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风;朱艳汇;王爱民
目的 HPLC波长转换法同时测定益心康片中人参、三七和何首乌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以乙腈(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20nm 0~18min和203nm 18~80min;柱温30℃.结果 三七皂苷R1在0.4648~4.64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 0.95%(n=6);人参皂苷Rg1在0.3681~3.6808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RSD 0.87%(n=6);人参皂苷Rb1在0.3744~3.744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1%(n=6);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在0.15237~1.523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 0.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益心康片的含量.
作者:张东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0.1g/(kg·min)维持组(A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维持(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组(C组),待关腹前30min静注纳布啡0.1mg·kg-1.记录拔管后2、4、8h VAS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IL-17浓度,比较两组镇痛要求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拔管时间缩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2h和4h时:A组和C组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8h时:A组疼痛评分低,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要求镇痛情况:A组5例(25.00%)、B组11例(55.0%)和C组2例(10.00%),B组镇痛人数占比高(P<0.05).T1到T2时刻:B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T3时刻:B组和C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嗜睡、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纳布啡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 ~2017年1月收治的102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吲达帕胺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血钾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作者:林嫣嫣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2月 ~2018年2月我院接收102例新生儿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应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分析结果.结果
作者:夏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在治疗当中采用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分析.方法 将在我2014年5月~2017年5月时期,收治150例首次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常规类风湿西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与实验组80例.实验组予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两组均行15天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2.86%.实验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8.57%.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
作者:沈艳华;孔秋云;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阑尾炎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常规进行术后抗生素治疗,预防性使用组则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预防性使用组围术期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手术结束后用药时间、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预防性使用组低热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价值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缩短用药、住院、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减少医药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福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硫氢化钠(NaHS)对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NPP)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CCI组)、NaHSS组、NaHSM组和NaHSL组.对照组、假手术组及CCI组于术前15min及术后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CCI+NaHS三组每日腹腔注射NaHS.于0d、1d、3d、7d、14d及21d测定各组大鼠痛阈;7d、14d及21d检测大鼠脊髓背角pNR2B蛋白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痛阈降低,pNR2B升高;术后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NaHSM组痛阈升高,pNR2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HS缓解CCI大鼠NPP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蛋白pNR2B的表达相关.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效和具体的管理内容.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药剂科在开展药剂管理加强工作前后的住院处方进行研究,处方的样本按照门诊各科室进行随机分层抽样,一共处理6000张处方样本.结果 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院的药剂科在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每一张处方里面的药物平均金额和管理之前相比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并且这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的合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更好地对本院以及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也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良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患者对药房的满意度是一个主观感受,多种因素可以影响该主观感受.不改变客观条件,只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根据统计结果找出能提高患者对药房主观满意度的方法.方法 在不同的日期改变向患者公示的的预计候药时间或者改变公示的方法,在不同日期的相同时段发放调查表.结果 结果显示对药房整体满意度的排序和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不相关,但是和预计等待时间(不是真实等待时间)的满意度排序一致.结论 不同方式的候药时间差异不会导致对药品质量、价格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但是会对药房整体满意度产生正相关影响,给患者明确的候药时间提示并且提示的等待时间比真实的时间适当加长10min左右能明显提高患者对药房整体的满意度.
作者:王瑞锋;王雪;余行俭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QCC活动推行前(2017年1月 ~2017年3月,对照组,n=140)、推行后(2017年4月~2017年6月,观察组,n=140)接受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280例患儿临床资料.对照组患儿仅予以传统儿科用药指导干预,观察组则根据QCC活动商定对策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变化,分析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配合率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QCC活动可有效改善小儿雾化吸入药物治疗配合度,对疾病转归有利.
作者:袁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实施甲氨蝶呤治疗后的有效性的临床关系.方法 选取需要采用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120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比两组MTHFR基因A1298C、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MTHFR基因A1298C位点基因型分布情况及A、C等位基因频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MTHFR基因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与无效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后者,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基因A1298C位点的多态性与甲氨蝶呤治疗有效性无明显关联,而C677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越高,甲氨蝶呤的疗效越理想,二者很可能存在紧密的关联.
作者:桂银莉;史丽璞;郇稳;李陶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4年5月15日至2017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56例患者均实施七叶皂苷钠治疗,并对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86.72%(显效152例,有效70例,无效34例);且2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2.72±0.64)分〕相比治疗前〔(6.05±1.35)分〕明显更低,P<0.05.256例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69%;经对症处理5天后,1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显著,但部分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作者:孔秋云;郭俊;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对叶榕广泛分布在中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催乳和通便等功效,亦可治疗牛皮癣、糖尿病、肝炎等病症.对叶榕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含有生物碱类、黄酮类、萜类等成分.为进一步了解对叶榕化学成分,研究其药理活性物质基础,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对叶榕进一步深入研究及拓展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甘池萌格;祝婉芳;苏圣智;逄博;冯锋;张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并发症统计.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儿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方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n=25例),对照组患儿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儿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的白细胞减少、有利细胞轻度缺乏、肠道感染、恶心呕吐、腹泻、上腹烧灼感等并发症的发症率均高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炎症性肠病患儿行硫唑嘌呤药物治疗,也会存在并发症状,但是此种药物的治疗并发症状明显少于常规药物治疗,应当重视患儿的临床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预防严重的不良并发症产生.
作者:姜朋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7月 ~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4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服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该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的使用大剂量皮糖质激素,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黄王乐;傅德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在胃部滞留并缓释的盐酸西咪替丁微丸.方法 挤出滚圆法制备微丸,以累积释放特性为指标,正交实验筛选缓释微丸处方,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微丸组成为55g微晶纤维素,30g淀粉,10g乙基纤维素,5g盐酸西米替丁,润湿剂为40%乙醇,制得微丸释放缓慢,1h,4h,8h累积释放分别为29.1%,65.1%,85.6%.结论 盐酸西咪替丁微丸缓释性能良好.
作者:何小双;徐旋;唐海梅;孙方方;陶明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早期先兆流产采用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的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孕妇进行研究,且所有孕妇为我院在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之间收治的.将孕妇按照每组30例随机分成两份.采用单纯的西医治疗对照组孕妇,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观察组孕妇,比较两组孕妇治疗后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要显著好于单纯的西医治疗,适合在日后的临床有关治疗中加以借鉴和参考.
作者:王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需要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予以观察组乳酸依沙吖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统计对比两组单次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引产情况(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次引产成功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18.18%(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能提高单次引产成功率,降低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会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2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与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房内径(LADD)心功能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较之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P<0.05).结论 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美托洛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疗效确切.
作者:庄秀清;张明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