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直接前方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远期效果对比分析

颜来鹏;汤发强;胡世平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摘要: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殷骨头坏死时应用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为A、B组各32例.A组术中采取DAA,B组术中常规后外侧入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随访2年,于术后1、6个月、2年时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度数.结果 A组手术时间高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2年时髋关节功能评分,髋臼前倾角与外展角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时,疗效均比较好,但在学习曲线阶段,直接前方入路并未比常规后外侧人路具有明显的优势.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喷他佐辛鼻腔给药用于全麻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

    目的 评价喷他佐辛鼻腔给药用于全麻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剖宫产术患者120例,年龄22~32岁,体质量50~75 kg,ASA分级I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喷他佐辛组(观察组,n=60)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n=60).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min鼻腔给予喷他佐辛0.5 mg/kg 2 mL,每侧鼻腔各1 mL;对照组鼻腔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期、麻醉维持期和麻醉恢复期记录产妇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高值和低值.分别记录新生儿1 min和5 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于麻醉诱导期、麻醉维持期和麻醉恢复期的收缩压高值(SBPmax)、舒张压高值(DBPmax)降低,心率高值(HRmax)降低(P<0.05),两组产妇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他佐辛鼻腔给药用于全麻剖宫产患者,产妇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对新生儿无影响.

    作者:谢钱灵;巴鲁;肖全胜;李师阳;姚伟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DCA循环在留置深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PDCA循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于1954年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本科室主要收治肝、胆、胰肿瘤患者,此类患者因术前、术后的营养和治疗需要,均予以留置深静脉导管.本科室通过对患者留置深静脉导管的维护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了护士对深静脉导管维护的质量,减少了留置深静脉导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文钦;王燕;林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甲状腺药物相关粒细胞缺乏症14例临床特点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相关粒细胞缺乏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探讨其易感因素、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4例ATD相关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ATD相关粒细胞缺乏症多发生于45岁左右女性患者,粒细胞缺乏多数发生在服药后2~12周,且与ATD剂量有关,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常伴有咽痛.有一部患者的粒缺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常规每1~2周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不能准确预测某些患者粒缺的发生.部分患者对粒细胞缺乏症状、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检查及治疗不及时,影响病情及预后.结论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粒细胞恢复是有效的,抗感染治疗要选用广谱抗生素,常需考虑降阶梯的治疗策略.

    作者:魏长顺;谢良孝;查小云;赖鹏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SD大鼠急性心梗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心梗组、MSCs组和MSCs-HGF组.所有MSCs移植前进行无血清、无氧条件培养6 h;移植后4周HE染色与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胶原分布、容积分数,ELISA法测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心梗组心肌细胞减少,结构紊乱,可见大量增生组织;MSCs-HGF组细胞形态结构较为完整,心肌组织间隙仅见少量增生组织.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显示:心梗组有大量红染纤维,呈束状或片状;MSCs-HGF组仅可见细束状红染纤维.ELISA结果可见:与心梗组相比较,MSCs-HGF组心肌组织胶原Ⅰ、Ⅲ含量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HGF基因转染MSCs可抑制急性心梗大鼠心肌胶原的合成.

    作者:江金锋;林修;王芬珍;饶华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

    目的 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6例PAP患者先后27次在双腔导管插管静脉全麻下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结果 用纤维支气管镜定位双腔导管行大容量单侧肺灌洗术,术程基本顺利.灌洗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动脉氧分压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 PAP患者行单侧肺灌洗时,双腔导管插管静脉全麻是一种可靠的麻醉方法;但在大容量肺灌洗期间风险大,应加强预防措施、严密监测并正确处理并发症.

