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雷帕霉素抗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体外研究

刘新飞;李宏杰;付雨晴;陈晨;倪广茂;蔡沛杰;高连超;林彬生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雷帕霉素, 结肠癌, 增殖, 体外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检测TPL和RAPA单用和联合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IκBα、p-IκBα、p-NF-κB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 TPL和RAPA联合应用对SW480细胞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能够比单药显著抑制IκBα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 实验证实TPL和RAPA能协同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西黄丸联合化疗对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西黄丸联合化疗对于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6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48),所有患者均实施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术后予以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西黄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变化.结果 对照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低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展开比较,治疗组CD8+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黄丸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史中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在2017年与2018年的1月20日阶段来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并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对照组得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得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作者:黄崇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临床效果的研究

    目的 探讨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8月我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同时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治疗,试验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溶栓操作和临床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生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大出血等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轻微出血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低分子肝素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能减少患者出血发生率,对改善患者预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耿宏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对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肠癌手术治疗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在肠癌术后给予相同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治疗.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方式基础上,在第3天开始每天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IGF-1、纤维连接蛋白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干预之后,试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癌术后短期应用生长激素可以显著优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同时对预后效果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伍玥;张延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GC-MS/MS测定半夏中乐果等三种农药残留的一测多评研究

    目的 建立GC-MS/MS测定半夏中乐果等三种农药残留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Cleanert TPH专用净化柱净化.用GC-MS/MS测定样品,根据色谱相对保留时间和质荷比信息对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以乐果二级离子扫描峰面积为对照峰,建立以乐果为对照品,测定半夏中乐果等三种农药残留量的GC-MS/MS方法.结果 乐果、敌敌畏、毒死蜱进样量在0.1ng~1ng范围内与它们的色谱峰面积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低检出限(以进样量计)乐果为3.38×10-3 ng、敌敌畏为:2.25×10-4 ng、毒死蜱为2.21×10-4 ng;平均回收率乐果为95.1%、敌敌畏为95.2%、毒死蜱为95.0%.结论 该一测多评方法简单快速,定量准确,适用于半夏中乐果、敌敌畏、毒死蜱的农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作者:曾芳;陈文秋;余敏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以及舒巴坦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n=100)与对照组(n=100).对照组单纯予以头孢哌酮治疗,而试验组则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复方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0%,与对照组的79.00%相比,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咳消失时间均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中联合应用头孢哌酮与舒巴坦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当将联合治疗法进行推广.

    作者:龚明惠;胡海波;陈冬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1例利多卡因破损引起吸入性过敏的急救处理及反思

    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吸入引起过敏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不慎吸入引起过敏的处理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吸入少量利多卡因同样能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①及时清除吸收掉处理掉利多卡因液体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②建立相对独立、能及时通风换气的开放式手术室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沈敏;金双平;赵青威;楼兴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作者: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评定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阑尾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预防性使用组则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使用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用药、住院、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减少医药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儿童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国家基本药物(2012版)在我院的使用情况,为儿童基本药物的配备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14~2016年基本药物金额情况;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使用的药品中基药品种,品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基本药物金额正逐年增加,采购金额前3位的基本药物为调节水、电及酸碱平衡药;消化系统用药;抗微生物药;2016年我院化学药与生物制品的基药品种占比为53.31%,中成药的基药占比低,仅12.32%;结论 儿童用基本药物现状堪忧,尤其儿童中成药基药,需要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

    作者:蔡华晶;邓本勇;陈少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实践与评估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选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试验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试验组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8周的血压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为93.3%、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为3.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8周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相较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不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水平,还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

    作者:冯立;汪小华;尹广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脑动脉瘤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80例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患者,按照两组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抽取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治疗后两组疗效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NFI分数和MCA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来说,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适合在临床上借鉴和应用.

    作者:魏成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法评价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情况,计算每种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及排序比(B/A).结果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量呈逐渐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HBC)及转化糖注射液销售金额呈逐年升高趋势;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销售金额排序均居前3位;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Ⅱ)、果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及脂肪乳氨基酸(17)葡萄糖(11%)注射液DDC均>100元;20%脂肪乳注射液及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B/A均>1.结论 2014~2016年我院住院患者肠外营养制剂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用药合理性.

    作者:李丹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根据临床案例分析中国ACS患者能否耐受高强度他汀治疗

    目的 探讨中国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能否耐受高强度他汀治疗.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心内科一例ACS患者应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引起急性肝损伤和横纹肌溶解的病例,分析患者是否可以应用高剂量他汀治疗以及肝酶和肌酶升高的原因,并查阅相关国内临床研究.结果 该患者肝酶和肌酶急剧升高是由他汀类药物引起,目前国内临床研究均显示高强度他汀对国人安全有效,仅个案报道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 大部分中国ACS患者可以耐受强化他汀治疗,应用于特殊人群时需谨慎,临床药师应与医师密切合作,积极开展药学监护,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蔡柔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在老年哮喘急诊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00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茶碱控释片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实验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发生明显好转,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FEV1%、PaO2、PaCO2临床试验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的应用基础上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武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紫草油纱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下肢慢性溃疡患者接受紫草油纱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对照组给予贝复剂换药治疗,研究组接受自制紫草油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质量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8%,且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05).结论 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通过紫草油纱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临床治愈率,缩短患者治疗疗程,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王思思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旨在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75.7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路隅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神经损伤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推广其应用.

    作者:匡跃;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研究

    目的 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中应用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其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益赛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柳氮磺吡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优良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BASFI、BASDAI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的BASFI、BAS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腰椎功能优良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S的治疗中益赛普与柳氮磺吡啶联合应用对于改善病情和腰椎功能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陶冉;史丽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佐辛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地佐辛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09月~2017年09月间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急性疼痛患者88例,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4例.常规组用哌替啶进行止痛,研究组用地佐辛进行止痛.结果 研究组止痛效果(97.73%)显著高于常规组(84.09%),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常规组(2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疼痛患者应用地佐辛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