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闰;康凯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分为0~14岁、14~64岁及≥65岁3个类别,比较分析3个年龄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3965株,检出率为98.7%(3965/401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7%(3241/3965),革兰阳性菌占18.3%(724/3965);随患者年龄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则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高于9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而用药,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邱树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膜炎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菌实验组和耐药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颅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或ATCC-4330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小鼠症状、存活率,测定体温、炎症指标和脑组织细菌培养等.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小鼠出现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CRP升高,脑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结论 本文所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可用于临床科研.
作者:龚书榕;王凌;周晓芬;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15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75)患者采用两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观察组(n=75)患者采用四联疗法(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6.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p转阴率(98.67%VS76.00%)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3%)均低于对照组(22.67%).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消化性溃疡,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代春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莫达非尼对72h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海马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正常对照组(CC)、环境对照+空间训练组(TC)、空间训练+REM睡眠剥夺组(SD)、SD+莫达非尼200mg/(kg·d)×3d组(MD)、SD+安慰剂对照组(CMC).大鼠的空间训练采用Y型迷宫.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运用高效液相技术(HPLC)分析大鼠海马组织的γ-氨基丁酸(GABA)的量的变化.结果 TC组比CC组错误反应次数(EN)显著减少(P<0.05),SD组比TC组EN显著增多(P<0.01),CMC组与SD组无显著差别(P>0.05),MD组比CMC组EN显著减少(P<0.01).TC组比CC组GABA含量显著增高(P<0.01);经72h睡眠剥夺后,SD组比TC组GAB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与CM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莫达非尼72h后,MD组比CMC组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莫达非尼显著提高72hREM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与其调节海马GABA变化有关.
作者:彭华;贺斌;张琳;庄建华;赵忠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抗炎抗风湿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证实了其在抗肿瘤领域也具有巨大的价值,特别是针对消化道肿瘤.关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传统观点认为与抑制COX活性有关.新进展表明阿司匹林也可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的活性来发挥抗癌作用.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其他一些物质包括咖啡因、芹菜素、雷公藤内酯醇、双乙基去甲精胺在内的活性物质对于阿司匹林的抗肿瘤功效也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这了也给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具体的合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究.
作者:周骅;王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明显较对照组的75%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口干、皮肤瘙痒、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症状,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明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试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溶栓操作和临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大出血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轻微出血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耿宏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护理服务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院200名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作者:陈秀敏;刘梅;陈锦;陈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常规抗感染或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抽液+常规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的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积液临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结果指标也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安全性高,评价优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旨在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75.7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路隅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7月UC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采取柳氮磺吡啶,研究组采取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6.5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联合采取柳氮磺吡啶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伏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和观察组(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每组患者40例.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70.65±2.99)%、LVPWT(8.11±0.76)mm以及LVMI(110.99±7.07)mm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EF(64.92±3.01)%、LVPWT(10.25±0.98)mm以及LVMI(128.97±6.38)mm;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2.62±6.38)mmHg以及舒张压(87.94±6.14)mmH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6.65±6.43)mmHg以及舒张压(96.83±5.11)mmH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调控血压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书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α-2b销售金额及比例逐年下降;其DDDc高.核苷类药物占有较大的比例,恩替卡韦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药频度连续两年跃居第一.几种进口的核苷类药物因DDDC较高,用药频度普遍较低.结论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各有不同,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卢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观察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住院的孕产妇中抽取90例符合条件并自愿要求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进行观察,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均从硬膜外给予相同的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方案:A组背景剂量6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B组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C组背景剂量10mL·h-1,不设定Bolus;比较三组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产妇在镇痛前及镇痛后30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1h至胎儿娩出时A组与B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VAS评分比A组和B组显著增高(P<0.05);B组与C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B组和C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在其它产程及Apgar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用药量与A、C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催产素使用率B组与A、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先给予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效果满意,总用药量少,是理想使用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徐加住;余少华;吴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地奥司明对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在本院行混合痔手术治疗的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麝香痔疮栓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者组加服地奥司明,1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肛门坠胀、创面水肿、出血及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混合痔术后患者服用地奥司明可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4.15~283.00μg·mL-1和8.04~160.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3%和98.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艺霖;吴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分析纳美芬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9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26%(36/46)相比,观察组93.48%(43/4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N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DEACMP,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利于减轻脑损伤.
作者:张宏;邓应彪;丁科;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管理,分析我院2017年6~12月药品破损情况.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导致药品破损的原因、破损药品种类等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6~12月的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虽然临床上无法避免药品破损,但可以进一步寻找原因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降低破损率.
作者:赵岩;王秀丽;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而这些药物中也包括一些毒性药物.自古以来,毒性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在多种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使得一些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为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
作者:黄南龙;张碧玉;谢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