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中旭;冯宇飞;张妍妍;窦金金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通络汤治疗慢性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祛痰活血通络汤,对照组40例采用尼莫地平缓释片(易夫林)治疗,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疗程结束后再随访半年。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远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痰活血通络汤治疗慢性偏头痛优于尼莫地平缓释片(易夫林),且远期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作者:邱海丽;迟晓玲;周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痛性眼肌麻痹主要表现为头痛和颅神经麻痹,高维滨教授通过多年临床经验,采取透刺为主的针刺方法治疗该病,疗效较好。
作者:于志国;亢连茹;李晓艳;刘旭东;高维滨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间质性肺炎归属肺痿范畴,肺主气,主肃降,肝主血,主生发,肺肝共主血气疏泄,且肺病首易及肝,故间质性肺炎可从肝论治;其治法以养肝阴、疏肝气为原则。
作者:王禹水;卢绪香;朱雪;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寻找藏药材牦牛角中解热镇痛物质。方法:实验以牦牛角为原料,经回流提取得到粗提液,再经过透析和非变性电泳分离,得到不同分子量大小的多肽;采用皮下酵母注射法建立小鼠发热模型,热板法评价镇痛活性。结果:牦牛角回流粗提取液经透析、非变性电泳分离后,得到的小分子多肽在给药30min后能显著降低肛温,达到大痛阈,并提高值到67%。结论:研究证实牦牛角粗提取液有明显的解热和镇痛作用,为进一步获得新的多肽类解热镇痛候选药物奠定基础。
作者:王鸣刚;李晓茹;张新国;相炎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辨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200例,根据中医临床症状辨证分为五组:气阴亏虚型、肾阴亏虚型、阴阳两虚型、津伤燥热型、瘀血阻滞型,另设正常对照组50例,均按常规方法分别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测:运动神经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结果:瘀血阻滞型与其它各型相比差异显著,表现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减慢;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减慢为显著;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腓肠神经减慢为显著。结论: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可作为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在中医临床辨证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伊;刘双岭;孔妍;黄昕;石朗;刘松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单叶细辛对寒饮射肺证模型大鼠层粘连蛋白( LN)及透明质酸( H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辽细辛组、单叶细辛组,后3组用中医理论复制寒饮射肺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相应中药水提取液及生理盐水,连续28天。检测比较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肺泡灌洗液LN和HA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两细辛组LN和HA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细辛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叶细辛可显著改善寒饮射肺模型大鼠LN和HA的含量,对寒饮射肺证有一定治疗作用,且药物作用与辽细辛相近。
作者:李杨;明海霞;耿广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探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在当今价值和作用的评价,是文化讨论中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立足全球化视野,从中医药文化传承遇到的中医药文化内核界定不清,临床诊治与文化的割裂,中西医文化形态的差异三大困境出发,构建出中医药文化传承所需三大路径,即:借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互动互补,发挥中医药文化传承主体的优势,利用中医药国际化实现文化突破。意在通过对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分析,阐明中医药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与紧迫性。
作者:周苏娅;袁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升免口服液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其抗肿瘤作用及相关机理。方法:H22瘤株接种于昆明种小鼠,连续11天灌服升免口服液后,ELISA法检测H22荷瘤小鼠外周血IL-1、IL-6、TNF-α含量。结果:升免口服液提高荷瘤小鼠外周血白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得以改善与增强。结论:升免口服液对H22荷瘤小鼠有明显抑瘤作用。
作者:苏慧;周鹏;王兴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方对产后身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产后身痛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补肾益气养血通络膏方治疗组与独活寄生丸对照组各25例,通过对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和积分的比比较,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临床9例痊愈,10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照组临床4例痊愈,8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76%。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说明补肾益气养血通络之膏方对于改善产后身痛中医临床证候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
作者:王金凤;刘桂兰;王芳芳;刘树辉;许丽莹;韩华;程少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脉通对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症状体征、血糖、血脂、血流变、间歇性跛行距离及踝肱比等,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糖脉通,并予中药外洗及针灸等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两组均治疗6个月后,以患者血糖、血脂、血流变、踝肱指数、间歇性跛行距离、肢体抬高试验、主要中医症候疗效等为主要观察指标,进行疗效的观察和对比。结果:糖脉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糖、血脂等异常理化指标,疗效优于西药组;糖脉通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间歇性跛行距离、踝肱比等,治疗前后均出现显著性差异,且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以补气活血、解毒通络为组方原则的糖脉通在临床上可有效改善早期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糖脂代谢、血流变及下肢血管病变等情况。
作者:钱秋海;赵红敏;钱卫斌;蔡欣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疗效显著。郭维琴教授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临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独到。本文总结了郭维琴教授对该病的辨证论治、治疗经验。郭师认为本病的病机特点为“虚、寒、瘀”,以本虚标实为特征。其中本虚为心脾肾阳虚,标实为气滞、血瘀、寒凝。中医治疗以益气温阳、活血散寒为原则,尤重温补脾肾。遣方多用党参、黄芪等健脾益气,淫羊藿、补骨指等温阳补肾培元,红花、丹参、鬼箭羽、川芎等活血化瘀,川楝子、郁金、枳壳等调。气机,麻黄发越阳气、温通心阳,酸枣仁、远志等养心安神。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阳;王亚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天花粉水煎剂在体外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的形态、增殖、周期和迁移的影响。方法:用显微镜观察天花粉水煎剂作用前后的A375细胞形态的改变;利用MTT法检测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观察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显微镜观察结果和MTT结果显示,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天花粉水煎剂处理后,正常形态的细胞明显减少,细胞死亡数量增加;而且对A375细胞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呈质量浓度依赖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发现,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增殖周期中G2期中细胞所占百分数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640和2560μg/mL天花粉水煎剂组划痕愈合率低。结论:天花粉水煎剂在体外可以改变A375细胞的正常形态,导致细胞死亡;对A375细胞的增殖周期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诱导细胞周期中的G2期阻滞;一定浓度的天花粉水煎剂对A375细胞的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恶化和转移,有利于黑色素瘤的预后。
