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关键词:对叶榕, 化学成分, 抗氧化, 抗肿瘤
摘要: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的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滴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P<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vs 20.00%)(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一年,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10例),观察组为7.50%(3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给药治疗相对于鼓膜切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氢化钠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再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χ2=4.0865,P=0.0432).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急性期炎症反应,用药安全.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神经损伤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推广其应用.

    作者:匡跃;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黑龙骨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黑龙骨为我国苗族人民常用药,全株可入药,可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其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强心苷、甾体及三萜等成分.为进一步研究黑龙骨的有效成分,明确其药理作用及机制,特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黑龙骨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祝巍源;苏圣智;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17年6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结果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临床应用合理率偏低,主要是会诊单填写率较低,其次为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记录不完整、药物选择起点过高.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需要加强管理,保障其应用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吉小丽;王永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研究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系统性、分阶段、层次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的构建,已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系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出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

    作者:谢晓兰;高平章;翁文婷;吕凤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应

    目的 观察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0.1g/(kg·min)维持组(A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维持(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组(C组),待关腹前30min静注纳布啡0.1mg·kg-1.记录拔管后2、4、8h VAS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IL-17浓度,比较两组镇痛要求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拔管时间缩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2h和4h时:A组和C组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8h时:A组疼痛评分低,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要求镇痛情况:A组5例(25.00%)、B组11例(55.0%)和C组2例(10.00%),B组镇痛人数占比高(P<0.05).T1到T2时刻:B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T3时刻:B组和C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嗜睡、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纳布啡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甲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溶栓后2h的再通率高于乙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结果有统计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较高,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武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旨在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75.7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路隅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国家基本药物(2012版)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儿童基本药物的配备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4~2016年基本药物金额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使用的药品中基药品种,品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基本药物金额正逐年增加,采购金额前3位的基本药物为调节水、电及酸碱平衡药;消化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2016年我院化学药与生物制品的基药品种占比为53.31%,中成药的基药占比低,仅12.32%;结论 儿童用基本药物现状堪忧,尤其儿童中成药基药,需要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

    作者:蔡华晶;邓本勇;陈少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常规抗感染或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抽液+常规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的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积液临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结果指标也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安全性高,评价优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水胶体敷料在Ⅱ~Ⅲ期压疮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分为0~14岁、14~64岁及≥65岁3个类别,比较分析3个年龄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3965株,检出率为98.7%(3965/401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7%(3241/3965),革兰阳性菌占18.3%(724/3965);随患者年龄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则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高于9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而用药,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邱树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入住我院的89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45例、44例.研究组采取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服用阿奇霉素治疗.本次实验两组对比指标:PCR检测结果和恶心、呕吐、腹胀、外阴灼热等不良反应发生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本次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与对照组指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PCR的检测结果显示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发生率低,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比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美芬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纳美芬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9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26%(36/46)相比,观察组93.48%(43/4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N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DEACMP,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利于减轻脑损伤.

    作者:张宏;邓应彪;丁科;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采取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

    目的 分析对帕金森病运动障碍采取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50例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175例.A组给予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B组给予左旋多巴单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UPDRS(帕金森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B组为90.8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帕金森病运动障碍患者行司来吉兰与左旋多巴联合治疗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满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定坤丹对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素水平及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定坤丹对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素水平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140例新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定坤丹,对照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蜜丸,共7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7天泌乳量的计分及泌乳素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坤丹是否促进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量,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产后缺乳得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俊岩;曾莉;曾灵;张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CS患者2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再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替格瑞洛,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在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