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丹丹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作者: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早期先兆流产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且所有孕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将孕妇按照每组30例随机分成两份.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照组孕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孕妇,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阐述留样观察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本院制剂进行15个月的留样观察结果对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作用来证明留样观察的重要性.结论 留样观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待,常抓不怠,常做不息.
作者:范彬;夏韵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定坤丹对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素水平及乳汁分泌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140例新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定坤丹,对照组于产后第二天开始服用蜜丸,共7天.观察两组产妇的泌乳量、泌乳素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用药后7天泌乳量的计分及泌乳素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定坤丹是否促进产后虚寒证患者泌乳量,可用于治疗和预防产后缺乳得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曹俊岩;曾莉;曾灵;张晓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试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溶栓操作和临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大出血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轻微出血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耿宏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收治的800例足月病理黄疸患儿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比较两组患儿接受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与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3d,7d后平均血清胆红素水平、日均胆红素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7.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50%)低于对照组(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菌素片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疗效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张会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对脑梗塞患者采取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指导和干预.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108例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析,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分别为54例患者.综合组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单一组则给予传统的治疗,观察并对比综合组和单一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结果 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51例(94.44%),单一组为40例(74.07%),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5.85±1.74)d,单一组为(10.52±2.24)d,综合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脑梗塞患者给予纳洛酮+脑多肽进行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还能够获取更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甲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溶栓后2h的再通率高于乙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结果有统计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较高,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武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上的工作模式及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通过对我院临床药学工作内容的总结,提出临床药学工作的改进措施.结果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医嘱点评、处方评价、抗菌药物使用评价、用药咨询等药学服务工作,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同时也对工作模式的不足提出了整改措施.结论 临床药师能有效地提供药学服务,促进临床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祁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而这些药物中也包括一些毒性药物.自古以来,毒性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在多种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使得一些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为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
作者:黄南龙;张碧玉;谢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老年全麻术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泵入,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的HR,MAP、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HR,MAP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老年全麻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增强患者的认知水平,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章金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益心康片中人参、三七和何首乌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 0~18min和203nm 18~80min;柱温30℃.结果 三七皂苷R1在0.4648~4.64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 0.95%(n=6);人参皂苷Rg1在0.3681~3.68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 0.87%(n=6);人参皂苷Rb1在0.3744~3.74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1%(n=6);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5237~1.523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益心康片的含量.
作者:张东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α-2b销售金额及比例逐年下降;其DDDc高.核苷类药物占有较大的比例,恩替卡韦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药频度连续两年跃居第一.几种进口的核苷类药物因DDDC较高,用药频度普遍较低.结论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各有不同,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卢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进行干预的价值所在.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5月收治的18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对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展开随机分组;设为A1组、A2组以及A3组,每组包括患者60例;对于A1组以及A2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准备氟比洛芬酯进行静注完成超前镇痛操作;对于A3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准备2 mL脂肪乳对其静注.完成手术后合理进行镇痛泵配置:A1组:主要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完成;A2组:选择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完成;A3组:选择脂肪乳+舒芬太尼完成;对于3组均准备生理盐水进行添加,直至剂量为100mL.之后对比所有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Ramsay评分以及咳嗽痛VAS评分.结果 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以及T2时Ramsay评分高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1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T1时、T2时以及T3时咳嗽时VAS评分小于A2组以及A3组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合理选择右美托咪定+氟比洛芬酯多模式镇痛方法加以干预,对于镇痛镇静效果的增强可以充分确保,终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顺利治疗做出保证.
作者:王国光;庄雅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热痹清片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Ultimate-C18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70nm.结果 丹参酮ⅡA在14.54~29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7.86%,RSD=1.02%(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热痹清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松岳;谢莹霞;蒋俊春;孟建升;杨文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的安全性,探究缓释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4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20例(植入剂组),氟尿嘧啶全身化疗组20例(对照组).观测直肠癌根治患者术前,术后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数,肝肾功能指标.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有无腹痛,切口有无水肿,有无愈合延迟,有无组织液化,有无吻合口瘘.结果 植入剂组和对照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和谷丙转氨酶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结论 直肠癌患者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患者顺应性强,适合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翟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在断电后,对应急冰袋放置在医用冷藏箱中不同位置对箱内温度影响的研究,为应急冰袋如何放置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箱内冷藏药品安全.方法 冷藏箱断电后,将应急冰袋按五种不同实验方式放置在冷藏箱的不同部位,记录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计算各部位升至8℃所需时间.结果 断电后不同方式放置冰袋时各层维持在2~8℃时间均不同,并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断电后为保证冷藏箱内药品安全,是否放置冰袋、如何放置应根据断电预计时间长短、箱内放置药物的性质和放置层数来决定.
作者:刘碧丽;杨嘉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出院专科病历350份,根据临床药师下临床前和下临床后的不同时间将病历分为两组,药师下临床前病例组为对照组,药师下临床后病例组为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在是否有药学干预时的药品费用、住院时长、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92±0.0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102.48±4.6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4.76±0.13)、平均住院天数(8.7±0.13)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43±0.42)、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85.85±5.31)、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3.88±0.23)、平均住院天数(8.2±0.04)d.结论 给予药学干预能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与负担,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