佟晓辉;刘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推拿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本科室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观察组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探讨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相比较是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同军;于志国;史珊怡;刘旭东;焦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体外对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中TLR3/7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甲型流感病毒H1 N1感染A549细胞后TLR3/7信号通路中基因转录的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的Toll样受体3( Toll-like receptor 3,TLR3)、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TLR7)、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激活核因子 Kappa B( 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的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TLR3/7相关信号传导通路中,与细胞对照组相比,H1N1感染组差异表达基因Tlr3、Tlr7、Myd88、Nf-bk1、Mapk8、Mapk13、Ifna1、Ifnβ1明显上调,奥司他韦组、疏风宣肺组和解表清里组对差异表达基因Tlr3、Tlr7、Myd88、Nfbk1、Mapk8、Mapk13、Ifna1、Ifnβ1明显下调。 qRT-PCR结果显示,与细胞对照组比较,H1N1感染组TLR3/7、MyD88、NF-κB的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 P<0.01)。与H1N1感染组比较,疏风宣肺组的TLR3/7、MyD88、NF-κB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解表清里方对TLR3/7、NF-κB的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 P<0.05或P<0.01)。同时,疏风宣肺组治疗效果优于解表清里组。 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 H1 N1感染组TLR3/7、NF-κB 蛋白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与H1N1感染组比较,两种方药的TLR3/7、NF-κB表达均显著降低( P<0.05或P<0.01)。结论:疏风宣肺方和解表清里方可以抑制流感病毒H1 N1所诱导的TLR3/7信号通路活化,下调活性NF-κB的转录活性,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作者:葛世杰;卢娜娜;刘晓婷;张沂;顾立刚;吴珺;邱泽计;张洪春;晁恩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痰瘀阻络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的生物学特征变化。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0只。10天组分为空白组和痰瘀阻络模型组两组;20天组同样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两组。模型组分别采用脂乳剂连续灌胃10天和20天复制高脂血症模型,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和红细胞膜组分相关指标。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痰瘀阻络模型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GLU)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显著升高(P<0.05, P<0.01);Na+-K+-ATP酶活力﹑SOD活力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唾液酸含量有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膜胆固醇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痰瘀阻络模型中胆固醇含量的升高,引起血浆黏度的增大,可能导致红细胞膜上SOD酶活力、Na+-K+-ATP酶活力降低,MDA含量升高,膜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同时唾液酸含量也有降低趋势。
作者:凌爽;毕悦;翟慧颖;杨茂波;牛雯颖;纪博硕;肖洪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清代名医陈德求所撰《医学传灯》中医药治疗内科杂病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文献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陈德求撰《医学传灯》治疗疾病的中医内服方药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中药复方135首,涉及中药131种,总用药次数1306次。结论:临床治疗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黄芩、陈皮、半夏、柴胡、茯苓、白芍药、枳壳、桔梗、当归、人参等。药类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解表药等为主。
作者:乔勇;李廷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本文选取已故黑龙江省名老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王维昌先生自拟天癸汤,治疗妇科疾病的验案,旨在揭示王老对天癸组成与作用的认识。王老认为天癸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后天天癸亦称为成熟天癸,是由先天之精,后天气血和自然之气构成的,通过经络,达到胞宫,促进胞宫发育完实,并使胞宫有化冲任所注气血为经血,及脏腑有余气血为胎孕之资的功能。
作者:班艳红;潘利民;徐西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左右三阴交、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温度的影响及其与镇痛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出动情间期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第10d施灸)、灸三阴交3次组(第6d、8d及10d施灸),每组20只。除盐水组外,模型组、灸三阴交1次组、灸三阴交3次组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法造模。运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各时间点温度。运用BL-420 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检测在体大鼠子宫收缩强度。结果: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子宫收缩强度明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两艾灸组均显著减少了子宫收缩波个数(P<0.01)并降低了子宫活动度(P<0.01),两艾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盐水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模型组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在5~6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40、50、60P<0.05,10、20、30P<0.01)左右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即刻-30各个时间点温度失衡(5、30 P<0.05,即刻、10、20 P<0.01);两艾灸组在各个时间点,大鼠左右三阴交穴区、三阴交-血海连线区温度平衡(P>0.05)。结论:艾灸三阴交可明显缓解寒凝证类痛经大鼠子宫痉挛性收缩,并改善三阴交穴区及三阴交-血海连线区左右温度的失衡状态。艾灸不同介入时机对于缓解痛经的疼痛状态无差异。
作者:张梅;刘珍珍;齐丹丹;章庆庆;杨佳敏;周瑾;崔晓;张玲;朱世鹏;申松希;沈小雨;罗丽;许咏思;任晓暄;郭孟玮;赵雅芳;朱江;张露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蚓激酶肠溶胶囊。方法:首先以流动性和吸湿性为指标,以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辅料进行制粒考察,以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胶囊的崩解时限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辅料的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辅料对蚓激酶鉴别反应有无干扰。结果:终选定以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备工艺流程为:以淀粉、微晶纤维素为辅料,蚓激酶原料药过80目筛总混30min,称量混合后制粒,减压干燥,过50目筛整粒,填充于肠溶胶囊壳中。结论:制定了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
作者:井中旭;冯宇飞;张妍妍;窦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间质性肺炎归属肺痿范畴,肺主气,主肃降,肝主血,主生发,肺肝共主血气疏泄,且肺病首易及肝,故间质性肺炎可从肝论治;其治法以养肝阴、疏肝气为原则。
作者:王禹水;卢绪香;朱雪;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