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研究

谢晓兰;高平章;翁文婷;吕凤娇

关键词:体系和平台构建, 实践教学, 综合性应用型, 药学人才
摘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系统性、分阶段、层次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的构建,已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系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出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派罗欣与安达芬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派罗欣与安达芬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派罗欣、安达芬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治疗不同时期的ALT复常和HBV-DNA转阴情况以及ALT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治疗24w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2.5%、85%,治疗48w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2.5%、95%,治疗12w的ALT水平为(50.64±19.28),治疗24w的ALT水平为(41.74±15.03),治疗48w的ALT水平为(30.89±11.73),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派罗欣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邦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30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对血清Eotaxin、IL-5的影响.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B组患儿总有效率83.33%,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Eotaxin、IL-5均下降,A组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还能有效降低Eotaxin、IL-5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钦;陈秋琴;陈寿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分析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的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 按数字表法将入住我院的89例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45例、44例.研究组采取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服用阿奇霉素治疗.本次实验两组对比指标:PCR检测结果和恶心、呕吐、腹胀、外阴灼热等不良反应发生和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 本次治疗后,研究组指标均与对照组指标有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PCR的检测结果显示转阴率高,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少,发生率低,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与阴道栓剂联合治疗非淋菌性宫颈炎比单纯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好,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张玉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水胶体敷料在Ⅱ~Ⅲ期压疮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性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后的有效性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需要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2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MTHFR基因A1298C、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MTHFR基因A1298C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及A、C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与无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后者,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性无明显关联,而C677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越高,甲氨蝶呤的疗效越理想,二者很可能存在紧密的关联.

    作者:桂银莉;史丽璞;郇稳;李陶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肺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1例奴卡菌菌引起的肺炎病例,对其危险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肺奴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金磊;曾大利;张国利;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QCC活动推行前(2017年1月 ~2017年3月,对照组,n=140)、推行后(2017年4月~2017年6月,观察组,n=140)接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280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患儿仅予以传统儿科用药指导干预,观察组则根据QCC活动商定对策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变化,分析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对疾病转归有利.

    作者:袁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再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χ2=4.0865,P=0.0432).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急性期炎症反应,用药安全.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7年9月我院84例A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小,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患者,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促进子宫体积缩小.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五加生化胶囊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五加生化胶囊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我院60例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清宫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五加生化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与米索前列醇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在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韩飞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用于抗癌药物的纳米载药系统研究进展

    药物疗法目前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常规抗肿瘤药物在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溶解性差、肾毒性、神经毒性以及对细胞的无选择性杀伤等,对治疗造成了一定困难.纳米载药系统(Nanoparticle drug delivery system,NDDS)所具有的以及可被赋予的特殊性质使得它们能够改善或克服以上的问题〔1〕,因此纳米载药系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从抗癌药物纳米载药系统的载体类型、释药特性及设计方向三方面综述了其研究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

    作者:秦飞;陈丹;庄玲萍;祝珊珊;许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HPLC法测定楚雄本地苦蒿中芦丁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苦蒿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测定芦丁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ODS-SP(5μm,250×4.6mm);以甲醇-0.3%醋酸水溶液(37:63)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0.8000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40℃.结果 芦丁进样量在0.201~1.605μg范围内(r2=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1.54,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稳定、重现性好,为苦蒿作为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高垚;郭向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α-2b销售金额及比例逐年下降;其DDDc高.核苷类药物占有较大的比例,恩替卡韦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药频度连续两年跃居第一.几种进口的核苷类药物因DDDC较高,用药频度普遍较低.结论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各有不同,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卢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用冷藏箱断电后应急冰袋放置位置的探讨

    目的 通过在断电后,对应急冰袋放置在医用冷藏箱中不同位置对箱内温度影响的研究,为应急冰袋如何放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箱内冷藏药品安全.方法 冷藏箱断电后,将应急冰袋按五种不同实验方式放置在冷藏箱的不同部位,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计算各部位升至8℃所需时间.结果 断电后不同方式放置冰袋时各层维持在2~8℃时间均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断电后为保证冷藏箱内药品安全,是否放置冰袋、如何放置应根据断电预计时间长短、箱内放置药物的性质和放置层数来决定.

    作者:刘碧丽;杨嘉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粒缺发热肿瘤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一例肿瘤化疗后粒缺发热患者抗感染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积累经验.

    作者:钱石静;孙淑娟;祝德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 ~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阿卡波糖,n=42)和对照组(阿卡波糖,n=4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疗效的差异分析

    目的 对早期先兆流产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且所有孕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将孕妇按照每组30例随机分成两份.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照组孕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孕妇,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2017年6~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管理,分析我院2017年6~12月药品破损情况.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导致药品破损的原因、破损药品种类等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6~12月的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虽然临床上无法避免药品破损,但可以进一步寻找原因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降低破损率.

    作者:赵岩;王秀丽;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联合应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拜阿司匹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率,两组存活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各项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前者总MACE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存活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联合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谷巧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