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设计人工半骨盆置换术临床应用2例报告

梁珪清;林凤飞;郑忠;李炜明;陈国龄;林葆凯

关键词:人工半骨盆, 骨盆肿瘤
摘要:目的介绍个性化设计人工半骨盆的临床应用.方法在骨盆CT扫描三维重建的基础上,由厂家制造出树脂模型,在模型上进行模拟手术,根据截除之瘤段设计人工半骨盆应用于临床.结果2例患者分别随访19个月和4个月,一例弃拐行走,一例死亡.结论个性化设计人工半骨盆置换是目前骨盆肿瘤,特别是髋臼区肿瘤的较好治疗选择,可行进一步研究探讨.
福建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部外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及护理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我院普外科2003年1月至12月腹部外科术后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病人240例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季文翠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心脏移植后同种异体血管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心脏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病人的有效措施,但心脏移植后同种异体血管病(CAV)却成为限制心脏移植病人术后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杨昭伟;陈良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11例报告

    目的探讨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治疗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2月共对11例患者行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其中FAP 9例、UC2例,应用J型贮袋8例、S型贮袋3例.结果该术式并发症少,肛门功能良好,无夜间漏便,大便次数平均3~5次/日,夜间0~1次.一例S型贮袋出现贮袋炎,经保守治疗好转.无手术死亡及吻合口瘘,未发生癌变,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结论全结肠直肠切除回肠贮袋肛门吻合术治疗可维持FAP与UC患者肛管自控功能和可接受的大便次数,术后并发症少,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林文霖;林杰成;许燕常;郑茂松;林建生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对(附153例报告)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手术93例及开腹手术6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的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患者术后痛经改善情况、复发率及妊娠情况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剔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具有与开腹手术相同的疗效,且具有微创的特点,应作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施飞凤;周萍萍;李玲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血清TGF-β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及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1]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C组).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检测各组血清TGF-β1含量,并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同时检测各组尿肌酐(尿Cr)、空腹血糖(F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等.结果血清TGF-β1在3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尿TRF/Cr、α1-MG/Cr、ACR经对数转化后3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且其均随糖尿病肾病进程相平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血清TGF-β1与尿TRF/Cr,尿α1-MG/Cr,ACR、FPG、HbAlC成正相关.结论TGF-β1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测定DM患者血清TGF-β1含量的变化,对于DN发病机制的研究,尤其是监测早期DN的发生和病情发展程度均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晓芳;潘时中;杨立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324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检行常规病理检查,同时肝活检前一周内采血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探讨它们与肝脏病理的关系.结果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期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纤维化分期(S1→S4)依次升高,各期中差异有显著性;PCⅢ水平在S0期已有明显升高.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纤维化分期各期中无差异.LN水平与肝纤维化分期无相关性.血清PCⅢ、HA、Ⅳ-C水平与肝组织病理分级有相关性,PCⅢ、HA水平随着组织病理分级而升高,各级中差异有显著性.Ⅳ-C水平在肝组织病理分级中有差异,但其水平不随分级而升高.结论血清PCⅢ、H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分级和分期的相关性较好,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的良好指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Ⅳ-C、LN水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PCⅢ可能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作者:谢秋里;王功遂;刘梅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先天性梅毒2例报告

    例1,女,4月龄.因咳嗽、气促5天拟支气管肺炎入院.入院体检发现患孩手指、足趾皮肤皲裂、脱皮.其母诉患孩生后5~6天出现此现象.追问病史,其母1年前曾患梅毒,经治疗,现无症状.即予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呈阳性.考虑:支气管肺炎;先天性梅毒.经用青霉素等治疗2周痊愈出院.

    作者:吴利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通窍鼻炎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术后病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一音利(通窍鼻炎片)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对鼻窦黏膜创伤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66例临床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34例和对照组132例,试验组手术后除常规抗生素(头孢类抗生素7 d)、局部类固醇激素等治疗外还给予一音利治疗,每次5~7片,每天3次,共2~3个月;对照组手术后仅给予常规抗生素和局部类固醇激素等治疗,而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试验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9.0%;试验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音利不仅可以提高鼻窦手术的疗效,而且可以缩短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疗程.

    作者:陈俊杰;林傧;林建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控制性降压在60例鼻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

    控制性降压是指在某些手术的麻醉期间,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药物有意识地使患者暂时处于一种可控制的低血压状态,以达到减少术野出血及异体输血的一种方法[1].鼻内窥镜的显微手术,与以往手术相比,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等特点,但由于鼻腔及鼻窦的解剖学特点,手术时出血较多,影响手术的操作.从2002年开始,我们在全麻下用硝酸甘油伍用艾司洛尔对60例患者进行控制性降压,减少术野出血、渗血,为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志云;彭将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质量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受过培训的药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为临床医疗提供优质服务的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的机构.我院于2003年10月成立PIVAS,11月份正式启用并逐步向全院大部分科室开展静脉药物配置.如何加强静脉药物配置安全质量管理,使PIVAS工作更安全、便捷、合理、有效,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以及如何保障医务人员安全防护等问题,是摆在PIVAS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现简要介绍实施保障安全,杜绝差错,防范事故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作者:卢兰菁;毕捷;陈银珍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乳腺癌术后门诊化疗的管理体会

