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飞;陈丹;庄玲萍;祝珊珊;许莉
目的 对比分析派罗欣与安达芬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接治的8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派罗欣、安达芬治疗.分析两组疗效和治疗不同时期的ALT复常和HBV-DNA转阴情况以及ALT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治疗24w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82.5%、85%,治疗48w的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分别为92.5%、95%,治疗12w的ALT水平为(50.64±19.28),治疗24w的ALT水平为(41.74±15.03),治疗48w的ALT水平为(30.89±11.73),相比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派罗欣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邦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统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有利细胞轻度缺乏、肠道感染、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症率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也会存在并发症状,但是此种药物的治疗并发症状明显少于常规药物治疗,应当重视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预防严重的不良并发症产生.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定坤丹对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素水平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140例新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定坤丹,对照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蜜丸,共7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7天泌乳量的计分及泌乳素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坤丹是否促进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量,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产后缺乳得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俊岩;曾莉;曾灵;张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莫达非尼对72h快速眼动(REM)睡眠剥夺大鼠海马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正常对照组(CC)、环境对照+空间训练组(TC)、空间训练+REM睡眠剥夺组(SD)、SD+莫达非尼200mg/(kg·d)×3d组(MD)、SD+安慰剂对照组(CMC).大鼠的空间训练采用Y型迷宫.用改良多平台睡眠剥夺法建立REM睡眠剥夺模型.运用高效液相技术(HPLC)分析大鼠海马组织的γ-氨基丁酸(GABA)的量的变化.结果 TC组比CC组错误反应次数(EN)显著减少(P<0.05),SD组比TC组EN显著增多(P<0.01),CMC组与SD组无显著差别(P>0.05),MD组比CMC组EN显著减少(P<0.01).TC组比CC组GABA含量显著增高(P<0.01);经72h睡眠剥夺后,SD组比TC组GABA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与CMC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莫达非尼72h后,MD组比CMC组GABA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 莫达非尼显著提高72hREM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可能与其调节海马GABA变化有关.
作者:彭华;贺斌;张琳;庄建华;赵忠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 ~2016年10月我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秋水仙碱及大自血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酸、血沉水平显著治疗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血尿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蔡真真;洪国灿;张秉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门诊调脂药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调脂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20日某院2205张门诊调脂药处方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处方诊断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所占比(49.87%)相比高血脂(38.91%)、其他疾病(11.20%)所占比明显更高(P<0.05);某院常用的调脂药物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血脂康胶囊较常见,其中DDDs排名前3位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DDC高为辛伐他汀,低的为血脂康胶囊.结论 门诊调脂药的使用情况较稳定,基本符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且临床治疗用药以他汀类调脂药为主.
作者:黄秀红;杨周萍;张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报道1例利奈唑胺应用于肾移植的肺炎患者,引起口腔念珠菌病的案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患者出现口腔、舌部不适感后,及时分析和判断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和对症处理.结果 患者的不适症状属于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很可能是利奈唑胺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可能,尤其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停药和合理治疗,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华玉;朱立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患者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结束后,两组的R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mPFS和m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能否耐受高强度他汀治疗.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一例ACS患者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引起急性肝损伤和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分析患者是否可以应用高剂量他汀治疗以及肝酶和肌酶升高的原因,并查阅相关国内临床研究.结果 该患者肝酶和肌酶急剧升高是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目前国内临床研究均显示高强度他汀对国人安全有效,仅个案报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大部分中国ACS患者可以耐受强化他汀治疗,应用于特殊人群时需谨慎,临床药师应与医师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药学监护,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柔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7月UC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采取柳氮磺吡啶,研究组采取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6.5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联合采取柳氮磺吡啶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伏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劣效临床试验,分别在两家医院进行受试者的招募,受试者均为临床确诊的皮肤损伤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未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对照组使用已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干预时间为7~14d,观察并记录损伤创面基本情况、创面面积,并对创面的愈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干预7~14d后,对照组中脱落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的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劣性.结论 未上市的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的保护,安全有效.
作者:王君;吴晖;胡博志;林熠;喻琳;郑宏宇;曾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出现AAD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便检正常、腹泻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AAD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平贯芳;栗艳茹;熊万成;邓智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静配中心工作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提高药物调配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静配中心开展的12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环节质控.后分析比较两组病区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与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比80.0%;医嘱问题861例,占比69.2%;外送差错359例,占比72.8%;配置错误138例,占比86.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3例,占比20.0%;医嘱问题384例,占比30.8%;外送差错127例,占比27.2%;配置差错23例,占比13.9%.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环节质量管理,静配中心的质量控制明显提升,同时也改善了配液中心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发生率,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兆雷;石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总结药学思维,为参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202例患者226例次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类型、分布、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临床采纳与效果评价,总结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实践中药学思路与体会.结果 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会诊98例次,占43.4%(98/226),特殊级会诊128例次,占56.6%(128/226);98例药学会诊主要包括泌尿系结石并感染、无症状菌尿、泌尿真菌感染等;会诊主要涉及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特殊级审核与监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药学会诊临床采纳率88.8%(87/98)、有效率90.8%(79/87).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预防全过程,有力提高泌尿外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与预防可在其它外科系统推广.
作者:林素珍;赖善城;石艳芬;谢丽珊;王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以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以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病人分成两组,各46例,都采取以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20mg),观察组应用高剂量(40mg).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65%)更高,疗程结束后的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更低(P值<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四联疗法中,应用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能够获得比标准剂量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接收102例新生儿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分析结果.结果
作者:夏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肠癌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方式基础上,在第3天开始每天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GF-1、纤维连接蛋白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对预后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玥;张延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环已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方法 以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分别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分子印迹聚合物(DCHP-MIP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当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与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比例为1:8:40,偶氮二异丁腈为25mg时,DCHP-MIPs对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特异性吸附效果好.结论 通过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能吸附实验,考察了DCHP-MIPs对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结合性能和选择性能.
作者:陈惠芳;陈琳琳;吴丽荣;苏丽婷;谢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并对比酮替芬和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7年4月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治疗标准.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8)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n=48)给予酮替芬,对比2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VS 72.73%)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气大峰流速、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结论 与孟鲁司特相比,酮替芬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呼气功能,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