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对淋巴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戴滨;吴铁;崔燎;邓亦峰;吴科锋

关键词:半边旗, 二萜类化合物, 小鼠移植性肿瘤, 急性毒性
摘要:目的:观察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体内抗肿瘤活性及急性毒性.方法:建立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观察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抑制作用;观察5F注射液对荷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F注射液,用药后观察小鼠1W的反应,用Bliss计算LD50.结果: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有抑瘤作用:对荷艾氏腹水癌的小鼠生命有延长作用;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的ID50为414.4mdkg.结论:半边旗有效成分5F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较低.
中医药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曹洪欣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介绍

    痹证是北方常见的病,曹洪欣教授治疗此病明辨寒热,分清虚实;从气血入手,温通经络为主;注意辨证施治,灵活把握病位,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林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胰腺炎52例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慢性酒精中毒,胆道系统疾病等各种原因引起.

    作者:郑庆海;孟晓红;尹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40例疗效分析

    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指初次发病于围绝经期,以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失眠为主要症状的疾病[1],发病年龄多在45~55岁,祖国医学称为郁证.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伴精神心理障碍的一组证候群.

    作者:孙起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芦荟多糖防治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Ⅱ)

    目的:探讨从民间常用植物芦荟(aloe)中提取的芦荟多糖的降血糖作用.方法:研究3个剂量组的芦荟多糖对正常大鼠肝糖原合成、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及胰岛组织形态的影响.结论:芦荟多糖能明显促进正常大鼠肝糖原的合成、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损伤的胰岛组织结构修复.

    作者:郭冷秋;苏慧;黄莉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6例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儿科常见的免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主要以皮肤紫癜为主症,好发于6岁以上的儿童及少年,相当一部分患儿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笔者应用犀角地黄汤加味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安生;李国林;张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对淋巴肉瘤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及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观察半边旗提取物5F注射液体内抗肿瘤活性及急性毒性.方法:建立荷瘤鼠动物模型,采用荷瘤小鼠瘤重、抑瘤率观察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抑制作用;观察5F注射液对荷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小鼠腹腔注射不同剂量5F注射液,用药后观察小鼠1W的反应,用Bliss计算LD50.结果: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淋巴肉瘤有抑瘤作用:对荷艾氏腹水癌的小鼠生命有延长作用;提取物5F注射液对小鼠的ID50为414.4mdkg.结论:半边旗有效成分5F具有一定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小鼠的毒性作用较低.

    作者:戴滨;吴铁;崔燎;邓亦峰;吴科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盆炎宁汤治疗寒湿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盆腔血流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系2004年5月~2005年8月就诊于我院妇科门诊诊断为寒湿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病程短的3个月,长的达8年,3个月~1年13例,1年~3年11例,3年以上6例.临床观察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研究采用与健康人组对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辨证分型.

    作者:王岩;孟安琪;陈莹;王秀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甘草酸对抗胡椒碱对大鼠肝P450抑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胡椒配伍甘草使用对大鼠肝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SD大鼠甘草酸50mg/kg,胡椒碱30mg/kg,胡椒碱30mg/kg+甘草酸20mg/kg、50mg/kg、90mg/kg,苯巴比妥钠50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7d后处死大鼠,差速离心法制备肝微粒体,采用Johannesen等[1]方法测定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4.971±1.631nmol/ml)相比,胡椒碱组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2.734±1.013mol/ml)明显降低,甘草酸组(4.540±1.094nmol/ml)无明显变化,苯巴比妥钠组肝细胞色素P450含量(16.620±3.503nmol/ml)明显升高,而胡椒碱+甘草酸组其肝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3.008±0.784、4.215±1.237、5.075±1.324nmol/ml)随甘草酸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胡椒碱可以明显抑制大鼠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甘草酸本身无明显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但能对抗胡椒碱引起的肝药酶抑制,并具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小海;宋鑫;谢萍;邱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溃结灵3号治疗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

