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患者使用钆贝葡胺注射液后的不良反应及效果观察

苏静苇

关键词:钆贝葡胺, 不良反应, 生理指标
摘要:目的 探究钆贝葡胺注射液使用后患者的反应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378例患者,对用药后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前后生理指标波动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78例患者中6例(1.59%)出现了身体发热,出汗症状,11例(2.91%)胸闷、心慌,1例(0.26%)恶心呕吐以及7例(1.85%)出现了瘙痒、面部发红等过敏的症状.其中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1%.患者在用药后生理生化指标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尤其是心率和舒张压,其分别是(-2.54±6.01)次/min和(3.61±9.48) mmHg.结论 钆贝葡胺在MRI检查中具有其特有的优势,但是对于其临床上的不良反应也不应该忽视,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用药前筛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府逐瘀汤联合综合护理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联合血府逐瘀汤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 6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病例,均在我院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血府逐瘀汤预防,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比较疼痛、肿胀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术后5天、7天两组VAS评分及肿胀程度均较术后3天降低,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联合血府逐瘀汤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及患肢肿胀程度,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田贺晓;殷飞鸽;王功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讨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50例原发性高血脂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采用氨氯地平片,第二组采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第三组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脂,观察和分析4周后三组患者的胸闷、乏力心慌等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经过四周的治疗,根据疗效评价标准,三组患者的总有效分别为84.0%,82.0%,96.0%,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氨氯地平和阿托伐他汀的联合疗法比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脂的效果更好,更能有效缓解患者的胸闷、乏力等状况.

    作者:乔扩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猴头菌片中麦角甾醇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猴头菌片中麦角甾醇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Welch Ultimate LP-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100%甲醇、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3nm、柱温26℃.结果 麦角甾醇在进样量为0.0832~ 1.664μg(r =0.9999)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RSD0.65%).结论 本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为猴头菌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来李娟;邓祖磊;崔田;葛德洲;董智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采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速度

    目的 运用品管圈的方法提高门诊药房处方调配速度及圈员各方面的能力.方法 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按照品管圈实施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结果 门诊西药房通过品管圈活动平均每张处方的调配时间由原来的43.69s降低到22.82s.结论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品管圈的方法可以不断发现和改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张良;田靖;柯珊;陈水琴;尚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双香贴膏士的宁含量测定样品前处理的研究

    目的 改进双香贴膏样品前处理方法,提高双香贴膏士的宁含量测定的准确性,完善双香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应用稀盐酸提取双香贴膏样品,对提取液进行不同程度碱化(pH为7和pH为9~10)后萃取制备样品,再采用HPLC法测定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双香贴膏样品中的士的宁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提取液pH值调至7后处理的双香贴膏样品中士的宁含量明显高于提取液pH值调至9~10之间后处理的双香贴膏样品.结论 双香贴膏样品中的士的宁在中性环境下的溶出率较碱性环境多,故双香贴膏中的士的宁提取纯化宜在中性环境进行.

    作者:李丽月;冯小映;林静吟;邹嘉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不合理医嘱分析

    目的 分析天津市北辰医院医嘱不合理情况,减少用药错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6年1 ~12月期间,55.69万份住院医嘱进行点评及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不合理医嘱主要分为七类,其中溶媒种类选择不当所占比例较高.结论 住院医嘱错误率较低,但仍存在潜在问题,分析现有优点与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保障静脉用药安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不同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o.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5%果糖溶液配伍稳定性.方法 使用o.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5%果糖溶液3种临床常用大输液分别和注射用奥扎格雷钠配伍后,25℃恒温水浴保存,并分别在0、1、2、4、6、10h观察溶液外观、澄明度、pH计测定溶液pH值、HPLC测定奥扎格雷钠含量.结果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与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5%果糖溶液配伍放置10h后,溶液外观、澄明度、pH值均未发生改变;奥扎格雷钠在3种配伍溶液中稳定性良好,在10h内药物含量未出现下降.结论 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可以与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溶液和5%果糖溶液配伍使用,并要求在配伍后10h内滴注完毕.

    作者:伊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评价我省增补基本药物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痰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及今后我省增补目录的遴选提供循证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数据库,收集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RCT,合计129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总有效率[OR =5.64,95% CI(2.34,13.62),P<0.0001]、预防出现肾损害比例[OR =0.23,95% CI(0.13,0.39),P<0.00001]、复发率[OR =0.36,95% CI(0.19,0.67),P<0.001];紫癜消退时间[MD=-3.16,95% CI(-5.28,-1.05),P=0.003]、关节症状缓解时间[MD=-1.89,95% CI(-2.34,-1.44),P<0.00001]、胃肠道症状缓解时间[MD=-2.55,95% CI(4.18,-0.91),P=0.002]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个研究报道试验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治疗过敏性紫癜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田波;胡建新;胡瑞钺;李志优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

    目的 探讨我院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2000例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特点.结果 2000例患者中有40例(2.0%)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60岁者中有21例(3.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0岁者有19例(1.5%)例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19例,女19例;40例患者中有4例口服用药,36例静脉注射用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不良反应的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11例,皮肤及附件症状20例,消化系统症状患者有9例.结论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给药方式有关,出现不良反应后多表现为皮肤类症状.

