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的大量医学著作中,著名医家孙思邈的著作《千金要方》具有丰富的脉学内容。其内容广征博引,切合临床,朴实无华,不尚空谈玄论,且多与方药针灸相合而论,其脉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田康;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探讨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蓝光照射治疗,治疗组则加用蓝光照射及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主要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天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治疗组为92.9%,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χ2=3.860,P<0.05);治疗1天、3天、7天后,治疗组血清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1=4.572;t3=10.702;t7=8.341,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胆红素复常时间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t=8.308,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t=6.066,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用于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显著缩短胆红素复常时间,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作者:路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分析坤宝丸与西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疗效和激素水平。方法:98例更年期综合征妇女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接受坤宝丸,每日两次,每次50粒,给药一个月。对照组接受雌激素疗法,利维爱2.5mg,每天1次,给药一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和激素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8%。治疗组总有效率89.7%。2组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χ2=0.12,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FSH和LH变化幅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0.11,P>0.05),结论:坤宝丸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西药利维爱无明显差异,在改善FSH和LH上,和利维爱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小,临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刘琪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是中医辩证学的内容之一,是中医学基本特点---辨证论治的重要体现。四逆散原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所载,主治少阴病四逆之证。李成光名老中医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气郁所致胸胁、脘腹等疼痛诸症,屡试不爽。
作者:黄积存;李景君;李成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病例78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拜糖平,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益气活血方,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内皮功能、颈动脉斑块及血糖等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30%,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1.79%,经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P<0.05)。经过8周的治疗,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NO、ET-1和6-Keto-PGF1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在糖化血红蛋白、NO、ET-1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对照组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方面无明显改善( 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在颈动脉粥样斑块面积、IMT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法能够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敏霞;王昊泉;胡竹元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近期《中医药学报》编辑部发现网上有冒用本刊名义进行非法征稿的情况,对此本刊郑重声明如下:1.《中医药学报》编辑部未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进行网上征稿活动;2.《中医药学报》唯一投稿途径为:邮箱zyyxbhl@sina.com;3.《中医药学报》唯一汇款地址为: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中医药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50040。任何单位及个人在网上开展的征稿活动,均属非法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请作者、读者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并探讨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门诊就诊的60例(12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60眼)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对照组予典必殊滴眼液治疗,治疗4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60眼)中治愈18只眼,好转38只眼,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60眼)中治愈7只眼,好转42只眼,有效率81.67%。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以及角膜荧光染色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清眩润目饮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致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优于典必殊滴眼液的疗效。
作者:姚靖;王佳娣;谢广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对于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辨证思路灵活,治则治法多样。本文从“脾胃”、“郁”、“痰”角度论治、阐述了其各自治病的病机及与慢性胰腺炎的关系,例举了医家们对三种病机的认识,为临床上防治慢性胰腺炎提供中医治疗思路。
作者:高丽娟;郑南;王科军;张淼;刘华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潜阳丹乃清末名医郑钦安所创制,其方简而义深,用于治疗阳虚导致的阳不归根诸症,辨证准确常效若桴鼓,研究其方对阐明医理及指导临床皆大有裨益。
