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垚;郭向群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 ~2017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吡格列酮+阿卡波糖,n=42)和对照组(阿卡波糖,n=4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FPG、2hPG和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FPG、2hPG和HbA1c水平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为明显(P<0.05).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武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房内径(LADD)心功能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之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庄秀清;张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在2017年与2018年的1月20日阶段来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并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对照组得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得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作者:黄崇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门诊调脂药处方使用情况,为临床应用调脂药提供指导.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3月11日至2018年3月20日某院2205张门诊调脂药处方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用药频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处方诊断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所占比(49.87%)相比高血脂(38.91%)、其他疾病(11.20%)所占比明显更高(P<0.05);某院常用的调脂药物以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氟伐他汀、血脂康胶囊较常见,其中DDDs排名前3位分别为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DDC高为辛伐他汀,低的为血脂康胶囊.结论 门诊调脂药的使用情况较稳定,基本符合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且临床治疗用药以他汀类调脂药为主.
作者:黄秀红;杨周萍;张志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α-2b销售金额及比例逐年下降;其DDDc高.核苷类药物占有较大的比例,恩替卡韦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药频度连续两年跃居第一.几种进口的核苷类药物因DDDC较高,用药频度普遍较低.结论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各有不同,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卢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甲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溶栓后2h的再通率高于乙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结果有统计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较高,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武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仅予以雷尼替丁;研究组53例,加用替普瑞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并记录两组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7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20例及79.25%,χ2为4.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的3.77%相比较,χ2为0.1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示患者临床表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璐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1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对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展开随机分组;设为A1组、A2组以及A3组,每组包括患者60例;对于A1组以及A2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准备氟比洛芬酯进行静注完成超前镇痛操作;对于A3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准备2 mL脂肪乳对其静注.完成手术后合理进行镇痛泵配置:A1组:主要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完成;A2组:选择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完成;A3组:选择脂肪乳+舒芬太尼完成;对于3组均准备生理盐水进行添加,直至剂量为100mL.之后对比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Ramsay评分以及咳嗽痛VAS评分.结果 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以及T2时Ramsay评分高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T2时以及T3时咳嗽时VAS评分小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合理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加以干预,对于镇痛镇静效果的增强可以充分确保,终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顺利治疗做出保证.
作者:王国光;庄雅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治疗晚期恶性肿瘤(LMT)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6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用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1例)及对照组(81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美施康定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疼痛的程度均明显减轻,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是97.63%,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是96.30%,两组镇痛的效果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多在1h之内起效,平均的起效的时间为(0.81±0.32)h,对照组患者大多在1h之后起效,平均起效的时间为(2.51±0.39)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6.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与美施康定止痛的效果相近,但是奥施康定的起效更快,不良发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的推广.
作者:唐文干;李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出院专科病历350份,根据临床药师下临床前和下临床后的不同时间将病历分为两组,药师下临床前病例组为对照组,药师下临床后病例组为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在是否有药学干预时的药品费用、住院时长、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92±0.0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102.48±4.6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4.76±0.13)、平均住院天数(8.7±0.13)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43±0.42)、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85.85±5.31)、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3.88±0.23)、平均住院天数(8.2±0.04)d.结论 给予药学干预能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与负担,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邻苯二甲酸二环已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吸附性能.方法 以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为模板分子,功能单体为丙烯酰胺,交联剂和引发剂分别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和偶氮二异丁腈,合成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分子印迹聚合物(DCHP-MIPs),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当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与丙烯酰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比例为1:8:40,偶氮二异丁腈为25mg时,DCHP-MIPs对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特异性吸附效果好.结论 通过吸附动力学和选择性能吸附实验,考察了DCHP-MIPs对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的结合性能和选择性能.
作者:陈惠芳;陈琳琳;吴丽荣;苏丽婷;谢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苷脂钠出现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从建立起至2017年10月发表的与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相关的不良反应报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很多,难以确认某个具体因素或操作环节所致.结论 临床医师在使用本品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的初阶段应予以停药并对症治疗,避免更严重的不良反应症状的发生.
作者:何虹;潘艳琳;杨晓萍;何明;林莲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常规抗感染或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抽液+常规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的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积液临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结果指标也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安全性高,评价优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以及舒巴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单纯予以头孢哌酮治疗,而试验组则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0%,与对照组的79.00%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当将联合治疗法进行推广.
作者:龚明惠;胡海波;陈冬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子宫腺肌症(AM)患者疾病缓解率及子宫体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 ~2017年9月我院84例AM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行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疾病缓解率、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观察组疾病缓解率95.24%(40/42)高于对照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小,观察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AM患者,可提高疾病缓解率,促进子宫体积缩小.
作者:王开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统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有利细胞轻度缺乏、肠道感染、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症率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也会存在并发症状,但是此种药物的治疗并发症状明显少于常规药物治疗,应当重视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预防严重的不良并发症产生.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