    作者:黄建忠;张文清;黄巧文;陆志伟;林玉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8例综合护理干预分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是肢体动脉发生炎症性、节段性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具有周期发作的特点,病情顽固[1].多发于20~45岁的年轻男性[2].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病后病程长,不易康复.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及日常工作,易致患者悲观、烦躁,甚至抑郁、焦虑.我科采用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发现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人性化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病情的恢复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为探讨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效果,笔者收集我科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蕲蛇酶配合中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后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综合护理干预,现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不明原因食管溃疡1例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发生于食管较少见.随着内镜的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检查的普及,发现食管溃疡病例亦在增多.本文对我院1例食管溃疡的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吴以龙;林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新型敷料用于尿道下裂手术40例伤口包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新型敷料用于尿道下裂手术后切口包扎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科收治40例尿道下裂患儿的临床资料.37例行一期手术,其中,Snodgrass术式30例,Duckett术式5例,MAGPI术式2例;3例行分期手术,手术由同一医生完成.手术后采用Mepilex(取代网眼纱布)+Mepitel+弹力绷带包扎阴茎切口.结果 40例患者术后敷料固定良好,无提前脱落.更换敷料时Mepilex易于拆除,拆除后无二次创伤导致出血,疼痛较前明显减轻.37例一期手术患儿,术后3例发生尿瘘,发生率约8.1%.结论 Mepilex吸收性良好,泡沫敷料柔软、高顺应性,可良好吸收切口渗血渗液,保持包扎张力稳定,不影响皮瓣血供.内层软聚硅酮层不易与切口粘连,敷料容易拆除,避免切口的二次损伤,减轻尿道下裂术后换药的疼痛及患儿的恐惧感.

    作者:陈有奇;曾洪飚;王祖耀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颅脑外伤大鼠体内的表达研究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内信号传导蛋白Smad(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因子在颅脑外伤大鼠体内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颅脑外伤模型,检测血清中的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TGF-β1、Smad2、Smad3含量,以及脑组织中的TGF-1、Smad2、Smad3、炎症介质刺激组织因子(TF)的含量.结果 结果表明重度损伤组与中度损伤组、轻度损伤组、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相比较,脑组织皮质与海马神经细胞的变性、丢失严重,TGF-β1、Smad2、Smad3、TF血清蛋白的表达高,血清中Decorin的表达低.结论 TGF-β1/Smad信号通路与颅脑创伤诊断及损伤程度的判断关系密切,TGF-1信号因子可作为颅脑创伤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指标.

    作者:赖跃平;刘水源;陈建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ER、PR阳性滑膜肉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对ER和PR在滑膜肉瘤表达及与疾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31例滑膜肉瘤标本ER和PR的表达.结果 31例滑膜肉瘤ER和/或PR表达有8例,阳性率25.8%(8/31例),其中ER阳性率87.5% (7/8例),PR阳性率50.0%(4/8例).随访结果显示,ER和/或PR阳性组无瘤生存率为100.0% (6/6),ER和PR阴性组复发、转移或死亡率为66.7% (8/12),组间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年龄、性别、部位及组织学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ER和/或PR阳性表达的滑膜肉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提示ER及PR是滑膜肉瘤的一项重要预后指标,并有可能成为其内分泌治疗的重要依据;同时提示此类滑膜肉瘤可能具有向苗勒管来源肿瘤分化的特点.

    作者:林燕青;陈少华;曲利娟;郑智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apelin-APJ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大动脉僵硬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福建沿海地区高血压人群apelin及其受体APJ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反应的大动脉僵硬度相关性.方法 以2011年福建沿海地区的横断面调查为基础,纳入556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73例,女性383例,年龄(58±11)岁,均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动脉硬化检测仪测baPWV及采用Taqman@MGB探针法获得apelin基因rs56204867、rs3761581、rs3115757和APJ基因rs9943582、rs7119375共5个SNPs的基因分型.结果 556例高血压患者中,动脉硬化组423例的baPWV值为(1764±296)mm/s,正常组133例的baPWV值为(1266±111) mm/s,认为baPWV≥1400 mm/s为动脉硬化;无论男女,动脉硬化组与正常组间5个SNPs相应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调整年龄、协方差分析提示男性apelin基因rs3115757-C突变等位基因携带者baPWV明显快于rs3115757-G野生等位基因携带者[(1536±375) mm/s vs(1 383±304) mm/s,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女性高血压人群中携带apelin基因rs56204867-C的动脉硬化风险增加(OR=2.087,95%CI:1.018~4,276,P=0.04).结论 女性高血压人群apelin基因rs56204867与其大动脉弹性下降有关,提示调查地区人群apelin-APJ系统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血管损害有关.

