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熠;沈晓燕
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hereditary cerebellar axia,HCA)临床上并不多见,现报告一个家系如下.
作者:郑道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1]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1含量,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同时检测各组尿肌酐(尿Cr)、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等.结果血清TGF-β1在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尿TRF/Cr、α1-MG/Cr、ACR经对数转化后3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且其均随糖尿病肾病进程相平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与尿TRF/Cr,尿α1-MG/Cr,ACR、FPG、HbAlC成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测定DM患者血清TGF-β1含量的变化,对于DN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均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晓芳;潘时中;杨立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随着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的推广,使许多基层医院得以开展.但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及手术条件的限制,在广大农村,仍有大量成熟期的白内障尚未手术.在条件好的医院,目前已使用台盼蓝、吲哚青绿染料对前囊膜进行染色后实施CCC撕囊.而在基层,却不具备此条件.笔者自2001~2004年对此类患者采用开罐截囊下行超声乳化术,同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采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本文对我院近年来住院的5例心包积液患者病因误诊及漏诊情况加以分析,旨在提高对心包疾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詹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胃肠三叶蛋白(PS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测定正常胃黏膜(NOR)、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肠化(IM)、萎缩性胃炎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DYS)和早期胃癌(EGC)各40例,进展期胃癌(AGC)100例中PS2的表达.结果NOR、IM、DYS、EGC和AGC组中,分别有100%、80.0%、75.5%、40.0%和65.0%PS2阳性.PS2表达从IM、DYS至EGC组渐低,AGC高于EGC组.AGC组中,PS2表达在弥漫型高于肠型;PS2表达在浸润胃壁全层及浆膜外者和伴淋巴结转移者中高于仅及肌层者和无转移者;且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S2对AGC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0.692.结论PS2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可用于判定其淋巴结转移.
作者:陆岽;陈玉丽;刘豫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有限单元法(FEM)是一种在工程学中广泛应用的数学物理方法,用于模拟并解决各种工程力学、热学、电磁学等物理场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由无数个质点组成并且有无限个自由度的连续体近似为有限个单元所组成的集体[1].从70年代开始,有限单元法被应用于脊柱生物力学研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生物力学实验近似获得求解,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近年来,有限单元法在脊柱生物力学研究中已取得迅猛发展,目前,其所构建的三维非线性模型不仅能逼真地模拟椎骨、椎间盘,还能将周围的韧带、肌肉直接或间接地加入模型,使模拟更加真实和完美[2,3].
作者:杨春治;何善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介入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对缩小梗死范围、保护心功能、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破碎血栓或粥样斑块可能引起远端血管栓塞以及再灌注血流缓慢甚至无再流现象、心肌梗死、泵衰竭或死亡等严重的临床后果,而且传统药物疗效不佳,临床研究表明在传统PCI手术中其发生率达到9%至15%[1,2].血管远端保护装置是迄今为止预防介入治疗过程中无再流现象较理想的器械,但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报告尚较少.
