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兆雷;石伟林

关键词:米力农, 血流动力学, 顽固性心力衰竭, 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麻杏抗感颗粒薄层鉴别方法改进及含量测定

    目的 提高麻杏抗感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黄芩、甘草、柴胡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易于识别;黄芩苷在9.983~99.8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麻杏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哲;宋晓红;王丽军;张建帮;程艳芹;李明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现状及展望

    目的 综述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现状,为今后医院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有关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国内医院药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 经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包括用于药品保障供应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现代化物流技术、智能化药品在库管理,用于药品调剂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射频技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发药系统、自动配液机器人等技术,用于临床药学的信息化临床药师支持系统、无线终端查询系统、合理用药监管干预系统、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等.结论 我国成熟的医院药学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仅在大型医院中应用;提高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率,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岗位药师的培养,加强医院药学信息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是我院医院药学实现全面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PCT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感染患儿12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PCT和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8(IL-1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降低患儿血清PCT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控制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与喷他佐辛对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喷他佐辛对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效果.方法 将80例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联合喷他佐辛组(P组),每组40例,行术后PCIA.D组采用舒芬太尼100μg+地佐辛20mg+多拉司琼37.5mg加乳酸林格式液稀释至100mL;P组采用舒芬太尼100μg+喷他佐辛120mg+多拉司琼37.5mg加乳酸林格式液稀释至100mL.比较两组的镇痛、镇静情况及术后48h内有效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术后镇痛评分及48h内有效PCA按压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P组,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与舒芬太尼联合喷他佐辛用于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术后静脉镇痛镇痛效果相当,但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不良反应低于舒芬太尼联合喷他佐辛,用于临床更安全.

    作者:林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疏肝补肾中药遵循中药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选择疏肝补肾中药遵循中药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8月诊治的94例月经后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月经后期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选择西药溴隐亭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选择补肾养血疏肝汤+周期疗法进行疾病治疗;完成3个月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月经后期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31.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选择补肾养血疏肝汤+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月经后期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月经后期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周锦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需要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予以观察组乳酸依沙吖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统计对比两组单次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引产情况(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次引产成功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18.18%(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能提高单次引产成功率,降低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会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应

    目的 观察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0.1g/(kg·min)维持组(A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维持(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组(C组),待关腹前30min静注纳布啡0.1mg·kg-1.记录拔管后2、4、8h VAS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IL-17浓度,比较两组镇痛要求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拔管时间缩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2h和4h时:A组和C组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8h时:A组疼痛评分低,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要求镇痛情况:A组5例(25.00%)、B组11例(55.0%)和C组2例(10.00%),B组镇痛人数占比高(P<0.05).T1到T2时刻:B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T3时刻:B组和C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嗜睡、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纳布啡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院住院患儿1630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调查分析现在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提高儿科临床合理性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月~12月儿科住院病例,判断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共随机抽取200份病例,用药医嘱总数3304条,超说明书医嘱数1630条,发生率为49.33%,超说明书用药前三位类型为超给药剂量(34.52%)、超适应人群(19.95%)、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18.08%).不同年龄段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位为学龄前(61.41%)、婴幼儿(50.29%)、学龄期(37.55%).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类药物为平喘药(93.03%)、中成药(81.11%)、糖皮质激素(75.38%).结论 该院住院患儿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相应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儿科药品说明书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宜锋;杨李娜;黄献川;戴丹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销售金额前20位药品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药品的使用和分布情况,分析用药现状和趋势,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借助HIS药品销售报表,对我院2014~2016年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的药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2014~2016年排名前20药品的销售总金额总体较为稳定,并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前20位药品主要包括抗菌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理血剂、镇痛药、降糖药等,其中,抗菌药物、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销售金额、DDDs和DDC值稳居前列.结论 我院的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医院应不断完善抗菌药物、辅助用药等的使用管理,关注当地疾病谱的变化,合理、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作者:汪星辉;袁腾飞;李宏璐;戴丽;邢海燕;孟祥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GC-MS法同时测定9-氨基米诺环素盐酸盐中的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异丙酯

    目的 建立GC-MS测定9-氨基米诺环素盐酸盐中的硫酸二甲酯(DMS)和硫酸二异丙酯(DIPS).方法 采用HP-5MS毛细管柱,以氦气为载气,流速:3mL·min-1;进样口温度为200℃,程序升温模式:60℃(2min)以6℃/min至140℃(1min),再以40℃/min至260℃(4min);柱流速为1mL·min-1;分流进样,分流比25:1.结果 DMS和DIPS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7455~1.98800μg·mL-1和0.07389~1.97040μg·mL-1,检测限分别为0.022365μg·mL-1和0.026601μg·mL-1,远低于其在替加环素中的毒性浓度限度.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药品中DMS和DIPS的毒性检测.

    作者:鲍美玲;陈海霞;秦琴;董志奎;石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作者: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2017年6~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管理,分析我院2017年6~12月药品破损情况.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导致药品破损的原因、破损药品种类等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6~12月的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虽然临床上无法避免药品破损,但可以进一步寻找原因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降低破损率.

    作者:赵岩;王秀丽;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的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滴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P<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vs 20.00%)(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一年,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10例),观察组为7.50%(3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给药治疗相对于鼓膜切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痹清片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痹清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C18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 丹参酮ⅡA在14.54~29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1.02%(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热痹清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松岳;谢莹霞;蒋俊春;孟建升;杨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马鹿茸淫羊藿的致突变性研究

    目的 评价马鹿茸淫羊藿的致突变性.方法 依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采用Ames试验、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精子畸形试验进行.结果 Ames实验结果表明:在加与不加S9时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均未超过自发回变菌落数的2倍且无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为阴性;各剂量组小鼠微核率及精子畸形率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试验条件下未发现马鹿茸淫羊藿有致突变性.

    作者:钟礼云;林云;林健;陈冠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7年9月我院84例A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小,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患者,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促进子宫体积缩小.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急重症脑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短期内大剂量强化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急重症脑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重症脑炎患儿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上的差异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起始剂量静注5~10mg/(kg· 次),持续治疗3d后调整为1~2mg/(kg· 次))和联合组(给予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每组均50例.比较其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短期内大剂量强化治疗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急重症脑炎效果显著.

    作者:张伟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的溶出度.方法 选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四氢呋喃-乙腈-0.8%冰醋酸溶液(20:15:6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3mL·min-1,柱温为40℃.结果 螺内酯在4.997~29.982μg·mL-1(约相当于螺内酯溶出量的20%~1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0.3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陈金;王立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肠癌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方式基础上,在第3天开始每天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GF-1、纤维连接蛋白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对预后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玥;张延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