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李兆雷;石伟林

关键词:米力农, 血流动力学, 顽固性心力衰竭, 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48例ACS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7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心电图变化情况和MACE(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CE发生率为2.70%,B组为12.16%,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S的急诊介入治疗中加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降低其MACE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探索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肝硬化感染者204例,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感染部位、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既往感病、肝硬化类型、肝功能评级的关系.结果 感染灶常见有自发性腹膜炎、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2%),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感染占12.3%.感染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60岁)、是否多部位感染、PCT水平、肝功能评级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的患者较其他情况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CRP、PCT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年龄≥60岁、多部位感染、PCT高水平、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肝功能评级差的患者合并感染易死亡.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房内径(LADD)心功能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之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庄秀清;张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试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溶栓操作和临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大出血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轻微出血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耿宏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及围手术期控制术后感染分析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总结药学思维,为参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202例患者226例次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类型、分布、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临床采纳与效果评价,总结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实践中药学思路与体会.结果 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会诊98例次,占43.4%(98/226),特殊级会诊128例次,占56.6%(128/226);98例药学会诊主要包括泌尿系结石并感染、无症状菌尿、泌尿真菌感染等;会诊主要涉及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特殊级审核与监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药学会诊临床采纳率88.8%(87/98)、有效率90.8%(79/87).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预防全过程,有力提高泌尿外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与预防可在其它外科系统推广.

    作者:林素珍;赖善城;石艳芬;谢丽珊;王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出院专科病历350份,根据临床药师下临床前和下临床后的不同时间将病历分为两组,药师下临床前病例组为对照组,药师下临床后病例组为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在是否有药学干预时的药品费用、住院时长、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92±0.0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102.48±4.6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4.76±0.13)、平均住院天数(8.7±0.13)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43±0.42)、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85.85±5.31)、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3.88±0.23)、平均住院天数(8.2±0.04)d.结论 给予药学干预能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与负担,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旨在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75.7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路隅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麻杏抗感颗粒薄层鉴别方法改进及含量测定

    目的 提高麻杏抗感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黄芩、甘草、柴胡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易于识别;黄芩苷在9.983~99.8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麻杏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哲;宋晓红;王丽军;张建帮;程艳芹;李明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CS患者2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再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替格瑞洛,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在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7年9月我院84例A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小,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患者,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促进子宫体积缩小.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紫草油纱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接受紫草油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贝复剂换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制紫草油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质量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8%,且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05).结论 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通过紫草油纱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缩短患者治疗疗程,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西黄丸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西黄丸联合化疗对于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所有患者均实施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黄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展开比较,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丸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史中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美芬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纳美芬在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我院9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美芬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8.26%(36/46)相比,观察组93.48%(43/46)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s-CRP、N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治疗DEACMP,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氧自由基水平,有利于减轻脑损伤.

    作者:张宏;邓应彪;丁科;王玉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00例足月病理黄疸患儿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0%)低于对照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洛酮联合脑多肽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采取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0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患者.综合组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单一组则给予传统的治疗,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单一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 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单一组为40例(74.07%),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5.85±1.74)d,单一组为(10.52±2.24)d,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用冷藏箱断电后应急冰袋放置位置的探讨

    目的 通过在断电后,对应急冰袋放置在医用冷藏箱中不同位置对箱内温度影响的研究,为应急冰袋如何放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箱内冷藏药品安全.方法 冷藏箱断电后,将应急冰袋按五种不同实验方式放置在冷藏箱的不同部位,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计算各部位升至8℃所需时间.结果 断电后不同方式放置冰袋时各层维持在2~8℃时间均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断电后为保证冷藏箱内药品安全,是否放置冰袋、如何放置应根据断电预计时间长短、箱内放置药物的性质和放置层数来决定.

    作者:刘碧丽;杨嘉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卡波姆滴眼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润舒滴眼液,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佩戴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5%VS 35.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可有效降低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闰;康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 ~2016年10月我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秋水仙碱及大自血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酸、血沉水平显著治疗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血尿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蔡真真;洪国灿;张秉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珠香散对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对TGF-β1 mRNA表达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剖析.方法 以实验大鼠作为供受体进行研究,采取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方式,创建慢性皮肤伤口模型,同时以bFGF为对照用药,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TGF-β1 mRNA表达影响予以动态观察.结果 通过分析,模型组愈合时间增长,和对照组组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时,对照组和模型组面积无差异(P>0.05),模型加bFGF组小于对照组(P>0.05).7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加bFGF组和模型组无差异(P>0.05).12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模型加珠香散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珠香散有助于增强TGF-β1 mRNA表达,提升慢性皮肤伤口的愈合效率.

    作者:池滔;李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