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切缘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陈桂萍;林静;吴晓春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锥切术, 切缘阳性, 因素, 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切缘阳性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4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或者环形电切除术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完整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变持续产生、复发情况、锥切术切缘阳性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1例切缘阳性患者中,1例(3.2%)宫颈轻度糜烂,12例(38.7%)中度糜烂,18例(58.1%)重度糜烂,20例再行宫颈锥切术(复切)(包括6例CIN Ⅰ、7例CIN Ⅱ、7例CIN Ⅲ),复切后病理显示为炎性组织的有19例(61.3%),CIN Ⅰ有1例(3.2%),随访未发现病变复发;切缘阴性患者与切缘阳性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碘不着色区Max径线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感染类型、手术方式、上皮腺体受累情况以及病变级别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HPV感染、宫颈高级病变以及LEEP手术方式均和切缘阳性存在相关性,高危型或者低危型HPV感染、早期宫颈癌、CIN Ⅱ以及CIN Ⅲ均为切缘阳性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予以锥切术,引发切缘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IN高级别病变、HPV感染和LEEP,选择宫颈锥切术式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影响因素.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切缘阳性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切缘阳性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24例行宫颈冷刀锥切术或者环形电切除术宫颈上皮内瘤变病例完整临床资料,总结术后病变持续产生、复发情况、锥切术切缘阳性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31例切缘阳性患者中,1例(3.2%)宫颈轻度糜烂,12例(38.7%)中度糜烂,18例(58.1%)重度糜烂,20例再行宫颈锥切术(复切)(包括6例CIN Ⅰ、7例CIN Ⅱ、7例CIN Ⅲ),复切后病理显示为炎性组织的有19例(61.3%),CIN Ⅰ有1例(3.2%),随访未发现病变复发;切缘阴性患者与切缘阳性患者年龄、绝经情况、碘不着色区Max径线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PV感染类型、手术方式、上皮腺体受累情况以及病变级别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HPV感染、宫颈高级病变以及LEEP手术方式均和切缘阳性存在相关性,高危型或者低危型HPV感染、早期宫颈癌、CIN Ⅱ以及CIN Ⅲ均为切缘阳性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予以锥切术,引发切缘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CIN高级别病变、HPV感染和LEEP,选择宫颈锥切术式过程中,必须重视这些影响因素.

    作者:陈桂萍;林静;吴晓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三联疗法两种疗程治疗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分析

    幽门螺杆菌(Hp)在我国有较高的感染率,成人约40%%~60%,特别是卫生条件较差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其中60岁以上无症状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增加出血和癌变的风险[1-2].因此,尽早发现Hp感染,及时根除Hp,对其预防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71例老年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比较两种疗程治疗方案的疗效,探寻适合基层医院方便、简单、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案,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方剑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深度对择期手术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究在择期手术中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50例.分为A、B、C3组,每组50例.A组为浅麻醉组,B组为中等麻醉组,C组为深麻醉组.比较3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 C组POCD发生率为8.0%,与A组、B组(38.0%,2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T2、T3、T4、T5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C组T2、T3、T4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较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T5阶段回归平稳,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3、T4、T5阶段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T2、T3、T4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T1比较,上升趋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T4、T5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2、T3阶段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4、T5阶段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与A组、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患者择期手术中选取较深麻醉深度可促使POCD发生率降低、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迅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及使血浆1-40β淀粉样蛋白水平保持稳态,进而促进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恢复.

    作者:朱淑华;李立芊;周洁民;徐平;阮惠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羟考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

    目的 探讨复合异丙酚时羟考酮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 200例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羟考酮0.05 mg/kg复合异丙酚组(O1组)、羟考酮0.1 mg/kg复合异丙酚组(O2组)、羟考酮0.15 mg/kg复合异丙酚组(O3组)和单纯异丙酚组(P组).观察术中呼吸频率和SpO2情况,术后不良情况,NRS评分情况,苏醒时间,异丙酚诱导用量、维持用量、总用药量、总用药时间、单位时间用量.结果 诱导量、单位时间用量方面,O2、O3组均低于P组和O1组;苏醒时间方面,O1组、O2组和O3组均比P组缩短,在NRS评分方面,O2组、O3组均低于P组和O1组,其中O3组又低于O2组.O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组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羟考酮配伍异丙酚的适宜剂量是0.1 mg/kg.

