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楚雄本地苦蒿中芦丁的含量

高垚;郭向群

关键词:HPLC, 苦蒿, 芦丁,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苦蒿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测定芦丁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InertsilODS-SP(5μm,250×4.6mm);以甲醇-0.3%醋酸水溶液(37:63)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0.8000mL·min-1;检测波长为257nm;柱温为40℃.结果 芦丁进样量在0.201~1.605μg范围内(r2=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1.54,n=6).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稳定、重现性好,为苦蒿作为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液体创口贴用于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劣效临床试验,分别在两家医院进行受试者的招募,受试者均为临床确诊的皮肤损伤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未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对照组使用已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干预时间为7~14d,观察并记录损伤创面基本情况、创面面积,并对创面的愈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干预7~14d后,对照组中脱落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的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劣性.结论 未上市的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的保护,安全有效.

    作者:王君;吴晖;胡博志;林熠;喻琳;郑宏宇;曾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探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4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20例(植入剂组),氟尿嘧啶全身化疗组20例(对照组).观测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前,术后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数,肝肾功能指标.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无腹痛,切口有无水肿,有无愈合延迟,有无组织液化,有无吻合口瘘.结果 植入剂组和对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患者顺应性强,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护理研究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均给予胰岛素等常规降血糖治疗及护理,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静脉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他片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RP、IL-6、TNF-α、BUN、SCr、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00%(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38/50),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依帕司他、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并配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功能及炎症反应,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任璐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 研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比较患者的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化疗结束后,两组的R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mPFS和mO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在转移性结肠癌治疗中的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用冷藏箱断电后应急冰袋放置位置的探讨

    目的 通过在断电后,对应急冰袋放置在医用冷藏箱中不同位置对箱内温度影响的研究,为应急冰袋如何放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箱内冷藏药品安全.方法 冷藏箱断电后,将应急冰袋按五种不同实验方式放置在冷藏箱的不同部位,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计算各部位升至8℃所需时间.结果 断电后不同方式放置冰袋时各层维持在2~8℃时间均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断电后为保证冷藏箱内药品安全,是否放置冰袋、如何放置应根据断电预计时间长短、箱内放置药物的性质和放置层数来决定.

    作者:刘碧丽;杨嘉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异丙托溴铵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接受毛细支气管炎疾病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干扰素 α1 b雾化吸入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6.0%,对照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82.0%(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憋以及肺部罗音的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情况(P=1.000).结论 在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中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作者:宋香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并对比酮替芬和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7年4月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治疗标准.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8)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n=48)给予酮替芬,对比2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VS 72.73%)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气大峰流速、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结论 与孟鲁司特相比,酮替芬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呼气功能,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脑动脉瘤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80例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患者,按照两组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抽取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治疗后两组疗效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NFI分数和MCA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来说,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适合在临床上借鉴和应用.

    作者:魏成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平台的构建研究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本文探讨了系统性、分阶段、层次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的构建,已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及平台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及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系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出综合性应用型药学人才.

    作者:谢晓兰;高平章;翁文婷;吕凤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氢化钠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苷脂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起至2017年10月发表的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难以确认某个具体因素或操作环节所致.结论 临床医师在使用本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初阶段应予以停药并对症治疗,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作者:何虹;潘艳琳;杨晓萍;何明;林莲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00例足月病理黄疸患儿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0%)低于对照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膜炎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菌实验组和耐药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颅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或ATCC-4330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小鼠症状、存活率,测定体温、炎症指标和脑组织细菌培养等.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小鼠出现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CRP升高,脑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结论 本文所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可用于临床科研.

    作者:龚书榕;王凌;周晓芬;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的血压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为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冯立;汪小华;尹广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现状及改进措施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上的工作模式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内容的总结,提出临床药学工作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医嘱点评、处方评价、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也对工作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结论 临床药师能有效地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祁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药珠香散对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对TGF-β1 mRNA表达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剖析.方法 以实验大鼠作为供受体进行研究,采取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方式,创建慢性皮肤伤口模型,同时以bFGF为对照用药,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TGF-β1 mRNA表达影响予以动态观察.结果 通过分析,模型组愈合时间增长,和对照组组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时,对照组和模型组面积无差异(P>0.05),模型加bFGF组小于对照组(P>0.05).7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加bFGF组和模型组无差异(P>0.05).12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模型加珠香散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珠香散有助于增强TGF-β1 mRNA表达,提升慢性皮肤伤口的愈合效率.

    作者:池滔;李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1例利多卡因破损引起吸入性过敏的急救处理及反思

    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吸入引起过敏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不慎吸入引起过敏的处理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吸入少量利多卡因同样能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①及时清除吸收掉处理掉利多卡因液体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②建立相对独立、能及时通风换气的开放式手术室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沈敏;金双平;赵青威;楼兴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贝复舒滴眼液应用于临床治疗角膜病患者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 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贝复舒滴眼液在角膜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角膜病患者进行分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病毒药物与抗生素治疗,35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贝复舒滴眼液,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35%,远高于对照组的80.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复舒滴眼液在角膜病患者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毕建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