    自1998年以来,笔者运用自拟溃结灵3号口服中药治疗肝郁气滞型溃疡性结肠炎60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姜冰;郭纯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黄芪地上部分黄芪总苷动态规律的研究

    目的:探讨黄芪地上部分佳采收时期.方法:测定不同采收时期的黄芪地上部分的产量和黄芪总苷含量及不同时期割去地上部分的黄芪根的产量和黄芪总苷含量.结果:果盛期黄芪地上部分产量高,黄芪总苷含量高,果盛期割去地上部分的黄芪根的产量及黄芪总苷的含量与枯萎期(成熟期)相近.结论:果盛期为黄芪地上部分佳采收时期.

    作者:杨桂明;刘宝密;高慧英;张忠奎;姜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5例

    我院于2001年4月至2004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7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雨青;刑兆伟;谢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张锡纯的衷中参西思想指导用药与现实意义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医汇通派的先驱,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开创中西医结合先河的一部巨著.书中有理论有实践,医案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极强,对后世临床治疗用药产生极大影响.他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和用药经验充分体现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中.至今他创制的方剂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各科.

    作者:刘宁;李文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孔圣枕中丹对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孔圣枕中丹对痴呆模型动物海马区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VD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GFAP、GDNF的表达,原位杂交技术观察GDNFmRNA表达.结果:孔圣枕中丹能增强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结论:孔圣枕中丹通过增强VD大鼠脑海马神经元GFAP、GDNF、GDNFmRNA表达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季旭明;张鸿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羚散中甘草酸的含量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青羚散的产品质量,对该药中甘草酸进行定量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的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选用Alltima C18柱(4.6mm×250mm,5μm),水-乙腈-磷酸(60:40:0.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经过系统的实验研究,测得平均回收率为104.3%,RSD=1.30%(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易,专属性及重现性好,可有效地控制青羚散的质量.

    作者:杨玉静;刘玉成;韩雪梅;李文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中医证型与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同步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加补体.结果:IgA水平在肝气郁结型中低,湿热内蕴型次之;IgM在肝气郁结型中高;CD3、CD4水平在肝肾阴虚型中低,脾虚湿盛型次之;CD8在湿热内蕴型中高.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IgA、IgM、CD3、CD4水平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关,IgA呈正相关,另三项呈负相关.CD8水平与肝脏内炎症活动程度正相关,可能是造成肝细胞不断破坏,引起临床上转氨酶持续增高的一个原因.

    作者:冀爱英;赵英红;杜明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狼毒考证

    对中药狼毒进行了本草考证,结合其化学成分、功能主治和药理作用等方面研究,认为瑞香狼毒为历代本草记载的正品狼毒.

    作者:卓兆莲;高英;李卫民;高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近10年中药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研究概况

    从专方治疗、辨证分析治疗2个方面对近10年中医药治疗小儿癫痫的文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综述,并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和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今后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作者:魏小维;戎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5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针灸配合服用中药治疗;对照组52例,仅服用中药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证候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7.41%,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率50.00%,总有效率为73.0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区向阳;姜朝霞;冯建华;曹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针刀配合骨科洗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挛缩僵直44例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骨科洗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挛缩僵直的疗效.方法:以针刀松解膝关节周围,配合骨科洗药熏洗.结果:优9例,良25例,可8例,差2例,总有效率95.45%.结论:针刀配合骨科洗药治疗创伤后膝关节挛缩僵直,可使病人在短时间内消除症状,恢复肢体功能.

    作者:高曦;于雪峰;王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HPLC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含量.方法:以甲醇-水(1:6)为流动相,以Diamonsil C18柱(5μm4.6mm×150mm)为固定相,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紫丁香苷在0.2024~1.619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2%(n=5),RSD=0.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刺五加注射液中紫丁香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常禹;史慧玲;何培孝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中医药学报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教育厅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