    作者:黄秋霞;黄峰;林帆;林宁;朱鹏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烯丙雌醇片用于预防孕妇早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烯丙雌醇片在预防先兆性早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近2年来我院治疗的72例先兆性早产孕妇为观察对象,按分段随机化分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滴注硫酸镁及口服利托君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烯丙雌醇片.比较两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天数、早产率、血清性激素水平、用药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观察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天数、足产儿分娩率及治疗后血清孕酮、雌二醇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孕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改变(P>0.05).观察组新生儿平均体质量和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烯丙雌醇片能有效延长妊娠时间,预防先兆早产效果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结局.

    作者:姚敏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抗苗勒管激素联合年龄对基于基础窦卵泡数的卵巢储备功能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联合年龄对基于基础窦卵泡数(bAFC)的卵巢储备功能(OR)评估价值.方法 测定123例不孕患者血清AM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经阴道超声检测bAFC分为:低bAFC组(<5个)、正常bAFC组(5~15个)和高bAFC组(>15个),比较各组年龄、BMI、AMH、FSH、E2和LH的差异,分析与bAFC相关性;检验各指标单独或联合对各组的预测价值.结果 3组年龄、BMI、AMH、FSH和LH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H与bAFC呈正相关(P<0.001),年龄、BMI、FSH、E2和LH与bAFC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AMH(AUC=0.908,Youden指数=0.754)和年龄(AUC =0.767,Youden指数=0.411)预测低AFC组优于其他指标.多因素分析显示,AMH和年龄为低AFC组独立预测因子,AMH联合年龄预测低AFC组AUC值为0.925,明显高于单个指标的预测价值;AMH(AUC=0.856,Youden指数=0.558)和年龄(AUC =0.812,Youden指数=0.474)预测高AFC组亦优于其他指标;AMH、FSH和年龄为高AFC组独立预测因子,联合检测AUC值为0.913,亦明显高于单指标的预测价值.结论 AMH和年龄能较好反映bAFC水平,两指标联合可提升不孕患者OR的评估准确性.

    作者:郑苗;倪琛;陈登锴;孙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16例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多学科协作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治疗Ⅳ期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自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Ⅳ期NB患儿16例,对其基本资料、病理类型、化疗情况、手术方式、自体干细胞移植情况、术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绘制Kaplan meier生存曲线,与Ⅳ期神经母细胞瘤国内外治疗结果的Meta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16例患儿,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为5~98个月(中位年龄4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4个月(12~45个月),全部患者均进行术前化疗并实施手术,术后根据危险度进行化疗,部分患者采用干细胞移植.16例患儿除1例放弃治疗于确诊后2月失访,其余15例中8例无病存活,4例患儿带病存活,3例死亡.结论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不但提高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远期生存率,并且可提高患儿中期部分缓解(PR)和完全缓解(CR)的概率.

    作者:钟敏;汪洋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盐酸羟考酮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

    目的 探讨复合异丙酚时羟考酮用于宫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的适宜剂量.方法 200例择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4组:羟考酮0.05 mg/kg复合异丙酚组(O1组)、羟考酮0.1 mg/kg复合异丙酚组(O2组)、羟考酮0.15 mg/kg复合异丙酚组(O3组)和单纯异丙酚组(P组).观察术中呼吸频率和SpO2情况,术后不良情况,NRS评分情况,苏醒时间,异丙酚诱导用量、维持用量、总用药量、总用药时间、单位时间用量.结果 诱导量、单位时间用量方面,O2、O3组均低于P组和O1组;苏醒时间方面,O1组、O2组和O3组均比P组缩短,在NRS评分方面,O2组、O3组均低于P组和O1组,其中O3组又低于O2组.O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组组间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对于宫腔镜手术患者,羟考酮配伍异丙酚的适宜剂量是0.1 mg/kg.