    作者:王玉苹;王菁;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分析

    心功能不全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高,临床特征为神经激素系统激活以及血流动力异常,病因较为复杂,大多因功能性、器质性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射血与充盈能力受损,从而引起该病[1].临床症状为咳嗽、呼吸困难、心悸、乏力等,多于劳累过度、情绪激动、感染后加重,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程进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症状表现,并有心脏扩大症状[2].目前,临床大多采用常规药物提高患者心功能,不过老年病患对疼痛耐受性差,当症状发作时,易产生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睡眠质量,治疗依从性欠佳.鉴于此,临床在予以药物治疗时,还需采取护理措施,改善其心功能以及睡眠质量,使患者了解更多与疾病相关知识.为了了解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我院选取180例患者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荔红;王翠娥;陈碧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型敷料用于尿道下裂手术40例伤口包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切口包扎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40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37例行一期手术,其中,Snodgrass术式30例,Duckett术式5例,MAGPI术式2例;3例行分期手术,手术由同一医生完成.手术后采用Mepilex(取代网眼纱布)+Mepitel+弹力绷带包扎阴茎切口.结果 40例患者术后敷料固定良好,无提前脱落.更换敷料时Mepilex易于拆除,拆除后无二次创伤导致出血,疼痛较前明显减轻.37例一期手术患儿,术后3例发生尿瘘,发生率约8.1%.结论 Mepilex吸收性良好,泡沫敷料柔软、高顺应性,可良好吸收切口渗血渗液,保持包扎张力稳定,不影响皮瓣血供.内层软聚硅酮层不易与切口粘连,敷料容易拆除,避免切口的二次损伤,减轻尿道下裂术后换药的疼痛及患儿的恐惧感.

    作者:陈有奇;曾洪飚;王祖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R、PR阳性滑膜肉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ER和PR在滑膜肉瘤表达及与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31例滑膜肉瘤标本ER和PR的表达.结果 31例滑膜肉瘤ER和/或PR表达有8例,阳性率25.8%(8/31例),其中ER阳性率87.5% (7/8例),PR阳性率50.0%(4/8例).随访结果显示,ER和/或PR阳性组无瘤生存率为100.0% (6/6),ER和PR阴性组复发、转移或死亡率为66.7% (8/12),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年龄、性别、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和/或PR阳性表达的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提示ER及PR是滑膜肉瘤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并有可能成为其内分泌治疗的重要依据;同时提示此类滑膜肉瘤可能具有向苗勒管来源肿瘤分化的特点.

    作者:林燕青;陈少华;曲利娟;郑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两种腹膜后腔入路制备方法的比较

    目的 探讨有利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的腹膜后腔制备方法.方法 30例接受RLU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两组各15例,术中在采用球囊扩张制备腹膜后腔时分别采取腋中线髂嵴上入路(组1)和腰三角人路(组2),收集和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和手术信息.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BMI、手术侧别、结石直径及结石停留时间均无显著改变(P>0.05).所有患者取石均成功,术中出血量均<20 mL.组1总手术时间及Trocar置入到输尿管切开取石前的时间均显著短于组2[(65.8±15.0) minvs (79.0±18.4) min,(9.3±7.0)minvs (18.1±11.6) min,均P<0.05].组1和组2术中分别有26.7% (4/15)和80.0% (12/15)的患者需要清理术野脂肪以增加术野暴露(P<0.05).结论 RLU术中采用经腋中线髂嵴上入路制备腹膜后腔可减少术野分离步骤,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王辉;黄晓文;李建伟;吴翔;李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及青少年良性卵巢囊肿临床效果.方法 对应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46例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30例小儿及青少年卵巢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创手术46例中无一例为转开腹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无并发症发生.腹腔镜微创手术和开腹手术的时间分别为(77.92±32.82) min和(90.64±21.25)min,两者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09±13.36) mL和(33.47±23.12) 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4.2±0.8)d和(5.7±1.4)d,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卵巢良性肿瘤的佳手术方式.

    作者:周炎珍;陈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恙虫病1例诊治心得

    1病历摘要患者女,48岁.缘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钝痛,无向他处放射,伴恶心,无呕吐,右颈部局部肿大、皮肤结痂,咳嗽、咳痰,痰呈黄色、黏稠、不易咳出,无咯血,就诊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查腹部、颈部彩超示:1)腹腔少量积液;2)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病变(淋巴结炎?).近3d发热,体温高达39℃,无畏冷、寒战,伴有胸闷、气喘、全身虚汗.近2d出现双下肢酸痛,行走困难,无肢体瘫痪,就诊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胸部CT平扫示:1)双肺多发炎症;2)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影,部分稍增大;3)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CT示:1)双胰周脂肪间隙稍浑浊;2)腹、盆腔脂肪间隙略浑浊;3)脾脏增大;4)子宫稍增大,腔内少量积液;5)盆腔少量积液;6)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影.

    作者:黄伟锋;黄玉林;刘明;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SD大鼠急性心梗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心梗组、MSCs组和MSCs-HGF组.所有MSCs移植前进行无血清、无氧条件培养6 h;移植后4周HE染色与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分布、容积分数,ELISA法测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心梗组心肌细胞减少,结构紊乱,可见大量增生组织;MSCs-HGF组细胞形态结构较为完整,心肌组织间隙仅见少量增生组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心梗组有大量红染纤维,呈束状或片状;MSCs-HGF组仅可见细束状红染纤维.ELISA结果可见:与心梗组相比较,MSCs-HGF组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HGF基因转染MSCs可抑制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的合成.

