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雷帕霉素抗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的体外研究

刘新飞;李宏杰;付雨晴;陈晨;倪广茂;蔡沛杰;高连超;林彬生

关键词:雷公藤内酯醇, 雷帕霉素, 结肠癌, 增殖, 体外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和雷帕霉素(Rapamycin,RAPA)单用及联合应用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体外增殖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MTT法检测TPL和RAPA单用和联合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增殖的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IκBα、p-IκBα、p-NF-κB及NF-κB蛋白表达.结果 TPL和RAPA联合应用对SW480细胞的增殖有协同抑制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结果显示两药联合能够比单药显著抑制IκBα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 实验证实TPL和RAPA能协同抑制SW480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7月UC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采取柳氮磺吡啶,研究组采取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6.5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联合采取柳氮磺吡啶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伏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基因工程技术》实践教学改革

    《基因工程技术》是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针对传统的《基因工程技术》教学体系存在理实比例不合理、内容相互割裂、缺乏贴近行业的创新性实训项目等的问题,从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基因工程技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入手,改变教学模式,设计符合企业实际的生产性实训项目及配套教材、考核评价方式,并比较改革前后的教学效果,肯定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及综合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效果.

    作者:魏瑜;林俊涵;王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盐酸西咪替丁缓释微丸的制备

    目的 制备在胃部滞留并缓释的盐酸西咪替丁微丸.方法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累积释放特性为指标,正交实验筛选缓释微丸处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微丸组成为55g微晶纤维素,30g淀粉,10g乙基纤维素,5g盐酸西米替丁,润湿剂为40%乙醇,制得微丸释放缓慢,1h,4h,8h累积释放分别为29.1%,65.1%,85.6%.结论 盐酸西咪替丁微丸缓释性能良好.

    作者:何小双;徐旋;唐海梅;孙方方;陶明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并分析应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70例患者,采用瑞替普酶治疗的患者为甲组,采用尿激酶治疗的患者为乙组,每组3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再通率和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在溶栓后2h的再通率高于乙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差异性(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乙组,结果有统计差异性存在(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患者的冠脉再通率较高,发生出血并发症的几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武书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对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择在2017年与2018年的1月20日阶段来医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0例.观察组患者利用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进行治疗,对照组则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检查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效果,并对其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CRP水平比对照组得低;观察组患者的咳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得低,在统计学上差异具有意义(P<0.05).结论

    作者:黄崇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ACS患者200例,以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再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与替格瑞洛,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期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在ACS患者中将阿司匹林与替格瑞洛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并能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淑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17年6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结果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临床应用合理率偏低,主要是会诊单填写率较低,其次为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记录不完整、药物选择起点过高.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需要加强管理,保障其应用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吉小丽;王永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1例利多卡因破损引起吸入性过敏的急救处理及反思

    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吸入引起过敏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不慎吸入引起过敏的处理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吸入少量利多卡因同样能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①及时清除吸收掉处理掉利多卡因液体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②建立相对独立、能及时通风换气的开放式手术室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沈敏;金双平;赵青威;楼兴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高血压脑出血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降颅压、脱水以及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1周和治疗2周的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d、治疗1周、治疗10d和治疗2周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发挥保护神经功能的效果.

    作者:张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探索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肝硬化感染者204例,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感染部位、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既往感病、肝硬化类型、肝功能评级的关系.结果 感染灶常见有自发性腹膜炎、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2%),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感染占12.3%.感染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60岁)、是否多部位感染、PCT水平、肝功能评级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的患者较其他情况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CRP、PCT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年龄≥60岁、多部位感染、PCT高水平、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肝功能评级差的患者合并感染易死亡.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液体创口贴用于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保护的临床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为非劣效临床试验,分别在两家医院进行受试者的招募,受试者均为临床确诊的皮肤损伤患者,共72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使用未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对照组使用已上市液体创口贴产品.干预时间为7~14d,观察并记录损伤创面基本情况、创面面积,并对创面的愈合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临床干预7~14d后,对照组中脱落1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0%,且两组均无不良事件的发生.经临床统计学分析,试验组的有效性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非劣性.结论 未上市的液体创口贴用于体表皮肤损伤创面的保护,安全有效.

    作者:王君;吴晖;胡博志;林熠;喻琳;郑宏宇;曾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及围手术期控制术后感染分析

    目的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总结药学思维,为参与其他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提供经验.方法 分析2016年1~12月202例患者226例次泌尿外科抗感染药学会诊类型、分布、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临床采纳与效果评价,总结感染性疾病治疗与预防实践中药学思路与体会.结果 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会诊98例次,占43.4%(98/226),特殊级会诊128例次,占56.6%(128/226);98例药学会诊主要包括泌尿系结石并感染、无症状菌尿、泌尿真菌感染等;会诊主要涉及抗感染方案制定与调整、特殊级审核与监护、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等;药学会诊临床采纳率88.8%(87/98)、有效率90.8%(79/87).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抗感染治疗预防全过程,有力提高泌尿外科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使用的安全、有效、经济.临床药师参与泌尿外科抗感染治疗与预防可在其它外科系统推广.

    作者:林素珍;赖善城;石艳芬;谢丽珊;王华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研究

    目的 研究在强直性脊柱炎(AS)的治疗中应用益赛普联合柳氮磺吡啶对其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80例AS患者,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益赛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柳氮磺吡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评分,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腰椎功能优良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的BASFI、BASDAI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的BASFI、BASDA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腰椎功能优良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S的治疗中益赛普与柳氮磺吡啶联合应用对于改善病情和腰椎功能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李陶冉;史丽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建立其主要成分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2.8)(20:2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各成分的分离度较好.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4.4~22.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46%.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纳入溴化钠颠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尤思路;张福;王朝霞;唐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氢化钠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酮替芬和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并对比酮替芬和孟鲁司特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7年4月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所选患者均符合相关治疗标准.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n=48)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n=48)给予酮替芬,对比2种药物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3.18%VS 72.73%)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气大峰流速、哮喘控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8%).结论 与孟鲁司特相比,酮替芬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不仅能够改善呼气功能,还能降低不良反应,对患者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在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应用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缬沙坦治疗)和观察组(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每组患者40例.对比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EF(70.65±2.99)%、LVPWT(8.11±0.76)mm以及LVMI(110.99±7.07)mm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EF(64.92±3.01)%、LVPWT(10.25±0.98)mm以及LVMI(128.97±6.38)mm;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2.62±6.38)mmHg以及舒张压(87.94±6.14)mmHg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收缩压(136.65±6.43)mmHg以及舒张压(96.83±5.11)mmH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行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心肌功能,调控血压值,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书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山东市售秦艽饮片质量评价

    目的 考察山东市售秦艽饮片质量.方法 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39批秦艽样品进行了性状、TLC、HPLC等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检测的39批样品中,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的有28批;薄层鉴别不符合规定的有7批;浸出物不符合规定的有2批;含量测定不符合规定的有11批;不合格率28%.结论 市售秦艽饮片不合格率较高,掺假造假现象仍较严重,亟需加强对中药材饮片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马海春;徐茂鑫;李怀伟;马昌豪;张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喹硫平与利培酮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与分析喹硫平联合利培酮治疗阴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内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49例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治疗,49例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仅接受利培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SANS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SAN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联合用药能够显著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促进患者的恢复和预后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牛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