作者:杨颖;刘巧;胡俊媛;王俭;杨恺瑞;胡秀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瓜蒌皮中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指纹图谱,并比较研究不同品种、产地瓜蒌皮氨基酸含量差异,为科学评价与有效控制瓜蒌皮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苯酯( PITC)为衍生试剂,色谱柱为Eclipse XDB C18(4.6mm ×250mm,5μm);流动相A:乙腈-水(4∶1),流动相B:醋酸钠-乙腈溶液(93∶7),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为30℃。结果:建立了瓜蒌皮中19种游离氨基酸类成分液相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对不同产地瓜蒌皮药材进行了相似度比较和聚类分析。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鉴别和区分不同来源的瓜蒌皮药材,为全面控制瓜蒌皮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郝变;潘丽丽;袁少雄;杨颂;李亭亭;徐何方;李向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对免疫抑制大鼠血清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CD8及脾脏指数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取3月龄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免疫抑制大鼠模型后,取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及关元穴行穴位埋线治疗,于治疗28天球后取血测定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的含量及测定脾脏指数。结果:穴位埋线治疗后,免疫抑制大鼠血清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含量明显上升(P<0.05)及脾脏指数增高(P<0.05)。结论:①穴位埋线可通过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血清中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CD4和CD8含量从而提高免疫抑制大鼠的细胞免疫能力;②穴位埋线疗法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脾脏指数。
作者:王志婕;邢艳丽;高潇;卜亚龙;苏晶;袁洪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制备蚓激酶肠溶胶囊。方法:首先以流动性和吸湿性为指标,以淀粉、糊精、微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辅料进行制粒考察,以胶囊内容物的流动性、胶囊的崩解时限做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辅料的用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辅料对蚓激酶鉴别反应有无干扰。结果:终选定以淀粉和微晶纤维素为辅料,制备工艺流程为:以淀粉、微晶纤维素为辅料,蚓激酶原料药过80目筛总混30min,称量混合后制粒,减压干燥,过50目筛整粒,填充于肠溶胶囊壳中。结论:制定了蚓激酶肠溶胶囊的处方与制备工艺。
作者:井中旭;冯宇飞;张妍妍;窦金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推拿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本科室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观察组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其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数据通过统计学处理,探讨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与常规推拿法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相比较是否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结论:拔伸法后加微波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腰痛伴坐骨神经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李同军;于志国;史珊怡;刘旭东;焦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糖足一号熏洗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糖尿病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腺素E1及肠溶阿司匹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糖足一号中药汤剂熏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下肢血管病变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4%,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下肢血管内径狭窄程度、频谱宽度、收缩期峰速比、频谱波形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糖足一号熏洗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洪宇;赵娜;张其超;王冰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神农本草经》谓葛根主“诸痹”,而仲景创制的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之名方。本文从传统中医理论认识出发,结合历代文献、现代临床应用,论述了桂枝加葛根汤为除痹之“祖方”。方中葛根为除痹之主药,桂枝汤用药则可加强葛根的除痹之力,诸药相配,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既能疏风散寒,祛邪外出治痹证之标,又能辅助养血益气,扶助正气治痹证之本。
作者:张胜;秦竹;熊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射频热凝消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舒筋活血方,采用舒筋活血方治疗1个月,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改良Macnab疗效总优良率为91.07%,对照组优良率为75%,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05, P<0.05)。观察组JOA腰痛优良率为98.21%,对照组JOA腰痛优良率为85.72%,两组优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个月随访,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术后1个月VAS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联合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能力,短期疗效好,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作者:张大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采用功能真菌固体发酵的方法,提高人参药材中皂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将菌种M1与湿热灭菌后的人参药材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分别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人参药材发酵前后的总皂苷以及单体皂苷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检测。结果:M1真菌能够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人参总皂苷的水平,总皂苷含量在第12天达到高,增长率为103.82%;六种单体人参皂苷Rg1、Re、Rb1、Rc、Rb2和Rd的含量之和也有显著提高。结论:采用固体发酵的方法,通过真菌M1的生物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人参药材中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含量。
作者:张瑜;陈照宇;都晓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