    作者:江金锋;林修;王芬珍;饶华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留置深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本科室主要收治肝、胆、胰肿瘤患者,此类患者因术前、术后的营养和治疗需要,均予以留置深静脉导管.本科室通过对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的维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对深静脉导管维护的质量,减少了留置深静脉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钦;王燕;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表达水平的变化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血浆及胃黏膜中的胃动素(motilin,MTL)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就诊于本院的77例FD患者纳入FD组,并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健康者77例纳入对照组,采用ELISA分析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及胃黏膜中的MTL和CGRP的表达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D组中空腹血浆及胃黏膜中的MTL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是P=0.001,P<0.001),而空腹血浆及胃黏膜中的CGR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TL在血浆及胃黏膜中的下降可能为FD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马冰芬;曾庆新;邱锋;张富春;施金钗;彭如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颅脑外伤大鼠体内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颅脑外伤大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颅脑外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TGF-β1、Smad2、Smad3含量,以及脑组织中的TGF-1、Smad2、Smad3、炎症介质刺激组织因子(TF)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相比较,脑组织皮质与海马神经细胞的变性、丢失严重,TGF-β1、Smad2、Smad3、TF血清蛋白的表达高,血清中Decorin的表达低.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颅脑创伤诊断及损伤程度的判断关系密切,TGF-1信号因子可作为颅脑创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赖跃平;刘水源;陈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细胞介素-28B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应答的关系

    目的 探讨IL-28B基因多态性对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48周,治疗结束后,随访24周.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对85例患者的IL-28Brs12979860进行测序分型,分析rs12979860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CV感染者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IL-28B rs12979860位点CC型70例,CT型15例,未发现TT型;SVR获得率77.6%,rs12979860位点CC、CT两类基因型在SVR组及NSVR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04,P=0.013);C、T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分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603,P=0.018).结论 IL-28B rs12979860位点基因多态性对预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接受PEG-IFNa-2a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张冬青;姚履枫;郑丽青;余青;韩荔芬;林荆;陈琦;柴一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福州地区过敏性鼻炎儿童705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AR)的主要过敏原,为其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705例AR患儿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过敏原的整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年龄、季节过敏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705例AR患儿中,SPT阳性者609例(阳性率86.38%).其中粉尘螨(82.26%)、户尘螨(72.19%)、狗毛皮屑(25.53%)、蟑螂(21.13%)、鸡蛋白(20.28%)、树花粉(19.57%)、猫毛皮屑(18.29%)、混合霉菌(1 6.31%)等为主要过敏原.≥5岁组粉尘螨和户尘螨的阳性率高于<5岁组(x2粉尘螨=20.478,x2户尘螨=27.517,P<0.001).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率存在季节性差异,粉尘螨夏季的阳性率高于冬季(x2粉尘螨=9.672,P<0.007),户尘螨夏季阳性率高于春季(x2户尘螨=9.104,P<0.007).结论 福州地区AR儿童的常见的过敏原是粉尘螨和户尘螨.年长的儿童(≥5岁组)阳性率较高,夏季的发病率较高.SPT可以协助诊断AR,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钟文辉;陈陆飞;阮冠宇;刘云亮;张沁铭;李燕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明原因食管溃疡1例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发生于食管较少见.随着内镜的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检查的普及,发现食管溃疡病例亦在增多.本文对我院1例食管溃疡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以龙;林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伤椎两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经伤椎两节段固定与跨伤椎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经伤椎两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且为单个椎体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跨伤椎固定治疗组(27例)和经伤椎固定治疗组(35例),随访收集其疼痛缓解程度、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神经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的相关资料.结果 经伤椎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65~190 (115.3±45.4) min,出血量为250~950 (460.5:105.4)mL;跨伤椎固定组的手术时间为55~160 (95.5±31.3) min,出血量130~600 (380.6±91.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两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无明显差异.术后3天椎体高度恢复及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但术后1年疼痛缓解及椎体高度的维持经伤椎固定组要优于跨伤椎固定组.结论 经伤椎两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跨伤椎短节段固定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郑毓嵩;林金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1例乳腺肿瘤(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309例)的OPTIMUS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钼靶X线资料,分别比较三者并与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价OPTIMUS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OPTIMUS系统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者特异性(P=0.044)及准确率(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TIMUS系统与钼靶X线的敏感性(P=0.037)、特异性(P=0.034)与准确率(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者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1.00、0.86、0.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0、0.37、0.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7、0.87.结论 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患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尹冠群;曾艳;周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观察

    动静脉内瘘是指动静脉在皮下吻合建立的血管通道,安全、经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使它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是大多数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命线;但患者在保留内瘘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如渗血、皮下血肿、针头滑脱等.为了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自制了内瘘保护罩并申请取得专利.现将动静脉内瘘保护罩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唐钦妹;林倩倩;林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