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丽;杨嘉永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服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使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黄王乐;傅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盲肠结扎穿孔(CLP)脓毒症模型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不同时间点Nrf2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SHAM)组,模型(CLP)组和右美托咪定(DEX)组,每组16只,各组在造模前30min分别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或右美托咪定100μg·kg-1,随后行CLP造模并于术后8h和24h应用荧光定量PCR测定肺组织Nrf2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Nrf2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变化.结果 与CLP组比较,DEX组肺组织的损伤情况明显减轻,Nrf2 mRNA及Nrf2蛋白表达亦显著增加(P<0.01).结论 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减轻脓毒症引起的24h内肺组织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上调Nrf2有关.
作者:温晓琳;吴伟芳;林艺延;章名炎;李晴;康锋平;江浚菲;叶家鸿;王明芳;朱月永;林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兆雷;石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美罗培南对小儿重症感染的治疗效果及对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重症感染患儿128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观察组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PCT和细胞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高于对照组(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18(IL-1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培南治疗小儿重症感染,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降低患儿血清PCT水平和细胞因子水平,有效控制感染,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本文报道1例奴卡菌菌引起的肺炎病例,对其危险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肺奴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金磊;曾大利;张国利;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接收102例新生儿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分析结果.结果
作者:夏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30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对血清Eotaxin、IL-5的影响.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B组患儿总有效率83.33%,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Eotaxin、IL-5均下降,A组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还能有效降低Eotaxin、IL-5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钦;陈秋琴;陈寿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再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χ2=4.0865,P=0.0432).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急性期炎症反应,用药安全.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4年5月15日至2017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56例患者均实施七叶皂苷钠治疗,并对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86.72%(显效152例,有效70例,无效34例);且2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2.72±0.64)分〕相比治疗前〔(6.05±1.35)分〕明显更低,P<0.05.256例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69%;经对症处理5天后,1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显著,但部分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作者:孔秋云;郭俊;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以及舒巴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单纯予以头孢哌酮治疗,而试验组则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0%,与对照组的79.00%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当将联合治疗法进行推广.
作者:龚明惠;胡海波;陈冬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48例ACS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7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心电图变化情况和MACE(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CE发生率为2.70%,B组为12.16%,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S的急诊介入治疗中加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降低其MACE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4.15~283.00μg·mL-1和8.04~160.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3%和98.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艺霖;吴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对临床上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给予地佐辛进行预防患者手术后发生躁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分成两组,40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静脉滴注地佐辛,40例对照组在手术开始时给予生理盐水进行静脉输注,观察两组患者在胆囊切除手术后的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后0级躁动发生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开始时给予地佐辛,可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显著缓解患者在手术后的疼痛感,有效降低患者在手术后躁动发生率.
作者:金震;张晓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通过临床药师参与一例肿瘤化疗后粒缺发热患者抗感染的治疗,为临床治疗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积累经验.
作者:钱石静;孙淑娟;祝德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经咽鼓管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的的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显微镜下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滴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95.00%vs 77.50%)(P<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0%vs 20.00%)(P<0.05);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一年,对照组复发率为25.00%(10例),观察组为7.50%(3例),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内镜下经咽鼓管给药治疗相对于鼓膜切开术治疗,其临床疗效更好,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作者:张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抗炎抗风湿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证实了其在抗肿瘤领域也具有巨大的价值,特别是针对消化道肿瘤.关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传统观点认为与抑制COX活性有关.新进展表明阿司匹林也可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的活性来发挥抗癌作用.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其他一些物质包括咖啡因、芹菜素、雷公藤内酯醇、双乙基去甲精胺在内的活性物质对于阿司匹林的抗肿瘤功效也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这了也给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具体的合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究.
作者:周骅;王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研究静配中心工作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影响因素,找出提高药物调配质量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静配中心开展的12个病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分析.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进行环节质控.后分析比较两组病区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通过实际操作与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12例,占比80.0%;医嘱问题861例,占比69.2%;外送差错359例,占比72.8%;配置错误138例,占比86.1%.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3例,占比20.0%;医嘱问题384例,占比30.8%;外送差错127例,占比27.2%;配置差错23例,占比13.9%.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观察组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实施环节质量管理,静配中心的质量控制明显提升,同时也改善了配液中心工作效率,减少了出错的发生率,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制订出合适的呋锌油的配制工艺.方法 通过对呋锌油不同配制工艺在操作、效率、能耗及成品质量方面和临床应用的比较确定配制工艺的优劣.结果 新的配制工艺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 新的配制工艺优于原配制工艺.
作者:范彬;杨锦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