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1例利多卡因破损引起吸入性过敏的急救处理及反思

沈敏;金双平;赵青威;楼兴法

关键词:盐酸利多卡因, 吸入性过敏, 治疗
摘要: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吸入引起过敏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不慎吸入引起过敏的处理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吸入少量利多卡因同样能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①及时清除吸收掉处理掉利多卡因液体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②建立相对独立、能及时通风换气的开放式手术室有一定的必要性.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房不同预计候药时间对患者主观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感受,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该主观感受.不改变客观条件,只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找出能提高患者对药房主观满意度的方法.方法 在不同的日期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在不同日期的相同时段发放调查表.结果 结果显示对药房整体满意度的排序和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不相关,但是和预计等待时间(不是真实等待时间)的满意度排序一致.结论 不同方式的候药时间差异不会导致对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会对药房整体满意度产生正相关影响,给患者明确的候药时间提示并且提示的等待时间比真实的时间适当加长10min左右能明显提高患者对药房整体的满意度.

    作者:王瑞锋;王雪;余行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需要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予以观察组乳酸依沙吖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统计对比两组单次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引产情况(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次引产成功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18.18%(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能提高单次引产成功率,降低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会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1例利多卡因破损引起吸入性过敏的急救处理及反思

    目的 对盐酸利多卡因吸入引起过敏的总结,为临床手术提供处理对策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 对患者不慎吸入引起过敏的处理及治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吸入少量利多卡因同样能迅速引起过敏反应.结论 ①及时清除吸收掉处理掉利多卡因液体能有效降低吸入性过敏反应的发生.②建立相对独立、能及时通风换气的开放式手术室有一定的必要性.

    作者:沈敏;金双平;赵青威;楼兴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晚期恶性肿瘤重度疼痛的比较观察

    目的 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与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治疗晚期恶性肿瘤(LMT)重度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6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用数字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81例)及对照组(81例),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奥施康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美施康定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起效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疼痛的程度均明显减轻,两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镇痛的总有效率是97.63%,对照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是96.30%,两组镇痛的效果均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大多在1h之内起效,平均的起效的时间为(0.81±0.32)h,对照组患者大多在1h之后起效,平均起效的时间为(2.51±0.39)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比较,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6.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3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施康定与美施康定止痛的效果相近,但是奥施康定的起效更快,不良发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的推广.

    作者:唐文干;李燕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评定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阑尾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预防性使用组则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使用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用药、住院、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减少医药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呋锌油的配制工艺优化

    目的 制订出合适的呋锌油的配制工艺.方法 通过对呋锌油不同配制工艺在操作、效率、能耗及成品质量方面和临床应用的比较确定配制工艺的优劣.结果 新的配制工艺操作简便、效率高、能耗低、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结论 新的配制工艺优于原配制工艺.

    作者:范彬;杨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对叶榕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影响

    目的 评价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简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氟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再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及IL-6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χ2=4.0865,P=0.0432).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氟伐他汀和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急性期炎症反应,用药安全.

    作者:张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的溶出度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的溶出度.方法 选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四氢呋喃-乙腈-0.8%冰醋酸溶液(20:15:6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流速为1.3mL·min-1,柱温为40℃.结果 螺内酯在4.997~29.982μg·mL-1(约相当于螺内酯溶出量的20%~12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为0.38%.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复方螺内酯胶囊中螺内酯溶出度的测定.

    作者:陈金;王立兴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效和具体的管理内容.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药剂科在开展药剂管理加强工作前后的住院处方进行研究,处方的样本按照门诊各科室进行随机分层抽样,一共处理6000张处方样本.结果 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院的药剂科在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每一张处方里面的药物平均金额和管理之前相比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并且这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的合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更好地对本院以及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也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良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6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柳氮磺吡啶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体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7月UC患者9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与研究组(n=46).对照组采取柳氮磺吡啶,研究组采取柳氮磺吡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均治疗3个月.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7%)与对照组(6.5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联合采取柳氮磺吡啶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伏永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水胶体敷料在Ⅱ~Ⅲ期压疮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水胶体敷料依据湿性愈合理论治疗Ⅱ~Ⅲ期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76例Ⅱ~Ⅲ期压疮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成观察组36例(Ⅱ期23例、Ⅲ期13例)和对照组40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观察组采用康惠尔水胶体敷料,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30天后压疮创面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效果、愈合时间,换药间隔时间,换药次数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愈合例数有27例,愈合率为75%,对照组的总愈合例数有10例,愈合率为25%;愈合时间Ⅱ期压疮观察组较对照组缩短近8天,Ⅲ期较对照组缩短近16天;对照组换药间隔时间和次数明显劣势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湿性愈合理论选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Ⅱ期、Ⅲ期压疮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何锦文;何秀鑫;何惠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旨在探讨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铝碳酸镁治疗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疏肝和胃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患者75.7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疏肝和胃法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发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路隅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重视留样观察,提高医院制剂质量

    目的 阐述留样观察的重要性.方法 通过本院制剂进行15个月的留样观察结果对提高医院制剂质量的作用来证明留样观察的重要性.结论 留样观察应作为一个重要的质量管理制度对待,常抓不怠,常做不息.

    作者:范彬;夏韵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以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以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病人分成两组,各46例,都采取以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20mg),观察组应用高剂量(40mg).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65%)更高,疗程结束后的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更低(P值<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四联疗法中,应用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能够获得比标准剂量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阻塞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无严重不良反应,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范鹏举;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肝硬化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肝硬化合并感染早期诊断的方法,探索感染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5月肝硬化感染者204例,分析预后与性别、年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感染部位、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既往感病、肝硬化类型、肝功能评级的关系.结果 感染灶常见有自发性腹膜炎、肺部及泌尿系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5.2%),革兰阳性菌占22.5%,真菌感染占12.3%.感染患者在不同年龄(是否≥60岁)、是否多部位感染、PCT水平、肝功能评级之间,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的患者较其他情况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检测CRP、PCT结合临床症状体征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年龄≥60岁、多部位感染、PCT高水平、尤其是CRP和PCT均明显升高、肝功能评级差的患者合并感染易死亡.

    作者:罗冬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现状及展望

    目的 综述我国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现状,为今后医院药学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有关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于国内医院药学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综述.结果 经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包括用于药品保障供应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现代化物流技术、智能化药品在库管理,用于药品调剂的条形码扫描系统、射频技术、智能存取系统、自动化发药系统、自动配液机器人等技术,用于临床药学的信息化临床药师支持系统、无线终端查询系统、合理用药监管干预系统、药品不良事件主动监测与评估警示系统等.结论 我国成熟的医院药学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仅在大型医院中应用;提高医院药学信息化、自动化技术的普及率,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岗位药师的培养,加强医院药学信息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医院信息系统的整合是我院医院药学实现全面信息化、自动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作者:吴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溴化钠颠茄口服液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建立其主要成分颠茄酊(以硫酸阿托品计)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 2.8)(20:2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结果 在此色谱条件下,各成分的分离度较好.硫酸阿托品的线性范围为4.4~22.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5%,RSD为1.46%.结论 该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纳入溴化钠颠茄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尤思路;张福;王朝霞;唐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