作者:陆程翔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趋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为探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在健康人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忠;陈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分别配合短棒状杆菌制剂(CP)与顺铂(DDP)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46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分别进行短棒状杆菌制剂及顺铂胸腔内注射,按WHO疗效标准评价.结果治疗组(CP组)完全有效(CR)9例(39.1%),部分有效(PR)12例(52.2%),有效率91.3%;对照组(DDP组)CR 3例(13.0%),PR11例(47.8%),有效率60.8%.两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x2=4.3,P<0.05),对照组部分出现胃肠道反应及血象中白细胞降低等副作用,治疗组无类似副作用.结论本疗法治疗晚期肺癌胸腔积液效果好,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詹特斌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以及两者的比值(F/T),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技术,测定BPH和PCa组患者的血清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PCa、BPH组与正常对照组有着显著差异;在诊断灰区(T-PSA为2 μg/L~20 μg/L)的74例患者中BPH 52例,T-PSA为(8.04±4.62)μg/L,FPSA为(1.37±0.94)μg/L,F/T为(19.17±7.01)%;PCa 22例,T-PSA为(10.10±4.31)μg/L,F-PSA为(0.86±0.61)μg/L,F/T为(8.30±3.88)%.从统计上看,PCa组F/T比值与BPH组有显著性差异;在对BPH、PCa两组总有效率的估计中,F/T比值为15%总有效率为大.结论对T-PSA为2 μg/L~20 μg/L时,运用F/T比值对于鉴别BPH和PCa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宁;沈菁;伍严安;陈雯;王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8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zing enterocolits,NEC)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4年5月收治NEC患儿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68例,其中<32周50例;足月儿15例,过期产2例.平均发病日龄为生后7.35±5.34,早产儿为8.31±6.45,足月儿为5.23±2.43.85例中,治愈52例(61.12%),死亡23例(27.06%),放弃10例(11.76%).单因素分析发现NEC患儿死亡组较治愈组合并败血症、腹膜炎、呼吸衰竭、肺透明膜病、代谢性酸中毒、心衰、休克、新生儿窒息、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高.治愈组中,BellⅠ期30例(57.7%),BellⅡ期13例(25%),BellⅢ期9例(17.3%).死亡组BellⅡ期为9例(39.1%),BellⅢ期为14例(60.9%).回归分析显示腹膜炎、呼吸衰竭、休克、窒息、严重感染有意义.结论腹膜炎、呼吸衰竭、休克、窒息、严重感染为影响NEC预后的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各种合并症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冬梅;陈涵强;郑敬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4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24例采取了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5年生存率为33.3%.结论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手段,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术前正确分期.患侧肾、输尿管全切及膀胱袖状切除术是首选术式.
作者:邢金春;张开颜;周中泉;陈实新;陈斌;王惠强;叶友新;庄炫;刘荣福;杨宇峰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术中补充30 ml/kg乳酸林格液与10 ml/kg乳酸林格液的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选择100名ASAⅠ~Ⅱ级择期行妇科腔镜不孕查因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共接受30 ml/kg乳酸林格液,Ⅱ组患者入手术室至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前接受10 ml/kg乳酸林格液,观察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患者例数及需要补救止吐药例数.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操作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率,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05),需要补救止吐药人数30 ml/kg组较10 ml/kg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输注10 ml/kg乳酸林格液相比,术中输注30 ml/kg乳酸林格液可以降低妇科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作者:黄霓;肖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西地兰联合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单用西地兰,B组单用硫酸镁,C组联用硫酸镁与西地兰.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C组疗效与A组、B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均为P<0.01).结论硫酸镁与西地兰联合应用治疗肺炎并心力衰竭可相互协同,提高疗效.
作者:卓俊瑞;吴国媛;凌逸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应用普通丝线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例.结果全部病人于术后第3~5天出院,无任何并发症.结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普通丝线取代钛夹和生物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是安全、可靠的.
作者:陈钢亮;徐卫红;黄寅;仇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喉癌是耳鼻喉科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喉癌的主要手段.患者的营养状况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提供及时、合理的营养治疗,有助于提高手术耐受力,促进术后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作者:李惠萍;涂珍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的质量好坏与病人的生命安危、医疗质量和医院声誉密切相关.深入护理改革,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也是护理部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我院作为漳州市卫生系统的一个改革试点单位,护理部通过几项竞聘上岗的护理改革,使我院的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现对竞聘上岗的具体实施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康亚婵;朱金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闭孔疝属罕见腹外疝,临床上常误诊,至剖腹探查得以诊断.我院1985~2004年共收治闭孔疝6例,现就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吴一德;刘永锋;吴朝晖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个性化设计人工半骨盆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由厂家制造出树脂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根据截除之瘤段设计人工半骨盆应用于临床.结果2例患者分别随访19个月和4个月,一例弃拐行走,一例死亡.结论个性化设计人工半骨盆置换是目前骨盆肿瘤,特别是髋臼区肿瘤的较好治疗选择,可行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梁珪清;林凤飞;郑忠;李炜明;陈国龄;林葆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扩大直肠根治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6例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上方淋巴结转移率为54.3%,侧方淋巴结转移率为19.4%,侧方淋巴结与癌肿肠壁浸润的深度及分化有关,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意义.结论侧方淋巴结清除特别是在分化差及肿瘤肠壁浸润深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有一定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作者:余养生;严宏;方公贤;王振飞;陈江田;陈壮威;蒋文新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