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石静;孙淑娟;祝德秋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服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使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黄王乐;傅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后的有效性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需要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2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MTHFR基因A1298C、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MTHFR基因A1298C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及A、C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与无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后者,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性无明显关联,而C677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越高,甲氨蝶呤的疗效越理想,二者很可能存在紧密的关联.
作者:桂银莉;史丽璞;郇稳;李陶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综述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现状,为今后医院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有关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国内医院药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 经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包括用于药品保障供应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现代化物流技术、智能化药品在库管理,用于药品调剂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射频技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发药系统、自动配液机器人等技术,用于临床药学的信息化临床药师支持系统、无线终端查询系统、合理用药监管干预系统、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等.结论 我国成熟的医院药学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仅在大型医院中应用;提高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率,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岗位药师的培养,加强医院药学信息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是我院医院药学实现全面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我院2013~2017年中药房三七粉用量变化情况进行探析.方法 对本院2013~2017年中药房三七粉用量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分析用量变化的具体原因.结果 本院三七粉用量2013年17kg,2014年58kg,2015年65kg,2016年147kg,2017年160kg,整体数据呈逐年增长趋势,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高血脂、胃出血、心绞痛等疾病.结论 随着三七粉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临床疾病应用到三七粉进行治疗,本院中药房三七粉量增长迅速,临床药剂师应深入学习三七粉药理学特性,对临床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指导.
作者:项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止血、再次出血和静脉曲张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成功率及静脉曲张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套扎术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有效提高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止血效果,降低再次出血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劣效临床试验,分别在两家医院进行受试者的招募,受试者均为临床确诊的皮肤损伤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未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对照组使用已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干预时间为7~14d,观察并记录损伤创面基本情况、创面面积,并对创面的愈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干预7~14d后,对照组中脱落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的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劣性.结论 未上市的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的保护,安全有效.
作者:王君;吴晖;胡博志;林熠;喻琳;郑宏宇;曾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一类药物,它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而这些药物中也包括一些毒性药物.自古以来,毒性药物以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治疗方法在多种疑难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使得一些疑难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该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为该类药物本身所具有的毒副作用.
作者:黄南龙;张碧玉;谢丽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道感染采用脂溶性维生素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研究,且所有患儿为我院在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之间收治.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用于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感染联合脂溶性维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表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脂溶性维生素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价值显著,适合在日后有关研究中作为参考依据.
作者:王艳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使用情况,分析特点及用药发展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2015年抗乙肝病毒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类和核苷类.干扰素α-2b销售金额及比例逐年下降;其DDDc高.核苷类药物占有较大的比例,恩替卡韦因其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和较低的耐药性,临床使用非常广泛,用药频度连续两年跃居第一.几种进口的核苷类药物因DDDC较高,用药频度普遍较低.结论 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是治疗乙肝的重要方法,各种药物的作用特点各有不同,临床使用基本合理,其中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在治疗上有更大的优势.
作者:卢惠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药学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某院2016年出院专科病历350份,根据临床药师下临床前和下临床后的不同时间将病历分为两组,药师下临床前病例组为对照组,药师下临床后病例组为观察组.制定相应的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病例在是否有药学干预时的药品费用、住院时长、抗菌药物费用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92±0.03)、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102.48±4.63)、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4.76±0.13)、平均住院天数(8.7±0.13)d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人均使用抗菌药物品种数(1.43±0.42)、人均使用抗菌药物费用(85.85±5.31)、抗菌药物费用占药费总额的百分率(3.88±0.23)、平均住院天数(8.2±0.04)d.结论 给予药学干预能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减轻患者的住院治疗费用与负担,促进患者疾病的好转,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有利于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的溶出度.方法 选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四氢呋喃-乙腈-0.8%冰醋酸溶液(20:15:6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3mL·min-1,柱温为40℃.结果 螺内酯在4.997~29.982μg·mL-1(约相当于螺内酯溶出量的20%~1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0.3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陈金;王立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感受,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该主观感受.不改变客观条件,只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找出能提高患者对药房主观满意度的方法.方法 在不同的日期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在不同日期的相同时段发放调查表.结果 结果显示对药房整体满意度的排序和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不相关,但是和预计等待时间(不是真实等待时间)的满意度排序一致.结论 不同方式的候药时间差异不会导致对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会对药房整体满意度产生正相关影响,给患者明确的候药时间提示并且提示的等待时间比真实的时间适当加长10min左右能明显提高患者对药房整体的满意度.
作者:王瑞锋;王雪;余行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检测TPL和RAPA单用和联合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IκBα、p-IκBα、p-NF-κB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 TPL和RAPA联合应用对SW480细胞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能够比单药显著抑制IκBα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 实验证实TPL和RAPA能协同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作者:刘新飞;李宏杰;付雨晴;陈晨;倪广茂;蔡沛杰;高连超;林彬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0.1g/(kg·min)维持组(A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维持(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组(C组),待关腹前30min静注纳布啡0.1mg·kg-1.记录拔管后2、4、8h VAS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IL-17浓度,比较两组镇痛要求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拔管时间缩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2h和4h时:A组和C组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8h时:A组疼痛评分低,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要求镇痛情况:A组5例(25.00%)、B组11例(55.0%)和C组2例(10.00%),B组镇痛人数占比高(P<0.05).T1到T2时刻:B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T3时刻:B组和C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嗜睡、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纳布啡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2013~2015年我院不同年龄段住院患者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病原菌培养阳性患者分为0~14岁、14~64岁及≥65岁3个类别,比较分析3个年龄段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3965株,检出率为98.7%(3965/4016),其中革兰阴性菌占81.7%(3241/3965),革兰阳性菌占18.3%(724/3965);随患者年龄的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检出率明显降低,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明显升高;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肺炎克雷伯菌则随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呈降低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均高于9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结论 2013~2015年我院住院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因年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充分考虑年龄因素而用药,以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邱树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研究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到2018年1月收治入院的8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按照治疗的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常规抗感染或者抗结核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次抽液+常规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治疗胸腔积液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随访观察3个月的指标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胸腔积液临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术后3个月随访的结果指标也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闭式引流结合腔内尿激酶注入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患者负担,安全性高,评价优良,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五加生化胶囊与米索前列醇片联合治疗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我院60例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传统的清宫术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给予五加生化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及阴道出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五加生化胶囊与米索前列醇片可有效减少出血量及阴道流血时间,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在药物流产后蜕膜残留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韩飞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古老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抗炎抗风湿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报道证实了其在抗肿瘤领域也具有巨大的价值,特别是针对消化道肿瘤.关于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传统观点认为与抑制COX活性有关.新进展表明阿司匹林也可通过抑制乙酰肝素酶的活性来发挥抗癌作用.同时相关研究也证实了其他一些物质包括咖啡因、芹菜素、雷公藤内酯醇、双乙基去甲精胺在内的活性物质对于阿司匹林的抗肿瘤功效也起到一定的增强作用.这了也给阿司匹林抗肿瘤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然而具体的合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究.
作者:周骅;王增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