作者:赵春江;蔡辉;蔡佳宇;赵凌杰;董晓蕾;赵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学术研究已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据统计,目前,我国学术论文的年产量已居世界前列。这源于科研工作者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为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同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等不和谐的音符,损害了科学研究的严肃性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败坏了学术风气。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从药理角度探讨清火解毒法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乙酸刺激至小鼠疼痛扭体实验、小鼠热板实验,观察中药对小鼠疼痛的抑制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比较各组用药后小鼠耳壳肿胀度;醋酸诱发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观察中药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结果:可明显减少乙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P<0.01)。明显提高小鼠的痛阈值(P<0.01)。能减轻小鼠耳壳肿胀度及肿胀率(P<0.05,P<0.01);降低由醋酸引起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P<0.05)。结论:清热解毒法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钮晓红;陆春红;张晓洁;许惠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席弘赋》是席弘针灸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是针灸名赋之一,其内容集中反映了南宋时期的针灸学成就,席弘流派还集中体现了当时江西地区的针灸学术特点,该赋在补泻手法、针法应用及腧穴配伍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从辨证求本,依法施术;精于操作,明于补泻;谙熟穴性,妙施穴法;同病异治,谨守病机;补益后天,生化有源等方面讨论了席氏精微的针灸学术思想。
作者:潘思安;赵钊;李成文;卢享君;常小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分析焦虑情绪在中医情志中的归属、焦虑情绪的病因病机、情绪焦虑的影响和危害,发现焦虑情绪与七情中的“惊”、“恐”关系为密切,与部分“忧”、“思”有关;病因病机有阳气受损或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异常、经脉功能异常、气血功能异常、误治、体质和个性原因等方面;情绪焦虑可影响气机、损伤脏腑、影响经脉。
作者:包祖晓;何贵平;陈宝君;虞安娜;李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丙二醛( MDA )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活性的影响,以及观察海马区病理组织。方法:制备小鼠AD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姜黄素组和阳性对照组。检测模型小鼠海马组织中MDA浓度、SOD和GSH-Px活性的变化,采用HE染色方法观察海马病理组织。结果:与AD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显著缩短潜伏时间和游泳距离,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AD模型组比较,姜黄素组显著降低MDA 浓度, GSH -Px 及SOD 活性显著增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姜黄素组细胞组织结构和形态基本恢复正常,胶质细胞明显减少,提示姜黄素对受损的海马神经元有保护作用。结论:姜黄素可抑制自由基生成并加强其清除而发挥强大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保护生物大分子免遭自由基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机体组织器官。同时,姜黄素可以改善AD模型小鼠海马功能异常和病理组织学改变。
作者:李厚忠;张羽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抑郁症属于中医情志病范畴,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升高,中医对该病临床治疗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中医学对抑郁症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对抑郁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方药治疗及其它治法进行了概括总结,并提出了对现状的几点思考,为中医临床治疗抑郁症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叶阳;王睿;温萍;刘学伟;黄树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医药信息》创刊于1984年,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由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双月刊,逢单月10日出版,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邮发代号14-132,国外邮发代号BM1172。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建立HPLC 法同时测定黄芪中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葡萄糖苷、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葡萄糖苷、7,3′-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成分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2min,10%A→17%A;12~35min,17%A→40%A;35~45min,40%A),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60nm,进样量10μL,柱温25℃。结果:4个被测异黄酮类成分分离度良好;各成分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在测定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9.3%、97.3%、101.7%、100.4%。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简单可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芪中异黄酮类成分的同时定量分析,为不同产地黄芪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作者:王知斌;马振平;刘秀;王秋红;杨炳友;匡海学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抗凝,并针对合并疾病进行调脂、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心电图检查结果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绞痛发作、24 h心肌缺血总时间及∑ST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提高常规治疗的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孟薇;李敬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支气管哮喘作为我国的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北方高寒环境,其反复发作造成机体支气管不可逆的损伤,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的加重,环境中过敏性粉尘及颗粒物质增加并反复刺激机体呼吸道,使得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发作次数增多,以致患者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及生活质量,增加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中医支气管哮喘属于“咳嗽”、“喘证”、“哮病“范畴,“痰热喘咳从肠走,肺肾虚喘从肾温”的治疗理论为支气管哮喘治疗开辟了新思路。
作者:郭坤霞;贾金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针刺风池穴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膜中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 myosin light chain kinase,MLCK)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刺激诱发法复制偏头痛动物模型,观察肌浆球蛋白轻链激酶的结构蛋白表达。结果:成功建立偏头痛大鼠模型,经统计分析,空白对照组MLCK表达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针刺风池组与风池预防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针刺风池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风池预防组与空白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偏头痛急性发作可能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itde,CGRP)信号系统中的MLCK表达减少有关,针刺风池穴对脑膜中动脉MLCK的表达有干预增多作用,对偏头痛急性发作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周培娟;李柏;王爱成;刘春燕;王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