    作者:王玉苹;王菁;周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胎盘蛋白1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和胎盘生长因子预测子痫前期的价值

    目的 评估孕早期血清标记物胎盘蛋白13 (PP13)、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的表达对预测子痫前期(PE)的临床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择689例单胎孕妇,将其分为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620例(对照组)及子痫前期12例(PE组),包括迟发型子痫前期11例,早发型子痫前期1例.孕11~13+6周时检测两组孕妇血清中PP13、PLGF、PAPP-A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血清中PP13、PAPP-A、PLGF的浓度分别为(92.6±33.07) pg/mL、(51.76-±-6.42)ng/mL、(0.176±0.08) ng/mL,PE组血清中PP13、PAPP-A、PLGF的浓度分别为(85.38±31.7) pg/mL、(23.07±4.44) ng/mL、(0.052±0.032) ng/mL.PE组血清PP13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E组PAPP-A、PLGF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项标志物预测子痫前期的筛查中,PAPP-A的敏感度为65.71%,特异度为47.84%;PLGF的敏感度为68.19%,特异度为47.10%;两种标志物联合对PE的筛查敏感度为69.38%,特异度为50.26%.结论 孕早期母体血清PAPP-A、PLGF可作为预测子痫前期发病的指标,联合这两种指标能使诊断效能提高.目前不能认为孕早期母体血清PP13可应用于迟发型子痫前期的预测.

    作者:黄小玲;张少玉;任春霞;黄玉萍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单胎头位产妇300例行积极产程管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对单胎头位初产产妇进行积极产程管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对300例在我院分娩单胎头位初产产妇(观察组)给予积极产程管理包括人工破膜、10%葡萄糖酸钙静滴、地西泮静推及酌情给予小剂量缩宫素的使用.同期296例在我院分娩单胎头位初产产妇(对照组)未进行积极产程处理,等待自然分娩或等产程停滞后再处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总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结果 两组总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胎头位初产产妇予积极产程管理包括人工破膜、10%葡萄糖酸钙静滴、地西泮静推及酌情给予小剂量缩宫素等多种手段干预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恙虫病1例诊治心得

    1病历摘要患者女,48岁.缘于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以上腹部为主,呈持续性钝痛,无向他处放射,伴恶心,无呕吐,右颈部局部肿大、皮肤结痂,咳嗽、咳痰,痰呈黄色、黏稠、不易咳出,无咯血,就诊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查腹部、颈部彩超示:1)腹腔少量积液;2)双侧颈部多发低回声病变(淋巴结炎?).近3d发热,体温高达39℃,无畏冷、寒战,伴有胸闷、气喘、全身虚汗.近2d出现双下肢酸痛,行走困难,无肢体瘫痪,就诊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胸部CT平扫示:1)双肺多发炎症;2)双侧腋窝多发淋巴结影,部分稍增大;3)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腹部CT示:1)双胰周脂肪间隙稍浑浊;2)腹、盆腔脂肪间隙略浑浊;3)脾脏增大;4)子宫稍增大,腔内少量积液;5)盆腔少量积液;6)腹膜后及双侧腹股沟区多发小淋巴结影.

    作者:黄伟锋;黄玉林;刘明;栗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失眠女性的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分析中医体质对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影响,为福州地区围绝经期女性失眠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300位符合要求的围绝经期失眠女性为观察组,300名围绝经期无失眠症状女性为对照组,调查分析她们在中医各体质分型比例方面的差异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比例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福州地区围绝经期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特禀质的女性更容易失眠.

    作者:黄慧雯;池煜霞;胡巧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超声光散射成像对乳腺肿瘤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OPTIMUS)系统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1例乳腺肿瘤(恶性肿瘤12例、良性肿瘤309例)的OPTIMUS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钼靶X线资料,分别比较三者并与病理诊断进行一致性分析,评价OPTIMUS对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OPTIMUS系统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两者特异性(P=0.044)及准确率(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PTIMUS系统与钼靶X线的敏感性(P=0.037)、特异性(P=0.034)与准确率(P=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者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1.00、0.86、0.54;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40、0.37、0.32;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7、0.87.结论 OPTIMUS系统对诊断乳腺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较高,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相结合可以提高乳腺患者的检出率,降低漏诊率.

    作者:尹冠群;曾艳;周戎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