    近30年来,对乳腺癌的认识已由原来的局部解剖观念向全身系统性观念发展,因此全身性治疗的地位在逐步地提高,化疗已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乳腺癌在院治疗,包括手术及六次化疗(不包括内分泌治疗),疗程一般均需4个多月,结合我院肿瘤科病床紧张的特点,乳腺癌术后住院化疗一次,其余五次化疗一般都在门诊输液室完成.因此做好门诊化疗的管理,无论对患者还是护士,都是非常重要的.现将两年来门诊化疗的管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莘莘;周旋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的改进(附72例报告)

    目的阐释甲状腺肿瘤手术方法的改进.方法对7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注重微创观念,与常规手术方法作四点改进,一是切口的选择沿颈横纹作横弧形小切口,二是不切断颈前肌群,三是在甲状腺瘤体固有膜内分离切除肿瘤,四是切口用4个0可吸收合成线作皮内缝合.结果72例均治愈,无1例发生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术后出血,随访4个月~12年,无1例复发.结论通过改进甲状腺肿瘤的手术方法,能有效预防喉返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术后出血,采用颈横纹弧形小切口、不切断颈前肌群、皮内用可吸收合成线缝合,达到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好的目的.

    作者:陈绍礼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1994~2004年我院烧伤创面菌群和药敏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烧伤创面细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从烧伤创面培养出1254株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创面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57.42%),革兰氏阳性菌占32.62%;前后5年相比较,金黄色葡萄球菌由11.21%上升至23.96%,铜绿假单胞菌由19.76%下降至8.8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0.51%,万古霉素敏感率为88.14%,亚胺培南敏感率为77.63%;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敏感率为97.26%,多粘菌素B敏感率为94.75%,亚胺培南敏感率为82.11%.SD-Ag冷霜、利福平、氟哌酸仍保持较高的药物敏感率,而头孢类抗生素药敏率明显降低.结论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严重,1%SD-Ag冷霜、利福平对创面感染仍有效,美罗培南为烧伤感染治疗的首选药物.

    作者:楼非鸿;吴伯瑜;黄心宏;杨际慧;陈昭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康复护理体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康复治疗是CABG患者现代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ubach[1]等认为,在CABG术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都得到改善,绝大部分病人的心肌功能术后即刻康复.因此安全并且顺利地进行适合个人水平的康复疗法是必要的.对CABG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流程[2]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使并发症得到控制,对患者的术后顺利康复起着关键的作用.我院2001年4月~2004年8月共进行17例CABG,现将术后康复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美珍;王美玉;蔡惠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3例肾外伤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

    我科从1995年7月~2002年6月共收治53例肾外伤患者,现将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性43例,女性10例;左侧肾损伤28例,右侧肾损伤24例,1例为肾蒂撕裂伤.其中闭合性损伤49例,包括车祸及直接暴力伤;开放性损伤4例.53例肾外伤患者,45例保守治疗;8例手术治疗,其中肾切除术6例,修补2例.

    作者:曹莲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老年低位直肠癌78例诊治体会

    目的分析老年低位直肠癌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1983年1月~200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78例老年低位直肠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早期确诊率为19.1%,误诊率为57.7%.直肠前切除组(Dixon)、腹会阴联合切除组(Miles)、Hartmann组手术五年生存率分别为53.4%、52%、20%,复发率分别为9.3%、8%、30%,死亡率分别为7%、8%、10%.术后并发症共18例次.手术前有共存病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1%,而手术前无共存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1)老年低位直肠癌临床特点确诊晚,误诊率高,并发症多.(2)老年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治疗,晚期病人宜行Hartmann手术,尽量行直肠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只作为后的选择.(3)加强对老年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死亡的重要措施.

    作者:邱颂德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50例小儿腹泻血糖改变及临床意义探讨

    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在纠正脱水、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过程中常忽视脱水时血糖的改变,为防止脱水时高血糖对机体的进一步损害,本文对50例腹泻患儿测定血糖值并进行分析,以了解腹泻病患儿血糖值的改变和脱水程度的关系.

    作者:刘晖;徐两蒲;王子敬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唇部海绵状血管瘤综合治疗13例

    目的探讨唇部血管瘤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7月~2004年5月共行保留皮肤(黏膜)的唇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13例,术后1个月后行同位素Sr90照射2~3疗程.结果13例病人随访3~12个月,血管瘤均未见复发,唇部形态自然.结论保留皮肤(黏膜)的唇部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术后1个月经对唇部残留血管瘤同位素治疗,可达到既能使唇部血管瘤根治又能保留唇部自然外观的效果.

    作者:林根辉;郑清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26例眼部带状疱疹临床分析

    眼部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经,并沿着其第一分支--眼支的分布而导致的眼部损害.眼部带状疱疹除眼睑皮肤损害外,还可引起结膜、角膜、色素膜等损害,严重者可侵犯到视神经、动眼神经,引起剧烈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甚至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该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应该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院近5年来诊治的眼部带状疱疹26例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川;郭与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浅析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试验的干扰

    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素,应用广泛,目前临床上趋于大剂量突击使用以提高抗菌效果.为探讨使用注射用青霉素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本文采用在健康人血浆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后进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德忠;陈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福建医药杂志

福建医药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