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珍;赖善城;石艳芬;谢丽珊;王华英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苷脂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起至2017年10月发表的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难以确认某个具体因素或操作环节所致.结论 临床医师在使用本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初阶段应予以停药并对症治疗,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作者:何虹;潘艳琳;杨晓萍;何明;林莲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服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使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黄王乐;傅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总结药学思维,为参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202例患者226例次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类型、分布、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临床采纳与效果评价,总结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实践中药学思路与体会.结果 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会诊98例次,占43.4%(98/226),特殊级会诊128例次,占56.6%(128/226);98例药学会诊主要包括泌尿系结石并感染、无症状菌尿、泌尿真菌感染等;会诊主要涉及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特殊级审核与监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药学会诊临床采纳率88.8%(87/98)、有效率90.8%(79/87).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预防全过程,有力提高泌尿外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与预防可在其它外科系统推广.
作者:林素珍;赖善城;石艳芬;谢丽珊;王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报道1例利奈唑胺应用于肾移植的肺炎患者,引起口腔念珠菌病的案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患者出现口腔、舌部不适感后,及时分析和判断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和对症处理.结果 患者的不适症状属于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很可能是利奈唑胺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可能,尤其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停药和合理治疗,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华玉;朱立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中应用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其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益赛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柳氮磺吡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优良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BASFI、BASDAI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的BASFI、BAS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腰椎功能优良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S的治疗中益赛普与柳氮磺吡啶联合应用对于改善病情和腰椎功能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陶冉;史丽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调查分析现在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提高儿科临床合理性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月~12月儿科住院病例,判断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共随机抽取200份病例,用药医嘱总数3304条,超说明书医嘱数1630条,发生率为49.33%,超说明书用药前三位类型为超给药剂量(34.52%)、超适应人群(19.95%)、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18.08%).不同年龄段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位为学龄前(61.41%)、婴幼儿(50.29%)、学龄期(37.55%).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类药物为平喘药(93.03%)、中成药(81.11%)、糖皮质激素(75.38%).结论 该院住院患儿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相应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儿科药品说明书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宜锋;杨李娜;黄献川;戴丹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分为0~14岁、14~64岁及≥65岁3个类别,比较分析3个年龄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3965株,检出率为98.7%(3965/401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7%(3241/3965),革兰阳性菌占18.3%(724/3965);随患者年龄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则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高于9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而用药,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邱树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不同时间点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和右美托咪定(DEX)组,每组16只,各组在造模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100μg·kg-1,随后行CLP造模并于术后8h和24h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Nr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Nrf2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与CLP组比较,DEX组肺组织的损伤情况明显减轻,Nrf2 mRNA及Nrf2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减轻脓毒症引起的24h内肺组织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Nrf2有关.
作者:温晓琳;吴伟芳;林艺延;章名炎;李晴;康锋平;江浚菲;叶家鸿;王明芳;朱月永;林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17年6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结果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临床应用合理率偏低,主要是会诊单填写率较低,其次为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记录不完整、药物选择起点过高.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需要加强管理,保障其应用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吉小丽;王永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神经损伤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推广其应用.
作者:匡跃;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00例足月病理黄疸患儿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0%)低于对照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静配中心工作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提高药物调配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静配中心开展的12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环节质控.后分析比较两组病区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与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比80.0%;医嘱问题861例,占比69.2%;外送差错359例,占比72.8%;配置错误138例,占比86.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3例,占比20.0%;医嘱问题384例,占比30.8%;外送差错127例,占比27.2%;配置差错23例,占比13.9%.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环节质量管理,静配中心的质量控制明显提升,同时也改善了配液中心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发生率,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药品的使用和分布情况,分析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HIS药品销售报表,对我院2014~2016年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014~2016年排名前20药品的销售总金额总体较为稳定,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前20位药品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理血剂、镇痛药、降糖药等,其中,抗菌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值稳居前列.结论 我院的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医院应不断完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等的使用管理,关注当地疾病谱的变化,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作者:汪星辉;袁腾飞;李宏璐;戴丽;邢海燕;孟祥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短期内大剂量强化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急重症脑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重症脑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起始剂量静注5~10mg/(kg· 次),持续治疗3d后调整为1~2mg/(kg· 次))和联合组(给予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每组均50例.比较其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短期内大剂量强化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急重症脑炎效果显著.
作者:张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观察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住院的孕产妇中抽取90例符合条件并自愿要求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进行观察,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均从硬膜外给予相同的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方案:A组背景剂量6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B组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C组背景剂量10mL·h-1,不设定Bolus;比较三组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产妇在镇痛前及镇痛后30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1h至胎儿娩出时A组与B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VAS评分比A组和B组显著增高(P<0.05);B组与C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B组和C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在其它产程及Apgar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用药量与A、C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催产素使用率B组与A、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先给予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效果满意,总用药量少,是理想使用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徐加住;余少华;吴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 ~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阿卡波糖,n=42)和对照组(阿卡波糖,n=4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头孢米诺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对该药物应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我院HIS系统中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史资料、用药资料、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综合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诱因为酒精性占9.52%,高血脂性占16.67%,胆源性占19.05%,ERCP术后诱发占2.38%;未明确诱因占52.38%.症状主要为上腹痛占95.24%.影像学检查显示主要为胰周肿胀占42.86%.实验室指标显示,相较治疗前,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反应蛋白、AMS、LPS均有明显下调.使用头孢米诺平均疗程(10.43±4.14)天;使用日剂量皆为4.0 g;联用主要为硝基咪唑类.结论 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但在头孢米诺的应用方面仍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
作者:郭燕金;杨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需要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予以观察组乳酸依沙吖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统计对比两组单次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引产情况(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次引产成功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18.18%(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能提高单次引产成功率,降低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会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门诊调脂药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调脂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20日某院2205张门诊调脂药处方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处方诊断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所占比(49.87%)相比高血脂(38.91%)、其他疾病(11.20%)所占比明显更高(P<0.05);某院常用的调脂药物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血脂康胶囊较常见,其中DDDs排名前3位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DDC高为辛伐他汀,低的为血脂康胶囊.结论 门诊调脂药的使用情况较稳定,基本符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且临床治疗用药以他汀类调脂药为主.
作者:黄秀红;杨周萍;张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