    作者:杜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临床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究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感染性溃疡期压疮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详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随着时间变化患者的愈合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抗生素结合重组人细胞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感染性溃疡期压疮的效果较好,同时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效果优于只进行治疗的效果,安全可靠,为以后深入研究和有效的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张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奥沙利铂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对晚期胃癌患者施以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治疗后获得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12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晚期胃癌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施以奥沙利铂治疗以及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治疗;对两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表现、治疗生存率以及胃癌药物治疗副反应发生率回顾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表现优于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生存率长于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极为显著(P<0.05);观察组晚期胃癌患者药物治疗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晚期胃癌患者极为显著(P<0.05).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施以奥沙利铂+羟基喜树碱治疗,对于患者治疗生存率的提高、用药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以及胃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优化均可以加以促进,从而获得确切的晚期胃癌治疗效果.

    作者:洪光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8例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加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生长抑素联合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症状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胃肠减压量以及住院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长抑素联合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可快速的改善粘连性肠梗阻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谷玉行;徐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芬太尼在术后止痛泵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芬太尼术后止痛泵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分析护理要点.方法 将100例实施剖腹产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止痛,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0.0%,两组差异显著.结论 芬太尼应用于术后止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在镇痛的过程中给予患者全程的护理干预可以化解患者焦虑等症状,减轻患者负担.

    作者:侯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1例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一例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患者动态复查血色素无进行性下降.结论 冠心痛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应平衡获益和风险以决定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大剂量应用PPI,联合凝血酶冻干粉口服,可发挥大止血作用,并降低不良反应;当患者Hb <70g·L-1时,应采取限制性输血,使Hb浓度达70~90g·L-1.

    作者:吴维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致过敏性休克2例

    1病例病例1:患者,女,53岁,50kg.2017年3月31日因上消化道溃疡入院拟行无痛胃镜检查术.患者既往体健,无相关疾病史及药物过敏史,无痛胃镜检查过程中,患者入室开放上肢静脉,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0.1g,无不适,左侧位,心电监护无异常,静脉给予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161113A1)0.05mg+丙泊酚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604282)70mg,病人入睡,间断给药丙泊酚注射液30mg,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无痛胃镜检查顺利结束,病人平稳苏醒,神智清楚,15min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继而出现皮肤潮红,躯干及四肢可见大片风团,双眼睑浮肿,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湿罗音,心电监护示心率120次/min,血压70/45mmHg,嘱患者平卧,面罩供氧,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氢化可的松200mg静脉滴注,同时予以多巴胺注射液进行升压治疗,并进行补液治疗维持电解质稳定,16:00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作者:胡东梅;梁小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效果及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腹型过敏性紫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50例,抗感染药物+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组(50例,甲基强的松龙+丙种球蛋白),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及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IgA、IgG、IgM值优于常规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值较治疗前均显著的好转,联合组好转更加显著(P<0.05);联合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8%,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甲基强的松龙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能够显著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体液水平,增强机体免疫力,消除过敏原,促进机体康复.

    作者:何春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鸦胆子油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鸦胆子油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鸦胆子油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影响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7篇项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对肺癌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鸦胆子油的治疗组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且鸦胆子油注射液能够显著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16+ 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鸦胆子油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显著,应在临床推广其应用.

    作者:匡跃;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某三甲医院2015~2016年度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临床使用分析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2015-2016年度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的进行分析,了解该院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具体使用情况,分析评价其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从而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某院2015-2016年度儿科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对院内儿科门诊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并将适用于成人的DDD值换成适用于儿童的DDDn值,对应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作统计,进而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6种用于儿科的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分析中注射用苯巴比妥钠和地西泮注射液的DUI> 1.0,其他均小于1.0.结论 某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治疗儿童惊厥可以选择有优势的巴比妥类药物,治疗癫痫可以选择优势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作者:翁晓珊;李锡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选本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米非司酮治疗,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焦虑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加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情绪,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秋;吴志航;植宝华;石红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并总结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需结合的护理措施.方法 慢性鼻窦炎患者5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其中治疗组患者采取服用克拉霉素胶囊治疗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服务,对照组则采取服用通窍鼻炎胶囊治疗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指征程度变化及终的恢复状况.结果 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经临床药物治疗后,其临床指征鼻塞、脓涕、嗅觉障碍、头痛及黏膜水肿的病情程度均有所减轻,与治疗前比较病情明显得到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其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指征也有所减轻、改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使用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病症病情程度,其临床疗效安全有效且显著,结合相应的全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的恢复进程加快.

    作者:谢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