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冀爱英;赵英红;杜明瑞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 证型, T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补体
摘要: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加补体.结果:IgA水平在肝气郁结型中低,湿热内蕴型次之;IgM在肝气郁结型中高;CD3、CD4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低,脾虚湿盛型次之;CD8在湿热内蕴型中高.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IgA、IgM、CD3、CD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IgA呈正相关,另三项呈负相关.CD8水平与肝脏内炎症活动程度正相关,可能是造成肝细胞不断破坏,引起临床上转氨酶持续增高的一个原因.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免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主要以皮肤紫癜为主症,好发于6岁以上的儿童及少年,相当一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笔者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安生;李国林;张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32例

    目的:为比较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组)与单纯化疗(对照组)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与毒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34.37%,病变进展率为1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3.33%,病变进展率40%,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治疗中毒副反应明显减少(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果提示,益气养阴法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对稳定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化疗毒副反应作用肯定.

    作者:柯立霞;宋爱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面神经损伤的针刺效应对兔面神经核中CHAT、BDNF-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对面神经损伤兔面神经核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BDNF-mRNA)表达的影响,揭示针刺促进损伤面神经再生修复的机理.方法:日本大耳白兔12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切开左侧面部皮肤后缝合)、模型组(造模后不给任何处置)、西药组(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B12、地塞米松)、传统针刺组(针刺翳风、颧髎、地仓、颊车、四白、阳白穴)、电针刺激组(电针针刺翳风、颧髎、地仓、颊车、四白、阳白穴),每组分为术后7d、14d、21d、28d 4个时间组,应用神经卡压法造成面神经损伤模型,观察各组兔面神经核中神经元的变化.采用伊红染色的方法光镜下观察面神经核中神经元细胞形态的改变,用原位杂交方法对面神经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表达阳性神经元进行染色,并用表达阳性细胞数定量分析.结果:穴位电刺激后伊红染色可见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现象比其它4组明显改善,且兔面神经核中BDNF-mRNA的表达,电针刺激组表达明显多于其他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电刺激对损伤面神经修复有促进作用.

    作者:姜国华;卫彦;寇吉友;孙忠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60例

    目的:观察中药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静点病毒唑,口服健儿清解止泻颗粒;对照组30例,静点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儿清解止泻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医古籍书名的信息障碍及文化分析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医古籍书名的形成与发展概况,然后提出了中医古籍书名用语存在的信息利用障碍,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作者:裴丽;常存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近10年中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概况

    从专方治疗、辨证分析治疗2个方面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魏小维;戎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溃结灵3号治疗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

    自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溃结灵3号口服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冰;郭纯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1:6)为流动相,以Diamonsil C18柱(5μm4.6mm×150mm)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紫丁香苷在0.2024~1.61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n=5),RSD=0.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常禹;史慧玲;何培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羚散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青羚散的产品质量,对该药中甘草酸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的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选用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水-乙腈-磷酸(60:40: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4.3%,RSD=1.3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羚散的质量.

    作者:杨玉静;刘玉成;韩雪梅;李文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对淋巴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体内抗肿瘤活性及急性毒性.方法:建立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观察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抑制作用;观察5F注射液对荷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F注射液,用药后观察小鼠1W的反应,用Bliss计算LD50.结果: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有抑瘤作用:对荷艾氏腹水癌的小鼠生命有延长作用;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的ID50为414.4mdkg.结论:半边旗有效成分5F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较低.

    作者:戴滨;吴铁;崔燎;邓亦峰;吴科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狼毒考证

    对中药狼毒进行了本草考证,结合其化学成分、功能主治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认为瑞香狼毒为历代本草记载的正品狼毒.

    作者:卓兆莲;高英;李卫民;高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胰腺炎52例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胆道系统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

    作者:郑庆海;孟晓红;尹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曹洪欣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介绍

    痹证是北方常见的病,曹洪欣教授治疗此病明辨寒热,分清虚实;从气血入手,温通经络为主;注意辨证施治,灵活把握病位,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针灸配合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仅服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7.4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为73.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区向阳;姜朝霞;冯建华;曹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孔圣枕中丹对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孔圣枕中丹对痴呆模型动物海马区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VD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GFAP、GDNF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观察GDNFmRNA表达.结果:孔圣枕中丹能增强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结论:孔圣枕中丹通过增强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季旭明;张鸿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周围性面瘫针灸辨治通络四法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是已被针灸界及患者认可的好方法.周围性面瘫作为一个外感性疾病,其发病机理多因机体脉络空虚,六淫之邪(主要是寒邪、热邪)乘虚侵犯人体,客于面部经筋、脉络而成,因此,在运用针灸治疗该病时要针对病机辨证施治.兹举笔者验案四则,浅述周围性面瘫运用针灸辨治通络四法,请同道指正.

    作者:杨贤海;袁发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甘草酸对抗胡椒碱对大鼠肝P450抑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胡椒配伍甘草使用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SD大鼠甘草酸50mg/kg,胡椒碱30mg/kg,胡椒碱30mg/kg+甘草酸20mg/kg、50mg/kg、90mg/kg,苯巴比妥钠5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7d后处死大鼠,差速离心法制备肝微粒体,采用Johannesen等[1]方法测定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4.971±1.631nmol/ml)相比,胡椒碱组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2.734±1.013mol/ml)明显降低,甘草酸组(4.540±1.094nmol/ml)无明显变化,苯巴比妥钠组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16.620±3.503nmol/ml)明显升高,而胡椒碱+甘草酸组其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3.008±0.784、4.215±1.237、5.075±1.324nmol/ml)随甘草酸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胡椒碱可以明显抑制大鼠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甘草酸本身无明显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但能对抗胡椒碱引起的肝药酶抑制,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小海;宋鑫;谢萍;邱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40例疗效分析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祖国医学称为郁证.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组证候群.

    作者:孙起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盆炎宁汤治疗寒湿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盆腔血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系2004年5月~2005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寒湿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病程短的3个月,长的达8年,3个月~1年13例,1年~3年11例,3年以上6例.临床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研究采用与健康人组对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辨证分型.

    作者:王岩;孟安琪;陈莹;王秀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加补体.结果:IgA水平在肝气郁结型中低,湿热内蕴型次之;IgM在肝气郁结型中高;CD3、CD4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低,脾虚湿盛型次之;CD8在湿热内蕴型中高.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IgA、IgM、CD3、CD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IgA呈正相关,另三项呈负相关.CD8水平与肝脏内炎症活动程度正相关,可能是造成肝细胞不断破坏,引起临床上转氨酶持续增高的一个原因.

    作者:冀爱英;赵英红;杜明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